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医护杂志》2005,2(3):194-194
题目 华法令和阿司匹林预防慢性心房颤动发生血栓栓塞合并症的安慰剂对照随机试验(哥本哈根AFASAK试验)  相似文献   

2.
钟顺才 《当代医学》2011,17(33):84-85
目的 比较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疗效.方法 比较阿司匹林组和华法林组患者的血栓栓塞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华法林组血栓栓塞发生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华法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疗效优于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3.
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华法林与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疗效.方法 华法林组给药初始剂量为2.0mg/d,调整剂量,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稳定在2.0~3.0;阿司匹林组给药剂量为150 mg/d.常规门诊随访.主要终点事件为缺血性脑卒中和死亡,次要终点事件包括外周动脉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无症状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和严重出血.结果 与阿司匹林比较,华法林明显降低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3.3%比10.7%,P<0.05),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下降69.5%,总血栓栓塞事件相对危险下降71.3%(3.3%比11.5%,P<0.05).华法林组总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9.8%比2.5%,P<0.05).结论 华法林能更有效降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率,虽然出血发生率高于阿司匹林组,但严密监测INR,华法林仍然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王建锋  殷乐  范标 《黑龙江医学》2008,32(4):269-270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与调整剂量华法令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将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配至阿司匹林组(100~150 mg/d)19例和调整剂量华法令组〔初始剂量2.5 mg/d,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2.0~3.0,年龄≥75岁者的INR为1.8~2.5〕38例。常规门诊随访,调整华法令剂量并记录两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情况。结果对57例患者进入分析,平均年龄(67.2±9.5)岁,阿司匹林组19例,华法令组38例。男性30例(52.6%),女性27例(47.4%),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包括合并疾病和伴随用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中位数24个月(2~36个月)。华法令组发生脑栓塞1例,发生率为2.63%。阿司匹林组发生脑栓塞4例,发生率15.79%。两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P<0.05)。华法令组有3例发生出血事件,发生率为7.9%,发生时INR均>3.0。阿司匹林组有1例发生出血事件,发生率为5.2%,虽然华法令组的出血发生率高于阿司匹林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别。结论与阿司匹林相比,华法令可明显降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华法令组出血的发生率虽高于阿司匹林组,但出血并发症发生在INR>3.0。严密监测(INR 2.0~3.0)下的调整剂量华法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华法林与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疗效. 方法 将244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均分为华法林组与阿司匹林组.华法林组给药初始剂量为每天2.0mg,调整华法林剂量,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稳定在2.0~3.0;阿司匹林组给药剂量为150 mg,每天1次.两组常规门诊随访,平均随访21(3~24)个月.主要终点事件为缺血性脑卒中和死亡,次要终点事件包括外周动脉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无症状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和严重出血. 结果 与阿司匹林组比较,华法林组明显降低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3.3%,10.7%,P<0.05),相对危险下降69.2%,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下降69.5%,总血栓栓塞事件相对危险下降71.3%,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9.8%,22.1%,P<0.01).华法林组总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9.8%,2.5%,P<0.05). 结论 与阿司匹林比较,华法林能更有效降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率,但其出血发生率高于阿司匹林组,如果严密监测INR,华法林仍然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永久性房颤患者151例抗栓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华法令与阿司匹林对永久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作用及低强度抗凝的华法令对永久性房颤患者脑卒中预防的可行性。方法:151例永久性房颤患者根据本人意愿分为阿司匹林抗栓组及华法令抗栓组,华法令抗栓组又随机分为抵强度抗栓组(INR1.5~2.0)及标准强度抗栓组(INR2.1—3.0),阿司匹林抗栓组不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华发令抗栓组监测INR,根据INR调整华法令口服量。结果:平均随访3.8年,阿司匹林抗栓组、华法令低强度抗栓组、华法令标准强度抗栓组的缺血性脑卒中年发病率分别为9.09%、2.30%和1.05%。阿司匹林抗栓组缺血性脑率中的年发病率明显高于两组华法令抗栓组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华法令标准强度抗栓组与华法令低强度抗栓组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出血年发生率分别为1.04%、125%和6.32%,阿司匹林抗栓组与华法令低强度抗栓无显著性差异(P〉0.05),华法令标准强度抗栓组叫显高于阿司匹林抗栓组与华法令低强度抗栓,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纯房颤患者(低危人群)可以用阿司匹林抗栓治疗,非瓣膜性及高龄(〉75岁)房颤患者可考虑低强度华法令抗栓治疗,瓣膜性房颤患者仍需标准强度的华法令抗栓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门诊持续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151例(年龄60-75岁)。随机分为华法令组(治疗组n=76)与阿斯匹林组(对照组n=75),治疗组给予华法令初始剂量2.5 mg/d晚饭后口服,依INR目标值(INR1.5-2.0)调整剂量。对照组给予肠溶阿斯匹林300 mg/d口服。随访记录2年,观察缺血性脑卒中、外周动脉栓塞发生率,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共完成随访134例(华法令组69例,阿司匹林组65例),失访率为11.2%。两组脑卒中及并发症比较:华法令组出现2例(2.8%)腔隙性脑梗塞,症状较轻,无致残;阿斯匹林组发生5例脑梗死(7.8%),有2例致残,脑卒中发病率较华法令组明显增加(P〈0.05)。华法令组3例皮下少量出血、予停药1-2 d好转。阿斯匹林组1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令的达标剂量1.25-2.5 mg/d。结论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小剂量华法令进行抗凝治疗,使INR保持在1.5-2.0,既具有抗凝效果,又减少了出血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华法令预防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华法令预防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观察332例具有中高危危险因素的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108例(A组)口服阿司匹林;224例(B组)口服华法令,B组依房颤性质再分为阵发性房颤组(B1亚组)和持续性房颤组(B2亚组),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华法令剂量。随访观察脑栓塞、外周血管栓塞、出血、死亡等终点事件。结果 A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28.7%vs 15.2%,P<0.01),B1、B2亚组均在第6~9天达到有效抗凝,第12~15天稳定,华法令剂量无显著性差异[(3.16±0.55)mg/d vs(3.18±0.62)mg/d,P>0.05]。