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盐酸纳络酮穴位注射治疗脑梗塞66例郭福兴,苏绥和我们采用盐酸纳络酮双手三里穴交替注射治疗脑梗塞66例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6例均经CT脑扫描确诊为脑梗塞,其中多发性脑梗塞16例,基底节梗塞15例,大脑中动脉梗塞32例,脑干梗塞3例;男38例,...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胰岛素治疗脑血管病报道很少,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更少。今将我们1993~1996年治疗的40例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胰岛素治疗组:共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0~81岁,平均52岁,其中颈内动脉大面积脑梗塞15例,大脑中动脉脑硬塞19例,其它6例。(2)对照组:共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19~79岁,平均51岁,其中颈内动脉大面积脑梗塞18例,大脑中动脉脑使塞25例,其它7例。以上总计90例,均经头部CT证实为大面积脑梗塞,大部分为一叶以上的梗塞,少数为局限于一叶的梗塞。其中以额顶颞叶最多36例(40%),其次为…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塞尽管病因多样,但中心的病理生理过程都是局部脑血流量的减少。但脑血流量增加对脑功能的影响结论不尽一致。本文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对6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塞患者进行了脑血流量测定,并在病程的不同时期进行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探讨脑梗塞急性期脑血流量的变化对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首次发病临床及脑CT确诊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塞的病人60例,其中大脑中动脉主干梗塞、深穿支梗塞和皮层支梗塞各20  相似文献   

4.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临床意义的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CT脑扫描上的大脑中动脉强化征,探讨它与大脑中动脉区域梗塞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了35例单侧或双侧大脑中动脉强化征的患者,并获得红细胞比容、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等临床资料,同时与无大脑中动脉强化征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3例一侧有此征的患者,同侧有相应的脑梗塞;32例单侧或双侧有此征,并无相应的大脑中动脉区域梗塞发生.32例大脑中动脉强化征假阳性组的患者,其平均红细胞比容、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的比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单纯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不能作为早期脑梗塞的可靠依据,必须结合临床;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可能与高红细胞比容以及血管壁钙化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平扫结合CT血管造影(CTA)诊断大面积急性脑梗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并采用多层螺旋CT结合CTA诊断大面积急性脑梗塞的3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CT平扫结合CTA诊断大面积急性脑梗塞与单纯CT平扫诊断的诊断率。结果:34例患者中,CT平扫显阳性17例,经CT平扫可见可疑性脑缺血区(大脑中动脉呈现高密度性变化),其诊断率为50%,CT平扫后结合CTA诊断发现患者大脑前动脉闭塞5例,大脑前动脉重度狭窄3例,大脑中动脉闭塞11例,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8例,颈内动脉末端闭塞1例,大脑前、中动脉同时闭塞6例,CT平扫结合CT血管造影诊断率为100%。CT平扫结合CTA对大面积急性脑梗塞的诊断率高于CT平扫,差异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面积急性脑梗塞诊断中,对患者予以CT平扫,在排除其他病变或者脑出血后,应结合CTA成像,提高诊断率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旨在提高大脑动脉闭塞的CT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对36例临床上诊断或怀疑有脑梗塞,脑溢血,转移性肿瘤,脑脓肿等患者作CT平扫,有的作2-4次。其中6例作增强扫描。结果;大脑中动脉闭塞25例,其中7例引起出血性脑梗塞;大脑前动脉闭塞6例;大脑后动脉闭塞1例;大脑前动脉均闭塞1例。结论:1,大脑动脉闭塞,特别是有出血性脑梗塞的临床表现与脑溢血常混淆,即使是在经验的神经内科医师有时也要引起误诊。2  相似文献   

7.
大面积脑梗塞脱水治疗的探讨魏向东大面积脑梗塞由于梗塞范围大,脑水肿出现快而广泛,所以治疗的关键是,尽快消除脑水肿,减少缺血半暗区受损时间,及时建立侧枝循环。我们采用联合用药,优于传统的脱水疗法,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文病例均系1989...  相似文献   

