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临床资料患者,男,75岁,于2004年1月27日发热37.4℃,伴尿痛、尿频,按“尿路感染”治疗5d后症状缓解。2月17日再次发热3d,体温均未超过38℃,伴咳嗽,咽痛,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7d愈。治疗期间查血常规、胸透均未见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12次/min),医院遂给倍他乐克治疗。由于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史,无怕热、多汗、突眼、体重下降、甲状腺肿大、情绪变化,但“窦性心动过速”原因不明再到医院会诊,查甲状腺功能:24h甲状腺摄碘率57%(正常值<50%),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5.74nmol/L(正常值1.2~3.0nmmol/L),甲状腺素(T4)217nmol…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52岁,以"发热5 d"于2009年12月2日入院.患者2009年11月28日于山东省乘船返家后自觉周身不适,继之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5 ℃,伴咳嗽,为干咳,无胸闷、气短及胸痛.曾于当地市级医院静脉滴注头孢类抗生素、氨溴索、双黄连4d,疗效不明显,遂于我院呼吸科住院治疗.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时查体:体温36.4 ℃,脉搏90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体重指数(BMI)24.17 kg/m2,神清语明,口唇无发绀,咽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双肺下部可闻及爆裂音.其他查体均未见异常.胸部X线片及肺CT提示双肺弥漫性炎性反应征象(图1,2).血气分析(2009年12月2日13:50,FiO20.21):pH值7.43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4.3 mm Hg,动脉血氧分压(PaO2)64.9 mm Hg,剩余碱(BE)-0.9 mmol/L,碳酸氢根离子(HCO3-)22.5 mmol/L.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52岁,以"发热5 d"于2009年12月2日入院.患者2009年11月28日于山东省乘船返家后自觉周身不适,继之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5 ℃,伴咳嗽,为干咳,无胸闷、气短及胸痛.曾于当地市级医院静脉滴注头孢类抗生素、氨溴索、双黄连4d,疗效不明显,遂于我院呼吸科住院治疗.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时查体:体温36.4 ℃,脉搏90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体重指数(BMI)24.17 kg/m2,神清语明,口唇无发绀,咽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双肺下部可闻及爆裂音.其他查体均未见异常.胸部X线片及肺CT提示双肺弥漫性炎性反应征象(图1,2).血气分析(2009年12月2日13:50,FiO20.21):pH值7.43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4.3 mm Hg,动脉血氧分压(PaO2)64.9 mm Hg,剩余碱(BE)-0.9 mmol/L,碳酸氢根离子(HCO3-)22.5 mmol/L.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52岁,以"发热5 d"于2009年12月2日入院.患者2009年11月28日于山东省乘船返家后自觉周身不适,继之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5 ℃,伴咳嗽,为干咳,无胸闷、气短及胸痛.曾于当地市级医院静脉滴注头孢类抗生素、氨溴索、双黄连4d,疗效不明显,遂于我院呼吸科住院治疗.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时查体:体温36.4 ℃,脉搏90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体重指数(BMI)24.17 kg/m2,神清语明,口唇无发绀,咽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双肺下部可闻及爆裂音.其他查体均未见异常.胸部X线片及肺CT提示双肺弥漫性炎性反应征象(图1,2).血气分析(2009年12月2日13:50,FiO20.21):pH值7.43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4.3 mm Hg,动脉血氧分压(PaO2)64.9 mm Hg,剩余碱(BE)-0.9 mmol/L,碳酸氢根离子(HCO3-)22.5 mmol/L.  相似文献   

5.
