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究家属同步阶段性认知疗法配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家庭功能、希望水平、心理一致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30例行择期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及心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家属同步阶段性认知疗法干预。比较两组入院与出院时家庭功能[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希望水平[成人特质希望量表(ADHS)]、心理一致感[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心理弹性[中文版心理弹性问卷(CD-RISC)]及生活质量[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差异。结果:出院时,两组家庭功能指标(FAD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t=15.497,12.470;P0.05),希望水平(ADHS评分)、心理一致感(SOC-13评分)、心理弹性(CD-RISC评分)、生活质量(FACT-B评分)则较入院时升高(t=-17.184,-12.843,-17.627,-13.696,-15.982,-11.774,-13.285,-14.310;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t=-6.337,6.254,3.438,3.592,3.446;P0.05)。结论:家属同步阶段性认知疗法配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干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家庭功能,并提升其希望水平,还能提高患者对生活的适应及应对能力,于患者预后有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聚焦解决模式(SFA)心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某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行SFA心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量表(SDS)]、疾病不确定感[Mishel制定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术后恢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t=5.386,3.215;P0.05);干预后,对照组MUI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观察组(t=6.520,7.635,5.823,3.822,11.358;P0.05);干预后,观察组GCS和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2.934,12.777;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7.765,11.210,8.083,5.150,9.201,10.016,9.909,6.643;P0.05)。结论:针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给予SFA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轻对疾病的不确定感,加速患者术后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应用心脏康复护理联合正念减压训练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本院AMI患者资料.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联合心脏康复护理,51例)和观察组(加用正念减压训练,51例),两组均干预4 w.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结果:较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较干预前,干预后,两组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量表(Chinese Questionnaire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CQQC)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康复护理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可改善AMI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徐超  周丽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9):1594-1595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患者应用非理性认知替代干预对其社会支持及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8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两组均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非理性认知替代干预.对比干预后1 m两组锻炼依从性、社会支持度、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锻炼依从率(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75.93%)(P<0.05).观察组社会支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应用非理性认知替代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社会支持及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团体接纳与承诺疗法(ACT)对结直肠癌患者反刍性沉思和心理一致感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团体ACT干预,两组均干预8周。分别采用反刍性沉思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心理弹性量表以及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反刍性沉思、心理一致感、心理弹性以及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结果:干预组干预后反刍性沉思量表中侵入性反刍性沉思评分低于对照组(t=2.71,P0.05),目的性反刍性沉思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5.35,3.15;P0.05);干预组干预后心理一致感量表中理解感、控制感、价值感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7.78,5.10,5.16,10.01;P0.05);干预后干预组心理弹性量表中坚韧、力量及乐观各指标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6.45,9.77,12.91,14.45;P0.05);干预组干预后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t=4.390,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行团体ACT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反刍性沉思水平,提高其心理一致感与心理弹性,降低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ABC合理情绪疗法对食管癌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及不良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某院120例食管癌患者的家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ABC合理情绪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Mishel制定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量表(SDS)]、主观幸福感[幸福感量表(MUNSH)]及生活质量[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IEF)]。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UIS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24,-3.60,-3.05,-5.05,-8.12;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5.33,-4.45;P0.05);干预后,观察组正性因子、MUNSH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16,5.45;P0.05),负性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t=-4.73,P0.05);干预后,观察组WHOQOL-BRIEF各维度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71,4.90,4.93,3.37,7.60;P0.05)。结论:与常规干预相比,ABC合理情绪疗法可降低食管癌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缓解不良情绪,增加主观幸福感,提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联合持续被动活动(CPM)干预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7例膝关节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2019年12月~2021年1月),依照干预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9例)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全程护理联合CPM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康复训练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膝关节功能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全程护理联合CPM干预应用于膝关节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能有效提高康复训练依从性,调节心理状态,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工娱疗法对白血病患者心理弹性、身心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126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72)和对照组(n=54).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工娱疗法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中文版(MDASI-C)、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的心理弹性、身心症状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韧性、自强、乐观维度评分和心理弹性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4.975,3.487,4.051,6.583;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上消化道症状群、心理症状群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203,2.675,2.607;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躯体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3.414,2.902,2.03,4.460,3.477;P<0.05).结论:工娱疗法能有效提高白血病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在明显改善患者身心症状的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斯金纳"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对乳腺癌化疗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心理健康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84例乳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实施基于"斯金纳"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中文版V4.0问卷评分及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6.869,7.532;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中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5.766,6.052,5.149,10.467;P0.05);观察组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764,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中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4.588,3.902,4.769,4.416;P0.05)。