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四川德阳、绵阳二市共辖13个市县(区),1988年用WHO的MDT治疗多菌型麻风,现已完成24个月的治疗并监测一年者有316例。其中l(未治)组为新发多菌型77例,包括男性58例、女性19例;LL 57例、BL 15例,BB 5例;年龄16~74岁,平均37.90岁;病期l~8年,平均2.83年;疗前皮肤涂片BI 1.33~5.50。 2(已治)组239例,包括男性192例、女性47例;LL 217例、BL 20例、BB 2例;病期8月~25年,平均6.89年;年龄14~68岁,平均41.85岁;MDT前曾用过DDS的81例、DDS+RFP的158例;皮损大部消退或仅有残留损害,皮肤涂片BI 0.16~5.30。二组病例疗前、完成治疗及监测1年时各做病理检查一次。每年作临床、细菌检查。l组  相似文献   

2.
1958~1994年累计发现麻风858例,其中男552例,女306例;多菌型171例,少菌型687例;年龄为3~76岁,15~49岁者563例(65.61%)。14岁以下的241例(28.08%);1960~1984年间病期在两年以内的260例(59.36%),1985~1994年64例(91.43%);1955~1959年少菌型患者  相似文献   

3.
62例多菌型病人用WHO方案二年,停药后监测了三年,其中男51例,女11例;LL45,BL15,BB2;病期2月~10年,平均6.3年;12~55岁,平均45.6岁;MDT前未治过的30例,用过RFD+DDS者32例,均有活动性皮损,BI 2。  相似文献   

4.
正常人群头皮屑糠秕马拉色菌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们在1997年2~4月及1998年2~6月对不同年龄组的134例正常人进行头皮屑糠秕马拉色菌感染初步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人群分布:134例正常人的年龄分组为1~48d组21例、3~4岁组20例、7~8岁组22例、10~12岁组20例、17~18岁组23例、26~60岁组28例。分别来自妇婴保健院、幼儿园、小学、职校和医院的随机抽样,其中男63例,女71例。(二)糠秕马拉色菌检查:取每1例被调查者前额及头顶处少量头屑进行培养。培养基配方:麦芽浸汁、酵母浸汁、甘油单硬脂酸盐、葡萄糖、蛋白胨、吐温80、琼脂等。二、结果134例糠秕马拉色菌培养结…  相似文献   

5.
人口99.8万,累计发现麻风病人470例,其中男352例,女118例;多菌型112例,少菌型358例;年龄6~75岁,儿童(14岁以下)病人14例(2.98%)。治愈469例,均继续观察并单服DDS100mg/天巩固疗效,少菌型3~5年,多菌型5~10年;复发14例(全为多菌型)。尚有现症病人15例(多菌型4例,少菌型11例)。患病率由1966年的0.44‰降到1988年的0.012‰;发病率由1962年的8.53/10万降至1988年的0.1  相似文献   

6.
121例中男95人,女26人,年龄27~86岁,平均53.29岁;多菌型72例,少菌型49例;平均病期4.88年,发病时8~49岁,平均25.25岁;患麻风至有眼病  相似文献   

7.
孢子丝菌病是一种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深部真菌病。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江苏、吉林、上海等地,而我区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多年来未发现此病,自从1994年发现首例以来,至今已陆续发现18例,分布于我区的河套地带,经真菌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确诊为孢子丝菌病,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男6例,女12例;年龄65岁1例;20~55岁14例;4~7岁3例;职业:农民12例,矿工2例,干部1例,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3例。患者有明显外伤史,居住农村,病程2个月至3年不等。二、临床表现发生于上肢10例,下肢2例,颜面4例(包括鼻部2例、…  相似文献   

8.
柳州市至1994年累计发现麻风335例。应查144例,实查132例(91.67%),其中男99例,女33例;多菌型54例,少菌型78例;年龄15~87岁,20岁以下3例,20~29岁2例,30~39岁12例,40~49岁24例,50~59岁24例,60以上79例。  相似文献   