结论华法令对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预防血栓栓塞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老年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内皮功能的关系及普罗布考的干预研究,应激性血糖增高对急性脑卒中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同型半胱氨酸及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华法令阿司匹林预防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颈动脉超声检测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330例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华法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抗凝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11月~2010年9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及阿司匹林组各78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栓栓塞等终点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华法林组血栓栓塞等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疗效优于阿司匹林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非瓣膜性老年人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桐乡市中医医院就诊的年龄I〉65岁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华法林治疗组(30例)和阿司匹林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华法林和阿司匹林治疗,华法林初始剂量2.5mg/d,根据INR目标值调整剂量,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100mg/d。随访1年,观察2组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华法林治疗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出血发生。结论严格控制INR情况下,非瓣膜性老年人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低抗凝强度华法令对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及其安全性,研究简化的检测程序对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将219例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华法令口服抗凝治疗,观察两组血栓栓塞并发症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低抗凝强度组血栓栓塞年发生率为1.21%,标准抗凝强度组为0.9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抗凝强度组出血年发生率为5.1%,标准抗凝强度组为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均无严重出血发生.相对简化的检测程序能够提高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依从性.结论 低抗凝强度华法令能降低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发生率,出血发生率低,安全性好.低抗凝强度华法令组与标准抗凝强度组左房云雾状改变均消失.简化的检测程序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伏继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127-127,133
目的观察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40例患者进行分析,华法林组70例,阿司匹林组70例。随访2年。观察血栓栓塞发生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再栓塞的再住院率、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应用华法林组可明显降低血栓栓塞的发生率,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及病死率,降低因栓塞而再人院例数,且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与阿司匹林相比,华法林抗凝可有效降低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率,维持INR2.0~3.0的华法林剂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老年房颤患者脑卒中预防的现状及分析。方法 对我院252例老年房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不同年龄层高危因素的分布,对比服用华法令和阿斯匹林等抗血栓药物后,患者脑卒中以及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高龄患者(≥75岁)的患者中,合并其他高危因素的机率比65~75岁组的患者显著增多;其中,48例接受华法令治疗,185例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华法令组脑卒中发病率同阿司匹林组比较显著下降;华法令组并发非致死性出血机率显著高于阿司匹林组。结论 老年房颤患者中,年龄本身是个高危因素,随着年龄增大,合并其他高危因素的几率增多;对于持续性老年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华法令比阿司匹林效果明显,但临床实际应用中,华法令的使用率仍较低,且监测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5.
杨元俊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1):1963-1963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心房颤动患者抗凝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口服低剂量华法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INR比值控制在1.5~2.0之间,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8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患者,应用低剂量华法林,并发症少,1年内未出现缺血性脑卒中及死亡病例。结论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口服低剂量华法林在降低死亡率方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龄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调整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9年12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5例高龄(≥75岁)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调整剂量华法林抗凝组(35例)和阿司匹林组(40例),分别给予华法林和阿司匹林治疗,华法林初始剂量2.5mg/d,依INR目标值(2.0—2.5)调整剂量,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100mg/d。随访1年,观察两组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5.7%和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发生,轻微出血发生率分别为8.6%和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控制INR(2.0~2.5)情况下,高龄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基层医院观察探讨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入选患者80例,调整华法林剂量,INR目标值为2.0~3.0(≥75岁者INR为1.6~2.5);常规随访4~24个月,观察血栓栓塞事件与出血风险。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通过治疗观察调整随访,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例(2.50%),发生不同程度出血5例(6.25%)。结论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疗效肯定,副作用小、重复性好、易掌握,特别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吉冬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1):1057-1058
目的观察华法令在心房颤动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35例心房颤动应用华法令治疗情况。结果 26例患者无栓塞、无出血,症状相对平稳。有1例消化道出血,2例皮下瘀斑,3例肉眼血尿,1例脑出血,2例脑栓塞。结论华法令能明显降低栓塞的发生率,但同时应注意其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基层医院观察探讨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入选患者80例,调整华法林剂量,INR目标值为2.0~3.0(≥75岁者INR为1.6~2.5);常规随访4~24个月,观察血栓栓塞事件与出血风险。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通过治疗观察调整随访,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例(2.50%),发生不同程度出血5例(6.25%)。结论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疗效肯定,副作用小、重复性好、易掌握,特别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彭振华   《中国医学工程》2009,(4):274-276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心房颤动患者强化降脂联合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老年冠心病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华法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口服,维持国际标准化比率(INR)2.0~3.0;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口服。观察治疗过程中的脑卒中、出血及其它不良反应。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年发生率治疗组3.3%,对照组26.7%,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年发生率治疗组10.0%,对照组6.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华法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心房颤动,栓塞事件发生率低,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