结论:将基于"斯金纳"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乳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可以改善其心理健康,减少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提升其自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帕金森病(PD)患者中应用渐进式康复护理联合强化肌力训练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90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门诊单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渐进式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渐进式康复护理联合强化肌力训练,两组均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干预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帕金森病运动功能评分量表(MDRSPD)]、生活质量[帕金森生活质量问卷(PDQ-39)]以及肌张力恢复情况[改良Ashworth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MDRSPD评分及PDQ-39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改良Ashworth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渐进式康复护理联合强化肌力训练应用于PD患者中,对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生活质量及肌张力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病友互助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2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18例)和实验组(11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给予病友互助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社会支持度、心理状态、应对方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依从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e scale,S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友互助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社会支持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不良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河南省中医院进行AS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值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不良情绪、术后疼痛强度,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12 h、24 h、72 h,观察组疼痛强度为中度和重度的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疼痛强度为轻度和无的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明显提高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减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多学科诊疗模式下三位一体无缝隙服务模式对健康意识、遵医行为及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期间105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2例给予传统诊疗干预,观察组53例给予联合多学科诊疗模式"三位一体"下无缝隙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健康意识及遵医行为,心理应激状态及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及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宫缩乏力、胎膜早破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多学科诊疗模式下三位一体无缝隙服务模式干预妊高症患效果明显,可有效提升患者健康知识和遵医行为,改善心理应激状态,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40例,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康复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54,P0.05);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14,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一般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53,6.504,13.720,11.690;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缓解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利于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发热门诊应用全面护理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发热门诊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开展全面护理干预,干预前为对照组,干预后为研究组,各40例.对比两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心理弹性水平、自我效能感、护理满意度、院内交叉感染率等.结果:与干预前比,两组干预后各项评分均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显著;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照组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均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对于疾病的不确定感和院内交叉感染率,提升心理弹性水平、自我效能感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聚焦解决模式认知干预对斑块型银屑病患者负性心理、病耻感、心理弹性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皮肤科90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并给予不同护理干预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认知干预,观察组给予聚焦解决模式认知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采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评价病耻感,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价心理弹性水平。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病耻感得分、CDRISC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3个月干预,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时的SAS评分(t=-11.283,P0.001)、SDS评分(t=-7.851,P0.001),病耻感得分(t=-9.242,P0.001)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DRISC评分(t=6.793,P0.001)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77.7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13,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认知干预在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和病耻感,并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和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结构式心理护理对行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结构式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分、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治疗依从性,同时比较干预后6个月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USI及各维度评分降低程度更加显著(t=-8.956,-4.685,-9.413,-6.894,-8.009;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显著降低(t=-4.117,-4.20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71.05%)(χ~2=4.290,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在PF、RP、BP、GH、VT、SF、RE、MH和SF-36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964,4.954,3.112,3.621,4.968,3.326,4.040,3.269,7.841;P0.05)。结论:结构式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颅内动脉瘤患者对疾病不确定感,降低患者心中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宣教对门诊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门诊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健康宣教,共干预8周。比较两组疾病知识水平、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高血压知识、药物知识、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饮食知识、并发症等疾病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17.861,13.689,18.240,6.968,6.359,14.315;P0.05);观察组服药、生活习惯及行为、定期复查等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5.205,4.889,4.795;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430,-2.254;P0.05)。结论:多元化健康宣教能够提高门诊高血压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及治疗依从性,改善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患者自我超越水平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11月本院门诊接诊的108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 efficacy scale,GSES)评估患者自我效能感,并根据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不同,将患者分为低水平组与中高水平组.设计患者基线资料调查表,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自我超越水平[根据中文版自我超越量表(Self transcendence scale,STS)评估].分析COPD稳定期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患者自我超越水平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结果:108例COPD稳定期患者中自我效能感低水平61例,占56.48%;低水平组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评分、STS评分均低于中高水平组(P<0.05);经双变量Spearman直线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COPD稳定期患者STS评分与GSES评分呈正相关(r>0,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水平评分高、STS评分高是COPD稳定期患者自我效能感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自我效能感较低,可能与患者自我超越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用药护理干预辅助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溶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接受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的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溶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用药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用药信念特异性问卷(Beliefs about Medication Questionnaire-specific,BMQ-specific)、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和日常生活活动评分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用药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MAS评分、用药必要性信念评分、ADL评分和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用药顾虑信念评分、NIHSS评分、mR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ACI溶栓,采用用药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