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子宫畸形合并妊娠分娩期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院子宫畸形合并妊娠分娩期的观察及护理的探讨。方法选2003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子宫妊娠为正常组,子宫畸形合并妊娠为观察组,分析2组的妊娠结局、新生儿转归等情况。结果子宫畸形发生率0.39%,剖宫产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期并发症明显高于正常组,其中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新生儿窒息率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畸形合并妊娠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分娩期的观察及护理,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畸形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12月本院产科病房收治的62例妊娠合并子宫畸形的产妇,并选择该时期正常子宫妊娠的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妊娠合并子宫畸形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在本院3387例分娩孕妇中,妊娠合并子宫畸形患者孕期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子宫畸形组患儿围生期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畸形临床上对母婴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造成很多不良并发症发生,临床医生应该加强对孕产妇管理,尽早明确诊断,加强产时监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形态先天性子宫畸形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55例确诊为先天性子宫畸形孕妇为子宫畸形组,同期55例正常分娩孕妇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记录其先兆流产率、早产率、胎膜早破率、前置胎盘率、产后出血率、分娩孕周、剖宫产率和新生儿体重。根据畸形子宫形态,将子宫畸形组分为鞍状子宫组、纵隔子宫组、单角子宫组、双角子宫组和双子宫组。选取比较各组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子宫畸形组孕妇先兆流产率、早产率和剖宫产率明显升高,分娩孕周和新生儿体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子宫畸形其他亚组相比,完全纵隔子宫组和单角子宫组孕妇先兆流产率和早产率较高,双子宫的胎膜早破率和前置胎盘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畸形孕妇为高危妊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不同形态子宫畸形孕妇的妊娠结局不同,应选择个体化的终止妊娠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孕妇的子宫动脉与胎儿脐动脉的血流方向变化情况及奸娠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到2012年12月之间进行超声检查的8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子宫动脉及胎儿脐动脉的S/D和PI以及RI的值均明显的高于正常组孕妇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孕妇的分娩孕周和胎心的异常率与新生儿的体重及胎盘的重量与正常组的孕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孕妇采取超声检查子宫动脉与胎儿脐动脉的血流的变化情况,对妊娠结局的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申杰  冯晓娟 《医药论坛杂志》2013,(2):144-144,F0003,F000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子宫动脉与胎儿脐动脉的血流方向变化情况及妊娠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邢台市人民医院2009年6月到2009年12月之间进行超声检查的80例孕妇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36例(观察组),正常的妊娠产妇有44例(正常组),分别观察两组孕妇的胎儿脐动脉和子宫动脉的血流水平变化,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子宫动脉及胎儿脐动脉的S/D和PI以及RI的值均明显的高于正常组孕妇的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孕妇的分娩孕周和胎心的异常率以及剖宫产率与新生儿的体重及胎盘的重量与正常组的孕妇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取超声检查子宫动脉与胎儿脐动脉的血流的变化情况,对妊娠结局的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脐血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1)水平的变化,以及脐血NO/1三T-1水平与脐动脉血流阻力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糖尿病合并妊娠(DMP)3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36例,同期选择36例正常孕妇(NP)为对照组。所有孕妇分娩后立即采集脐静脉血,分别以Griess法和放免法测定NO和ET-1含量,同时在分娩前测定脐动脉血流阻力(S/D)。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MP组NO含量显著降低,ET-1含量明显升高,脐动脉血流阻力S/D明显增加(P〈0.05)。DMP组脐血NO水平与脐动脉血流阻力S/D成负相关(r=-0.688,P〈0.05),而ET-1水平与脐动脉血流阻力S/D成正相关(r=0.620,P〈0.05)。GDM组和对照组之间在脐血NO和ET-1含量、脐动脉血流阻力S/D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脐血NO和ET-1水平异常、从而引起子宫胎盘一胎儿血流阻力增加,并最终可能导致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产营养门诊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抽取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且产检期间确诊为GDM的440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孕妇有无就诊营养门诊分成干预组(200例)与对照组(240例)。结果干预组孕妇血糖A级水平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干预组剖宫产67例(33.5%),对照组121例(50.4%),χ^2=12.757,P〈0.01;干预组出现巨大儿5例(2.5%),对照组17例(7.1%),χ^2=4.825,P〈0.05;干预组发生新生儿出生低血糖6例(3.0%),对照组19例(7.9%),χ^2=4.921,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产营养门诊通过指导GDM孕妇饮食,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改善CDM孕妇妊娠及围产儿的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动态监测早孕期血清CA125及孕酮水平,探讨其在预测早期异位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于该院门诊正常妊娠及疑为异位妊娠或先兆流产而入院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妊娠分娩组20例,先兆流产保胎成功分娩组20例,先兆流产发展为稽留流产组20例,异位妊娠组20例,对所有病例进行血清CA125及孕酮动态监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结果先兆流产保胎成功分娩组孕酮水平高于稽留流产组,明显高于异位妊娠组,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妊娠阶段,正常妊娠分娩组、先兆流产保胎成功分娩组、先兆流产保胎失败组,孕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妊娠阶段,4组血清CA125平均水平均高于正常值且呈缓慢上升趋势,正常妊娠分娩组、先兆流产保胎成功分娩组呈缓慢上升趋势,两者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先兆流产发展为稽留流产组及异位妊娠组的CA125水平高于前2组(P〈0.05),但2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别与正常妊娠分娩组及及保胎成功分娩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孕酮联合CA125值,能够更准确的预测早期异位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严勤  张红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654-165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弓形虫感染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结合PCR法检测弓形虫病,双项阳性确诊Tox感染。随机选择2002~2004年在本院产前检查分娩的孕妇996例,其中妊娠期合并弓形虫感染孕妇64例(弓形虫病组),正常孕妇932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妊娠结局的差异及弓形虫感染对胎儿的影响。结果:弓形虫病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弓形虫病组的早产发生率、死胎发生率、低体重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胎儿畸形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娠合并弓形虫感染是导致胎儿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贫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接受分娩的孕产妇进行Hb水平检测,并对其中贫血者(贫血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孕晚期贫血的发病率,统计贫血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影响,并与同期分娩的非贫血孕产妇(对照组)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贫血组剖宫产率(50.57%)明显高于对照组(29.79%)(X^2=17.62,P〈0.05)。