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不同背景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比较,可以针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提高教育效率。方法:于2006-02整群随机抽取四川理工学院800名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心理健康水平,它共包含90个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附加项10大类。每项按严重程度分为1~5级评分,即无、轻度、中度、相当重、严重。分数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以团体测试的方法进行,采取统一指导语,并由主试简单说明测验的目的和意义,全部参试者在规定的时间(30min)交卷。结果: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82份。其中城镇来源420名,农村来源362名;独生子女644名,非独生子女138名;学生干部220名,非学生干部562名;文科类350名,理工科类318名,艺术类114名。①女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的全部因子得分都显著高于全国青年的平均水平(躯体化:1.50±0.52,1.34±0.45;强迫症状:1.98±0.59,1.69±0.61;人际敏感:1.85±0.61,1.76±0.67;抑郁:1.84±0.65,1.57±0.61;焦虑:1.63±0.56,1.42±0.43;敌对:1.72±0.59,1.50±0.57;恐怖:1.47±0.50,1.33±0.47;偏执:1.69±0.59,1.52±0.60;精神病性:1.58±0.53,1.36±0.47;附加项:1.68±0.54,1.33±0.45,P均<0.001)。②城镇来源女大学生除了在敌对、精神病性得分稍低于农村来源女大学生外,其余因子得分均高于农村来源女大学生,但所有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独生子女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显著性(P<0.001)。④除了强迫症状、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及附加项外,在量表的其他因子得分上,非学生干部都显著高于学生干部(P<0.05~0.001)。⑤文科、理工科、艺术类女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除人际敏感外各因子差异不存在显著性(F=3.194,P<0.05)。两两比较发现,文科女大学生人际敏感、抑郁因子得分明显高于艺术类,差异有显著性(1.90±0.65,1.76±0.57;1.92±0.70,1.77±0.62,P<0.05),其他各因子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文科和理工科、理工科和艺术类女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明显的问题。②独生子女、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状况较好。③不同来源和不同学科类别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无差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意识的关系。方法:于2003-03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在湖北地区选取8所高等院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中医学院、湖北教育学院)一、二、三、四年级按一定的性别、年级、专业比例抽取学生2000人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情况。具体内容包括: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心理咨询的主动性、对学校心理咨询的了解等方面。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调查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量表包含90道题,反映心理疾病症状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10个因子。采用5级计分法:1从无、2轻度、3中等、4偏重、5严重。评估标准:各因子中有1个因子得分≥2分,认为有轻微心理困惑;有1个因子得分≥3分,有中度以上的心理卫生问题,只要有1个因子的得分≥4分,有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结果: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41份,有效率87.05%。①湖北高校21.02%(366/1741)的大学生有中度心理问题,2.81%(49/1741)的大学生可能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二年级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最高。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中可能有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比例最低,其次是来自地县级城市的。②对“您觉得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必要吗?”,回答“必要”的学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的得分比回答“非常必要”的大学生相对较低,差异有显著性。在敌对和偏执等因子上的得分上与回答“没有必要”大学生的差异有显著性。而回答“非常必要”的大学生在人际敏感、敌对和偏执等因子上的得分比回答“没有必要”的低,且差异有显著性。③对“假若感觉自己心情不好,影响了学习、生活或工作,您会主动到心理咨询中心去咨询吗?”这一题项肯定回答的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和抑郁等因子得分低于否定回答的大学生,且差异有显著性。④认为学校有心理咨询中心的大学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低于认为学校没有心理咨询中心的大学生的得分,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湖北高校21.02%的大学生有中度心理问题,2.81%的大学生可能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意识水平相对较高的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因子的得分相对较低,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
背景:有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普遍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目的:调查河南省高校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其对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价值。设计:抽样调查。单位:河南职工医学院卫生管理系。对象:于2001-04/06在河南省内3所普通高校的农科、医学、理工、文科、艺术、体育等6类专业随机抽取被试1128人进行测查。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包括4个人格维度:内外向维度、神经质或情绪性维度、精神质维度和掩饰性维度)以及症状自评量表(包括90个条目,反映9个因子)对河南省高校1128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测试。主要观察指标:①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全国常模的比较。②大学生人格特征分类比较。③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剔除不完整答卷,回收回答规范问卷1100份。①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全国常模的比较:男大学生人格情绪性和掩饰性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5.47±3.13,4.53±3.11;4.99±2.47,4.50±2.59,P<0.001);女大学生人格情绪性、精神质以及掩饰性维度分值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2.97±1.71,2.68±1.82;5.68±3.08,4.97±2.96;5.32±2.46,4.74±2.48,P<0.05~0.001)。②大学生人格特征分类比较:6类不同专业学生在人格4个维度上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0.001)。