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bcl-2蛋白在肝胆癌及慢性肝病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cl-2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原癌基因,首先发生于滤泡型B细胞淋巴瘤中,是一种抑制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edcelldeath)的细胞“存活基因”(survivalgene)犤1犦,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蛋白在肝细胞肝癌(HCC)、胆管癌(CC)和慢性肝病组织中的表达,观察不同肝脏疾病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收集我院1985~1997年我科存档的石蜡包埋标本30例。其中HCC8例,CC4例,慢性肝病16例(其中5例为肝硬化、11例为慢性肝炎,均系肝活…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70例慢性肝病患者同时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的含量,以探讨其在慢性肝病中的诊断价值。1资料和方法1.1检测对象:70例慢性肝病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诊断按1990年5月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方案...  相似文献   

3.
马进  徐志刚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3):3368-3368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标志物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在慢性肝病纤维化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IA对80名健康对照者,60例慢性肝病患者经保肝及抗纤维化治疗后血清中的HA、PCⅢ、C-Ⅳ、LN和,TNF进行检测,同时与对照组和治疗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例慢性肝病治疗后血清HA、PCⅢ、C-Ⅳ、LN和TNF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HA、PCⅢ、C-Ⅳ、LN和,TNF的测定对慢性肝病纤维化的诊断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肝病患者发生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情况及其与轻微肝性脑病(MHE)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肝病患者41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健康者41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SIBO情况以及MHE情况。结果观察组检查出15例(36.6%)SIBO,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例(4.9%);观察组有16例(39.0%)MHE,其中11例(68.8%)SIBO合并MHE,5例(31.2%)MHE无SIBO,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SIBO者的血氨值显著高于无SIBO者(P〈0.05);慢性肝病患者的SIBO与MHE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肝病患者发生MHE与SIBO有关,而血氨水平对于慢性肝病SIBO合并MHE者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肝损害,都有炎症、坏死及纤维化等病理改变,而肝纤维化将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如何能早期发现肝脏纤维化改变,动态观察其变化,临床意义极大。目前我们进行血清肝纤维化检测指标包括HA(透明质酸)、LN(层连蛋白)、IVC(IV型胶原)等,我们对85例各型慢肝病人进行血清HA、LN、IVC的观察,旨在探讨血清HA、LN、IVC水平与脏纤维化程度相关性及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 我们选择1999-01-2000-01间我院住院的各型慢性肝病患者85例,年龄为18-65岁,平均45…  相似文献   

6.
血清胆碱脂酶在急性及慢性肝病中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丽  赵小红  黄国美  程邦懿 《贵州医药》2005,29(11):1027-1027
血清胆碱脂酶(CHE)在肝脏中合成,并与血清白蛋白(ALB)合成代谢相平行,在肝炎、肝硬化、肝脏肿瘤等肝病中,此酶活性下降,其降低程度能反映肝病病情的严重程度,为肝功能减退的一个灵敏指标,对肝病的诊断、病情发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为了进一步探讨CHE在急性及慢性肝病中的变化,我们对56例急性肝病及52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血清CHE及ALB,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GT(δ-谷氨酰基转移酶)检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肝病患者胆囊病变机制相关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与胆囊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85例慢性肝病患者(观察组)与35例住院的非肝病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作比对分析。结果慢性肝病胆囊异常率明显高于非肝病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胆囊病变类型主要是胆囊壁粗糙,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肝病与胆囊病变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caloriemalnu—trition,PCM)是慢性肝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导致慢性肝病患者发生PCM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饮食中蛋白摄人的限制。在慢性肝病中,PCM被认为与一些可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相关。营养不良特别是PCM能够影响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HE)患者的预后,正确认识肝性脑病的蛋白质摄入问题对于HE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本文就近年肝病患者的营养不良、HE患者蛋白质摄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寻找反映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进展程度敏感可靠的血清学诊断指标。方法 对184例住院肝病患联合检测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甲胎蛋白(AFP)、铁蛋白(SF)、胚抗原(CEA)。并与8例肝组织学检查及30例无肝病史及肝功能异常的常规体格检查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六项指标阳性率在慢性肝炎轻度(CHI)、急性肝炎(AVH)、慢性肝炎中度(CHⅡ)、慢性肝炎重度(CHⅢ)、肝硬变(LC)、肝细胞癌(HCC)及慢性重型肝炎(CHG)各组间,依次递增,与各级肝病中纤维化程度及临床病情的轻重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PCⅢ、HA、LN、AFP、SF、CEA可明显提高慢性肝病诊断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作为判断肝纤维化、肝硬化程度及有无伴发肝癌的良好指标,重复性好,无创伤,便于掌握病变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在慢性肝病患者中的检测结果。方法 80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细致的检查,对于不能确诊的患者可以进行辅助检查,如:肝功能、体温等,并对患者进行血清透明质酸(HA)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HBeAg-ELISA)检测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定量检测等,分析三种检测方法对慢性肝病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与其他两种方法比较,PCR优势显著,灵敏度最高。结论 PCR在慢性肝病患者检测中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PAIgS)(PAIgG、A、M)和血小板(PLT)在老年慢性肝病患者循环血中的意义。方法对57例老年人和52例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3例老年肝病硬变患者循环血中PAIgS及血小板数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循环血中PAIgS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病情加重升高更为明显(P〈0.001);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者血中PLT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病情加重降低更为明显(P〈0.001)。结论老年慢性肝病患者循环血中PAIgS及PLTR的变化与疾病预后有一定关系,动态监测其PAIgS和PLT的变化,可以从血液学改变这一角度来判定肝病发展的程度,此对其治疗及预后均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在慢性肝病和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 48例慢性肝病患者、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以及50例门诊健康体检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法对患者治疗前后EGF的含量变化进行测定。结果 各种肝病患者血清中的EGF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EGF的含量随着患者肝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各种肝病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与治疗前相比,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中的EGF含量均明显增加。结论 血清中EGF水平的改变对肝病严重程度的衡量及预后情况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早期肝癌的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拟柴胡丹参化纤粉剂(CDAFP)对肝纤维化和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236例慢性肝病患者每次给予柴胡丹参化纤粉剂20 g,日服3次,疗程8周,比较治疗前后的肝纤维化和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层粘连蛋白(LN)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且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同时能明显改善肝区疼痛、腹胀等症状,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柴胡丹参化纤粉剂对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和肝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且能缓解慢性肝病的症状,不良反应罕见,是治疗慢性肝病的有效复方。  相似文献   

