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朱克婷  朱克娇 《吉林医学》2010,31(32):5810-5810
目的:为了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分度与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1月~2004年7月间28例新生儿HIE,并对其进行了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分析。结果:新生儿HIE临床分度程度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有密切关系,新生儿HIE临床分度程度越重,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越低,预后越差,特别是重度新生儿HIE临床分度程度患儿因脑功能恢复较慢。结论:提示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对新生儿HIE临床分度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判断病情,观察疗效、评估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血清前白蛋白(PA)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足月新生儿 24 例,其中男11例,女13例。根据2005年修订的HIE诊断标准和临床分度将患儿分为轻度HIE组(n=11)、中度HIE组(n=9)、重度HIE组(n=4)和正常足月新生儿组(正常对照组,n=20);各组新生儿分别于出生后第1、3、10天取股静脉血,检测血清PA水平,并对患儿作相应的NBNA评分。 结果 出生后第1、3天,血清PA水平重度HIE组<中度HIE组<轻度HIE组<正常对照组(P<0.01);出生后第1、3、10天,NBNA评分重度HIE组<中度HIE组<轻度HIE组<正常对照组(P<0.01);重度HIE组、中度HIE组和轻度HIE组经治疗后,第1天血清PA值和NBNA评分均低于第10天(P<0.01)。重度HIE组、中度HIE组和轻度HIE组第1天血清PA与NBNA 评分呈正相关性(r=0.554, P<0.01);第10天血清PA与NBNA评分呈正相关性(r=0.344, P<0.01)。 结论 HIE越严重的患儿,血清PA和NBNA评分越低,通过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后,血清PA值和NBNA评分均升高,表明血清PA和NBNA评分可作为HIE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HIE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病例均予支持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IVIG,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多脏器功能障碍(MOD)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38,P<0.05);治疗组MO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335,P<0.05);治疗前两组NB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9,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患儿NBNA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6,P<0.05)。结论 IVIG治疗HIE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苏营  黄清秀 《华夏医学》2004,17(4):506-507
目的 :探讨硫酸镁、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疗效。方法 :观察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脑 CT的恢复、NBNA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临床疗效 (χ2 =7.34,P<0 .0 1 )、脑 CT恢复(中度 HIEχ2 =6 .4 6 ,P<0 .0 5 ;重度 HIEχ2 =7.38,P<0 .0 1 )、NBNA评分结果 (中度 HIEχ2 =7.85 ,P<0 .0 1 ;重度HIEχ2 =6 .0 7,P<0 .0 5 )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硫酸镁和纳洛酮治疗 HIE疗效显著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检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并以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作为判定脑损伤程度的标准,探讨HIE患儿血清TNF-α浓度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52例HIE新生儿及15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第2天血清TNF-α浓度,并对所有对象于出生后第7天进行NBNA评分;HIE新生儿按临床诊断分为轻、中、重度3组,按NBNA分值分为>36分、35~36分和<35分3组.结果 HIE组新生儿TNF-α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9,P<0.01),而NBN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7.510,P<0.01).对照组与HIE患儿轻、中、重度组4组比较,TNF-α浓度及NBN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IE组新生儿不同NBNA组间TNF-α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49,P<0.01);TNF-α浓度与NBNA评分具有负相关性(r=-0.185,P<0.05).结论 TNF-α参与HIE的病理生理过程,早期血清TNF-α水平与脑损伤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行为神经测定(NBNA)与临床、头颅CT的关系.方法:对96例HIE患儿进行动态20项NBNA评分,并与临床分度、头颅CT分度比较.结果:第5~7天临床、头颅CT愈重,NBNA评分异常率愈高(P<0.01和P<0.005);第12~14天临床轻中度患儿NBNA评分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重度患儿,其中轻度恢复更明显(P<0.005);第24~28天轻中度患儿NBNA评分可进一步恢复(P<0.005).第4周头颅CT检查9例异常者,NBNA均低于35分(P<0.005),临床随访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动态NBNA评分有助于评估HIE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检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新生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并以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作为判定脑损伤程度的标准,探讨HIE患儿血清TNF-α浓度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52例HIE新生儿及15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第2天血清TNF-α浓度,并对所有对象于生后第7天进行NBNA评分;HIE新生儿按临床诊断分为轻、中、重3组,按NBNA评分值分为>36分、35~36分、<35分3组。结果 HIE组新生儿TNF-α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5.859,P<0.01),而NBN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7.510,P<0.01)。对照组与HIE患儿轻、中、重度组四组之间TNF-α浓度及NBNA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E组新生儿不同NBNA评分组间TNF-α浓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549,P <0.01); TNF-α浓度与NBNA评分具有负相关性(r=-0.185,P<0.05)。结论 TNF-α参与HIE的病理生理过程,早期血清TNF-α水平与脑损伤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肿瘤坏死因子-α;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相似文献   

8.
