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全自动检测的可靠性,在启用全自动检测初期,使操作条件尽快处于控制状态。方法 应用室内质控的常规技术,对手工操作和自动化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质控操作使自动化检测的操作条件处于稳定的控制状态;自动化检测的最佳条件下的变异、常规条件下变异、批内与批间变异、灵敏度及重复性与手工操作相比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自动化检测能提供更标准化、稳定均一的操作手段,提高了检测的精确性和重复性,较准确地反映了试剂本身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尿液自动化检测仪检测结果与手工法检测结果的异同,分析其原因,探讨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对比500份尿标本的尿液自动化检测仪、手工法检测结果,总结分析两者的差异素。结果尿液自动化检测仪测定尿蛋白和隐血的阳性率高于手工法的但白细胞的阳性率低于与手工法测得,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l);而两种检测方法的尿胆原及尿糖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尿液自动化检测仪检测敏感性较高,适合作为尿常规检查和筛选法,但尿白细胞、红细胞确证试验为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利用尿液自动化检测仪对尿液进行分析的同时应进行显微镜检查。  相似文献   

3.
浅谈尿液分析仪影响结果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液分析仪是测定尿中某些化学成分的自动化仪器,它是医学实验室尿液自动化检查的重要工具,此种仪器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优点.但是尿液分析仪人为使用不当和许多中间环节及影响因素都直接影响自动化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不仅会引起实验结果的误差,甚至延误诊断.因此,要求操作者正确地使用自动化仪器,才能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现将尿液分析仪临床检测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核酸检测自动化工作站的PCR污染风险和检测性能。方法为自动化工作站加配带HEPA滤器的百级层流罩,在仪器舱内形成正压。在层流罩开启和关闭的情况下,通过交叉原则布板评价标本间交叉污染风险,并采集开放水样、环境涂抹样本进行核酸检测,以评估环境污染风险;将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Sabin株系列稀释作为样品,重复测量2次评价其重复性;并采用自动化工作站和现有方法两种方法平行检测上述样品,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限;选取183份急性呼吸道患者标本,利用自动化工作站与现有方法同时进行检测,计算检测一致性。结果核酸检测自动化工作站开启层流罩时,216份阴性对照孔与24份环境样本均为阴性,未发现标本间交叉污染及环境污染,关闭层流罩时,216份阴性对照孔共检出11份肠道病毒弱阳性结果,污染率达5.09%(11/216);自动化工作站进行病毒检测的Ct值组间、组内变异系数均小于5%,重复性良好;自动化工作站与现有方法的灵敏度基本相当;利用自动化工作站与现有方法平行检测183份呼吸道标本的总一致性为95.08%,阳性一致性为88.89%,阴性一致性为97.67%。结论自动化核酸检测工作站配置HEPA滤器层流罩,可有效降低PCR污染风险;工作站法的重复性较好、检测限不劣于现有方法,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使基于软件测试设备(STF)检测的质量追溯管理流程实现自动化,从而减少人工视觉误差导致的误评价,提高质量追溯系统的公正性与可靠性。方法:使用图像采集系统,在STF清洁度检测过程中引入计算机视觉处理技术,使其对STF清洁度结果的评价实现自动化,减少对人工的依赖,提高公正性和可靠性。结果:与以往以人工视察为主的评价方法比较,可自动生成检测结果,更加高效、准确。结论:在STF检测中采用视觉处理技术,可减少人工视察的主观性导致的误判,提高检测结论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ROCHE P800自动化分析仪携带污染进行分析与检测。方法:采取高值质控(血糖的高值质控)血清和3个空白血清连续6次进行逐一测定,检测试剂探针、样本探针、搅拌棒及比色杯是否携带污染,采取混合血清进行不同项目的检测顺序、组合以及重复测试次数的方法来确定。结果:得到了样品探针、试剂探针、搅拌棒及比色杯的携带污染影响自动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结论:通过清洗试剂探针和日常养护可有效地降低自动化分析仪携带污染率,使其能够正常地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实验室自动化系统运行数据进行评估,为自动化系统参数设置提供依据。方法:在自动化系统满负荷运转情况下,应用音量计对自动化实验室7个采样点进行音量检测;通过自动化系统验证10份阴阳性间隔样本携带污染情况;抽取1 732例标本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标本检测超时原因;对64个单项、16个分杯组合、32个项目组合进行血清用量评估。