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NSTEMI)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 (冠脉 )病变特点 ,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对 73例NSTEMI病人的临床及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冠心病危险因素 :合并高血压者 5 0例 (6 8% ) ,糖尿病者 2 6例 (35 % ) ,高血脂者 34例 (4 6 % ) ,有吸烟史 2 8例 (38% )。既往有冠心病心绞痛者 5 2例(71% ) ,住院期间发生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2 2例 (30 6 % )、严重心律失常 15例 (2 0 4 % ) ,心源性休克者 7例(10 2 % )、死亡 3例 (4 % )。心电图ST -T下移 5 2例 (71% ) ,大致正常 2 1例 (2 9% )。冠脉造影显示 :≥ 2支血管病变 5 4例 (74 % ) ,单支血管病变 19例 (2 6 % )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阻塞程度为 95 %~ 99%狭窄者最多 ,占 6 5 8% (4 8/ 73) ,侧支循环形成者占 2 6 5 % (19/ 73)。在 2~ 3支血管病变的 5 4例中 4 9例 (90 7% )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结论 NSTEMI病人临床症状往往较轻 ,住院并发症较低 ,但其基础病变较重 ,预后较差 ,需及时进行冠脉血运重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脉造影(CAG)特点.方法 NSTEMI患者入院后7 d~10 d,STEMI患者10 d~14 d行冠脉造影,观察两组临床资料、病变血管的分布及范围、冠脉狭窄程度、血管病变支数.结果 大于90%的严重病变NSTEMI组多于STEMI组,完全闭塞率NSTEMI组小于STEMI组,多支病变率NSTEMI组高于STEMI组,单支病变率低于STEMI组(P<0.05).结论 NSTEMI 与STEMI 冠脉造影特点各异,择期冠脉造影明确病变类型,采取积极干预有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型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从临床角度更深入理解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或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入选2003年12月至2006年9月间,症状发作24小时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选择造影结果提示梗塞相关血管为次全闭塞或未闭塞的患者为急性STEMI组(42例),与梗塞相关血管为完全闭塞的患者为急性NSTEMI组(16例)比较两组患者病变特点。结果:急性STEMI组的梗塞相关血管均为主支血管,而急性NSTEMI组梗塞相关血管非主支血管较多,急性STEMI组与急性NSTEMI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0例vs6例(37.5%),P<0.05]。急性STEMI组梗塞相关血管病变位于主支血管的近段或中段较急性NSTEMI组为多,有显著性差异[38例(90.5%)vs7例(43.8%),P<0.05]。梗塞相关血管造影可见侧支者,急性STEMI组较急性NSTEMI组少,有显著性差异[10例(23.8%)vs10例(62.5%),P<0.05]。结论:与急性NSTEMI患者相比,急性STEMI患者中,梗塞相关血管病变位于主支冠状动脉及其近中段者较多,而侧支循环较少。  相似文献   

4.
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为了解静息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268例静息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脉造影显示2~3支血管病变201例,占75.0%,单支血管病变58例,占21.6%。201例2~3支血管病变中173例(86.1%)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2支血管病变为前降支和右冠者多见,占47.0%(63/134),单支血管病变以前降支者多见,占46.6%(27/58)。82.8%(48/58)单支血管狭窄为50%~74%。单纯左主干病变2例。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脉2~3支血管病变者心电图正常与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有关,单支血管病变与狭窄程度较轻有关。对临床上心电图正常疑为冠心病的患者,应及早做冠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与冠脉造影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38例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41例单纯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特点和冠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无症状心肌缺血及无痛性心肌梗死、高血脂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冠脉造影结果C型病变观察组为69.3%,对照为12.2%(P0.01),冠脉血管3支病变多见.结论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多伴有高血脂,无痛性心肌梗死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其冠脉病变多为多支弥漫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选取2008-01-01—2016-02-2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收治的NSTEMI患者136例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207例。比较NSTEMI与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NSTEMI患者左前降支(LAD)病变发生率低于STEMI患者,左回旋支(LCX)、左冠状动脉主干(LM)发生率及侧支循环形成者所占比例、多支病变者所占比例高于STEMI患者(P0.05)。130例NSTEMI患者中,单支病变者49例(占37.6%),双支病变者35例(占26.9%),三支病变者46例(占35.5%);完全闭塞者30例(占23.0%),90%≤狭窄率100%者93例(占71.5%),50%≤狭窄率90%者7例(占5.5%)。结论 NSTEMI患者以LCX、LM病变及多支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肱动脉内皮功能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 测定98例冠心病患者及37例对照者肱动脉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FMD)及非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NMD),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脉病变<50%,50%~75%,>75%病变组和冠脉病变0、1、2、3支病变组,以比较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范围与肱动脉F...  相似文献   

8.
