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分析肝性脑病的发病诱因,探讨其诱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病死率、常见诱因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肝性脑病的诱因依次为医源性因素(包括利尿、放腹水、手术、药物)23例次(38.99%),感染性因素17例次(28.81%),上消化道出血11例次(18.64%),肾功能不全4例(6.78%),高蛋白饮食2例(3.39%),便秘2例(3.39%),诱因的多少及严重程度与肝性脑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肝性脑病诱因多,有并发症者预后差,因此,预防诱因和并发症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肝性脑病的诱因,探讨诱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本院1998~2004年收治109例肝性脑病(HE)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肝性脑病的诱因依次为电解质紊乱57例(52.3%)各种感染22例(20.2%),消化道出血19例(17.4%),使用镇静剂5例(4.6%)高蛋白饮食4例(3.7%),原因不明2例(1.8%)。诱因的多少和肝能损害的严重程度与肝性脑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尽早祛除诱因是治疗肝性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禤建宁  刘达云  谢月萍 《广西医学》2004,26(12):1788-1789
目的 分析肝性脑病的诱因 ,探讨其诱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 10 1例肝性脑病 (H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性脑病的诱因依次为电解质紊乱 5 5例 (5 4 .5 % )、医源性因素 4 7例 (46 .5 % )、各种感染 4 7例(46 .5 % )、上消化道出血 4 4例 (43.6 % )、肾功能不全 36例 (35 .6 % )、腹泻 5例 (5 .0 % )、高蛋白饮食 2例 (2 .0 % )。诱因的多少和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与肝性脑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尽早去除诱因是治疗肝性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肝性脑病112例诱因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112例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显示 :肝性脑病的诱因依次为上消化道出血 5 7例 (5 0 .9% ) ,医源性因素 (包括手术、利尿、药物、输血、放腹水 ) 4 8例 (42 .7% ) ,感染 44例 (39.3% ) ,电解质紊乱 42例 (37.5 % ) ,肾功能不全 2 1例 (18.8% ) ,腹泻 5例 (4.5 % ) ,饮食不节 4例 (3.6 % )。诱因的多少、肝功能损害程度与肝性脑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提示积极去除诱因是治疗肝性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刘华  韩涛  朱争艳  李莹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4):253-256,265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306例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诱因、复发、转归等进行分析。【结果】306例肝性脑病患者中C型占97.4%,消化道出血、感染、高蛋白饮食、电解质紊乱、氮质血症、便秘、镇静剂等诱因组及无诱因组分别占C型肝性脑病患者的23.5%、19.1%、15.4%、5.4%、4.0%、2.4%、0.3%、29.9%;以感染为诱因的肝性脑病患者死亡率最高(42.1%),该组的血氨值亦明显高于其他有诱因各组(P<0.05)。另外,死亡组ALT、TBILI、NR水平和Child-Pugh分级均较生存组升高(P<0.01),但胆碱酯酶、前白蛋白、血钠均较生存组下降(P<0.05);氨基酸分析显示,死亡组的芳香族氨基酸高于生存组(P<0.01),蛋氨酸、谷氨酸也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对反复发作的肝性脑病危险因素分析,血氨仍是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结论】肝性脑病患者的预后与诱因和多项代谢指标相关,其中感染、血氨是肝性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治疗上应尽可能消除不良影响因素,降低肝性脑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肝性脑病诱因与预后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性脑病诱发因素的构成 ,探讨其诱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 86例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9例 (91.86 % )肝性脑病患者有明显诱因 ,依次为电解质紊乱 5 1例 (6 4 5 6 % )、各种感染 4 2例 (5 3.16 % )、肾功能不全 37例 (46 .83% )、上消化道出血 17例 (2 1.5 2 % )、饮食不节 9例 (11.39% )、腹泻 4例 (5 .0 6 % )。结论及早去除诱因、综合治疗 ,可促使患者苏醒 ,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性脑病的诱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48例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性脑病的诱因依次为电解质紊乱 40例 ,上消化道出血 2 8例 ,肾功能不全 6例 ,感染 3例 ,药物 2例 ,妊娠及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各 1例。结论 诱因的多少、严重程度与肝性脑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积极去除诱因 ,护肝、保护脑细胞等综合疗法是治疗肝性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王滨容  贾树雅  张继万 《西部医学》2011,23(9):1775-1776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的诱因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67例肝性脑病的病死率、常见诱因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本组引起肝性脑病的诱因:电解质紊乱17例,感染12例,上消化道出血8例,高蛋白饮食6例,应用镇静药、手术5例,大剂量利尿5例,大量放腹水4例,肾功能不全3例,无明显诱因7例。其中2种诱因11例,死亡5例(45.5%);3种或3种以上诱因9例,死亡6例(67.7%)。肝性脑病分期:Ⅰ期(前驱期)15例,无死亡病例;Ⅱ期(昏迷前期)18例,死亡2例(11.1%);Ⅲ期(昏睡期)19例,死亡7例(36.8%);Ⅳ期(昏迷期)15例,死亡10例(66.7%)。肝功Child-pugh分级:A级14例,无死亡病例;B级22例,死亡4例(18.2%);C级31例,死亡15例(48.4%)。结论肝性脑病预后与肝性脑病的分期、肝功能Child-Phgh分级密切相关。诱因多,有并发症者预后差,所以预防诱因和并发症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10例肝性脑病诱因与预后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雷平光  胡玲 《广州医药》2000,31(2):34-35
目的:分析肝性脑病的诱因,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110例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性脑病的在依次为上消化道出血57例,感染52例,大量利尿,放腹水34例,高蛋白饮食12例及便秘10例,且同时兼见诱因越多者,预后越差。结论:及时去除诱因是提高肝性脑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附7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②方法 选择70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诱因、重要生化指标(TBIL、ALB、Cr、PT)与肝性脑病(HE)分期的差异.③结果 两组在上述观察指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④结论 肝性脑病的诱因、肝肾功能、凝血功能、HE分期均影响肝硬化合并HE患者的转归,可作为评价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性脑病的诱因及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肝性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67例肝性脑病患者诱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给予监护、对症治疗、心理干预、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结果 67例患者中,上消化道出血15例,高蛋白饮食9例,感染12例,另外,电解质紊乱、药物使用不当、便秘、过度劳累、大量饮酒、精神紧张等也是肝性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护理干预后患者肝性脑病得以纠正者45例(67.16%),死亡9例(13.43%)。