贫血组孕产妇产后更容易发生贫血和早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15、13.44,均P〈0.05);两组孕产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及低体质量儿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36、0.52、0.85、0.48,均P〉0.05)。结论贫血与妊娠分娩不良结果存在因果关系,因此,应加强妊娠期贫血的防治,动态监测Hb和RBC变化,从妊娠中期常规补铁,降低妊娠期贫血的发生率,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分娩诊断为ICP110例为观察组,同期在本院分娩31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科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孕妇年龄、孕产次、初产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孕周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剖宫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胎粪污染发生、围生儿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P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可导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围生儿死亡、新生儿并发症及产后出血,增加难产及剖宫产率,通过有效处理和适时终止妊娠,可能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和死亡的发生并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发育异常妊娠对围生结局的影响。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莆田市第一医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子宫发育异常晚期妊娠孕妇9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资料显示94例子宫畸形组,流产率33%,早产率20.7%,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组。胎位异常率达50%,剖宫产率达86.2%。结论子宫发育异常患者妊娠为妊娠高危因素,应提高产前诊断率,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以减少母婴的不利影响,提高围生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孕期对孕产妇进行孕期营养指导及体质量控制对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孕产妇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在孕期进行常规的产科检查,观察组在孕期进行体质量控制及营养指导,对比分析两组分娩方式、围产儿情况及妊娠过程.结果 对照组剖宫产率(18.2%比5.5%)及阴道助产率(29.1%比12.7%)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但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观察组(52.7%比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对照组发生胎儿窘迫(14.5%比1.8%)、巨大儿情况(18.2%比5.5%)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产后出血、贫血及羊水过少例数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给予孕期孕产妇个性化的饮食指导及合理控制体质量,可提高自然分娩的几率,降低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结局对母婴的影响。方法:60例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为ICP组,取同期6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对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组并发症,如肝功能受损、血小板减少、早产等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胎儿窘迫发生例数、剖宫产率、早产儿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婴危害大,早产、胎儿窘迫及围生儿并发症,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加强对ICP组的产前监护及管理,尽量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对孕产妇进行体重管理的有效措施,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孕早期或孕前体重指数正常的单胎妊娠孕妇240例,随机抽取120例作为实验组,另外的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培训和定期检查,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还进行体重干预,包括指导其进行合理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围产期基础知识培训等,观察分娩前后的体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复剖宫产对孕产妇及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剖宫产及重复剖宫产产妇150例,根据剖宫产次数分为初次剖宫产组(初次组)80例,重复剖宫产组(重复组)70例。分析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产时产后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和母乳喂养率。结果两组妊娠合并症(X^2=3.752,P〈0.05)、盆腔粘连发生率(X^2=7.852,P〈0.01)、母乳喂养率6个月、12个月(X^2=1.665、3.765,均P〈0.05),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与剖宫产次数相关(r=0.548,P〈0.05)。结论重复剖宫产不影响围产儿结局,妊娠合并症的发庠率与剖宫产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饮食及营养指导预防孕期并发症及巨大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于本院妇产科门诊进行检查的孕妇98例,随机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检查,不进行相关指导.干预组给予饮食和营养指导.比较两组孕妇孕晚期BMI增加速度、分娩时BMI、干预前后SAS评分及围生期孕妇并发症、巨大儿娩出率.结果 干预组孕晚期BMI增加速度与对照组比较[(0.36±0.30) kg/周vs.(0.54±0.20) kg/周]显著较慢,分娩时BMI与对照组比较[(25.60±2.20) kg/m2 vs.(28.90±7.40) kg/m2]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孕30周时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时干预组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52.7±5.2)vs.(67.5±3.4)]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孕妇剖宫产率28.57%、难产率2.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98%、12.25% (P<0.05);巨大儿娩出率与对照组比较(0.00% vs.8.16%)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及营养指导对预防孕期并发症及巨大儿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谢丽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7):191-192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住院分娩的96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选取同期足月妊娠孕妇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合并症、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情况。结果羊水过少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过期妊娠、羊水胎粪Ⅱ~Ⅲ度污染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羊水过少组围生儿异常发生率为41.7%,对照组为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过少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羊水过少严重威胁母婴安全,加强围生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适时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有助于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子宫畸形女性的妊娠结局.方法 对本院2002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9例子宫妊娠的女性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子宫正常的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流产率、早产率、胎位异常情况、剖宫产率,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9例子宫畸形的患者共妊娠83次,其中,足月产56次,早产8次,流产17次,异位妊娠2次,剖宫产35例,各种情况发生率均高于子宫正常组患者,P < 0.05.结论 子宫畸形患者容易发生流产、早产等情况,会给母婴均带来危害,医生需对其进行早期诊断,以加强孕期管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