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皮肤缺损是手外科工作中最常见的损伤,王澍寰院士于1978年就强调:"手外科手术中大约有1/3的病例需要做皮肤移植,特别是新鲜的手外伤中,绝大多数病例都有皮肤缺损的问题".自1994年5月~2004年9月,我们应用各种皮瓣对98例手部皮肤缺损进行显微外科修复,经6个月~3年的随访,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胜湿止痒散皮肤外用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胜湿止痒散对动物皮肤的毒性作用.方法:采用健康Wistar 大鼠进行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用健康白兔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用健康豚鼠进行皮肤过敏试验.结果:胜湿止痒散对大鼠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均无急性毒性反应,对白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完整皮肤无致敏作用.结论:胜湿止痒散是较安全的皮肤外用药.  相似文献   

3.
皮肤衰老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随着当今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人们保健意识的加强,运用中医学的理论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延缓皮肤衰老有一定积极作用.中医学在皮肤的抗衰防老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发掘并充分用,使之造福于人类,是作为一名中医美容工作者的职责,同时"回归自然"的兴起,也将为中医在对皮肤的抗衰防老方面展现出一个广阔的前景.笔者现就目前中医在抗皮肤衰老的方法作一整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皮肤撕脱伤患者的急诊处理经验交流.方法回顾3年中收治的21例皮肤撕脱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急诊处理方法、疗效观察.结果治愈19例,治愈率90.47%,死亡1例,死亡原因:合并脑挫伤,转院1例.结论抗休克、全身支持治疗,早期正确处理撕脱皮肤和规范再利用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主动性皮肤护理联合薄荷冰片外敷防治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价值.方法 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需行初始放疗的乳腺癌术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行常规皮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实施主动性皮肤护理联合薄荷冰片外敷护理模式干...  相似文献   

6.
皮肤淀粉样变是由于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皮肤而引起的,属于皮肤病中的一种疑难病。1928年Gutmann报道了第一例皮肤淀粉样变,以后陆续有报道,随着皮肤科病理技术的开展,大大提高了该病的诊断率。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可能与遗传、代谢紊乱及免疫反应有一定  相似文献   

7.
皮肤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皮肤病,西医多用抗组织胺、钙剂、抗过敏药及激素治疗,往往停药后易复发.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中药内服并外洗方法治疗皮肤湿疹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牛、马、羊等以草为食的动物中.人通常是接触动物或动物制品而感染.表现为局部皮肤坏死及特异性黑痂,或表现为肺部、肠道及脑膜的急性感染,潜伏期通常为一周.2005年9月2日,我县杨河乡串河村发生一起病死牛剥皮而引起的皮肤炭疽,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常伴有昏迷、瘫痪和大小便失禁,极易发生褥疮.因此,此类患者皮肤护理的重点是预防褥疮.1998年1月-2006年1月,本院共护理重症颅脑外伤患者1143例,其中有32例发生褥疮.现将褥疮的发病原因及预防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久年顽疵,亦称慢性顽固性皮肤湿疹,常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多次发作、迁延所致.具有皮肤浸润肥厚,表面干燥粗糙,有不同程度苔癣化,阵发性剧烈瘙痒,具有多形性、渗出性、对称性泛发,时轻时重,积年累月迁延不愈,易复发的临床特点.为了探索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翻阅许多药物学专著,自拟一方专治久年顽疵,以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我院收治2例阴茎皮肤坏死患者,治疗效果极佳,现报道如下. 例1.患者,男,38岁.因阴茎皮肤不明原因坏死,范围为2cm×5cm,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2.
夏季蚊子叮咬后,容易引起局部皮肤瘙痒性红斑、丘疹或风团。特别是儿童皮肤细嫩,抵抗力弱,由于患处皮肤瘙痒,用手抓挠致毒素扩散,患处皮肤丘疹明显隆起,出现显著的红肿硬块、水疱,皮肤温度升高,痛痒加剧。笔者几年来在临床上采用六神丸外敷治疗蚊子叮咬皮肤红肿硬块8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80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2~40岁,12岁以下儿童57例,成人23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5天。5例为单处,其余为多处皮肤红肿硬块。治疗方法将六神丸研碎用醋调成糊状,均匀涂于皮肤红肿硬块处,涂抹范围大于皮肤患处,有皮肤破溃处则避开,涂药后要暴露…  相似文献   