结果:自动化实验室采取减噪措施后,减少了噪声对工作人员的影响;10份标本间未发现相互污染,携带污染实验合格;1 732份标本在自动化系统中平均周转时间为65 min,标本通过前处理模块平均时间为24 min,各种因素导致检测失败是标本周转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5 ml全血每管平均分离血清量2 012.7μl,免疫项目、分杯项目较多标本需增加抽血管数。结论:通过实验室自动化系统运行数据分析,可改进自动化系统运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血型自动化检测系统在检测ABO血型及Rh (D)血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U型微孔板的血型分析仪和使用梯形微孔板的血型鉴定系统对成都市血液中心2015年1 200份无偿献血者样本进行ABO血型和Rh (D)血型鉴定,对其结果一致性、准确率、检测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U型微孔板血型检测系统准确率为99. 58%;梯形孔板血型检测系统准确率为99. 17%。结论血型检测系统能准确进行ABO血型和Rh (D)血型检测,提高血型检测自动化水平。U型微孔板血型检测系统的血型检出率、检测效率较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BV-M大批量标本自动化检测实验方法,观察ECLIA法与ELISA法对HBV-M弱阳性标本的检出情况。方法首先使用全自动酶标仪ELISA-STAR对58 700例体检标本进行HBV-M自动化检测,然后采用ECLIA对HBs Ag阳性及HBV-M灰区结果复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人检出13种乙肝五项模式,以ECLIA为标准,ELISA检测HBs Ag存在假阳性,两法符合率为85.4%,应用ELISA法检测HBs Ab、HBe Ab、HBc Ab 3抗体有假阴性,漏诊率分别为17.1%、26.2%、24.7%。结论全自动酶标仪集加样、温浴、洗板、判读于一体自动化程度高,大大减低了劳动强度,适于大批量标本筛查。ECLIA法是定量检测,作为"金标准",灵敏度高,减少实验的假阳性和假阴性,2种自动化检测方法互补,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UF-100型流式尿沉渣分析仪、URISYS2400型尿干化学分析仪、Mejer-203型尿沉渣分析系统组成的自动化尿液分析工作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对我院4'887份住院病人尿标本用自动化尿液分析工作站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UF-100型流式尿沉渣分析仪检测速度快,对WBC、RBC检测较准确、灵敏,但对管型、上皮细胞、结晶、类酵母样菌分辨率较低。URISYS2400型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迅速、操作简便,但漏检率高。Mejer-203型尿沉渣分析仪分析速度较慢。但对尿沉渣成分检测准确。结论:UF-100型流式尿沉渣分析仪、URISYS2400型尿干化学分析仪、Mejer-203型尿沉渣分析系统组成的三机一体的自动化尿液分析工作站可相互取长补短,使尿液分析实现自动化、标准化、快速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国内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的自动化应用性能进行评估。方法收集150份血液样品,用待评试剂和参比试剂及自动化设备进行双盲检测。2种试剂定性结果用符合率和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2种试剂的定量结果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结果 2种试剂检测结果的总体符合率为100.00%,Kappa值为1.00。2种试剂盒定量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显示2种试剂检测结果一致,配对t检验显示2种试剂具有等效性。结论待评试剂和参比试剂对同一血液样本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定性符合率、较强相关性以及定量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血清中亚硝酸盐、敌鼠钠盐、百草枯三种中毒化合物的自动化检测。
  方法  探讨血清中亚硝酸盐、敌鼠钠盐、百草枯的前处理方法,结合化学显色法对其进行定量检测,并用于自动分析仪实现自动化检测。
  结果  分别使用盐析法、乙腈组、硝酸组对亚硝酸盐、敌鼠钠盐、百草枯三种毒性化合物进行前处理,显色效果稳定,通过检出限、精密度实验,可以用于定量检测;使用自动分析仪对血清样品进行检测时,亚硝酸盐、敌鼠钠盐和百草枯的加标回收率均在81.2% ~ 104.9%之间。