8.
经颅多谱勒超声检测脑梗塞患者颅内动脉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脑梗塞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情况并初步探讨其在脑梗塞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用经颇多谱勒超声检查217例脑梗塞患者.发现颅内动脉狭窄93例,占42.9%,其中颈内动脉系狭窄97处(78例),椎基动脉系狭窄31处(23例),中度以上狭窄占70.3%;颈内动脉终末段和/或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不同(轻、中、重)与相应支配区脑梗塞分布(皮层及皮层下梗塞、深部梗塞)之间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脑梗塞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分布广泛且狭窄程度高;狭窄可能在脑栓塞及脑血栓形成机制上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收集我院收治的52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各26例,分别采取DWI诊断与MRA诊断,最后分析两组诊断结果。Ⅰ组中,14例急性期CT扫描均未检测出确切病灶,病灶检出率为100.00%。MRI检查在常规TZW1检查图像中,病灶检出率为69.23%。MRA诊断可直接显示动脉狭窄与闭塞26例,其中包括颈内动脉闭塞、大脑中动脉分支闭塞、大脑中动脉狭窄等。大面积脑梗塞早期诊断中采取DWI诊断方法,可掌握病变范围,分辨新旧病灶。采取MRA诊断方法,可观察大面积脑梗塞闭塞的供血脑血管,DWI联合MRA使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患者提供个体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扩大翼点入路治疗额颞部大面积脑梗塞(20例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面积脑梗塞因大血管、特别是大脑中动脉主干血管阻塞而引发 ,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 1 996年 6月~ 2 0 0 0年1 2月 ,我们采用经扩大翼点入路去骨瓣减压、脑颞肌敷贴术治疗额颞部大面积梗塞 2 0例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9例 ,女 1 1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脑梗塞急性期高压氧治疗的疗效是否与开始治疗时间有关。方法 用插线法制作125只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梗塞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25只。4个治疗组高压氧治疗的开始时间分别为大脑中动脉梗塞术后4、8、12、16h;对照组,只行大脑中动脉梗塞术,不行高压氧治疗。对比各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塞体积、脑水含量及死亡率的差别。结果 大脑中动脉梗塞术后4、8h开始高压氧治疗(1、2组)与对照组比较,高压氧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P<0.01),脑梗塞体积明显缩小(P<0.01),脑水含量明显减少(P<0.05),死亡率明显降低;而术后12、16h开始高压氧治疗(3、4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改善(P>0.05),脑梗塞体积明显扩大(P<0.01),脑水含量无明显减少(P>0.05),死亡率增高。结论 脑梗塞急性期高压氧治疗的疗效与开始治疗时间有关,在治疗时间窗内(小于8h)有益,而在治疗时间窗外(大于12h)则有害。  相似文献   

1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8例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19例,70岁以上42例。脑梗塞37例,脑出血21例。37例患者表现为白天嗜睡,夜间不眠,5例表现为白天夜间无睡眠,16例夜间出现自语,不自主摸索动作,兴奋扰动不宁,情绪欣快,愤怒发作,强哭等精神症状。入院时意识障碍37例,其中轻度昏迷26例,中度昏迷11例。上述症状多持续10~15d。睡眠障碍与精神异常发生时间:入院时无意识障碍的患者发病多在入院后3~5d内,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多在清醒后3d内发生。影像学所见:37例脑梗塞中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大片状梗塞22例,…  相似文献   