结论肝性脑病患者的主要诱因为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及高蛋白饮食;针对不同诱因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是提高肝性脑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病因以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分析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的致病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92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2例肝性脑病的诱因依次为感染28例,占30.4%;电解质紊乱18例,占19.6%;高蛋白饮食17例,占18.5%;消化道出血13例,占14.1%;肾功能不全6例,占6.5%;便秘4例,占4.3%;饮酒3例,占3.3%,原因不明3例,占3.3%.结论 肝性脑病的发生与诱因的多少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积极去除相关诱因是治疗肝性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班亮阶 《右江医学》2013,41(1):46-47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患者脑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肝性脑病患者的脑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轻度异常5例(13.88%),中度异常11例(30.56%),重度异常20例(55.56%);脑电图的异常程度与肝性脑病的临床分期有明显关系,临床症状越重,脑电图改变越明显。结论脑电图检查肝性脑病异常率高,可作为肝性脑病的诊断及判断疾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53例老年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我科1995年1月~2000年11月共收治肝硬化患者308例,其中老年肝硬化89例,老年肝性脑病患者53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7岁. 2临床观察①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如职业、文化程度、脾气性格、生活习惯、行为、语言、家庭情况等,以便于观察.②老年肝性脑病早期症状的观察:多数老年肝性脑病早期患者表现为性格及行为的改变.必须加强对老年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当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反应迟钝时,则应考虑到肝性脑病早期的可能,及时寻找诱因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本组性格改变40例(76%),行为异常17例(32%),意识错乱、睡眠障碍38例(72%),定向力和理解力减退42例(79%).53例老年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出血35例(66%),感染23例(40%),大量放腹水4例(8%),大量排钾利尿6例(11%),高蛋白饮食30例(56%).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探讨126例重型肝炎所致的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26例肝性脑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护理治疗治愈好转者76例(60.32%),死亡37例(29.37%),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3例(10.32%)。结论肝性脑病是造成重肝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发现、消除肝性脑病各种诱因,及时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各型肝性脑病的临床特点、诊治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肝性脑病患者的诱因、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法.结论 应注意亚临床型肝性脑病的早期诊断.肝性脑病的诊断与血氨水平无完全正相关,肝性脑病的临床实践中,应注意与其他脑病如Wernicke脑病鉴别.  相似文献   

17.
Wu CH  Tian GS  Wang QH  Yu YY  Dou YQ  Xu XY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8):516-519
目的 分析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第1次出现并发症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89例失代偿性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5年的随访观察,并对临床失代偿发生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第1次出现并发症时,腹水最常出现占40例(44.9%),其次上消化道出血21例(23.6%),自发性腹膜炎18例(20.2%),肝性脑病10例(11.2%).在平均62个月(60~66个月)随访过程中,42例患者出现腹水(47.2%),16例出现自发性腹膜炎(18.0%),14例上消化道出血(15.7%),7例肝性脑病(7.9%),10例肝癌(11.2%).肝癌是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11.2%),每年的病死率4.5%.肝性脑病、腹水、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为第1个失代偿期并发症者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4.5%、85.0%、75.0%、83.3%,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胆红素为临床失代偿发生的惟一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是一个缓慢进行性疾病,肝癌是其重要并发症,并发症的出现对预后有影响,这些结果将有利于探讨失代偿期丙肝肝硬化患者的自然病程和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影响.方法 对35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面评估发生肝性脑病存在及潜在的诱因,早期实施预见性的护理干预,并随机抽取常规治疗护理的同病种病例3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其预后.结果 早期护理干预组35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2例,发生率5.71%;临床治愈31例,治愈率91.4%.对照组35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发生肝性脑病12例,发生率34.3%;临床治愈22例,治愈率62.9%.结论 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消除和减少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何善寿 《广西医学》2007,29(12):1895-1896
目的 探讨进展期肝性脑病结膜水肿发生率及其与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总结312例进展期肝性脑病患者结膜水肿发生情况,分析其与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312例肝性脑病(急性62例,慢性250例)患结膜水肿98例(31.42%),其中急性肝性脑病发生结膜水肿41例(66.13%),慢性肝性脑病发生结膜水肿57例(22.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性脑病死亡率为50.64%,其中合并结膜水肿死亡率为76.53%,较无结膜水肿的38.79%为高(P<0.05).结论 结膜水肿与进展期肝性脑病死亡率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死亡率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大剂量纳洛酮对肝性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肝性脑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均予以去除诱因,及支链氨基酸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0.8mg纳洛酮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滴,每天3次,观察72小时.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氨水平及β-内啡肽水平进行比较,观察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53.1%,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后两组β-内啡肽水平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疗效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