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玲君 《现代保健》2010,(21):92-93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ACEI类药物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根据NYHA分级为Ⅱ-Ⅳ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口服美托洛尔12.5~50mg/d,洛汀新5~10mg/d治疗,观察1~6年。结果经治疗心功能达Ⅰ级者10例,Ⅱ级8例,Ⅲ级2例。结论β受体阻滞剂+ACEI类药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二药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次数,且二药价格便宜,可明显减轻心力衰竭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姜波 《现代保健》2011,(36):98-99
目的探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的剂量、治疗效果和注意事项。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的治疗效果。结果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后,住院期间65例患者心功能由Ⅲ级转为Ⅱ级,30例患者心功能由Ⅱ级转为Ⅰ级,8例患者疗效欠佳。结论在住院治疗期间,心力衰竭(NYHNⅡ~Ⅲ级)合适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方法  5 9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在用传统的强心 ,利尿 ,扩血管的基础上加用 β受体阻滞剂 (倍他洛克 )。 结果 有效 5 3例 ,病情恶化及出现副作用导致停药的 3例 ,死亡 2例。结论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历史及分类 β受体阻滞剂多年来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律失常、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我国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是0.9%,因缺血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导致的稳定、轻度、中度及重度慢性心力衰竭并存在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的患者(NYHAⅡ~Ⅵ级),均需要接受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除非存在禁忌证(Ⅰ级,证据级别A).AMI后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即使无心力衰竭的症状,为了降低病死率,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基础上建议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Ⅰ级,证据级别A).欧洲心脏学会专家共识中指出,在左室功能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也建议使用β受体阻滞剂(Ⅱa级,证据级别C)[1].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新的标准药物治疗"在干部病房老年患者中的实施状况.方法以86例住院治疗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标准药物治疗实施状况作出评价.结果①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分别为64.0%和34.9%,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应用水平.ACEI在Ⅲ、Ⅳ级心功能的患者中使用率较高,β-受体阻滞剂在Ⅱ、Ⅲ级心功能的患者中使用率较高;②37.2%的患者因心脏传导阻滞、严重过缓性心律失常及低血压等原因而未使用或停用β-受体阻滞剂,13例患者因Ⅳ级心功能难以改善而未用或停用β-受体阻滞剂;③因医生的因素未使用或停用ACEI者26.7%,未使用或停用β-受体阻滞剂者12.8%.48.8%的患者在作出心力衰竭诊断后仍长期使用钙拮抗剂.结论在干部病房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新的标准药物治疗实施状况总体上较好,但老年患者合并症多,对实施标准药物治疗带来更多的难题.必须进一步在医师中普及心力衰竭治疗的新理论和新概念.  相似文献   

6.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历史及分类 β受体阻滞剂多年来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律失常、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我国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是0.9%,因缺血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导致的稳定、轻度、中度及重度慢性心力衰竭并存在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的患者(NYHAⅡ~Ⅵ级),均需要接受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除非存在禁忌证(Ⅰ级,证据级别A)。AMI后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即使无心力衰竭的症状,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65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全桂琴  万婷  徐芸  刘芳 《中国保健》2006,14(4):62-62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4例患者均在应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初始剂量6.25mg,1次/d,如无特殊,每周加1倍的剂量,直到最大耐受量(最大耐受量指患者在加量后心功能无变化,平均血压无显暑下降,即在原来的基础上不低于5%-10%,心率不低于60次/min).观察4-12周.结果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明显,其中改善为Ⅰ级7例、Ⅱ级17例、Ⅲ级7例,总有效率达91.1%.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可改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从小剂量开始,严密观察心率,血压及临床症状,逐渐增加到最大耐受量是非常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交感神经,减少儿茶酚胺对心肌的损伤,逆转左室重构,使其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笔者将2001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45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在常规强心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 ,联合应用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现将我院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选择我院 1999年 6月~ 2 0 0 2年 3月门诊及住院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 5 6例 ,其中冠心病 2 9例 ,高血压心脏病 2 2例 ,风心病 3例 ,扩张性心肌病 2例 ,病程 1~ 2 0年。按病人就诊编号次序 ,将病人分为 A、B两组 ,A组为就诊序号单数的病人 ,2 8例 ,男性 12例 ,女性 16例 ,平均年龄 6 2岁 ,心功能 级 18例 ,心功能 级 10例 ;B组为就诊序号双数的病人 ,2 8例 ,男性 18例 ,女性 10…  相似文献   

