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赵淑兰 《国医论坛》2007,22(4):51-52
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保障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西医生理学中所说的内环境稳态与中医所讲的阴阳平衡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2.
针灸改善神经内分泌、免疫老化的研究纂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机体是一个多器官系统的统一整体,其各项生命活动的协调进行依赖于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这一内稳态的维持是神经、内分泌及免疫三个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机体衰老的信号也首先从这三个系统表达出来,针灸可通过对神经、内分泌、免疫及其三者的共同调节作用,使内环境趋于稳定,从而延缓衰老,本文着重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理论与西方前沿生物学研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传统中医学理论与现代西方生物学的关系。现代生物学研究开始重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即整体性。中医学理论与生物学新领域间共同之处在于:平衡与协调是健康的指标;证候是自然状态的失常;疾病是多因素的;治愈是自然状态的恢复;不强调分子化学的病因和生物化学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但提高临床疗效、阐明生命活动本质、为全民健康服务是共同点,也是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中西医结合医学定义为"综合运用中医学和现代医药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不断创造的中西医结合理论与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关系等,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一门医学".  相似文献   

5.
蔡诗川 《中国针灸》2003,23(8):481-482
目的:探讨经络研究的正确方向。方法:本于中医唯象思维结合经络的现代研究,分析研究经络实质具体性地归属某一种解剖关系的不合理性和经络现象与人体生命功能活动的关系。结论:经络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功能态。  相似文献   

6.
脾虚是肝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显示中医健脾益气治疗在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其机理的研究方面则相对滞后,拟通过中医对肝癌的认识、脾虚内环境本质的现代研究、肝癌与脾虚内环境的关系三方面综述,探讨脾虚内环境变化对肝癌发生发展的影响,为中医药防治肝癌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并促进中医水液代谢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传统中药科属分类现象的探讨新疆石河子医学院赵玉俐(832002)由于历史条件的差异,传统中药的分类情况和现代生药分类是完全不相同的。在对现代生药分类上,主要是按自然分类法进行分类,即根据生药的原植物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和亲缘关系,按照门、纲、目、科、属...  相似文献   

8.
中医认为“夏季属火,易阴虚阳亢,阳亢火气就大”。正常的火是生命动力的来源,当人体受到内火(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或外火(风暑湿热等环境变化)侵袭时,就会导致生理机能失调。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温天气会影响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从而给人们的心理和情绪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魏刚 《中医药学刊》2006,24(6):1088-1088
胸痹心痛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是由于正气内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或胸部发生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该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心系病证之一。该病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而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根据五脏相关的特点进行辨证论治,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拟从生理、病理和辨证治疗等方面对胸痹心痛与五脏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早期肿瘤研究重点多集中在肿瘤细胞本身,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更加重视肿瘤细胞与周围组织环境间的关系。现已证实,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与其微环境密切相关。中医药具有整体调控以及多靶点的疗效特点,对于调控肿瘤内环境稳态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国古代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生命、疾病影响的一门学说。在中国古代应用这一理论,对疫病的流行、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果。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这一学说对当今的环境影响人类健康关系的研究,以及对疾病的控制与治疗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文章通过分析古今运用五运六气理论、环境气候对疾病防治影响的相关技术资料,探讨其研究方向与应用的科学价值。五运六气学说在传统中医和环境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对环境与人类健康科学的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体液内环境水循环同中医阴阳理论,感应理论密切相关,阴阳五行经络学说以及精气神学说构成了体液内环境水循环的理论基础,整体学说,感应理论将中医理论推向发展,爱因斯坦的超弦理论,中医的天人相应,人与疾病,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以及相互之间的感应关系是深化研究体液内环境水循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多糖(polysaccharides)是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α-或β-糖苷键所连接而成的结构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又称多聚糖,是构成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多种多样,其中大多数都含具有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之一多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4.
正"养生"中的养为调养、保养之意,而生则指生命。对于生命来说,从出生到死亡,都处在"外环境与内环境"这两大系统之中。外环境自然是我们生存的外界因素,天气、环境、饮食,甚至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内环境则是人类体内的环境,在生理学家眼中,内环境是包含营养物质及化学分子的液体状态,对于普通人来说,内环境就是我们体内可见的器官、组织以及不可见物质的平衡。人体为生存和适应,在不断进化,形成稳定的运行规律和代谢机理。在这个平衡的整体中,人体在尽可能的维持健康和平衡的状态。这也许就是中国古代思想中"天人合一"法则和中医所说的"致中和"。  相似文献   

15.
生活方式以生命演化为基础,他将人体内在身心的变化与外在环境的融通考察,其精髓在于将人体自身身心的影响作为生活行为的一个立足点,综合调节内外环境,使身体、观念、心理因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构建我们自己的生活,实现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适宜良好的健康生活,将较大的促进当前世界关于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相和谐健康目标的实现。中医学生活方式现代表述的提出,强调在生命功能相对正常发挥的基础之上才有生活层面的开展,而生命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活的质量,因此,要注重生活,但我们更要关注生命,这点在我们当今社会表现的尤为明显。因此,生命的重要性在我们认识上、实践上要得到提升,要将生命的认识、调节以及质量的提升落实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基调之中,要将其视为我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活方式具有明确的生命演化内涵,对提升生命质量、增进健康水平、构建和谐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天人合一”模式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将中医学模式概括为“天人合一”,其内涵的基本原则有:人的生命的起源和发展的根本是自然,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人体生命活动的发展变化规律与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规律是一致的。并从古代哲学基础、中医学、现代自然科学几方面论证了“天人合一”作为中医学模式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气质与体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内环境。人体摄入的营养物经胃、肠吸收后到达肝脏,经肝脏加工形成胆汁质、血液质、黏液质和黑胆质等四体液,无论何种体液或气质发生变化造成失衡,人体支配器官功能相应就会出现紊乱,最终导致人体某部位产生白癜风。  相似文献   

18.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8):F0004-F0004
体液内环境水循环同中医阴阳理论,感应理论密切相关,阴阳五行经络学说以及精气神学说构成了体液内环境水循环的理论基础,整体学说,感应理论将中医理论推向发展,爱因斯坦的超弦理论,中医的天人相应,人与疾病,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以及相互之间的感应关系是深化研究体液内环境水循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黄宇琨  黄宇琛  邱氟 《河南中医》2011,31(11):1236-1238
中医学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整体,生命是环境的组成部分,环境也是生命的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研究医学,研究人类健康、疾病和治疗的关系,体现了中医学的"天人合一"或"天人相应"的医学整体论。中医学医学模式是时空-人-药-食的四维医学模式。这个医学模式把人的健康、疾病、防治、养生和保健有机地联系起来,反映了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20.
杜艳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6):1808-1808,F003
体质是指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等方面的水平 ,具有个体差异性。这里的体指形体、身体 ,亦可理解为躯体和生理 ;质指特质、性质 ,即特性[1] 。机体的生命过程伴随着体质的差异而延续或衰亡 ,不同的个体有脏腑、气血等相同的形质和功能活动 ,但又存在生理、心理上的特殊性 ,这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直接的影响。正确认识体质与疾病的相互关系 ,对临床诊疗、养生保健十分重要。现就两者的关系探讨如下。1 古代医家对体质与疾病的认识祖国医学认为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与外界环境息息相关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