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较易发生骨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一大难题.作者自1982年9月~1994年7月采用缝匠肌骨辩植骨加压内固定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共76例,随访60例,随访时间3年~15年,平均7年6个月.55例骨折愈合,愈合率为92%,愈合时间3个月~12个月,平均5个月.5例骨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骨意合后迟发性节段性股骨塌陷.股骨头坏死率占12%.作者认为此术式对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 股骨颈骨折常见于老年人。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虽不多见,而临床往往合并严重的骨不连接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Proztman等(1976年)报告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后合并骨不连接达59%,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达89%,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院1970年~1985年收治56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一般采用三翼钉、螺旋钉、粗隆间截骨加骨圆针、缝匠肌骨瓣转移加  相似文献   

3.
王学山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6):177-177,183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引起的骨不连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较高,治疗上常常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我院自1992年2月起,采用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14例,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加压螺纹钉加带臀中肌蒂大转子骨块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加带臀中肌蒂骨块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4 7例。结果 术后随访 2年~ 5年 2个月 ,平均时间 3年 5个月 ,所有病例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 ,无骨不连发生 ,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例 ,手术治疗优良率达 91 5 %。结论 该术式能提高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愈合率 ,避免发生骨不连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王华  李涛  曾参军  樊仕才 《安徽医学》2011,32(2):195-196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后引起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并积极预防减少股骨颈骨折后引起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7年12月采用三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住院患者48例其中引起股骨头坏死15例的治疗情况。结果本组15例均进行随访3-9年,除1例因车祸引起患侧股骨再次骨折需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外,其余14例均恢复良好。骨折过程中出现骨移位的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率较高,小于60岁的患者发病率高于60岁以上患者,P〈0.05。骨折过程中出现骨移位的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率较高,Garden分级Ⅲ级与Ⅰ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外动脉升支血管束植入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恢复良好,效果满意。血管束植入修复为股骨头颈部提供了新的血供,有利于股骨头的修复与重建,也间接地促进了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青少年股骨颈骨折,探讨对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自2001年1月—2008年12月,青少年股骨颈骨折48例,年龄8~45岁,其中新鲜骨折39例,陈旧性骨折9例,应用闭合穿钉或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带血管蒂骨瓣移植及中药辨证内服的治疗方法,术后随访1.5~6年,观察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情况。结果:依据主要临床症状和X线片诊断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共l3例,占病例总数的27%,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为77.1%。结论:认为牵引、复位质量、内固定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有关。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青少年股骨颈骨折,能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易发生骨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一大难题。作者总结了采用缝匠肌骨瓣植骨加内固定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76例。随访60例,随访时间4~13年。结果:骨折愈合率93%,股骨头坏死率10%,术后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88.3%。提示此术式对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黄锦宏 《广东医学》1995,16(5):311-312
不同方法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262例疗效分析广州市越秀区正骨医院(510030)黄锦宏股骨颈骨折,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高。其治疗比较复杂,而且是尚未得到满意解决的问题。我院从1986年1月至1992年12月,收治股骨颈骨折262例,采用...  相似文献   

9.
股骨颈骨折以老年人居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平均寿命的延长,其发生率亦有增高的趋势,由于解剖学上的特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不连接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有文献报道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率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病率高达59%和86%,年岁高、骨折的移位程度越大、骨折越靠近股骨头端则发生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几率就越大[1],这就要求我们骨科医生们要不断地探讨、改进治疗方法,以期有个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股骨颈骨折晚期较多见的并发症,故对股骨颈骨折病人重建股骨头血供是防止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措施。作者自1987年10月至1994年10月,采用股主肌肌骨瓣移植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囊内骨折51例,  相似文献   

11.
多根三角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68例分析高志明(广西陆川县人民医院陆川县537700)关键词三角针;股骨颈骨折;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新的术式不断出现,使治疗效果改善。但还存在着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不连接等问题。至今仍属被认为是一个“未解决...  相似文献   

