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田述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7):2570-2572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和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诊的57例肺腺癌初治患者,随机分入PO组(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奥沙利铂135 mg/m2,第1天,予以静脉滴注,每3周为1个疗程;n=29)和PC组(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顺铂25 mg/m2,第1、2、3天,予以静脉滴注,每3周为1个疗程;n=28)。经两周期治疗后,评价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组总反应率为37.9%,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组为35.7%;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组临床获益率为72.4%,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组为78.6%;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组无进展生存期为19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组为22周;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组总生存期为41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组为39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组患者3~4级呕吐发生率为3.4%,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组为10.7%;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组患者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0.3%,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组为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或者顺铂作为一线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具有相同的疗效,但联合奥沙利铂具有更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余清平  唐金凤 《肿瘤药学》2011,(4):359-362,378
目的比较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选择72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两组进行化疗。PC组:培美曲塞500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75mg·m^-2第1~3天,21天为一周期;DP组:多西紫杉醇75mg·m^-2,第1天、第8天,静脉滴注1h,顺铂75mg·m^-2,分3天于第1~3天静脉滴注,21天为一周期。结果两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一年生存率及临床受益反应等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DP组与PC组之间的无进展生存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均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并发的毒副反应均可耐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较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疗效更好,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转移性肺腺癌的疗效、无进展生存期和毒副反应。方法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组(PC组):培美曲塞500mg/m~2,第1天静脉滴注30min,顺铂75mg/m~2,第1~3天每天静脉滴注2h。培美曲塞用药前1周常规预处理,肌肉注射维生素B_(12) 1000μg 1次,叶酸400μg/d,用药前一天,用药当天、用药后一天口服地塞米松4mg,每日2次。紫杉醇联合顺铂组(TP组):紫杉醇135mg/m~2,第1天静脉滴注2h,顺铂75mg/m~2,第1~3天每天静脉滴注2h。两种方案均21d为1个化疗周期,至少完成4周期以上化疗。按照RECIST标准评价化疗疗效和毒性。结果 PC组和TP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5.8%、41.7%(P0.05)。4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PC组部分缓解11例,稳定8例,进展5例,有效率45.8%,疾病控制率79.2%;TP组部分缓解10例,稳定7例,进展7例,有效率41.7%,疾病控制率70.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5.7个月和4.6个月(P=0.021)。两组主要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周围神经毒性。紫杉醇联合顺铂组的骨髓毒性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转移性肺腺癌的近期疗效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相当,但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无进展生存期延长,毒副反应轻,安全性高,是较理想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研究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3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DDP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中位生存期、疾病进展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疗效较好,毒性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顺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治疗肺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经病理及细胞学诊断明确的晚期肺腺癌初治患者52例,根据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给予培美曲塞+顺铂联合恩度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评价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48.1%)明显高于对照组(36.0%)(x2=7.82,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92.6%)明显高于对照组(84.0%)(x2=4.05,P〈0.05);观察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7.5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5个月)(t=5.71,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出现相似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便秘、心律失常、出血、乏力等,两组在不良反应分级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培美曲塞、顺铂联合恩度治疗肺腺癌疗效较单用化疗药疗效显著,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性,可作为肺腺癌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用于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本科室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收住的4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选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B组选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每周期评价毒副反应,化疗3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47.61%,B组总有效率33.33%,A组高于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脉管炎和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优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而毒副作用较低,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培美曲塞联合香菇多糖对初治肺腺癌并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0例病理确诊初治肺腺癌并恶性心包积液患者,随机分入培美曲赛联合香菇多糖局部灌注组及顺铂局部灌注组;两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30例可评价,两组总RR分别为:66.6%和86.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分别为:(8.076±0.456)个月和(5.122±0.335)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香菇多糖一线治疗的肺腺癌并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肺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化疗过程中血清Hcy水平的变化,探索血清Hcy水平变化在肺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化疗疗效预测中的作用。回顾性分析我院肺腺癌采用培美曲塞化疗患者57例,根据治疗过程中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价治疗效果,分别于化疗前和化疗第2周期结束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Hcy水平,对患者临床特征、化疗前后Hcy水平及其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对象采用培美曲塞化疗效果为:CR 0例、PR 19例、SD 22例、PD 16例,ORR为33.3%,DCR为71.9%,各临床因素与培美曲塞治疗疗效ORR、DCR均无相关性;治疗前血清Hcy水平的高低对化疗的疗效无明显影响,治疗后血清Hcy水平正常者DCR明显高于血清Hcy水平异常者(P<0.05),化疗前后PR组和SD组Hcy水平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后Hcy水平降低患者ORR及DCR均明显高于血清Hcy水平升高患者(P<0.05)。肺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化疗过程中监测血清Hcy水平的变化,可以预测肺腺癌患者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培美曲塞( Pemetrexed,PEM)联合奈达铂( Nedaplatin,NDP)和紫杉醇( Paclitaxel,PTX)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76例确诊晚期肺腺癌(ⅢB期和Ⅳ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化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培美曲塞组的有效率为44.7%(17/38),疾病控制率为84.2%(32/38);紫杉醇组的有效率为39.5%(15/38),疾病控制率为78.9%(30/38);两组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组的1年生存率为47.4%(18/38),紫杉醇组的1年生存率为42.1%(16/38),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脱发等毒副反应方面,培美曲塞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紫杉醇组,两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培美曲塞或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肺腺癌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均可耐受。相比紫杉醇联合奈达铂组,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倾向,并且毒副反应显著减少,可作为晚期肺腺癌化疗的优选方案,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初治晚期肺腺癌患者32例,化疗方案:培美曲塞500mg/m2,d1,+卡铂[药时曲线下面积(AUC)=5],d1,或培美曲塞500mg/m2,d1,+顺铂25mg/m2,d1~3,静滴,21d为1个治疗周期,并口服地塞米松、叶酸和肌内注射维生素B12以减轻不良反应。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对客观缓解率进行评价,同时采用通用药物毒性反应标准(NCI-CTC)3.0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8例(25%),疾病稳定18例(56.3%),疾病进展6例(18.8%),疾病控制率81.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2个月,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且多为Ⅰ、Ⅱ级,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确切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1.
