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天饮食要养阳:阳是指人体阳气,泛指人体的功能。要吃一些起到温补人体阳气的食物,以使人体阳气充实,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人体抵抗力,抗御以风邪为主的邪气对人体的侵袭。为此,特推荐一些生活中有特殊气味的食物,如韭菜、大蒜、葱。  相似文献   

2.
正春季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要抓住时机,适当调养。1.辛甘之品助春阳。春季是阳气生发的季节,要适当多吃利于升发阳气的蔬菜,这些蔬菜多属于甘、辛、温之品。如韭菜、葱、生姜、蒜苗、芥末、香菜等都是养春气的食物。吃这些食物对于人体春季阳气  相似文献   

3.
寒冷的冬季来临.按照自然规律.此时人体阳气转为潜藏.因而我们感觉特别寒冷。这时候习惯食补的人都知道要用一些温性的、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进行补养。羊肉、枸杞、韭菜.核桃等,都是大家熟悉的冬季温补之品。本文要介绍的是糯米。  相似文献   

4.
中医认为,春季阳气升发,百草发芽,人体阳气亦随之升发,人们应注意养阳,饮食上少酸多甘以养护脾胃.另外,春季又是旧病易发的季节,因此要注意预防疾病.下面说说早春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养阳春夏季节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以顺应季节变化.根据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如选用温性食物进补.平补饮食适合于正常人和体弱的人,如荞麦、薏苡仁、豆浆、芝麻、核桃等.清补饮食是指用食性偏凉的食物熬煮的饮食,如梨、藕、荠菜、百合等.  相似文献   

5.
在寒冷的冬季,人体由于阳气不足,常常表现出畏寒怯冷现象.如在饮食中合理选用一些补气助阳的食物,可使代谢加快,分泌功能增强,有效改善畏寒现象.  相似文献   

6.
春季万物苏醒,阳气生发,而人体也应与自然界统一,顺应季节的变化,生发阳气。春季需要多吃一些生发阳气的食物,而葱就是这种食物。葱在日常饮食中多作为调料,用于荤、腥、膻以及其他的菜肴、汤羹中,可增加香味;而生食佐餐可增进食欲,健胃提神。中医认为,葱味辛,性温,具有散寒解表、活血通络、杀虫止痒、祛痰利尿等多种作用。辛  相似文献   

7.
<正>现在正是冬春换季时节,气温忽冷忽热、反复无常,是流感、肺炎等疾病的多发期。中医养生学认为,食物对人体因季节变化引起的不适有很大调节作用,尤其是以下四食物对春季护肝提阳大有裨益,能起到很好的健身抗病作用。提升阳气的韭菜按照"天人相应"的养生原则,此时要特别注意养护人体的阳气。韭菜是冬春换季时"养阳"佳肴,含有挥发油、硫化物、苷类、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  相似文献   

8.
男性饮食的一大重点应放在"养肾精"上。"因为肾主阳气收藏,人体的阳气来源于肾脏,肾为生命活动提供原动力,因此应多吃补肾生精的食物。"据介绍,枸杞、淮山药、栗子、黑芝麻、莲子等食物都有补肾功效。  相似文献   

9.
现在正是冬春换季时节,气温虽然略有升高,但忽冷忽热、反复无常,是流感、肺炎等疾病的多发季节。中医养生学认为,食物对季节变化引起的不适有很大调节作用。那么,这个时节吃什么对健康最有利呢?韭菜、羊肉可生发阳气冬春换季时节是阳气上升的季节,按照“天人相应”的养生原则,此时要特别注意养护人体的阳气。多吃葱、姜、蒜、  相似文献   

10.
杨力 《健康指南》2020,(1):44-45
中医认为,寒冷是一种致病因素,具有阴沉、凝结的特性,最易损伤人体的阳气而导致一系列外寒内寒的病证。在冬季,中老年人尤其要防寒御寒,当感觉受到寒冷侵袭时,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来驱寒,比如吃温热性的食物、做驱寒运动、按摩、艾灸、泡脚等。总之,要及时驱除寒气让阳气活跃起来,阴寒病症就会痊愈。  相似文献   

