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应激刺激,患者既有创伤性刺激,又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应激反应。因此,做好手术室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时为患者提供有关手术治疗的必要信息,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症手术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对患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 ,不良的心理反应可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我们对部分急症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 ,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9年至 2 0 0 0年我院选择清醒急症手术患者 16 0例 ,根据是否进行心理护理随机分为 2组  相似文献   

3.
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支持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69例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围手术期的心理支持和护理体会。经过术前心理需求分析,采用五步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支持,术后给予社会需求支持,针对疼痛心理支持,进行出院后指导,取得了一定经验和体会,提高了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手术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常导致患者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应激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术后康复.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健康的情绪对患者的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有不可估量的作用[1].为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全麻下扁桃体摘除手术患者的影响,我们进行了相关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宁翠霞  宋阳 《临床误诊误治》2010,23(Z1):100-101
胆囊切除术是肝胆外科常见手术,手术作为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必然使患者感到紧张和焦虑,而胆囊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切除后不可避免地影响人体消化功能,进一步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给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带来诸多不利因素。我科2009年以来通过对50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以探讨心理干预对胆囊切除患者术前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肛肠外科患者一般都需要手术治疗,除了正确的选择手术适应证,排除禁忌证以外,还要注意选择患者恰当的心理周期进行手术〔1〕。任何一种手术对患者都会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为了使这种不良心理状态有所改善,手术顺利进行,手术后得到最好的效果,围术期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198例肛门手术患者采取了以下心理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告了肝肿瘤患者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心理护理。方法:对在本院完成射频消融治疗的147例肝癌患者实施术前心理评估、射频知识宣教,术中陪伴、安慰、解释等心理护理,术后心理辅导。结果:1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提升了对射频消融治疗的认知力,术中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在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过程中护士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平台,提高对治疗的认知力,积极配合顺利完成手术,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生理应激反应,重者可影响手术进行和术后康复,围绕如何使患者耐受手术,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我们对手术患者的心理-生理变化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的需求,制订了手术室健康知识宣教内容和程序,对手术中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娟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0):2054-2055
2004年1月~2006年1月,我们为230例60~80岁的手术患者实施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满足了患者的各种心理需求,优化了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其发病率占肛肠疾病的87.25%,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为痔疮的新兴手术治疗方法,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患者常会出现各种复杂的负性心理反应,影响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2009年10月~2010年9月,我院改进术前访视方法,对拟行PPH手术的患者在术前访视中给予个体化信息支持及心理干预,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开展,患者术中心理状态的控制在其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手术作为一种心理刺激可以影响手术配合及手术效果,产生一系列行为情绪的变化,心理学上称“应激情绪反应”。这种心理反应的患者,通常需要通过医护人员的疏导和支持来重建心理平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手术患者心理状态 大多数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为青少年,其特点为多虑,易对手术产生恐惧、焦虑心理。表现为:紧张,提问多,注意力无法集中,术前准备配合差。过度紧张者身体震颤,有时表现出思绪游离不定及惊恐,心率、呼吸加快等症状。2 实施方法(1)恐惧心理的护理 周围环境、事物的改变、过分担心手术结果、手术中是否疼痛,是患者产生恐惧感的基本原因。①正确的心  相似文献   

12.
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伟  杨娟  曲建娥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3):1821-1822
围绕如何使患者耐受手术,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我们对手术患者的心理-生理变化进行了调查,制订手术室健康教育内容和程序,对手术患者实施了全方位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急诊手术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日渐体现。急诊手术患者面临的是生命的威胁和躯体的伤残,这种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往往会导致患者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对此我们积极开展系统的心理护理工作,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心理分析1.1恐惧和紧  相似文献   

14.
手术是对患者的一种应激刺激,不仅有身体上的刨性刺激,而且还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严重的消极心理反应可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我院自2000年开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心理康复措施,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帮助其顺利渡过手术期,取得了良好康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学应用手术患者,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少患者的顾虑,增加患者的抵抗力。更好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报告2002—2003年普外科患者3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2例,试验组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术前未实施心理护理。观察其围手术期患者的情绪变化与疗效的关系。结果试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好,术后并发症也少。结论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是外科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患者消除紧张、矛盾、担心、忧虑的情绪,使之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16.
顾秀芳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6):1150-1150
手术室内各种仪器的机械声、报警声给患者带来异常的刺激,使患者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压抑和恐惧,如果不能有效避免或减轻这种心理反应,可导致患者生理上的不良反应,使手术不能顺利进行.2003年7月~2003年10月,我们对76例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硬膜外麻醉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硬膜外麻醉操作简便,作用时间长,安全系数高,但患者术中多处于清醒状态,加上对麻醉及手术缺乏了解,心理紧张,为观察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硬膜外麻醉患者的作用,我们进行了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加支架术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恢复其血流灌注,缩小梗死面积。护理人员对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部分环节不够重视,在操作和认识方面存在误区。现报告如下。1心理误区①心理护理易被忽视:由于多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除有剧烈胸骨后疼痛外,常伴有烦躁不安和躁动。能否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手术治疗,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是不容忽视的。术前应向患者解释急诊PTCA加支架术治疗的重要性和预后等方面的知识,使其主动配合手术。②家属心理要求被忽视:有的患者家属心理反应甚…  相似文献   

19.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分布呈双峰状:35-39岁和60-64岁,平均年龄为52.2岁。这表明此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年轻化,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而手术作为应激源,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这是患者针对手术的恐惧、焦虑、和紧张、担心生活质量的改变等心理反应与手术的生理干扰共同导致的一种心理和生理的综合症。因此对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给予人性化护理,已是临床工作的重点之一。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近两年来收治28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通过心理、认知干预,使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无重大并发症发生。使患者身心早日得到康复,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阎辉  辛明彩  闫玲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3):1823-1824
2003年10月~2005年6月,我院为410例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心理护理,满足了患者的各种心理需求,优化了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