刘世平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9):1133-1135
目的:通过临床分度,新生儿行为测定,脑部CT检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HIE)进行临床评估,判断预后,以便早期进行干预治疗。方法:按照1996年杭州会议修订的HIE临床分类标准,将54例HIE患儿分为轻度13例,中度27例,重度14例,并对其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头颅CT扫描检查,随访至6个月时进行发育商评估,以DQ≥90为达标水平。结果:临床分度为轻、中度HIE者在6个月时DQ达标率无显著性差异。轻、中、重度HIE患儿在不同日龄NBN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分度越重,NBNA评分越低。14d时NBNA≥35分和<35分者在6个月时DQ达标率有显著性差异,对判断HIE预后有重要意义。临床分析与颅脑CT分度符合率为83%,CT分度轻、中度在6个月时DQ达标率无显著性差异,中与重度有显著性差异,与预后有关。结论:只有将临床分度、NBNA评分、头颅CT三者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才能早期准确的判断HIE的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曾虹  林广裕  林华蓉 《广东医学》2001,22(10):948-949
目的 探讨头颅CT、行为神经评分 (NBNA)及临床分度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秩相关方法对 90例新生儿HIE患儿的临床、头颅CT及NBNA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头颅CT及NBNA与临床分度呈显著相关 (P均 <0 0 0 1)。结论 头颅CT及NBNA与新生儿HIE临床分度之间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HIE患儿同时应用临床分度、头颅CT及NBNA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可以避免单一方法造成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吴敏 《中外医疗》2012,31(30):63-64
目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分度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结果之间的联系进行临床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新生儿HIE50例,并对每一位患儿的神经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新生儿HIE与其行为神经测定结果有着密切的联系,HIE临床分度越中的患儿,其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得分越低,病情越严重,预后效果越差。结论开展新生儿HIE与行为神经测定结果临床分析研究,对于新生儿HIE的的临床诊断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闵红  张彦萍  周晓丽 《安徽医学》2009,30(3):238-239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神经行为测定(NBNA)、临床分度、头颅CT分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2例HIE患儿的临床分度、头颅CT分度、NBNA测定的一致性进行比较。结果HIE临床分度与头颅CT分度存在不一致的情况,NBNA与临床分度、头颅CT分度一致性较好,临床、头颅CT愈重,NBNA评分异常率愈高。结论HIE患儿临床分度、头颅CT分度及NBNA测定三者结合,有助于及时确诊及掌握病情的严重程度,为临床及早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靖芳  李芳君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2):1335-1338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在早期诊断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价值及其与窒息预后的关系,研究围生期高危因素以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在新生儿窒息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30例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57例窒息新生儿作为窒息组,于胎儿娩出后取脐带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NGF,收集并分析两组围生期相关资料,并于新生儿出生后1、3、7 d进行NBNA评分。结果窒息新生儿脐血中NGF水平(185±10)ng/L,低于正常足月新生儿的(228±2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足月儿组、Apgar评分正常但有神经系统症状组、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NG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窒息的程度越重,脐血NGF水平越低。窒息新生儿脐血NGF水平与Apgar评分呈正相关(r=0.410,P=0.002)。生后第1、3、7天正常足月儿组、Apgar评分正常但有神经系统症状组、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NBN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情越严重,评分越低。第7天Apgar评分正常但有神经系统症状组、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NBNA评分<35分的患儿分别占20.0%、36.7%、94.1%。窒息新生儿NBNA评分与Apgar评分呈正相关(r=0.694,P=0.000)。窒息新生儿脐血NGF水平与NBNA评分呈正相关(r=0.364,P=0.005)。