11.
丁燕  薛伟 《东方药膳》2006,(10):32-33
中国传统养生学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秋季天高气爽、燥邪当令,空气比较干燥,对人体的肺脏易受到损伤,人体阴气趋于潜藏,体内的津液相对不足。故秋季应多实用一些甘酸、质润、性温微凉,具有滋阴润肺、收敛阳气功效的食物。这些食物包括杏仁、芝麻、松子、菇类、燕窝、鱼翅、瘦猪肉、鸭肉、兔肉等。  相似文献   

12.
春季药膳     
春天从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春为四时之首,大自然阳气初生,人体阳气也随之向上、向外疏散。人体的肝应春之气。肝喜疏散恶郁结,为顺应自然,饮食宜多选辛散之物;同时还要顾护体内阳气,以防寒邪侵袭,故《黄帝内经》中有“春夏养阳”之说,因此还要选用某些助阳食物如香椿、芫荽(香菜)、葱等。  相似文献   

13.
《社区医学杂志》2009,(6):70-70
<正>春季是人体气血升发的季节,犹如种子发芽。立春后的饮食应以滋补阴气、疏通气机兼以升发阳气的食物为主。饮食宜选用辛、甘、温食品,忌食酸、涩食品,以降低阳气升发的阻力。口味宜清淡可口,忌食油腻、生冷的食物。这是春季饮食养生的总原则。  相似文献   

14.
张盼 《食品与健康》2014,(11):46-46
初冬时节,万物闭藏,此时人体阴气极盛,阳气潜藏。《黄帝内经》中也提到"冬三月乃收藏闭塞之时,最宜固守元阳,以养真气"。冬季气候寒冷,阴盛阳衰,易患阳虚证,无论是强身健体,还是滋补保健,都应以温补阳气为主,以下是隆顺榕为您推荐的初冬保健三部曲。第一部:均衡饮食是基础冬季饮食要以养阳为主,应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但温补不等于过量食用肥甘厚味的食物,应以滋阴潜阳、补充优质蛋白为主。  相似文献   

15.
《生活与健康》2012,(3):10-13
春天气温上升、日照增加,就是阳气的“生”,有了春季的阳气之“生”,才有夏秋冬季的长、收、藏的变化,也就有了生命活动的生长、发育、成熟与结果。我们人体也是如此,要保证人体生命在四季的健康,就要顺应春季阳气这种“生”的特性,养生就要围绕促进人体阳气的“生”来进行。  相似文献   

16.
冬季主藏,将秋天收敛的阳气封藏起来温养.因此所有生发的食物最好少吃,尤其是辣椒、胡椒、花椒等,以免泄漏阳气.尤其是小雪节气后,饮食上要多吃热量高、有活血功效的食物.温补性食物有羊肉、牛肉、鸡肉、核桃、花生等.饭前记得喝碗热粥或热汤,寒冷的气温下,温热的养生粥或养生汤不仅能迅速补充水分和热量,让身体温暖起来,还能够帮助暖肠胃、促进食欲.  相似文献   

17.
夏天的这三个月中,阳气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充分交合,是自然界万物生长最茂盛的季节.夏季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季节,此时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腠理开泄,汗液外泄,阳气趋外,易宣散、耗伤,情绪不稳,易心浮意躁,还易引发感冒、中暑及各种胃肠道疾病,夏季养生要遵循四大原则.  相似文献   

18.
春季是人体气血升发的季节,犹如种子发舞,饮食宜选用辛、甘、温食品,以助阳气升发之力;忌食。酸、涩食品,以降低阳气升发的阻力;口味宜清淡可口,忌食油腻、生冷的食物。  相似文献   

19.
夏季属火,气候炎热,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最盛、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黄帝内经》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不难看出阳气对于我们身体的重要性,如果损耗了阳气会对我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大自然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规律,夏天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根据中医"顺应天然"的养生原则,此时应该养护阳气.不少人用"凉"对抗"热"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阳气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火力,可以推动人体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20.
中医认为,夏时为心火当令,心为阳中阳。因此,在饮食上必须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首先要忌贪凉而过食生冷。每次进餐须有热食才适宜。谚语说:“天时虽热,不可贪凉;瓜果虽美,不可多吃。”保护阳气,还须忌油腻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年老体弱之人应多吃些粥食,如荷叶粥、绿豆粥、海带绿豆粥、荷叶莲子粥等,以防中暑。夏季是瓜果蔬菜上市旺季,适量吃些营养丰富的瓜果蔬菜,如番茄、芹菜、黄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