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近年来研究发现,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细菌对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ESBLs菌株引起医院感染的播散也时有报道,产ESBLs细菌感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和产ESBLs菌株的筛选,对临床合理选择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控制ESBLs菌株的扩散,防止医院感染暴发与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监测产超广谱β-内胺酶(ESBLs)菌株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院内感染.方法采用纸片协同法检测ESBLs菌株,并对82株产ESBLs菌株进行分析.结果产ESBLs菌株主要为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研究发现,产ESBLs菌株与长期住院和应用抗生素及健康等级有关,住ICU病房等级有关,并且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产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感染日益增多,实验室及医生应重视ESBLs的监测和报告,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ESBLs菌株的流行.  相似文献   

3.
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晕埃公司ATB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29.9%和30.8%,除亚胺培南外,产ESBLs菌株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 加强产ESBLs菌株检测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控制产ESBLs菌株的播散和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出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主要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的构成比和耐药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2002年1~12月从本院住院患者的各类临床标本,采用Kirby-Bauer(K-B)琼脂扩散法和ESBLs确证试验进行ESBLs的检测. 结果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43.7%和35.3%;产ESBLs菌株较不产ESBLs菌株表现为对抗菌药物明显高的耐药率,除个别抗菌药物外,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0.05,以及高多重耐药率;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分别是4.5%和2.1%,其次是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0%. 结论产ESBLs菌株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困难,遏制产ESBLs菌株的产生,要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分析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24  
目的 了解医院近1年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发生率及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用API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占22.2%、肺炎克雷伯菌中占21.8%;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大多耐药,而对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敏感,产ESBLs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 ESBLs是细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及时监测产ESBLs菌的发生率及其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标本中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标本中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进行初筛,选择出可疑产酶菌株,然后以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产AmpC酶菌株,以复合纸片法检测产ESBLs菌株,以头孢曲松三维试验检测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结果在下呼吸道感染肠杆菌科细菌初筛为耐药菌株的242株细菌中,检出单产AmpC酶、单产ESBLs及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细菌分别为21、110、6株,总检出率分别为8.7%、45.5%、2.5%,其中阴沟肠杆菌AmpC酶检出率最高,为42.1%,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最高,为64.5%.结论及时准确地检测产AmpC酶和(或)ESBLs细菌,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患者提供依据,能早期治疗并控制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药敏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检测及耐药情况,为医院耐药性监测和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及鉴定;运用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细菌的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2007年7-12月共分离出352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233株,占66.2%,非产ESBLs菌119株,占33.8%,痰中分离111株,产ESBLs菌89株,非产ESBLs菌22株,尿中分离111株,产ESBLs菌62株,非产ESBLs菌49株;产与非产ESBLs菌株间耐药性具有较大差异,不同来源的菌株对不同的抗菌药物耐药性也表现不同;所有分离菌株可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厄他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进行治疗.结论 医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较为严重(66.2%);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降低细菌耐药率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基层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监测基层医院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感染和耐药现状,以指导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双纸片协同法初筛,确证法检测ESBLs菌株,并对筛选确证为产ESBLs菌株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产ESBLs菌株共44株,均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它们对多种抗生素显示耐药,仅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 结论基层医院也存在ESBLs菌株感染,细菌室应注重ESBLs的监测和报告,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及时有效地控制ESBLs菌株在医院感染与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新生儿病房大肠埃希菌(ECO)和肺炎克雷伯菌(KPN)的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感染标本中分离的78株ECO和69株KPN进行鉴定,采用表型筛选试验和确证试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检测,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47株菌共检出产ESBLs菌株35株,总检出率为23.8%;产ESBLs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细菌的耐药率;所有ECO和KPN对亚胺培南100.0%敏感.结论 新生儿病房中产ESBLs的ECO和KPN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微生物室应加强产ESBLs细菌的检测工作,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结合临床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患者标本中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现状,为ICU抗感染化疗提供用药依据. 方法对我院8年来ICU送检标本中分离的 563株肠杆菌科细菌采用双纸片法筛选试验及确证试验检测ESBLs,并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563株肠杆菌科细菌中检出产ESBLs菌 115株,检出率20.4%;肺炎克雷伯菌的产酶率26.1%,高于大肠埃希菌18.9%的产酶率;肠杆菌、柠檬酸杆菌、变形菌及摩根菌均检出产ESBLs菌株;产ESBLs菌株对15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明显低于不产ESBLs的菌株;亚胺培南对产ESBLs细菌仍具有很高的抗菌活性. 