黎素军  许春平  曾波 《内科》2007,2(5):735-736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冠心病不同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18例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的患者进行血浆Hcy水平的测定。冠脉造影显示至少一支血管狭窄≥50%者为冠心病组(78例),血管狭窄<50%者诊为非冠心病组(40例)。冠心病患者进一步分为单支病变组(19例),双支病变组(27例),三支病变组(32例)。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多支病变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单支病变组略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0.01)。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是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Hcy增高越显著,则冠脉病变支数越多。Hcy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的急性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伴T2DM(232例)和不伴T2DM(241例)的CHD患者临床表现和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不合并T2DM的单纯CHD患者相比,合并T2DM的CHD患者高血压、高甘油三酯(TG)发生比例高,并有血尿酸增高;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3、4支病变、C型病变发生率高(36.2%vs 31.1%;9.9%vs5%;62.1%vs 48.9%),弥漫病变及小血管病变较多见(36%vs 20.4%;25%vs 17.2%)。结论CHD合并T2DM患者临床表现更重,冠脉病变更加复杂而弥漫。  相似文献   

10.
《内科》2016,(6)
目的探讨心电图正常的中老年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冠脉造影结果,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电图正常、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68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中年组和老年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情况以及冠状动脉检查结果。结果中年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病比例显著低于老年组患者(P0.05);吸烟、长期过量饮酒、高盐饮食、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比例显著高于老年组患者(P0.05)。冠脉造影显示,两组患者均在不同位置发生不同程度的冠脉狭窄改变,狭窄程度50%~100%不等。中年组患者以单支血管及双支血管病变为主(81.3%),单支血管病变中以前降支多见,双支血管病变中以LAD+LCX为主(53.3%)。老年组患者以双支血管及三支血管病变为主(80.6%),单支血管病变中以前降支多见,双支血管病变中以LAD+RCA、LAD+LCX较多见。老年组患者合并冠脉钙化比例(75.0%)显著高于中年组患者(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正常的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可能已经比较严重,应尽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病变,及时进行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住院的12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详细病史调查及体格、生化、胰岛素、C-肽和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126例患者中无下肢血管病变者30例(23.81%),有单种血管病变者42例(33.33%),2种血管病变者32例(25.40%),3种血管病变及以上者22例(17.46%)。急性冠脉综合征下肢血管病变与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高血脂、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呈正相关,与血浆空腹胰岛素和C-肽、HDL呈负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下肢血管病变是常见并发症,与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血脂、血糖等多种因素相关。超声血管检查能提供无创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比较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冠状动脉血栓的病理特征。方法:依据心电图检测结果,于我院治疗的15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被分为STEMI组(78例)和NSTEMI组(78例),观察比较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血栓病理检查结果。结果:与NSTEMI组比较,STEMI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比例(62.82%比37.18%)、远端冠脉梗死比例(39.74%比17.95%)、白色血栓比例(71.79%比21.79%)均显著降低,近端冠脉梗死比例(25.64%比52.56%)、红色/混合血栓比例(28.21%比78.21%)均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STEMI冠脉血栓多为红色/混合血栓,NSTEMI患者冠脉血栓多为白色血栓,且STEMI患者冠脉梗死部位多为单支病变和冠脉近端病变,病情更急。  相似文献   

13.
老年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冠脉造影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特征及冠脉造影特点.方法 2004~2007年109例接受起搏器治疗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既往无冠心病病史,无心绞痛表现及心电图改变,平均年龄(72.58±7.02)岁;病窦(SSS)51例,房室传导阻滞(AVB) 39例,持续性房颤长间歇15例,双结病变4例;共植入VVI单腔起搏器24例,双腔起搏器85例.起搏器术前根据Judings方法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老年109例缓慢心律失常患者中冠状动脉狭窄<50%者81例(74%),冠脉狭窄≥50%即通过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28例(26%).其中50%≤冠脉狭窄<70%患者7例(25%),狭窄程度≥70%21例(75%).单支血管病变15例(占冠心病患者54%),双支血管病变5例(18%),三支血管病变8例(28%).不同冠脉狭窄程度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分析发现,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即使无心绞痛症状,高龄男性患者存在冠心病的可能性高.结论 老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即使无心绞痛表现亦要积极注意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建议对拟行永久起搏器治疗的老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常规冠脉造影检查,尤其针对高龄男性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青年人冠状动脉(冠脉)造影三支病变与多重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42例经冠脉造影三支血管病变青年患者与6种血管危险因素(冠心病家族史、性别、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占71.4%)患者具备3种和3种以上危险因素,≤2种危险因素患者仅占28.6%.