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目的 对一起疑似食物中毒进行病原学检测和中毒原因分析。方法 对疑似食物中毒病人和环境样品采样,参考食品微生物检测国家标准进行痛原分离鉴定和污染来源分析。结果 确认是由肠炎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结论 提示食品从业人员要加强对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的重视程度,卫生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方法监督监测,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氟乙酰胺 (Acetamide)又称敌蚜胺 ,氟素儿 ,纯品是无味、无臭白色针状结晶。是一种具有内吸作用的高效有机氟杀虫剂。氟乙酰胺作为农药施用或被人畜误食时 ,其毒性大、残留比较高。氟乙酰胺进入机体后 ,脱胺形成毒性较强的氟乙酸 ,氟乙酸可破坏三羧酸循环 ,引起机体内代谢紊乱。氟乙酸与柠檬酸结合 ,生成氟柠檬酸 ,抑制乌头酸酶 ,使葡萄糖生成的柠檬酸不能更多的氧化 ,从而引起三羧酸循环和细胞能量代谢严重障碍 ,造成一系列中毒症状。氟乙酰胺的传统检测方法主要有薄层层析法、化学定性法、气相色谱法等 ,在实际检测分析中发现 ,…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高效的检测方法准确找出食物中毒的有毒物质及其含量,为采取针对性的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 14938-94)》,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呕吐物等样品进行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检测。结果经实验室检测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人的临床表现,确定与涕灭威中毒有关。结论对于急性农药中毒,及早做出正确诊断是有效救治的关键,同时应与医疗机构建立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4.
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乐怡  蒋德媚  李毅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730-1730,1684
2006年9月,市区某小学发生了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我们在常规培养的同时,对该起食物中毒进行了溯源检测。先运用小型VIDAS设备检测样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证实样品中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存在,进一步用PCR对其进行分型。结果在引发食物中毒的食品的生产厂家的两名工人咽拭子中分离检测到与病人同一型别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由此对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有了一个较圆满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一起疑似食物中毒进行病原学检测和中毒原因分析。方法对疑似食物中毒病人和环境样品采样,参考食品微生物检测国家标准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污染来源分析。结果确认是由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结论提示我们要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加强监督、监测和宣传工作,增强人民群众的卫生防病知识,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对四种鼠药的实验室应急检测方法,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毒物中毒事件。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法(GC/MS)测定毒鼠强、氟乙酰氨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敌鼠钠、溴敌隆,以鼠药标准和鼠药样品为对象,优化GC/MS和HPLC色谱、质谱条件,从而建立各鼠药的色谱图库和质谱图库。结果 GC/MS定性检测毒鼠强的特征离子和丰度比分别为212/240和2:1,氟乙酰胺的分别为44/77和1.5:1;敌鼠钠、溴敌隆以高效液相色谱双波长(285nm和260nm)检测,固体样品最低检测浓度为0.80 mg/kg,液体样品最低检测浓度为0.16 mg/L。结论研究方法对中毒事件中四种鼠药检测快速、结果可靠,适用于鼠药中毒实验室应急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一起食物中毒样品进行致病菌检测,准确分析食物中毒原因,为食物中毒的处理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国家标准GB4789.10-2010、GB 14938-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和WS/T80-1996《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方法对采集的12份食物中毒样品进行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对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肠毒素检测.结果 在12份样品中检出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来自患者呕吐物4份,砧板棉拭子1份,全部检出A型肠毒素,未检出其他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检出率为41.7%.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是此次食物中毒的病原体.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基因分型.  相似文献   

8.
1 检测样品方法与结果1.1 检测样品取新鲜花生油及稀释后的桐油油样分别作为阴性~阳性油样的对照。检测引起食物中毒的剩余烹调油和库存油。1.2 感官检查(见附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1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检测过程的分析,探讨基层实验室如何提高食物中毒检测速度。方法采集食物中毒患者肛拭样本,参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从3份肛拭样品中检出3株副溶血性弧菌。结论运用相关标准的检测方法可快速检测出食物中毒致病菌。  相似文献   

10.
2005年6月5日,三门县发生一起因食用由氟乙酰胺鼠药污染大米后所造成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