结论我院ICU送检标本中分离的产ESBLs细菌比例高,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其产酶因素,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2011年住院患者不同标本的肺炎克雷伯菌162株,进行耐药性检测和产ESBLs菌株的确认,采用t检验、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16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65株,检出率40.1%;所有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敏感,耐药率为0,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普遍高于非产ESBL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仅糖尿病、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联用及机械通气是造成细菌产ESBLs的危险因素.结论 连续使用抗菌药物或使用不当易造成细菌产ESBLs,应及时加强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及其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细菌的耐药性问题特别是多重耐药性问题已成为医药界非常关注的问题,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大量使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被人们发现与分离出来,ESBLs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它的出现给临床抗菌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实验室应及时、准确地检测出ESBLs菌株。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耐药菌株的扩散,延缓细菌耐药性产生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实验室对从临床上分离的所有肠杆菌科细菌均进行了ESBLs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5月-2011年8月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的标本进行分离培养,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ATB Expression全自动细菌鉴定仪,产ESBLs检测采用双纸片增效法,对其分布及抗菌药使用进行分析.结果 分离出182株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 检出53株,检出率为29.12%;痰液中检出率最高,占48.90%;主要分离自ICU,占30.77%,呼吸内科次之,占26.37%;产ESBLs菌株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1).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尤其是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临床耐药率高,应根据药敏结果结合临床感染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ECO)和肺炎克雷伯菌(KPN)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分布并分析其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用纸片琼脂扩散法筛选及双纸片确证试验法,对分离的1071株ECO及489株KIN产ESBLs菌株进行检测和药敏分析.结果 分离的标本以痰和尿标本为主.检出产ESBLs菌株424株,其中ECO 304株,检出率28.4%(304/1071).KIN 120株,检出率24.5%(120/489);产ESBLs菌株与非产ESBLs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同,除对亚胺培南均显示高度敏感外,产ESBLs菌株对其他1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 临床应合理使用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广泛开展产ESBLs菌株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ECO)及肺炎克雷伯菌(KPN)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分布情况及其药敏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用K-B法及纸片确证试验,对582株ECO及KPN产ESBLs菌株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582株菌中共检出128株产ESBLs菌株,总检出率为22%,产ESBLs株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结论 产ESBLs菌株是临床常见致病菌,亚胺培南是治疗产ESBLs菌株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69株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海岛居民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结合双纸片协同试验法和K-B法,对2004年度收集的69株大肠埃希菌进行药敏试验和产ESBLs细菌的检测。结果:所检菌株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耐药率达70%以上;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在50%~59.1%;检出产ESBLs菌株21株,检出率为30.4%,产ESBLs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高,产ESBLs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严重,对于产ESBLs菌株感染的治疗建议选用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菌群分布、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的基因分型.方法 对731份泌尿道感染的老年患者尿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用K-B法进行药敏分析,筛选产ESBLs菌株并用PCR的方法鉴定基因型.结果 培养出细菌共198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52.5%;大肠埃希菌耐药严重,仅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及呋喃妥因较敏感,其中有54.8%的菌株产ESBLs,产ESBLs菌株耐药率较非产ESBLs菌株高;而且ESBLs基因型多以CTX-M- 14和CTX-M-1为主,且40.3%的菌株存在>2种的基因型.结论 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严重且机制复杂,应定期监测病原菌的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细菌的耐药性问题特别是多重耐药性问题已成为医药界非常关注的问题,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大量使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被人们发现与分离出来,ESBLs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它的出现给临床抗菌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实验室应及时、准确地检测出ESBLs菌株,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耐药菌株的扩散,延缓细菌耐药性产生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实验室对从临床上分离的所有肠杆菌科细菌均进行了ESBLs的检测,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2004年7月至2006年3月从该院患者临床标本中分…  相似文献   

19.
临床分离的19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本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检出率、细菌类型、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特别是探讨提高头孢曲松对该细菌抗菌活性的可行办法. 方法对从临床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574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产ESBLs菌株检测、药敏实验,并对191株产ESBLs细菌进行耐头孢曲松加不同比例的酶抑制剂的敏感实验. 结果在574株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中,共检出ESBLs细菌191株,检出率为33.28%,其中以不动杆菌属的检出率最高,为43.22%,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产ESBLs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ESBLs细菌;头孢曲松/克拉维酸2∶1复合制剂抗菌效果最佳. 结论各地区ESBLs产生率最高的菌种虽有差异,但均为临床治疗比较棘手、极易造成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重要致病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酶抑制剂对治疗疾病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把对ESBLs的检测作为实验室常规工作亦很必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010年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取自2010年医院各临床科室送检的全部标本,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对仪器提示为产ESBLs的菌种,进行确证试验.结果 2010年医院大肠埃希菌检出80株,其中产ESBLs为19株,阳性率为23.8%;肺炎克雷伯菌检出89株,其中产ESBLs为19株,阳性率为21.3%;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0,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结论 产ESBLs菌株在临床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且呈多药耐药性,给临床诊治带来极大困难;加强产ESBLs菌株的监测及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控制产ESBLs菌株的播散和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