农科学生的精神质维度分值最高(3.44±1.97),体育类学生内外向维度分值最高(8.27±2.45),而情绪性维度分值以文科学生为高(5.99±3.24)。男女学生之间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分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除掩饰性维度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外(4.99±2.47,5.32±2.46,P<0.05),其余各维度差异不大;城乡学生之间,农村学生内外向维度分显著低于城市学生(7.54±2.73,7.93±2.63,P<0.05);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与高年级(三、四年级)学生相比,仅掩饰性维度分前者显著高于后者(5.42±2.44,5.01±2.48,P<0.01);此外,学生干部的内外向维度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8.42±2.61,7.42±2.68,P<0.001)。③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大学生人格内外向维度和掩饰性维度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1~0.001),而情绪性维度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01),精神质维度与躯体化、敌对、恐怖以及偏执4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0.01)。结论: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其心理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大学生人格的内倾性、情绪不稳定性和精神质特征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着不良影响。不同专业、性别、年级和城乡学生及学生干部与非干部之间,其人格特征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有关教师人格、心理健康的研究多集中于文化课程,对于室外体育课中体育教师人格、心理健康的研究相对较少。本调查拟对此作一尝试性工作,为完善教师人格、心理健康研究,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05-03/06以江苏省部分高校207名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艾森克个性问卷对207名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进行评价。症状自评量表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9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艾森克个性问卷共85个项目,包括为精神质、内外向性、情绪稳定性以及掩饰性4个人格维度分。结果:共发放问卷253份,回收有效问卷207份。①症状自评量表9项因子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子阳性问题的百分率为97.56%,躯体化和敌对因子阳性问题的百分率为92.68%,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阳性问题的百分率为90.24%,焦虑和恐怖因子阳性问题的百分率为87.80%和78.05%。②体育教师症状自评量表9项因子分除“人际关系敏感”外,其余因子分均高于常模的相应因子分(P<0.05)。“恐怖”、“精神病性”2项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极其显著(P<0.01)。③男女教师心理健康的比较中,除“恐怖”因子外,其余因子都存在差异(P<0.05),“躯体化”、“抑郁”两个因子差异极其显著(P<0.01)。④体育教师艾森克个性问卷精神质分与情绪稳定性分与常模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内外向性、掩饰性分差异极其显著(P<0.001)。⑤在4个人格维度中,精神质与症状自评量表各种症状的相关系数最高,其次为情绪稳定性,内外向性及掩饰性与症状因子呈较低的负相关(除外内外向性与偏执因子)。结论:本调查结果显示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一般人群相当,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体育教师的人格特征表现为比一般人群更外向,掩饰程度较低,其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以精神质及情绪稳定性相关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师范院校贫困新生与非贫困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于2005-10在衡阳师范学院完成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方法,以衡阳师范学院2005级3089名新生为调查对象,运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其进行集体测查。在统一指导语下,学生根据最近1周内的自我感觉答题,独立完成,当场收卷。结果数据运用光电阅读机(OMR2000)输入计算机心理测评工具箱标准版V3.0系统进行总分和因子分的统计。量表中没有回答的项目记为"没有",5个以上项目未答者视为问卷无效以及总分低于95分的问卷因缺乏可靠性均不进行分析。所有数据输入电脑后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群体差异比较用t和Z检验。结果:共发放3089份问卷,收回有效答卷2994份,有效率为96.92%,其中贫困新生有效答卷510份,占17.03%。问卷结果显示,师范院校贫困新生在人际关系、偏执和精神病性3项因子上的得分分别为1.86±0.54,1.70±0.48和1.58±0.43,明显高于非贫困新生(1.78±0.51,1.65±0.46,1.53±0.39,t=3.34,2.02,2.92,P<0.05)。从阳性因子的人数比率来看,师范院校贫困新生在总分阳性的人数比率为0.28,明显低于非贫困新生(0.33,Z=-2.27,P<0.05);而在人际关系、偏执和精神病性3项因子阳性的人数比率分别为0.35,0.30,0.16,明显高于非贫困新生(0.31,0.24,0.13,Z=1.73,2.72,1.71,P<0.05)。结论:师范院校贫困新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并不比非贫困新生差,但是在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精神病性3个问题上明显比非贫困新生要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应付方式特点,为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依据。方法:2005-06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某综合性大学医学部1~3年级大学生1070人进行问卷调查。以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足300元为标准,筛检界定贫困生。采用国内修订版应付方式问卷,共有62个条目,分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由若干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只有“是”和“否”两个答案。调查人员经培训,严格掌握测评方法和标准后,按统一规范的指导语实施测评,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团体测评,并当场回收问卷。对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1070份,回收有效问卷986份。结果入组贫困生为254名,非贫困大学生732名。①贫困生的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和合理化得分均低于非贫困生(P<0.05),自责和退避得分的比较无差异。②女性贫困生的自责和退避得分高于男性贫困生(P<0.05),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和合理化得分比较无差异。③不同年级贫困生的合理化得分大一低于大二和大三(P<0.05),大二和大三无差异。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和幻想得分没有差异;3个年级男贫困生的的退避得分大一低于大三(P<0.05),合理化得分大一低于大二和大三(P<0.05);3个年级女贫困生的幻想得分大一和大三低于大二(P<0.05)。④农村贫困生的解决问题和幻想得分高于城市贫困生(P<0.05);3个年级城市贫困生的自责得分大一低于大二,幻想得分大一低于大二和大三,退避得分大一低于大三(P均<0.05)。结论:贫困生比非贫困生倾向于不成熟型应付方式,其中女生比男生更显不成熟,年级间无明显差异,农村贫困生比城市贫困生更倾向于成熟型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7.