12.
骨颈骨折约占髋关节损伤的一半以上.由于股骨颈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的特殊性,如何提高骨折愈合率和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成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防止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后发生骨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法 回顾分析了1998年至2003年收治的58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病例,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分别采用牵引、骨折复位,内固定及带股方肌蒂骨瓣植骨等方法。结果 经过平均2.5年的随访,疗效评定:优32例,良15例,可5例,优良率81%,骨折愈合53例,愈合率91.4%,5例出现骨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坏死率8.6%。结论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应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无移位的基底型骨折,给予牵引制动,骨折愈合后遂渐负重锻炼。Camma Ⅱ型头下骨折及Ⅲ型和Ⅳ型骨折,给予复位后行牢靠的内固定,带有血供的肌蒂骨瓣植骨融合,能明显提高股骨颈骨折的治愈率,减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青壮年股骨颈肌折较易发生骨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一大难题。作者自1982年9月-1994年7月采用缝匠肌骨瓣植骨加压内固定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共76例,随访60例,随访时间3年-15年,平均7年6个月。55例骨折傅合,愈合率为92%,愈合时间3个月-12个月,平均5个月。5例骨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骨愈合后迟发性节段性股骨塌陷。  相似文献   

15.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40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后骨愈合及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较高,其病因是由于局部血运不足所致。1995年以来作者采用带旋髂浅血管缝匠肌骨块移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40例,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邵震 《中国厂矿医学》1995,8(5):283-284
品字形可折加压螺钉加股方肌肌蒂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南京市鼓楼医院骨科(210008)邵震股骨颈骨折是髋部骨折中较严重的骨折,特别在中、壮年发生骨不连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最为突出,迄今治疗方法很多,虽有所进展,但仍不令人满意.1962年Judet及Mog...  相似文献   

17.
目的:双向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缝匠骨肌瓣植入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体会。方法:首先闭合复位2枚双向加压螺纹钉内固定骨折,然后前侧入路缝匠肌骨肌瓣移植的方法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37例,随访12个~36个月,观察骨折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情况。结果:临床应用37例,有3例均为GardenIV的骨折,于术后1年发生股骨头坏死,经取钉减压免负重及非手术治疗后股骨头坏死逐渐修复,其余骨折均一期愈合,并取出内固定。结论:采用双向加压螺纹钉内固定+缝匠肌骨肌瓣植入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可明显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对于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股骨颈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机制。方法对我院2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从儿童股骨颈骨折的分型与并发症、治疗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探讨并发症的发生机制。结果牵引髋人字石膏外固定组,Ⅳ型骨折1例出现髋内翻。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固定组,1例骺早闭。切开复位内固定组,Ⅰ型骨折2例均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中1例陈旧性骨折合并骺早闭;Ⅰ、Ⅰ型骨折16例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例,合并骺早闭5例,骨不连1例。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骨折类型、移位程度和骨折对血运的损伤,特别是骺外侧血管损伤有直接关系;而与治疗方法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9.
股骨颈骨折.骨折后骨不连接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高,治疗困难,疗效往往达不到理想目的。为了改善股骨头血供,促进骨折愈合,我们采用以旋股外侧血管升支为蒂的骼骨移植,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22例,获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自1986年7月~1991年12月,我们采用带血管蒂髂骨移植,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22例,其中骨不连接1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例。本组22例中,男性16例,女性6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59岁,平均41岁。骨折分型:头下型14例,颈中型5例,基底型3例.伤后距就诊时间25~13个月,平均5.4个月。本组22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  相似文献   

20.
股骨颈骨折相当多见,但治疗效果还不能令人满意。最常见的严重后果是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自从应用内固定治疗此病后,骨折的愈合率虽可提高到70~80%,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仍达20~40%或更高,未能获得明显改观。Meyers于1973年及1975年先后报告用股方肌肌蒂骨瓣移植加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使骨折愈合率提高到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