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冠脉搭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85例行冠脉搭桥术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5例患者死亡7例,病死率2.46%,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并发心律失常62例,胸骨伤口感染9例,肺部感染6例,肾功能衰竭4例,低心排综合征2例,神经系统并发症2例。结论及时、准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行冠脉搭桥术的糖尿病患者的术后恢复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有效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程咏  刘萍  贝莉  陈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12(23):2202-2203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常因年龄偏大、病程长,易并发其他系统合并症致术后机体恢复慢,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特别是伤口的愈合不良,属手术高危人群.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是一种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不需体外循环,具有出血少、拔管早、进食早、恢复快等优点[1].因此,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是冠心病患者外科治疗的最佳手术方法.我科从2000年5月~2005年12月共完成OPCAB合并糖尿病患者199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自1999年4月以来共行冠脉搭挢术6例,男2例,女4例,45~63岁,平均55.5岁.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4例,单纯冠心病2例.二尖瓣置换术加冠脉搭桥术3例,双瓣置换术加冠脉搭桥术1例,冠脉搭桥术加室壁瘤切除术1例,单纯冠脉搭桥术1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治愈出院,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性治疗(PCI)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2002年11月~2004年10月收住本科行PCI的42例冠心痛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术前重点做好心理护理及血糖的监测与控制,术后除做好血糖监测与控制外,加强并发症的监测及护理.结果42例患者中有3例术后血糖升高,1例低血糖,8例发生PCI相关并发症.经处理后均得到有效控制,术后恢复良好,PCI成功率100%.结论加强心理护理,重视血糖的监测与控制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能有效消除或减轻并发症的危害,大大提高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程咏  刘萍  贝莉  陈娟 《现代护理》2006,12(23):2202-2203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常因年龄偏大、病程长,易并发其他系统合并症致术后机体恢复慢,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特别是伤口的愈合不良,属手术高危人群。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是一种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不需体外循环,具有出血少、拔管早、进食早、恢复快等优点[1]。因此,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是冠心病患者外科治疗的最佳手术方法。我科从2000年5月~2005年12月共完成OPCAB合并糖尿病患者199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00年5月~2005年12月共有199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OPCAB,男性174例,女性25例,年龄38~86岁,平…  相似文献   

6.
于佳  王为  刘娜 《天津护理》2014,(2):140-140
总结13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冠脉搭桥术后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动态观察血糖的情况,加强基础护理,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除1例患者进行二次手术外,其余患者均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性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金英  黎观妹 《现代护理》2005,11(16):1320-1321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性治疗(PCI)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将2002年11月~2004年10月收住本科行PCI的4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术前重点做好心理护理及血糖的监测与控制,术后除做好血糖监测与控制外,加强并发症的监测及护理。结果 42例患者中有3例术后血糖升高,1例低血糖,8例发生PCI相关并发症。经处理后均得到有效控制,术后恢复良好,PCI成功率100%。结论 加强心理护理,重视血糖的监测与控制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能有效消除或减轻并发症的危害,大大提高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4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及良好血糖监控。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1例发生低血糖现象,2例术后切口表浅感染,余均无并发症发生,经积极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危险性较大,精心围术期护理及良好血糖监控是手术顺利进行、患者平稳渡过围术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围手术期处理策略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及降低术后并发症。方法:对38例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血糖控制满意,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积极合理有效的固手术期处理是提高合并糖尿病冠脉搭桥术手术安全性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对156例冠心痛患者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并给予精心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本组死亡2例,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认为对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微创冠脉搭桥术后应用微量泵静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创冠脉搭桥术后,患者早期血糖升高而应用微量泵静脉输入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40例微创冠脉搭桥术后血糖升高患者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本组患者140例,该组病例均应用微量泵静注胰岛素在术后1~2d内将血糖稳定在4.4~10.0mmol/L之间;低血糖反应2例,经及时处理均在短时间恢复正常,1例患者静注胰岛素效果不佳,血糖恶性增高合并皮肤感染.结论 对微创冠脉搭桥术后应用微量泵静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护理,可有效减少微量泵静注胰岛素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冠心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行冠脉搭桥术术后疗效。方法对2005-2009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诊断恶性肿瘤并行心脏搭桥手术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例术前均诊断为三支严重病变,心功能状态良好。手术均采用不停跳搭桥,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3周左右出院。出院后门诊随访,2例于术后进行了肿瘤切除,1例行放化治疗,无死亡病例,无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对于心功能良好合并肿瘤的冠心病患者是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有助于肿瘤的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9年入院的2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运用循证护理程序实施护理,设为循证组;对2008年入院的23例同种疾病同种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将术后血糖水平、心功能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循证组术后血糖水平及心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指导临床实践,能有效控制患者术后血糖,改善心功能情况,减少并发症及住院天数,可提高整体护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8例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常规准备、呼吸道护理、对症治疗、器械准备、体位安置;术后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心律、用药及呼吸系统监护,给予镇静、镇痛及对症治疗等.结果:本组均治愈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心绞痛缓解率100%.结论:对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老年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可加快术后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围术期血糖控制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控制血糖,降低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冠脉搭桥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给予相应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64例行冠脉搭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危险因素,并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冠脉搭桥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共68例患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8. 7%,其中9例(13. 2%)患者表现为脑梗死,59例(86. 8%)患者表现为精神异常,经相应处理均改善良好;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颈动脉病变、体外循环时间≥2h、搭桥支架数量、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及术后房颤等与术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具有相关性,其中年龄 65岁、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病变以及搭桥支架数量是导致患者发生冠脉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而LVEF/%是患者发生冠脉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冠脉搭桥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受较多因素的影响,年龄 65岁、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病变以及搭桥支架数量是导致患者发生冠脉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根据术前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选择合适的主动脉近端吻合器,并有效预防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房颤,有助于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我院2005年2月~2008年1月间67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行PCI患者的护理经验. 方法:针对每例患者病情轻重及发病危险因素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并根据病情发展随时调整.主要包括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及PCI术围术期三者护理的结合.结果:对出院后患者随访6~18个月,血糖不稳定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及有针对性的护理是改善患者预后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9年至2011年间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针对分析结果给予2012年1至7月间收治的此类老年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干预,比较干预性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患者年龄、焦虑程度、糖尿病、疾病认知是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未经过干预护理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4.2% (40/117),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 (13/117),术前护理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护理干预能够针对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有利于降低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1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手术效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结论:通过治疗和护理,可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搭桥术与左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搭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体外循环搭桥术,实验组行左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搭桥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比例为15.56%(7/45),对照组为33.33%(1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0,P0.05)。结论左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搭桥手术治疗冠心病效果优于体外循环搭桥手术,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帮助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