张迪  程方满  纪忠红 《全科护理》2021,19(18):2455-2459
目的:探讨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贫困生成人依恋类型、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整群抽样选取某高等职业院校155名贫困护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成人依恋量表(AAS)、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安全型依恋者占40.65%,拒绝型依恋占7.09%,恐惧型依恋占22.58%,先占型依恋占29.68%;积极应对得分为(1.99±0.46)分,消极应对得分为(1.19±0.52)分;UPI总分为(17.47±10.55)分.相关分析显示,依恋焦虑维度与消极应对方式、UPI总分呈正相关(r值为0.483和0.333,P<0.01),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175,P<0.05).亲近依赖维度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177,P<0.05),与UPI总分呈负相关(r=-0.209,P<0.05).路径分析显示,消极应对方式在依恋焦虑和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P<0.05).结论:高等职业院校贫困护生依恋焦虑、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依恋焦虑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也可以通过影响消极应对来降低个人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普通家庭大学生比较。方法:2006-04/05在某医学院校根据学生学号末尾数字随机抽取普通家庭学生345名,其中享受学校减免学费的贫困学生58名,通过查阅学生学籍表的方法获得单亲家庭学生133名,其中享受学校减免学费的贫困学生39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以量表中各因子均分作为心理健康状况的具体指标,分数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结果:普通家庭学生有效问卷312份,其中贫困学生有效问卷43份;单亲家庭学生有效问卷104份,其中贫困学生有效问卷32份。①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普通家庭大学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单亲贫困大学生的强迫和人际敏感因子得分显著低于普通贫困大学生(1.57±0.38,1.87±0.64;1.46±0.41,1.73±0.62,t=2.289,2.265,P<0.05)。③单亲家庭男大学生的强迫、人际敏感和敌对因子得分显著低于普通家庭男大学生(1.50±0.33,1.77±0.47;1.40±0.37,1.63±0.49;1.29±0.34,1.46±0.46,t=2.848,2.750,2.276,P<0.01,0.01,0.05)。单亲家庭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普通家庭女大学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普通家庭总体上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独生与非独生子士兵群体人格特征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士兵群体的人格特征,分析两者差异性。方法:于2003-05/09以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驻湖北某部队基层男性兵员633人进行调查。调查对象籍贯覆盖全国14个省市,均对调查项目知情同意。采用美国心理学家Cattell编制的16项人格因素问卷测评个体的个性特征,该问卷共187道题,包括16项根源性人格因素(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和4项二级因素(适应与焦虑、内向与外向、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怯懦与果断)及4项综合评分(心理健康、专业成就、创造能力、新环境成长能力)。两样本总体均值差异性比较采用u检验。结果:发放问卷633份,回收按时完成的问卷562份(88.8%),进入结果分析士兵562人,独生子85人,非独生子477人。①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项根源性人格因素评分:独生士兵人格因素实验性评分高于非独生子士兵[(11.27±2.86),(10.20±2.89)分,u=-2.33,P<0.05],独生与非独生子士兵其余人格因素评分差异不明显(u=0.11~1.89,P>0.05)。②16项人格因素问卷次元因素评分:独生子士兵次元因素外向性评分高于非独生子士兵[(6.89±1.44),(6.23±1.88)分,u=-3.70,P<0.01],独生与非独生子士兵其余次元因素评分差异不明显(u=0.19~0.68,P>0.05)。③16项人格因素问卷综合评估评分:独生与非独生子士兵综合评估评分差异不明显(u=0.05~1.42,P>0.05)。结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士兵比较,其整体人格特征不存在问题性差异。在智力因素与人际交往的主动性方面,独生子女相对于非独生子女士兵群体具有显著性优势。  相似文献   

10.
贫困与自尊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贫困大学生自尊水平以及贫困与自尊的交互作用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包括90项自评症状量表(SCL-90)、自尊量表(SES)以及个人基本信息调查的问卷对某医科大学873名本科生进行测查。结果 非贫困生、贫困生的自尊量表得分的均分分别为29.76±4.04、30.44±4.02,贫困生自尊水平低于非贫困生(P<0.05);大学生的贫困因素与自尊水平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自尊水平越高,SCL-90得分越低,中等自尊水平的贫困生的SCL-90得分低于非贫困生(P<0.05),高、低自尊水平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SCL-90得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自尊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中等自尊水平的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贫困生。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中,应当针对其自尊进行辅导,以达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