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肺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为做好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院呼吸内科住院及门诊肺心病患者96例进行心理状况的调查,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96例肺心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均分均高于普通人群(P〈0.01)。焦虑的发生率为27.08%,抑郁的发生率为60.4%。结论:肺心病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上应注重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基层医院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抑郁焦虑情绪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基层医院心血管疾病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设计,调查大足区境内7家医院住院心血管疾病患者,纳入研究问卷共528份。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调查。结果焦虑情绪可疑患者发生率为54.67%,有明显焦虑情绪者占45.32%;抑郁可疑患者占55.32%,有明显抑郁情绪者占44.67%,均高于普通人群。结论基层医院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他们的负性情绪,使之达到接受治疗的最佳心身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医科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方法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筛查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为调查工具,对56例中医科住院患者(研究组)和60例呼吸、心内、消化科同期住院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组焦虑抑郁阳性率75.0%,对照组48.3%(X^2=8.67,P〈0.01);研究组焦虑分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抑郁分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O.05)。两组各系统躯体疾病焦虑抑郁阳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研究组非躯体疾病诊断的焦虑抑郁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期≥5a者焦虑抑郁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mo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高龄段焦虑抑郁阳性率较高。结论综合医院中医科住院患者中病程迁延,病种繁杂,多伴有焦虑抑郁障碍,多为心身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鼻内窥镜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为做好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院五官科住院116例鼻内窥镜术患者进行心理状况的调杏,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16例鼻内窥镜术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均分均高于普通人群(P〈0.01)。焦虑的发生率为58.62%,抑郁的发生率为23.27%。结论:鼻内窥镜术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上应注重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不要单纯注重手术护理。  相似文献   

5.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6例乳腺癌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干预前患者焦虑、抑郁人数分别为56例(84.8%)与60例(90.9%),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人数分别为10例(15,2%)与8例(12.1%),干预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分值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现身说法、鼓励家属支持等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地震创伤住院患者康复期焦虑抑郁情绪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地震创伤住院患者康复期焦虑、抑郁情绪情况。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于震后1个半月时对在院的68例地震创伤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68例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32.35%、33.82%,焦虑并抑郁发生率19.12%:焦虑抑郁总的发生率达到61.76%。抑郁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及治疗方式相关。结论地震创伤住院患者康复期的焦虑、抑郁反应是值得重视的现象,护理过程中要加强这些负性情绪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住院空巢老人的焦虑抑郁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老年抑郁量表(GDS)对住院空巢老人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15名住院空巢老人中,95名(82.7%)存在焦虑症状,32名(28.3%)存在抑郁症状。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住院空巢老人焦虑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有躯体疾病、经济压力和宗教信仰;影响老人抑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有躯体疾病、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子女探视间隔时间以及既往职业等。结论:住院空巢老人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护理工作者应根据住院空巢老人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善其心理状况,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住院离退休老人抑郁相关因素。方法:应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220例住院离退休老人进行抑郁程度及相关因素调查统计。结果:220例中34.5%患者存在抑郁症状,其中轻度69例(31.4%),中重度7例(3.2%);患者抑郁状态与配偶、继续工作、日常锻炼、子女关心及业余爱好有无、文化程度高低、患躯体疾病数量及健康自评好差等有关(P〈0.05)。结论:注意观察离退休老人的情绪变化;早期实施系统心理干预,对老年患者的躯体疾病康复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老年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生活质量与抑郁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年抑郁量表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43例60岁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定中,除躯体疼痛外,其余各维度均比一般老年人群低(P〈0.01),其中心理健康下降最明显;在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其自理能力、病情和经济状况与生活质量多个维度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83.7%,其中轻度抑郁占调查人数的69.7%,中、重度抑郁占14.0%;生活质量各维度中,除社会功能外,其余均与抑郁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影响最严重的是情感功能。结论老年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偏低,抑郁水平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在临床护理中应关注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抑郁状态,通过有效的心理支持及护理干预,减轻老年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住院离休干部中存在的抑制和焦虑情况,与住院普通老年人进行比较。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6)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0例院离休干部和60例住院普通老年人(年龄〉70岁)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离休干部和普通老年人中均存在抑郁、焦虑情况,统计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住院离休干部存在着抑郁、焦虑情况严重,此研究结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截肢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方法:对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医院外科1996-01/2004—05的112例截肢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状况,应用自制一般问卷及心理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术前准备情况,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版,采用0~4级5级评分。总分〈8,无抑郁症状;〉20,可能是轻或中度抑郁;〉35,可能为严重抑郁)评估患者抑郁状态,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14项版,采用0~4级5级评分,总分〈7,无焦虑;〉7可能有焦虑;〉14,肯定有焦虑;〉21,肯定有明显焦虑;〉29,可能为严重焦虑)评估患者焦虑状态,应用手术状况调查问卷调查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式等项目的患者知晓程度,应用术后生活及睡眠状况调查问卷调查术后患者生活情况及睡眠情况,并将其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调查资料完整纳入分析的问卷106份,应答率为94.6%(106/112)。①手术前后焦虑、抑郁情况分析:手术前有焦虑症状的35例(33.0%,35/106)。有抑郁症状的41例(38.7%,41/106)。手术后有焦虑症状的26例(24.5%,26/106)。有抑郁症状的31例(29.2%,31/106)。手术前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显著高于手术后[(6.02&;#177;5.14),(4.96&;#177;5.14)分,P〈0.051。②手术后焦虑与术前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关系:均呈正相关(r=0.377,r=0.313,P〈0.0001),术后抑郁与术前焦虑和抑郁状态均呈正相关(r=0.359,r=0.298,P〈0.0001)。