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肾脏替代疗法的不断进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但仍有50%的MHD患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血管钙化是MHD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综述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与血管钙化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钙化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极为常见,相关机制十分复杂.CKD血管钙化常表现为血管平滑肌细胞向软骨或成骨样细胞转分化,其中高磷血症的作用极为突出,还有其他多种因素可能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转分化.此外,CKD患者循环或局部血管钙化抑制因子的减少也可能与其血管钙化有关.目前临床针...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脏病患者普遍存在高磷血症,同时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发生和进展的主要因素,并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增加密切相关。本文对高磷血症与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动脉血管钙化情况及危险因素,探讨糖尿病对尿毒症血管钙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CKD5期未透析患者,按照病因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和非糖尿病肾病组(NDN),行胸部、腹部、髋关节、双手X线检查,并按照X线片血管钙化程度对各部位积分累加计算总分。检测体重、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PTH、25OHD、TRACP等相关临床生化指标,对以上参数的相互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CKD5期患者62例,其中2型糖尿病肾病30例,非糖尿病肾病32例。②CKD5期患者62例患者中有25例(40.32%)存在动脉钙化。③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有17例(56.67%)存在动脉血管钙化,32例非糖尿病肾病组8例(25.00%)存在血管钙化,DN组血管钙化发生率高于NDN组(P<0.01),DN组血管钙化积分高于NDN组(P<0.05)。④应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和血磷水平是CKD5期患者血管钙化的主要影响因素,B值分别为1.289及0.072,t值分别为4.093及4.683(P<0.01)。结论 CKD5期患者普遍存在动脉钙化情况,而DN患者较非DN患者具有更高的血管钙化率及更严重的血管钙化程度。年龄、高磷血症可能是引起和加重CKD5期患者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本身因素,如高血糖、糖尿病病程等及遗传因素都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高磷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及血管钙化患者死亡率密切相关.升高的血清磷能够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而促进血管钙化.血管钙化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最终影响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生存率.因此,早期发现CKD患者血管钙化,积极干预钙化危险因素,对于减少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综述血管钙化机制的新的研究进展,以及新药的发现控制患者血清磷对于防治血管钙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慢性肾实质性病变进展到肾功能衰竭期均可并发高血压,后者的心血管并发症又是终末期肾脏疾病和透析治疗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控制高血压可显著改善肾衰患者的预后。一、发病率需要透析的肾衰患者中约70~90%已有高血压,其发病率随肾功能减退程度加重而增加,即使已进行维持透析治疗的患者仍有50%合并高血压。部分慢性肾衰患者经过肾移植后尽管肾功能已得到改善,但若移植受体的肾脏仍保留者50%有高血压,而经两肾切除的患者,高血压的发病率可减低到30%。二、发病机理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的高血压由多种因素引起,主要是钠和水的潴留,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加、血管对血管紧张素敏感性增高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清钙化相关蛋白与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选取尿毒症患者60例作为尿毒症组,选取严重外伤后截肢患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von Kossa染色法观察桡动脉钙化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核心结合因子1(Cbfα1)、骨钙素(OC)及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情况;对2组患者的组织学改变、血生化指标、血管钙化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健康桡动脉无钙化;尿毒症组患者无钙化31例(52%),有钙化29例(48%),其中重度钙化11例,轻中度钙化18例,分别占总数的18%、30%;钙化血管均有Cbfα1、OC、TLR4的表达。尿毒症组患者的血磷、C反应蛋白、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直径/桡动脉管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的血钙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桡动脉血管钙化率高,钙化血管均有Cbfα1、OC、TLR4表达,且与血管钙化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肾脏病(CKD)主要由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萎缩,造成患者长期水钠潴留及酸碱失衡等生理改变。对于终末期出现肾功能衰竭患者,通常采用维持性腹膜透析进行治疗,以延长患者生命。研究表明~([1])长期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可导致机体钙磷代谢失衡,致使骨钙流失及骨质异常钙化,产生肾性骨病(RBD),进而出现心血管钙化导致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心肌  相似文献   

9.
<正>肾性骨营养不良也称肾性骨病,临床表现症状为骨痛、骨骼畸形、血管/软组织异位钙化、皮肤瘙痒等,是一种由慢性肾脏疾病及终末期肾脏疾病引起的体内矿物质和骨代谢系统紊乱性疾病,特别是终末期肾脏疾病透析患者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病率几乎高达100%[1]。目前研究认为肾性骨营养不良发生的不良因素主要包括慢性肾脏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金属中毒等[2]。近年来,随着社会医疗条件的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肾功能的进行性降低导致矿物质代谢紊乱、酸中毒、营养不良、炎症和尿毒症毒素积累等症状,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清钙升高、磷酸盐水平升高和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升高,由此产生CKD相关的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循环中过量的钙和磷酸盐也可以促进蛋白质-矿物质复合物的形成,称为钙蛋白颗粒(calpain particles,CPPs),在CKD中,这些CPPs含有较少的钙化抑制剂,诱发炎症,并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化。由此促进血管钙化的发生。诸多横断面观察研究表明,血清FGF-23水平在CKD早期(1~2期)开始升高,并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促进血管钙化,最新的研究表明高水平脂联素对FGF-23在冠状动脉钙化的作用中起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CKD患者血管钙化发展机制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寻找潜在的新治疗目标指出方向。  相似文献   