  结论  三种中毒化合物的自动化检测可用于现场中毒化合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0引言 实验室信息系统(LIS)能够充分发挥各种自动化分析仪快速、准确的优势,同时也缓解了自动化仪器测定的高速度与手工报告结果的低效率之间的矛盾,可为临床的诊疗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实验室检测数据,为医院信息化打下了基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自动化平板接种仪对副溶血性弧菌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的改进效果,以期提高副溶血性弧菌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和检测效率。方法从副溶血性弧菌阳性检出率较高的天然海产品样品中选取70份样品,使用自动化平板接种仪和国家标准法,对样品进行对比检测。结果使用仪器法检出22份副溶血性弧菌阳性样品,阳性检出率为31.4%。国家标准法检出20份副溶血性弧菌阳性样品,阳性检出率为28.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仪器法阳性数多2份,而且在实际操作中检测效率有所提高。仪器法相较国家标准法平板上单个分离菌株生长率高,仅有5份样品需要再次转种纯化,比国家标准法减少了31个工作日。结论自动化平板接种仪可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能够提高检测效率,缩短检测时间,减少操作误差。  相似文献   

15.
正在生化样本检测的日常工作中,因为样本量的增加和检测仪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原因,个别不合格样本(如溶血、脂血等)很难被发现,其检测结果对临床医生诊断造成了一定的干扰。铁离子检测试剂盒具有抗溶血干扰能力较差问题,在多个生化试剂厂家  相似文献   

16.
西门子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实时双向通讯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西门子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实时双向通讯功能。方法:利用实验室自动化系统提供的标本接收应答信息,通过改造检验信息系统联机通讯系统,进行标本检测的实时双向控制。结果:实现了实验室自动化系统标本自动签收、自动获取检验项目等实时双向功能。结论:实时双向通讯功能的实现,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汪峰  杨卫兰  严根兴 《浙江预防医学》2005,17(8):80-80,F0003
ALT活性是临床评价肝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自动化分析仪的普遍应用,微板紫外连续监测法(微孔板速率法)以其快速、简便、便于批量自动化检测等优点,被血站系统广泛应用于献血员筛查,但由于比色波长(340nm)的限制,标本溶血、脂血都会影响检测结果.丙酮酸氧化酶法是在可见光(492nm)范围内比色,能较好地克服上述干扰,现将其与微板紫外连续监测法对不同标本的检测结果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尿液分析仪是测定尿中某些化学成分的自动化仪器,它是医学实验室尿液自动化检查的重要工具,此种仪器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优点.但是尿液分析仪使用不当和许多中间环节及影响因素都直接影响自动化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不仅会引起实验室结果的误差,甚至延误诊断,因此要求操作者对自动化仪器的原理、性能、注意事项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要具有充分的了解,正确地使用自动化仪器,这样才能使尿液分析仪得出的结果更可靠,准确.尿分析仪检测潜血与尿沉渣镜检中的红细胞数量经常出现不一致的现象,为此,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提高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方法]采用自动化细菌鉴定系统(ATB)进行实验室比对样品的检测。[结果]两份样品中检出肠炎沙门菌和大肠埃希菌O157︰H7。[结论]此次实验结果为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EIA和ELISA在对乙型肝炎患者的检测中的不同。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3月在我院门诊处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的130例患者,分别采用MEIA检测方法和ELISA检测方法,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的HBsAg、HBeAg、抗-HBs、抗-HBe和抗-HBc的检测结果。结果 MEIA和ELISA在检测HBsAg、HBeAg和抗-HBs中,结果基本相符,符合率为96%以上。但是,抗-HBe和抗-HBc的检测结果相符率分别为90.00%和86.15%。且MEI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比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自动化程度高,对病情可做动态监测。结论乙型肝炎的血清标志物的检测,要合理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定,必要时可联合使用,以增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