③手术前后患者心理状况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与父母关系、情绪控制、术前陪同、家人对患者的关心、截肢部位、医生态度、术后亲友支持、社会接触的异性态度等因素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①截肢患者术前有焦虑抑郁情绪者术后发生焦虑抑郁的危险性明显增高,而且手术前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均较手术后高。②截肢患者的心理状况与其父母、亲朋及其他家庭成员等因素有相关性,如果对截肢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会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精神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综合医院住院康复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住院康复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分析影响其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为心理康复提供科学依据,使患者实现身心的全面康复。方法: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以自评的方式调查80例综合医院康复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时记录调查对象的相关资料,共收回有效量表78份。结果:调查对象抑郁的发生率为69.3%,焦虑的发生率为60_3%;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所患疾病不同,其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有所不同,其中脑损伤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最高,而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急性期患者焦虑的发生率较高,慢性期患者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综合医院住院康复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高,应该引起康复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由于脑损伤直接导致脑功能的下降,所以对于脑损伤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应该给予更多的心理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住院原发性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387例住院原发性肾病患者进行焦虑、抑郁的评估。结果焦虑、抑郁是住院原发性肾病患者中常见的两种消极情绪。有25.58%的患者处于焦虑状态,有43.26%的患者处于抑郁状态。透析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和抑郁情况均高于非透析组(P〈0.05)。结论应密切关注原发性肾病患者,特别是进行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状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老年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状况及综合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及综合干预治疗效果。方法对10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于入组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况,根据测评结果进行综合干预治疗,观察6w。于综合干预6w末再次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6例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73.5%和69.8%,综合干预治疗后焦虑、抑郁发生率降为47.2%和39.8%,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χ^2=7.79,9.90,P%0.01);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综合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总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焦虑、抑郁的程度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采取综合干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抑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老年住院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社会支持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G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94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GDS评分为(40.61±8.72)分,41例存在抑郁情绪(43.6%);婚姻、文化程度以及居家情况与社会支持存在差异。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关系(r=-0.514,P〈0.01)。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存在抑郁状态,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临床工作者应关注老年住院患者的抑郁状况,帮助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心脏介入治疗手术后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患病率。方法:因心脏疾病行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起搏器植入术、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患者356例,术后1周内进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depression scale,HADs)评价。计算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患病率。结果:356例患者中,存在焦虑状态的占18.5%,抑郁状态的占19.7%,焦虑合并抑郁状态的占9.8%。结论: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手术后部分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状态,有必要对这部分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查北京市长青园地区社区门诊就诊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发生情况。方法:调查样本来源于整群抽取的2004-10.在北京市长青园地区社区门诊就诊患者103例。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由14条目组成,其中7个条目评定焦虑,7个条目评定抑郁;0~7分属无症状。8~10分属症状可疑。11-21分属存在症状)进行调查。由患者本人如实填写上个月情绪变化,调查者根据量表筛查结果对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以及疾病情况下焦虑、抑郁障碍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结果:103例受试对象的测试结果均纳入结果分析。①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焦虑、抑郁障碍发生情况:抑郁障碍发生率高于焦虑障碍发生率(32.0%和21.4%)。男性抑郁障碍发生情况略多于女性(33%和31%);≥60岁离退休老年人中49.4%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的焦虑、抑郁障碍发生率高于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人群(焦虑:25%和20%;抑郁:28%和24%)。②不同疾病情况下焦虑、抑郁障碍发生情况:焦虑、抑郁患者和可疑症状人群患有两种以上慢性病占25.2%,3种以上慢性病占6.8%。结论:北京市长青园地区社区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抑郁状态人数多于焦虑状态人数,焦虑和抑郁障碍的发生率男性略多于女性,文化程度低的发生率低于文化程度高者,患两种以上慢性病的离退休老年人有近半数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北京市某社区高血压老年患者270例进行调查,并与250例非高血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的总分高于对照组(t=-2.55,P〈0.01),高血压组的抑郁和焦虑检出率分别为18.1%,12.5%,均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抑郁和焦虑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与抑郁和焦虑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关注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有助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COPD患者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应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SWB单项人脸表情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56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COPD患者主观幸福感得分为1~6分,平均(3.53±1.332)分。焦虑标准分为40~72分,平均(50.86±7.23)分;出现焦虑症状者67例,焦虑发生率为43.0%;其中轻度焦虑48例(30.8%),中度焦虑14例(9.0%),重度焦虑5例(3.2%)。抑郁标准分为38~74分,平均(50.64±8.29)分,出现抑郁症状66例,抑郁发生率为42.3%,其中轻度抑郁38例(24.4%),中度抑郁22例(14.1%),重度抑郁6例(3.8%)。不同家庭所在地、经济状况、文化水平、宗教信仰、与子女关系、焦虑、抑郁状况的老年COPD患者主观幸福感存在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8.553,15.690,3.711,13.111,4.335,9.783,8.440;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且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医疗护理服务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方法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入院时作状态焦虑量表(S-AI),抑郁自评量表(SDS)。一般资料的调查,统计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83.3%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本科以上与本科以下学历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费别的患者焦虑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6.9%的患者存在抑郁,不同学历、费别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理疏导基础上,开展亲情支持干预对患者的痊愈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