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股骨、腹围预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并与临床常用公式估计胎儿体重作比较。方法:选择临产前0~7d、单胎、足月产妇231例,B超测量上述径线预测胎儿体重(方法一),同时测量孕妇宫高、腹围,根据公式计算胎儿体重(方法二),与出生后实际体重比较,并比较不同操作者诊断符合率间的差别。结果:231例产妇的足月胎儿进行预测,出生体重与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914、0.336(均P〈0.01),|r|越接近1,相关程度越大,超声体重与出生体重更加符合。方法一和方法二预测正常产、巨大儿及异常产的符合率分别为88.1%、81.0%、64.7%;71.6%、47.6%、23.5%。甲、乙2位操作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3%、8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股骨、腹围用于预测胎儿体重是一种简单、准确、易于掌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跃  庞战军  刘青云 《中外医疗》2010,29(23):29-30,32
目的评测常用的几种宫高腹围法用于预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00至2008年在我院出生的正常体重儿1090例,产前测量宫高、腹围,以8种方法分别估算胎儿体重,与其出生体重相比较,计算符合率,对几种方法预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卓晶如法等5种算法的预测符合率超过50%,其中卓晶如法预测符合率最高,达61.2%,而罗来敏算法的符合率最低,仅19.8%;不同方法的预测误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以卓晶如法和颜贞淑法预测误差较小,而罗来敏法的预测误差最大。结论卓晶如算法等预测胎儿体重正常的符合率较高,罗来敏算法用于胎儿体重正常的预测准确性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产前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因素及其各因素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收集产前的宫高、腹围以及测量胎儿的双顶径股骨长等多个因素对2 种预测胎儿体重公式进行比较,分析其符合率.结果 用多因素回归线性方程预测新生儿体重优于用宫高、腹围预测新生儿体重(P﹤0.01).结论 联合多因素的多元线性方程可明显提高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临床上预测胎儿体重的较佳指标,为临床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收集临产前足月、头位、单胎、无妊娠合并症的2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胎儿腹围、孕妇宫高、胎儿股骨长是预测胎儿体重的重要因素(P<0.01),其中胎儿的腹围(Beta=0.36)与孕妇宫高(Beta=0.396)具有很高的预测价值;孕妇体重指数、胎儿双顶径及胎儿头围不能预测胎儿体重.结论 胎儿的体重预测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胎儿的腹围及孕妇宫高对胎儿体重具有很高的预测价值;胎儿股骨长度起一定的作用;孕妇的体重指数、胎儿双顶径及胎儿的头围预测胎儿体重的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B型超声预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的指标,探讨超声估计胎儿体重精确性较高的公式。方法:对287例孕妇在分娩前一周用超声测量双顶径、股骨长、头围、腹围,分别用7个公式预测得出胎儿体重,并与新生儿实际出生体重进行比较。结果:单项腹围预测胎儿体重与新生儿实际体重的符合率最高。倍论:超声测量胎儿腹围可以准确、方便地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多参数公式对胎儿体重的预测并不优于单项腹围预测。  相似文献   

6.
张素娟 《中外医疗》2013,32(26):195-196
目的探讨宫高腹围法与B超多参数估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方法选取100例在该院分娩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通过B超测量胎儿的双顶径、头围、股骨长等来估算胎儿体重;对照组50例,采用宫高腹围法来估算胎儿体重,通过比较两组新生儿实测体重与估测体重的符合情况,进而对两种方法估算胎儿体重的准确性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两组孕妇采用不同的方法估测新生儿体重,观察组50例,45例符合,符合率90%;对照组50例,35例符合,符合率70%。观察组的符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多参数对胎儿体重的预测,准确性高、误差小,临床应用价值广泛。  相似文献   

7.
陈跃  庞战军  刘青云 《中外医疗》2010,29(10):14-16
目的探讨影响宫高腹围法预测巨大胎儿准确性的因素。方法选择2000~2006年在我院剖宫产出生的巨大儿1090例,产前测量宫高、腹围,以9种方法分别估算胎儿体重,与其出生体重相比较,计算符合率,同时观察胎儿孕龄、性别及孕母身高等因素对预测准确性的影响。结果经验法、罗来敏算法等5种方法对巨大儿的预测符合率超过50%,其中罗来敏算法的预测符合率达66.1%,而颜贞淑法的符合率最低,仅13.8%。胎儿孕龄和性别对预测准确性影响不大。罗来敏算法、袁冬生法等5种方法预测巨大儿体重的误差随孕母身高的增加逐渐减小。结论罗来敏算法、经验法等预测巨大儿准确性较高,颜贞淑法用于预测巨大儿准确性较差,建议不予采用,孕母身高可影响巨大儿体重预测的误差。  相似文献   

8.
B超多参数预测胎儿体重48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腹围、股骨长度综合预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分析羊水量及不同B超操作者对预测体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年在我院分娩的产科病例484例,分娩以前一周内行B超检查并报告有预测体重者,比较预测体重与出生体重间的直接相关关系;应用u检验比较不同羊水量及不同操作者的诊断符合率间的区别.结果预测体重与出生体重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巨大儿组0.904,正常体重组0.859,低体重组0.878,P<0.01;羊水量的多少及不同B超操作者对预测体重无影响,P>0.05.结论 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腹围、股骨长度综合预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高,测量方法易掌握.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腹围与巨大胎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平  戴常平 《广东医学》2003,24(2):163-164
目的:探讨产前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因素及超声测量胎儿腹围预测巨大胎儿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150例足月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超声测量其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及股骨长度,测量孕妇宫高、腹围,核对孕龄,分析这些因素与新生儿体重的相关性及胎儿腹围与巨大胎儿的特定关系。结果: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GDM中,单一胎儿腹围是预测胎儿体重的最好参数,优于胎儿股骨长或胎儿腹围与股骨长的联合应用。胎儿腹围与胎儿体重呈直线正相关(r=0.83).胎儿腹围≥36cm时,巨大儿诊断符合率最高87.3%。结论:GDM胎儿腹围与胎儿体重呈高度直线正相关,是预测胎儿体重较好参数,胎儿腹围≤36cm有助于巨大胎儿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逐步回归原理,用APPLE—Ⅱ微机分别探讨宫高、腹围、宫高×腹围及孕周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求得预测体重的方程Ⅰ:男胎体重(g)=-3684.94+82.44×宫高+14.19×腹围+74.12×孕周,女胎体重(g)=-3998.57+70.45×宫高+20.1×腹围+74.84×孕周;方程Ⅱ:男胎体重(g)=2040.35+0.89×(宫高×腹围)-15.59×腹围,女胎体重(g)=-1100.67+0.33×(宫高×腹围)+34.24×腹围,误差以±250g以内为符合,则方程Ⅰ男女符合率分别为56.67%,58.90%;方程Ⅱ男女符合率分别为58.33%,61.64%与张援邦法(1)及Iohnson公式(2)相比符合率明显提高(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