13.
陈茵  廖若莎 《河北中医》1998,20(6):358-358
葡萄球菌型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简称SSSS)是极为少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感染症,多见于婴幼儿,起病急骤,发展迅猛,死亡率高.国内报道不多.1997年我科成功抢救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儿女,3岁.入院前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红色皮疹,自颈后皮肤迅速波及全身,尤其以躯干皮肤为甚,皮肤广泛潮红起疱,伴剧痒疼痛,并见唇裂,颈部脱皮,且发热.次日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1日,病情迅速恶化,即转送我院救治.入院体查:神志清,表情痛苦,精神萎靡,重病面容;全身皮肤广泛潮红及起红斑,触痛明显,颈部、背部及右前臂皮肤大片状剥脱,额部及躯干部皮肤见多发汗疹样小疱,尼氏征(+);双眼睑浮肿,有较多脓性分泌物渗出并结痂,睁眼困难;口周发红、糜烂、结痂见放射状皲裂;手指、脚趾红肿疼痛;外阴部较多脓性分泌物,大阴唇表皮剥脱;血压正常,心肺正常,肝脾肋  相似文献   

14.
皮肤络脉可分为皮肤血络、皮肤气络、皮肤津络。皮肤血络是有形的络道,具有渗灌营血的功能。皮肤血络病变是皮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是皮肤病的病机核心,分为皮肤血络癥积、皮肤血络失养、皮肤血络外溢三类证候。其中,皮肤血络癥积可细分为瘀阻血络证、湿阻血络证、痰阻血络证,分别对应不同形态的皮损特征。皮肤气络主司皮肤气化,推陈出新,与皮肤感觉功能密切相关。皮肤气络病变为皮肤气络阻滞证、皮肤气络亏虚证,与瘙痒、疼痛密切相关。皮肤津络是布散津液的通道,津络失调,形成皮肤津络亏虚证、皮肤津络湿蕴证。皮肤血络理论的辨证体系,是根据皮损形态和自觉症状推测皮肤络脉的病机,以皮肤血络病变为核心,结合皮肤气络、津络病机,阐述皮肤病的病机特色,为皮肤科中医辨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褥疮是护理上的棘手问题,其护理要点应是勤翻身.但临床上有某些长期卧床患者,如骨折、心肌梗塞等患者,又因其病情需要,不宜常翻身.这些患者极易发生褥疮,给病人带来痛苦,增加护理工作量.因此,研究如何保护此类患者的皮肤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999年~2001年,我院对36例不宜翻身病人应用自制松花液进行磁性导入预防骶尾部褥疮,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晓静 《家庭中医药》2006,13(7):73-73
人的皮肤基本上有三种类型,即中性皮肤、油性皮肤和干性皮肤。 中性皮肤组织紧密,厚薄适中,光滑柔软,富有弹性,是较好的皮肤类型。 油性皮肤面部皮肤毛孔较大,脂肪较多,油亮光泽。这种皮肤易发生面部皮肤感染,但不易生皱纹。  相似文献   

17.
自拟六神祛腐汤治疗小儿皮肤软组织挫擦伤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软组织挫擦伤是临床常见外科急症.我院2005年10月-2008年10月采用自拟六神祛腐汤外用治疗小儿皮肤软组织挫擦伤80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儿由于自身保护能力较差,常常会因为摔倒而出现皮肤挫伤.在门诊、急诊经常遇见,是小儿外伤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如果挫伤比较严重,早期处理不当,易延缓创面愈合,甚至愈合后遗留瘢痕,对患儿长大后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应该引起重视.2007年5月-2008年3月,笔者对12例小儿皮肤挫伤局部应用贝复济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麝香追风止痛膏对皮肤的刺激性和过敏性,以评价该制剂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家兔同体左右侧自身比较法研究皮肤刺激性和用豚鼠研究皮肤致敏性.结果 在皮肤刺激性实验中,两组对家兔完整皮肤单次和多次给药无明显刺激性,对家兔破损皮肤均有轻度刺激性,个别表现为出现勉强可见的轻度红斑,但均在48 h内消失,均未见色素沉着、出血点、皮肤粗糙、水肿现象发生,按照评价标准判定为轻度刺激性;在对豚鼠过敏性试验中两组虽均出现勉强可见的轻度红斑,但均在24 h内消失,按照评价标准判定为无致敏性.结论 麝香追风止痛膏对受试家兔正常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无致敏性;对家兔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表明麝香追风止痛膏是一种安全的皮肤外用制剂,但破损性皮肤应慎用或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中医皮肤养护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一脉相承。1中医皮肤养护理论的萌芽时期春秋之前,是中医皮肤养护理论的萌芽时期。在已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已有"沐"、"浴"的文字,蕴含着清洁滋润皮肤、防止衰老的萌芽。其后《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有"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谌积……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的文字,示人导引动作有提高身体素质、健美肌肤的作用。《庄子.刻意》更加明确:"吹呴呼吸,吐故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