11.
钙化防御由Seyle于1962年提出,他利用实验动物模型进行刺激使其产生致敏因子促发高敏反应,致实验动物局部发生钙化,称为钙化防御。钙化防御是一种罕见致死性钙化综合征,多发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典型临床表现为皮肤溃疡、动脉血管钙化及组织缺血性坏死,严重者出现坏疽,四肢躯干部位多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生存年限日渐延长,各种远期并发症突显,钙化防御预后不良,患者常死于感染、脓毒血症或器官衰竭。为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水平,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死亡率,现将本中心收治的1例皮肤钙化防御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核素肾动态显像,观察肾脏功能,探讨其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意义。方法对肾功能衰竭患者36例做肾动态显像。结果 36例患者诊断成功率100%。结论肾动态显像是目前唯一无创性分肾功能检查方法,简单灵敏,可用于各种疾病的肾功能判断,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血管钙化是一个与骨发育相似的过程,血管异常钙化与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管顺应性降低等病变密切相关,导致血管钙化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壁的钙磷过量异常沉积。血管钙化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共同调节,该文从分子机制、化学机制、代谢因素及炎症因素探讨影响血管钙化形成的因素,并对中药防治血管钙化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临床上表现为尿白蛋白排泄率上升,同时常伴有高血压和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一般首先表现为白蛋白尿,然后出现肾小球率过滤降低,最终会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在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约为30%~35%并有家庭聚集的倾向。糖尿病肾脏病变能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并与早期的微量蛋白尿有关。近年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已经被用于治疗和预防糖尿病肾病。现在研究证实大多数糖尿病和肾脏疾病患者在进展为肾功能衰竭前已经死于心血管疾病。这篇综述中列举了很多研究,但我们认为现在仍然缺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显著预防糖尿病肾病进展的证据,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然而,RAAS抑制剂控制血压及其他多因素的控制(血糖、血脂等)已被批准用于慢性糖尿病肾病的二级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清Ⅳ型胶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名疫法对84例经临床上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45例正常人血清Ⅳ型胶原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患者血清Ⅳ型胶原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慢性肾功能衰竭期及尿毒症期血清Ⅳ型胶原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血清Ⅳ型胶原水平可反映肾脏损害的程度,常规检测血清Ⅳ型胶原水平,可作为一项辅助、无创伤性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情进展的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腹膜透析(PD)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及发生率。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期间某院腹膜透析(PD)患者80例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目的分组,分析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及发生率。结果:总体钙化率随年龄、透析龄增高而升高,年龄、透析龄为冠状动脉钙化独立危险因素,Kt/V为保护因素,年龄、血磷为心脏瓣膜钙化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血管钙化影响因素、发生率进行分析有利于临床更好的预测预防心血管病变发生,减少终末期肾病患者危重心血管发病率,提高透析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并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借鉴资料。  相似文献   

17.
肝肾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和发病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肝肾综合症是慢性肝病患者出现进展型肝性功能衰竭和门脉高压时,以肾功能损伤和门脉高压时,以肾功能损伤、肾血流灌注减少和内源性血管活性异常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1]。其特征为:肾脏无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究糖尿病伴有非糖尿病性肾脏病变患者的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方法利用资料回顾性分析法,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到某医院就诊的糖尿病并发非糖尿病性肾脏病变患者中随机抽取108例患者,按照其年龄特点将这108例患者划分为三个小组,即老年组22例(≥60岁),中年组64例(36~59岁),青年组22例(≤35岁)。然后对这三个小组患者的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老年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其肾病的病理通常表现为膜性肾病,约占总体的28.12%;中年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主要为急性肾功能衰竭、隐匿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炎综合征等,各种症状出现的机率依次递增,其肾脏的病理一般表现为IgA类肾病,约占总体的41.32%;青年组患者的临床表现通常为慢性肾炎综合征,其肾脏的病理与中年组相同,约占总体的42.13%。结论糖尿病并发非糖尿病性肾脏病变患者在临床中的表现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中医分型辨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的尿毒症,多见于慢性肾脏疾患晚期,临床表现复杂,症情危重,治疗较为棘手。近年来,国内外运用透析疗法,。肾移植手术等方面治疗肾功能衰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但这些治疗费用昂贵,许多患者无法承受而难以推广,且适用于终末期肾衰竭的患者,而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关键是早期治疗,减缓和停止肾功能的进行性减退。笔者就近年来中医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和治疗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紧急血透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的体会福州市第一医院血透室郑丽芬卞寒冰迅速建立血管通路是确保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疗效及关系病人存活时间的首要条件。临时性血管通路主要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中毒及慢性肾功衰竭出现的高血钾、脑水肿、肺水肿而此时内瘘尚未成熟的患者。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