邓涛  李改丽  戎健 《肿瘤药学》2014,(3):193-196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辅助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0例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贝伐单抗+培美曲塞+顺铂化疗)和对照组(给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每组12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化疗后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单抗辅助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有助于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缓解,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晚期肺腺癌和肺大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肺腺癌和肺大细胞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化疗4周期后,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客观有效率为18.8%(6/32),疾病控制率为62.5%(20/32)。随访5~29个月,平均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为4.2个月,平均生存期(OS)为9.9个月,1年生存率为40.6%。ⅢB期客观有效率明显高于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以上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2例(6.2%)、血红蛋白降低2例(6.2%)、血小板减少1例(3.1%)。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肺腺癌和肺大细胞癌疗效确切,可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原发性晚期十二指肠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原发性晚期十二指肠腺癌患者,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在化疗的第2、4、6周期分别进行疗效评价;在化疗前及化疗6个周期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及KPS评分。结果化疗2个周期后疾病控制率(DCR)为90.48%,4个周期后为76.19%,6个周期后为52.38%;治疗后患者的功能评分、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KP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是治疗原发性晚期十二指肠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裴保香  单文治  王玮 《中国医药》2013,(11):1566-1567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和多西他赛分别联合N$13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共纳入NSCLC患者54例。培美曲塞组28例,接受培美曲塞500-600mg/m^2+顺铂75mg/m^2治疗,第1天。多西他赛组26例,给予多西他赛70—80mg/m^2+顺铂75mg/m^2治疗,第1天。2组均应用地塞米松预防过敏。3周为1个化疗周期,化疗3个周期。观察化疗期间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培美曲塞组患者部分缓解10例(35.7%),稳定14例(50.0%),进展4例(14.3%),客观缓解率为35.7%,疾病控制率为85.7%。多西他赛组部分缓解9例(34.6%),稳定13例(50.0%),进展4例(15.4%),客观缓解率为34.6%,疾病控制率为84.6%。2组药物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西他赛组血液毒性和脱发发生率明显高于培美曲塞组[分别为65.4%(17/26)比50.0%(14/28),23.1%(6/26)比0.0;均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NSCLC近期疗效相似,但培美曲塞不良反应更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在治疗晚期肺腺癌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晚期肺腺癌患者72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培美曲赛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生存情况及临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周期后,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4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1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1.67%、10.62个月,对照组分别为38.89%、9.95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液学毒性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11%、25.00%,对照组分别为80.56%、5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耐受性及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易瑞沙单药治疗男性、不吸烟或轻度吸烟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2006年10月—2009年12月共25例男性、不吸烟或轻度吸烟的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易瑞沙250mg/d口服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TTP、MST和不良反应。结果本组2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0例,稳定9例,进展4例。有效率为48%,疾病控制率为84%,中位TTP为285天,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32%,MST为446天,1年生存率为36%。最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和腹泻。有效率与患者性别、年龄、一般状况、分期及既往治疗无关。TTP与患者年龄及PS评分无关;与TTP相关的因素包括分期、既往治疗、腹泻。IV期较IIIB期患者进展风险高(HR=16.042,P=0.028),有放疗史的患者进展风险高(HR=5.176,P=0.018),有手术史的患者进展风险低(HR=0.091,P=0.024)。出现腹泻的患者疾病进展风险相对较小(HR=0.246,P=0.246)。结论易瑞沙治疗河南本地腺癌、不吸烟的晚期NSCLC的疗效显著,总体生存明显获益,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分析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复发或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一线化疗后出现复发或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2例。所有患者分为单药治疗组24例和联合治疗组28例。单药治疗组给予培美曲塞单药治疗(培美曲塞500mg/m2,第1天,21d为1个周期),联合治疗组给予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培美曲塞500mg/m2+顺铂75mg/m2,第1天,21d为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以上化疗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5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2例,稳定(SD)34例,进展(PD)16例,有效率(RR)为3.85%(2/52),疾病控制率(DCR)为69.23%(36/52)。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Ⅰ/Ⅱ度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不影响化疗进行。单药治疗组好于联合用药组(P〈0.05)。结论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