14.
郑毅 《药品评价》2007,4(4):288-288
肝星状细胞(HSC)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细胞外基质(ECM)的主要细胞。ECM的过度合成导致肝组织重构,甚至肝纤维化、肝硬化。骨形成蛋白7(BMP7)是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的成员。本研究旨在观察BMP7在慢性肝病患者中的作用。慢性肝病组患者血清BMP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发现肝硬化组BMP7蛋白在肝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李冬田  贾彦征 《天津医药》1997,25(3):131-135
用nestedPCR、ELISA三种方法对天津地区209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了病原学分析,初步探讨了其临床意义。结果揭示天津地区慢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目前仍以HBV单独感染为主占69.8%,HCV单独感染(HCV抗体和HCVRNA均阳性)率为13.4%,表明HCV感染在天津地警惕一肝病中占有一定癸209例中的HBV和HCV重叠感染为9.1%,揭示该地区亦存在相当数量的HBV和HCV重  相似文献   

1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常见慢性肝病,研究表明,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密切相关。本研究应用荷丹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NAFLD伴MS患者,观察其对脂肪肝及糖脂代谢等影响。  相似文献   

17.
邹龙娇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4):3768-3769
目的:检测109例肝病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的含量(FIB),与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PT、TT、APTT、FIB含量均采用磁珠凝固法进行测定。结果:PT、APTT、TT、FIB 4项在急性肝炎、慢性轻度病毒性肝炎患者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慢性中重度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及重症肝病患者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浆凝血4项指标检测可早期发现肝病造成的凝血机制障碍,对判断严重肝病患者的出血倾向和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肝脏是体内蛋白合成的主要场所,各种肝脏疾病均可影响蛋白的合成。前白蛋白是由肝细胞合成的快速转运蛋白之一,肝脏受损时肝细胞合成前白蛋白减少。为进一步评价前白蛋白与慢性肝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我们对本院近几年来收治的慢性肝病患者160例的前白蛋白检测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王峰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0):99-100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为嗜肝性慢性病毒,HCV感染的慢性化发生率明显高于乙型肝炎,是引起慢性肝病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输血是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主要传播途径。通过对献血者丙型肝炎抗体(-HCV)的筛选,可减少输血后丙肝的发生。为了解我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CV携带情况,为预防丙肝流行提供科学依据,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可靠,作者对全市2000年无偿献血者的抗HCV携带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血清总胆汁酸和前清蛋白含量的测定,探讨其在不同肝病中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11月肝病患者187例为研究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8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东芝120FR),对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B、TBIL、血清TBA、P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进行测试,然后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健康明血清总胆汁酸(TBA)显低于各肝病组的对照组比(P〈0.01),前清蛋白(PA)明显高于各肝病组的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中对血清总胆汁酸和前清蛋白的测定能够及时发现肝脏合成及代谢功能的早期损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