结论检测脐血NGF水平及对新生儿进行动态监测NBNA评分对完善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判断,预防新生儿窒息导致的后遗症,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癫痫、脑瘫等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赵俊才 《当代医学》2009,15(25):40-4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阶段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患儿在新生儿早期阶段的CT分度,低密度灶程度及合并颅内出血类型的程度。结果低密度灶范围越广,CT值越低,合并颅内出血特别是脑实质出血者其预后越差。结论CT对新生儿HIE的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阶段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患儿在新生儿早期阶段的CT分度,低密度灶程度及合并颅内出血类型的程度。结果:低密度灶范围越广,CT值越低,合并颅内出血特别是脑实质出血者其预后越差。结论:CT对新生儿HIE的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宏立  何静  郭敏玉 《右江医学》2005,33(4):369-370
目的探讨血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以住院HIE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6例为治疗组,在“九五”攻关项目HIE治疗协作组提出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血活素。另38例为对照组,未加用血活素。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20项NBNA评分。结果意识恢复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原始反射、肌张力恢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活素用于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ly,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6,P<0.05);治疗后3 d、7 d对两组患者的NBNA评分比较发现,观察组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1,3.88,P<0.05).结论 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NBNA评分法结合头颅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确诊HIE患儿进行临床分度及头颅CT分度,生后7d,14d进行NBNA评分,并于1~2岁时进行智能发育随访,观察NBNA评分、头颅cT分度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按临床分度,轻度组与中一重度组NBN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按头颅CT分度,轻度组与中一重度组NBN^评分有显著性差异;7d组和14d组NBNA评分≤35分者后遗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NBNA评分法对HIE患儿预后具有很高的评估价值,在基层医院实用、可行,尤其生后14dNBNA评分与头颅CT相结合,可为HIE病情作更客观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68例HIE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在治疗前后均行MRI检查。比较不同临床分度HIE患儿MRI影像学评分差异,并使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评估HIE患儿MRI影像学评分与临床分度的相关性;记录患儿治疗6个月后神经系统异常情况,分为神经系统异常组(预后较差组)及无神经系统异常组(预后较好组),比较其MRI影像学评分差异。结果68例HIE患儿临床分度Ⅰ度11例,Ⅱ度25例,Ⅲ度32例;不同临床分度HIE患儿各部位MRI影像学评分及其总评分比较,均为Ⅰ度组<Ⅱ度组<Ⅲ度组(P<0.05)。经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发现HIE患儿各部位MRI影像学评分及其总评分均与临床分度呈显著正相关性(r=0.344、0.385、0.405、0.336、0.483,P<0.05)。治疗6个月后,68例HIE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异常11例,纳入预后较差组;无神经系统异常57例,纳入预后较好组;预后较差组各部位MRI影像学评分及其总评分均高于预后较好组(P<0.05)。结论MRI在HIE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MRI影像学评分能判断患儿病情发展及预后情况,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头颅CT、B超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的早期干预价值。方法对38例HIE患儿进行头颅CT、B超检查及NBNA评分,对中、重度者进行CT、NBNA和临床随访观察,分析CT及NBNA在评估HIE病情及预后的作用。结果CT、B超及NBNA评分均可较好的评估HIE的病情,对显示颅内出血CT明显优于B超(P<0.05)。中、重度HIE的CT分度、CT值、NBNA评分与预后有关,结论动态头颅CT扫描及NBNA评分能较好的评估HIE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血清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06例HIE新生儿(HIE组)于出生后24 h测定血清CK-BB及cTnI水平,并与同期36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中、重度HIE患儿出生后24 h血清CK-BB及cTn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轻度HIE患儿血清CK-B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HIE患儿之间CK-BB及cTnI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生7、14 d时,新生儿行为神经(NBNA)评分<35的HIE新生儿血清CK-BB、cTnI水平均高于NBNA评分≥35者(P<0.01)。结论 HIE新生儿出生后24 h检测CK-BB及cTnI水平有助于评估HIE严重程度及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