13.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可导致其供血区域大面积梗塞,而导致严重的临床症候群,通常起病急,症状危重,死亡率高,致残率高,除精心治疗外,护理也很重要,现将本科收治的个案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刘红 《上海医学影像》2002,11(2):138-140
目的 探讨通过彩色多勒普超声检查颈动脉血流,来分析颈动脉病变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共有脑梗塞患者52例,男35例,女17例,左半球梗塞20例,右半球梗塞15例,双侧梗塞17例,正常对照组15例。并将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的结果,分成单侧梗塞组,双侧梗塞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脑梗塞患者颈部各动脉的阻力指数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而单侧脑梗与双侧脑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颅外段颈动脉阻力指数的升高,与脑梗塞的发生密切相关,提示脑梗塞颅内血供减少,血管床阻力升高,但它不能反映梗塞的部位、范围及程度、不能对脑梗塞作出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旨在提高大脑动脉闭塞的CT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对36例临床上诊断或怀疑有脑梗塞、脑溢血、转移性肿瘤、脑脓肿等患者作CT平扫,有的作2~4次。其中6例作增强扫描。结果:大脑中动脉闭塞25例,其中7例引起出血性脑梗塞;大胸前动脉闭塞6例;大脑后动脉闭塞1例;大脑中动脉和前动脉均闭塞2例;既有大脑中动脉闭塞,又有大脑后动脉出血1例:开始为腔隙性脑梗塞,后又有大脑前动脉闭塞1例。结论:1、大脑动脉闭塞,特别是有出血性脑梗塞的临床表现与脑溢血常混淆,即使是有经验的神经内科医师有时也要引起误诊。2、用窄窗观察和CT追踪复查是显示缺血性脑梗塞和出血性脑梗塞的重要手段。3、当临床表现不能由腔隙性脑梗塞作出解释时,应再作CT复查,看是否还有大脑动脉闭塞引起缺血性脑梗塞。4、出血性脑梗塞往往发生于缺血性脑梗塞后2周左右,因此必须进行CT复查。5、引起大脑动脉闭塞的原因很多,必须结合临床资料才能明确。  相似文献   

16.
分析8例心源性基底节区脑梗塞患者,发现其好发部位依次为内囊、豆状核、尾状核、放射冠、壳核和桥脑。虽然临床表现与腔隙性梗塞有相似之处,但心源性基底节区脑梗塞亦有其相对的独立性。认为豆纹动脉血栓性栓塞,微栓塞或血管痉挛,大脑中动脉皮层支和深穿支交叉处血栓形成,可能与这种脑梗塞的发病有关,部分病例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17.
脑部分水岭梗塞是指在两条较大血管之间的边缘地带的局部缺血性损伤[1],多见于大脑前与大脑中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供血边缘带。其次为基底节小动脉供血区之间。偶见于小脑上与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之间的脑组织。一般发生在大脑半球的单侧,也有发生在双侧,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对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脂及经颅多普勒(TCD)的影响。方法 对142例急性梗塞患者随机分ILIB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70例,比较两组治疗20d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的变化及疗效,对其中大脑中动脉梗塞区两组各24例治疗前后的TCD中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及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进行了比较。结果 ILIB治  相似文献   

19.
尼莫通是尼莫地平的商品名,它对大脑有抗血管收缩和抗缺血作用。能解除脑梗塞和脑出血时的血管痉挛。蝮蛇抗栓酶(Svate一Ⅲ)是一种低毒复合酶制剂,具有抗凝、溶栓、去纤、抗血小板粘附聚集作用。上述两种药物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自1995年至1996年12月采用尼莫通、Svate一三单用和合用治疗大面积脑梗死84例,进行疗效观察,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根据Adama梗塞分类法,将梗塞面积大于3cm’,并累及2支脑部解剖部位的大血管主干供血区为大面积脑梗塞[‘j。并结合参考国内刘向令等标准:面积大于20cm‘为大面积脑梗塞…  相似文献   

20.
外伤后小脑幕裂孔疝病人的预后较差,除与脑干神经组织的损害有关外,大脑后动脉梗塞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我院自1989年至1998年共收治颅脑外伤后小脑幕裂孔疝病人205例,其中有10例合并大脑后动脉梗塞,现报告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6~48岁,平均21岁。车祸伤5例,坠落伤3例,打击伤2例。 2.入院时情况及治疗:本组病人术前GCS评分均≤7分,均有单侧瞳孔散大及对侧巴氏征阳性。术前CT示:硬膜下血肿4例,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3例,硬膜外血肿3例,均未发现脑梗塞。全部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