患者1男,34岁,农民,家住当地城乡结合部,经常食用牛羊肉、饮用羊奶,2007年8月某日晚出现急性腹痛、腹泻伴发热到锦州市中心医院就诊,以"腹痛待查"收入观察室留观.追问病史:自2007年4月初以来经常出现发热、多汗、关节疼痛伴腹部间歇性隐痛症状,曾在当地诊所以"感冒"对症治疗,症状时有好转.无疫区生活史.人院查体:T 38℃,P102次/min,Bp 120/80mm Hg(1 mm Hg=0.133 kPa),R 22次/min,神志清,语言流畅,无贫血貌,口唇无发绀,心肺理诊正常,腹部平坦,无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包块,肝脾未及,脐周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4岁.因反复发作心慌、胸闷10年,逐渐加重而来我院就诊.查体:心率234次/min,血压60/45 mm Hg(1 mm Hg =0.133 kPa),三尖瓣听诊区闻及收缩期杂音.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9岁.因反复上腹部胀痛不适5~6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主诉,上腹部长期胀痛或隐痛.偶有恶心,无呕吐.近期症状加重,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胆管癌.后转入我院.入院查体:消瘦,T 36.5℃,P78次/min,R 20次/min,Bp 130/82 mm Hg(1 mm Hg=0.133 kPa).巩膜黄染,腹软,有触痛.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1岁,因"停经7个月,水肿1个月,血压升高20d"于2009年5月5日人院.患者末次月经2008年10月21日,预产期2009年7月28日,孕25周血糖筛查为5.9mmol/L,1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水肿,20d前双下肢水肿加重并出现颜面部水肿,于当地医院检查血压为15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尿蛋白(+++),予静脉滴注25%硫酸镁(10g/d)、口服拉贝洛尔(100mg/次,2次/d)及硫酸亚铁治疗7 d,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9.
患者1 女性,26岁,因"停经4+ 个月,下腹痛10+ d",于 2005 年 12 月 6 日入院.病史采集:1 d前在当地医院超声示"双子宫,右侧宫腔内妊娠并死胎"行米索前列醇引产失败.入院查体:P为85 次/min,BP为100 mm Hg/60 mm Hg.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23岁,因"同房后腹痛1d,0.5d前腹痛加剧,伴肛门坠胀,继发失血性休克",于2011-04-05急诊入院。病史采集:平素月经规律,为(3~4)d/(30~40)d,量中等,痛经(-),LMP为2011-03-24。既往体健。6个月前行人工终止妊娠术1次,G1P0。1d前性生活后出现下腹持续性隐痛,无恶心、呕吐及发热,0.5d前腹痛加剧,伴头晕、乏力、口干、心慌,合并失血性休克。入院体检:T为36.5℃,P为100次/min,R为20次/min,血压为80mm Hg/50mm Hg(1mm Hg=0.133kPa)。口、唇略苍白,腹部压痛及反跳痛(+)、肌紧张明  相似文献   

11.
患者 男,55岁,因胸闷、气短5个月余,蛋白尿20余天,于2011年11月24日入院.患者5个月前出现劳累后胸闷、气短,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心功能不全、双侧胸腔积液、低蛋白血症”,给予抽胸腔积液、输血浆等对症治疗后未见好转(胸腔积液具体性质不详).20 d前胸闷、气短症状加重,出现夜间阵发性憋醒,偶有咳嗽、咳白色黏液痰,无发热,间断头晕.尿量减少.病来体重下降约5 kg.既往脑血栓病史半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家族中无特殊遗传病史.查体:体温36.5℃,脉搏92次/min,呼吸频率18次/min,血压 80/55 mm Hg( 1 mm Hg =0.133 kPa).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75岁,因"头晕胸闷反复发作40余年,加重伴右侧胸痛2 d"于2011年5月14日入院.头晕,以昏沉为主,无视物旋转、无黑蒙,胸闷、胸骨右侧及右肩胛骨内侧疼痛,紧箍感,轻微压痛,无反跳痛,咳嗽后疼痛加重,双下肢轻度指压肿.既往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余年,胃溃疡病史30余年,前列腺增生病史10余年,高血压病史5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3年.入院时查体:T 36.1℃,P 64次/min,R20次/min,Bp 112/62 mm Hg(1 mm Hg =0.133 kPa),患者皮肤黏膜完整,无黄染及出血点.  相似文献   

13.