9.
1988年11月开始实施MDT,有34例已完成疗程,其中多菌型27例,少菌型7例;男27例,女7例;年龄25~61岁,平均46.35岁;病期1~34年,平均19.20年。31例资料齐全,其中显著进步3例,进步27例,无变化  相似文献   

10.
咸阳市1986年开始实施MDT,院外累计治疗16例。除新迁入1例外,均曾单用DDS,历时1年~30年,平均8年。年龄35~64岁;发病年龄均在15岁以上;多菌型9例,少菌型7例;男10例,女6例。结果16例中14例完成了  相似文献   

11.
隆回县共有10区7镇54个乡,人口百万。1958~1993年累计发现麻风135例,分布9区1镇45个乡86个村,其中男性99例,女性36例;多菌型93例,少菌型42例;年龄7~68岁,其中14岁以下的5例(3.8%),15~45岁113例  相似文献   

12.
人口51万余,共发现麻风病人58例,其中男45、女13;以20~30岁组发病最多;多菌型33例、少菌型25例;治愈25例。1988年  相似文献   

13.
作者报告12岁以下儿童细菌性阴道病(BV)71例。年龄:<1岁10例,1~3岁8例,3.5~5岁.5例,5.5~8岁22例,8.5~12岁26例。患儿检出病原体:加特纳菌45例,Mobiluncus菌11例,以上两菌混合12例,加特纳  相似文献   

14.
93例多菌型中男74、女19;汉族83例、布依族6例、苗族、黎族各6例;年龄21~73岁;病期1~26年;畸残39例。接WHO MDT方案,治疗前查菌阳性者43例、平均BI0.96;治疗一年后阳性30例、平均BI0.51;治疗二年后阳性7例,平均BI0.37;阳性者减少83.7%,BI降低61.5%。临床第一年显著进步56例、进步21例、稳定12例、恶化4例:第二年显著进步77例、进步15例、恶化1例。有2例在治疗6个月内发生Ⅰ型麻风反应,1例在治疗12个月时出现结节性红斑,其余90例均服满24个  相似文献   

15.
1991年对本地区1032例麻风治愈者进行了溃疡调查。查出患溃疡者407例(39.44%),其中男348例,女59例,年龄23~79岁,病期11个月~32年;原属多菌型235例,少菌型172例;溃疡期5天~27年。长期受压摩擦、鞋  相似文献   

16.
常德市112例麻风治愈者的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对常德市所辖10个县的麻风治愈者进行了一次追踪调查,1956~1987年治愈的640例(多菌型430、少菌型210;男506、女134),已死亡112例,其中多菌型77例,少菌型35例;男86例、女26例;死亡时年龄为15~87岁,死于出院后半年至19年;死亡原因见附表。对麻风有明显的社会歧视,本组自杀率为18.75%;有11例是服巩固治  相似文献   

17.
作者自1986年4月至1990年4月共做小腿截肢术15例,全都是在麻风村进行的,其中男14例,女1例,年龄为37~69岁,平均50.2岁;少菌型6例,多菌型9例;全用膝下瓣状截肢术,残肢长为膝关节平面以下11~13厘米。  相似文献   

18.
那曲地区位于西藏北部,人口293842,共有9个县,2个办事处,累计发现麻风患者179例,其中男113例,女66例,多菌型97例,少菌型82例;年龄18~90岁,平均54岁;病期2~35年,平均18.5年。畸残48例(26.82%),其中男  相似文献   

19.
我所于1990年4月至1993年6月,对全市30例畸残麻风病人进行畸残自我护理的试点,其中多菌型14例(46.6%),少菌型16例(53.3%),年龄40~70岁,平均57.6岁,病期5~42年,平均20.56年;眼部畸残9例(30%)、手部25例(83.30%)、足部10例(33.30%)、  相似文献   

20.
1970~1993年共发现296例,其中男208例,女88例;年龄10~71岁;病期1个月~42年,平均3.45年,两年以内的有197例66.6%;多菌型89例,少菌型207例;传染源明确的113例(其中家属或亲族中有43例),有神经损害的250例;发现时有Ⅱ或Ⅲ级畸残的5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