11.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最常见且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近年来,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已从心力衰竭治疗禁忌转为公认的治疗措施.新一代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因具有独有的药理作用更备受关注.本实验旨在探讨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脏结构的影响来评价其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28例患者在常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的基础上,待病情稳定后,加用β受体阻滞剂倍它乐克耐受剂量治疗。结果治疗组病人经倍它乐克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显著改善,心率明显降低。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加用倍它乐克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临床应用是安全、显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原发性高血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或以上两种疾病并存等的治疗中作用明显。目前有3类β受体阻滞剂:第1类为非选择性的,作用于β1和β2受体,常用药物为  相似文献   

14.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率高,预后差。近年来随着对交感神经及β受体的研究,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日益受到重视。大量临床实验证实β受体阻滞剂能显著减少心脏病主要事件的发生。倍他乐克是β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无内在交感活性和膜稳定作用。本文观察倍他乐克对各种不同心脏病所致CHF患者的疗效。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自我院2001年4月-2003年6月各种心脏病所致的CHF患者93例,符合CHF诊断标准,接美  相似文献   

15.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中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其应用现状及其与指南要求剂量之间的符合情况。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2004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408例次及2005年4—7月门诊患者213例次,调查其一般临床资料及β-受体阻滞剂使用剂量。结果无禁忌证及不良反应住院患者中应用β-受体阻滞剂者为54.9%,其中仅4.0%达到指南所要求的靶剂量,24.9%达到50%靶剂量;使用美托洛尔者占86.1%,其最大使用剂量为(54.25±34.26)mg/d,为指南靶剂量(150mg/d)的36.17%。无禁忌证及不良反应门诊患者中应用β-受体阻滞剂者占77.5%,其中仅2.5%达到指南规定的靶剂量,26.6%达到50%靶剂量;使用美托洛尔者占89.7%,平均剂量为(52.50±28.42)mg/d,为指南靶剂量的35.0%。结论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中的使用与指南有较大差距。其使用以美托洛尔为主,各药物使用剂量普遍偏小。  相似文献   

16.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心脏器质性改变。自2000年5月至2002年12月我们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2例,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8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标准药物治疗实施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新的标准药物治疗”在干部病房老年患中的实施状况。方法 以86例住院治疗的老年心力衰竭患为研究对象,对标准药物治疗实施状况作出评价。结果 ①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分别为64.0%和34.9%,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应用水平。ACEI在Ⅲ、Ⅳ级心功能的患中使用率较高,β-受体阻滞剂在Ⅱ、Ⅲ级心功能的患中使用率较高;②)37.2%的患因心脏传导阻滞、严重过缓性心律失常及低血压等原因而未使用或停用β-受体阻滞剂,13例患因Ⅳ级心功能难以改善而未用或停用p受体阻滞剂;③因医生的因素未使用或停用ACEI26.7%,未使用或停用肛受体阻滞剂12.8%。48.8%的患在作出心力衰竭诊断后仍长期使用钙拮抗剂。结论 在干部病房老年心力衰竭患中,新的标准药物治疗实施状况总体上较好,但老年患合并症多,对实施标准药物治疗带来更多的难题。必须进一步在医师中普及心力衰竭治疗的新理论和新概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美托洛尔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病例,均在病情稳定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口服.比较4周、6个月及治疗前的临床症状、心脏彩超结果.结果 加用美托洛尔后绝大多数患者心功能改善,6个月后更为显著.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应常规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者(除有禁忌或不能耐受),最好长期、适量维持应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统才  梁岩 《现代医院》2009,9(1):46-47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选择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病人62例,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一旦达维持剂量,即长期应用维持。随访两年,与未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56例相对照。结果治疗组62例,显效35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死亡1例,有效率95.16%;对照组56例,显效23例,有效22例,无效7例,死亡4例,有效率67.86%。经过疗效对比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轻至中度心力衰竭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耐量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立新 《职业与健康》2004,20(2):118-120
自1975年Waagstein首次报道β-受体阻滞剂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临床状况,增加射血分数和改善心功能以来,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试验结论并不一致,如美托洛尔(Metoprolol)治疗DCM试验,MDC(大剂量胶囊)显示383例患者用美托洛尔治疗12~18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与对照组间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9)[1];1994年在欧洲的比索洛尔治疗心功能不全试验研究(CIBIS)对641例心力衰竭患者随访2 a后,比索洛尔组病死率(16.6%)稍低于对照组(20.9%)[2].这些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死率的影响不同.现将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试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