患儿 女性,17d,因"发热、呕吐、哭闹3d,皮疹12 h"于2012-05-30入本院.病史采集: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T为38.3℃)、哭闹、易惊、呕吐(3~4次/d,呈喷射性),口腔黏膜出现溃疡,伴流涎、进食量减少.于当地医院输液治疗2d(具体不详),病情无明显好转,故转至本院.当地为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流行区,父母身体健康,无特殊不适,否认患儿HFMD接触史.入院查体:T为38.1℃,HR为140次/分,R为40次/分,体重为3.8 kg,BP为82 mm Hg/52 mm Hg(1 mm Hg=0.133 kPa).神清,精神差,面部轻度黄疸,前囟(2.5 cm×2.5 cm)平软,咽充血,口腔黏膜可见溃疡,双手心、足心及臀部可见散在充血性丘疹、斑疹和疱疹,心、肺、腹查体(-).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3岁,因"停经31+5周,发热伴咽痛、咳嗽2 d",以孕31+5周、双胎妊娠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于2007年4月2日上午9:00入院.患者末次月经为2006年8月17日.平时月经规则,停经60d超声检查证实为双胎妊娠.孕早、中期顺利.2 d前无诱因出现高热,T 38.6~40.0℃.门诊治疗未见好转,收入院.体格检查:T39.1℃,P98次/min,R20次/min,Bp90/60mmHg(1 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36岁,因畏寒、发热、黄疸,在当地医院诊断为:①溶血性贫血;②慢性乙型肝炎;③低蛋白血症;④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⑤肺炎.患者于2007年10月13日转入柳州市人民医院.人院后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效果不佳,入院2 d后死亡.患者入院时体检:体温37.2℃,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7/73 mm Hg.慢性病容,贫血貌,全身皮肤及巩膜深度黄染,肝掌;左颈部触及肿大淋巴结;呼吸音粗,心率90次/min,律齐;腹稍膨隆,上腹有压痛,肝右肋下5 cm、脾左肋下3 cm触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67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右侧肢体无力3h"入院.1个月前患者因寒战、发热、头痛到外院就诊,入院查体:体温41.3℃,心肺腹(-),余无特殊,心脏彩超:心脏各腔室大小正常;三尖瓣轻度返流.腹部彩超:肝胆胰脾肾超声未见异常,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输抗生素"头孢唑林"20 d后体温下降好转出院,出院后患者仍反复畏寒、发热,出院后10d患者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入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8.8℃,脉搏7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70 mm Hg,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听诊呼吸音增粗,未闻及干湿啰音,二尖瓣区可闻及Ⅲ/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双下肢无水肿.专科情况: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右偏,右上肢肌力Ⅳ级,右下肢肌力Ⅱ级,左侧肢体肌力Ⅴ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右侧Babinski征(+),余(-).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7岁,上腹痛伴巩膜皮肤黄染1周于2010年4月4日人院.于1周前突发上腹痛,呈间断性钝痛,可自行缓解,进食可加重.同时伴有巩膜皮肤黄染、尿黄、发热,体温最高达40℃.既往有胆囊结石及"胃病"史20余年,否认肝炎、结核及其他传染病病史.体检:体温36℃;脉搏72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血压96/73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差,查体合作.巩膜、皮肤中度黄染,腹平软,肌紧张(-),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肿大,Murphy征(±),腹水征(-),肠鸣音存在.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1岁,因发热5 d,头疼,腰痛,呕吐1 d于2000年5月5日入院。查体:体温37.5℃、脉搏6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8/70 mm Hg。神志清,精神差,急性面容,三红征( ),睑结膜充血,球结膜水肿,软腭见散在出血点。颈软,心肺(-),双肾区叩痛阳性,克氏征(-),巴氏征(-),平素体健,  相似文献   

19.
患儿男性,13岁.因"头痛、头晕40+d,5 h内反复抽搐并难以控制"于2010-06-28人院.病史采集:患儿约40+d前因"发热2 d,抽搐1次"当地医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治疗2周后好转出院(具体不详).20+d前,再次发热,T为38.2℃,伴头晕、头痛,再次入当地医院,入院后抽搐1次,持续约3 min后缓解,予抗炎、抗病毒和降颅内压等治疗20+d后,再次抽搐,5 h内反复发作并难以控制,故转入本院.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40岁,大学文化,教师.因"活动后胸闷1个月"于2011年7月31日入住我院心脏中心.既往发现血压升高8年,收缩压最高170 mm Hg(1 mm Hg=0.133 kPa),未予以治疗.有吸烟史10年×1包/d,已戒除2个月,否认饮酒史.余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92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血压190/122mm Hg.端坐位,口唇无紫绀,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粗,对称,未闻及干湿性哕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