结论 男性、冠心病家族史、大量吸烟及血脂异常是青年人冠脉三支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年人冠脉三支病变具有多重危险因素聚集倾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KAMIR危险评分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应用KAMIR评分模型对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2015—2016年收治的112例NSTEMI患者进行危险度评分,并依据分值将患者区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记录各组患者冠脉造影结果,以Gensini法对患者造影图像进行积分,并分析KAMIR危险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量及Gensini积分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KAMIR评分结果为高危组的患者中,三支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及中危组患者,其冠状动脉图像Gensini积分亦显著高于低危及中危组患者。结论 KAMIR危险评分能够反映N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可用于NSTEMI患者冠脉病变的早期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绝经前女性高危因素与冠心病(CHD)的发病关系及冠脉造影病变特点。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检查术的绝经前女性114例和绝经后女性134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绝经前女性分为CHD组48例(42.1%),年龄(44.1±4.3)岁,共有70支病变冠脉,冠脉正常组66例(57.9%),年龄(44.3±3.8)岁;绝经后女性分为CHD组76例(55%),年龄(58±4.6)岁,共有152支病变冠脉,绝经后冠脉正常组58例(45%),年龄(57±3.8)岁。分析各组临床、冠脉病变特点。结果绝经前女性CHD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冠脉正常组,绝经后女性CHD组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患病率显著高于绝经前女性;绝经前女性患者多为单支血管病变,绝经后女性多为双支及多支血管病变;绝经前女性冠脉病变多<20 mm,绝经后女性冠脉病变多≥20 mm。绝经前女性冠脉病变以左前降支为最常见(70%)。结论高血压及糖尿病是绝经前女性CHD主要发病因素,高甘油三酯是绝经前女性CHD最佳预测因素。绝经前女性CHD患者冠脉病变以单支血管、短病变为主,病变部位多位于前降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各体质类型及中医证型的冠脉病变特点.方法 2010年2月-2010年10月运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新疆阿克苏等5个地区收集在新疆居住3年以上且经西医确诊第一诊断为冠心病和(或)中医辨病为胸痹的住院患者660例,挑选出有冠脉造影结果且资料完整的病例总共249份,分析冠心病患者各体质类型及中医证型的冠脉病变特点.结果 249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型以右冠脉优势型为主,病变血管支数以多支血管病变为主,冠脉病变部位主要累及血管依次为前降支、右冠脉、回旋支和左主干.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平和质20例(8.03%),偏颇体质229例(91.97%),其中在偏颇体质中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占据前三位.各体质类型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的狭窄支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型中秽浊痰阻证140例(56.22%),非秽浊痰阻证109例(43.78%),以秽浊痰阻证为主,秽浊痰阻证组冠脉多支病变与非秽浊痰阻证组冠脉多支病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冠心病患者以秽浊痰阻证为主,且秽浊痰阻证冠脉多支病变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前壁 AMI)及其临床预后。方法 :连续行急诊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及直接 PTCA的前壁 A MI患者 142例 ,分析其冠脉病变特点、直接PTCA的治疗效果及住院期与随访期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142例前壁 AMI中伴心源性休克 11例 ,溶栓失败后补救 PTCA 16例 ,冠脉造影示单支病变 75例 (5 2 .8% ) ,多支病变 6 7例 (4 7.2 % ) ,梗死相关血管 95 .8%为前降支。PTCA成功者 139例 (97.89% ) ,130例置入冠脉内支架 139个。住院期非致命性心力衰竭 10例 ,死亡 5例 (死于心源性休克 )。对 12 2例患者平均随访 (17.3± 9.8)月 ,非致命性再次心肌梗死 2例 ,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 9例 ,心脏性死亡 3例。结论 :直接 PTCA对前壁 AMI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且可改善这类高危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脉造影特点。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间来该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分为糖尿病组(观察组)和非糖尿病组(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冠脉造影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冠脉造影病变以多支病变及弥漫性长病变为主。而对照组冠脉造影结果以单支病变及双支病变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重度狭窄程度高于对照组,轻中度狭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多表现为弥漫性及多支病变,血管受累广泛,病变重,预后较差,临床上要提高对该类患者的风险认识,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0.
钱伟  王效增 《心脏杂志》2003,15(4):319-320
目的 :为了解平板运动试验阴性的冠心病患者临床与冠脉病变特点 ,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对平静心电图正常及平板运动试验阴性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 6 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冠心病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 40例 (6 5 %) ,高血压病 2 8例 (45 %) ,糖尿病 16例 (2 6 %) ,吸烟者 30例 (48%)。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2~ 3支血管病变占 6 5 %(40 / 6 2 ) ,包括左主干受累 4例 ;单支血管病变占 36 %(2 2 / 6 2 )。 2~ 3支血管病变 40例中 34例 (85 %)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2支血管病变为前降支和右冠者多见 ,占 5 4%(14/ 2 6 ) ,单支血管病变以前降支者多见 ,占 5 9%(13/ 2 2 )。73%(16 / 2 2 )单支血管狭窄为 5 0 %~ 74%。结论 :对临床疑为冠心病的患者 ,即使平板运动试验阴性也应及早作冠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