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比较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延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安徽省铜陵市中医医院微创外科收治的112例轻中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发病72 h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LC),即ELC组;对照组52例,发病72 h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DLC),即DLC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率的差别。结果 ELC组术中出血量较DLC组少、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均短于DL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朱明东  王文艳  卫兵  刘浏  詹磊 《安徽医药》2017,38(7):880-882
目的 采用中文版女性性功能调查问卷(CVFSFI)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前后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5年1~12月因妇科非恶性肿瘤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前和手术后6个月CVFSFI问卷调查,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共7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完成了术前和术后CVFSFI问卷调查。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术后6个月的性生活质量总评分为(75.06±11.41)分,低于术前的性生活质量总评分(83.44±3.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在性欲、性唤起、阴道润滑、性高潮、性交痛项目的评分亦低于术前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婚龄、子女数、户口类型、学历及月收入水平等因素与患者手术前后CVFSFI问卷评分的变化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6个月的性生活质量较术前降低。  相似文献   

3.
比较腹腔镜下与开腹行全子宫切除或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优缺点。将2012年8月至2014年4月我院行子宫切除术的119例患者分为4组,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组(A组)3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组(B组)28例、开腹次全子宫切除术组(C组)21例、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组(D组)40例。腹腔镜组患者比开腹组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减轻、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肠道功能恢复快,但手术耗时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手术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但对操作者技术要求高,易导致并发症发生。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操作者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全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收收治的150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组及阴式全宫切除术组各50例。观察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结果经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住院总费用明显高于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手术时间、手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术后经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感染、排尿排便异常、腰腹部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组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感染、排尿排便异常、腰腹部疼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操作简单方便,术中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快,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TA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30例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与开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伤口疼痛程度均明显小于开腹手术,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LAVH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LAVH手术优于TAH。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临床上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晋县医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0例以及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镇痛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阴式全子宫切除患者80例成功阴道切除,术中无1例中转开腹,无1例发生输卵管膀胱直肠损伤。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开腹子宫全切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阴式子宫切除术(P <0.05);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P <0.05);阴式子宫全切术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P <0.05);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率明显低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P <0.05)。结论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上有一定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孙宏  吴蕾 《安徽医药》2019,40(2):115-118
目的 比较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与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加电凝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MP)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无锡市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EMP患者112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加电凝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3个月的月经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术后1年妊娠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月经量减少量和VEGF降低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治疗EMP患者,能够减少患者月经量,降低VEGF水平及复发率,并提高患者妊娠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金世华  金万里 《安徽医药》2018,39(6):736-738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LH)与次全子宫切除术(SLH)后,子宫肌瘤患者盆底功能及性生活满意度的改变。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因子宫肌瘤在黄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LH组(25例)与SLH组(25例),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排尿排便时间、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7(PFIQ-7)评分、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评分,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 术后3个月TLH组患者PFDI-20评分平均为(46.18±6.38)分,术后6个月TLH组患者PFDI-20评分平均为(50.12±7.98)分,均高于S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H与SLH对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及术后性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与开腹全子宫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行子宫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治疗可有效地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其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刘红梅  刘丹丹 《首都医药》2009,16(10):28-30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子宫良胜病变患者248例,其中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病例58例,开腹子宫全切术病例190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与开腹子宫切除组相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组病例术后最高体温、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O.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腹腔镜及阴式手术共同的优点,优于传统经腹子宫全切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与经腹子宫全切术(TA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2月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术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者(LAVH组)45例,行经腹子宫全切术者(TAH组)45例,对两种术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TAH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均高于LAVH组(P<0.05)。结论 LAVH较TAH能够明显缩短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三种不同全子宫切除术式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飞凤  庄月珍  郑举成 《中国医药》2011,6(9):1130-1131
目的 探讨对子宫>12孕周经腹、阴道、腹腔镜3种不同途径全子宫切除术式的临床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比153例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式患者[经腹(TAH组)60例,经阴道(TVH组)26例,经腹腔镜(LTH组)67例]3种不同途径全子宫切除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发热率、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TVH组术后排气时间较其他两组短,与TA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10)h比(49±12)h;P<0.05],TVH组和LT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住院时间TAH组明显长于TVH组和LT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1.6)d比(4.5±1.5)d、(4.0±1.0)d;P<0.01];术后发热率TVH组明显高于TAH组和LTH组(30.8%比3.0%、6.7%;P<0.01);术后镇痛率TAH组明显高于TVH组和LTH组(66.7%比19.2%、8.9%);术后并发症LTH组输尿管损伤1例,TVH组中转开腹1例.结论 LTH作为微创手术,有着传统开腹手术不可比拟的优点,但要严格掌握好手术指征,掌握手术技巧,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尽量避免严重副损伤的发生.LTH和TVH处理<16孕周大子宫均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许安平  陈琛 《安徽医药》2016,37(8):982-984
目的 对比分析双髋关节同期置换与分期置换的临床疗效,为同期双髋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入住铜陵市人民医院行髋关节置换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同期置换组与分期置换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并发症及关节功能。结果 同期置换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总手术时间均低于分期置换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Harri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同期置换组患者CRP水平高于分期置换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双髋关节置换较分期置换有一定的优势,可以降低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王小玉  吴大保 《安徽医药》2015,36(7):832-834
目的 观察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机体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六安市人民医院2013年10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子宫良性疾病需行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采用腹式及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24、48小时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血清皮质醇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4、48小时WBC均高于术前(P<0.05);经腹组术后24、48小时WBC高于经阴组(P<0.05);经阴组患者术后24小时血清总皮质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小时血清总皮质醇较术前及术后24小时升高(P<0.05);经腹组术后24、48小时血清总皮质醇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术后各时间点血清总皮质醇水平均高于经阴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小时IL-6、CRP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48小时IL-6、CRP水平较术后24小时降低(P<0.05),但仍高于术前(P<0.05);经阴组患者术后24、48小时IL-6、CRP水平均低于经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机体应激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吴杨  姚寒晖  梁伟  朱亮  孙思楠 《安徽医药》2018,39(8):903-90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疗效及近期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限期行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64例老年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及术后胃瘫等术后并发症的差异。随访3~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及术后肿瘤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36个月,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及术后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期预后与开腹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术眼眼球固定与目标扩瞳在降低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白内障并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术眼眼球固定与目标扩瞳干预,观察两组的眼压、视力、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度分数为(80.61±6.62)分,对照组为(63.22±12.83)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观察组及对照组进行护理后的眼压对比均有了明显的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眼压降低更加显著(P=0.03),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较对照组显著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观察组出现3例并发症(3%),对照组出现10例并发症(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前进行术眼眼球固定与目标扩瞳干预,可以辅助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王悦  王根生  国萍  朱慧芬 《安徽医药》2018,22(8):1463-1466
目的 比较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与开腹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对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近4年来实施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40例,其中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腹腔镜组)20例、开腹宫颈癌根治术(开腹组)2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并于术后4个月、8个月、1年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针对宫颈癌患者建立的QLQ-CX 24评价量表随访调查患者的术后性生活质量.结果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患者住院时间短[(13.40±1.88)比(16.05±2.82)d]、术中出血量少(100 mL比600 mL)、排气时间早[(56.90 ±6.37)比(63.90±10.83) h]、术后并发症少(P<0.05),两组手术时间[(228.05 ±55.49)比(245.70±82.49)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次随访,两组患者术后第4个月的随访性功能及阴道功能均降低,而腹腔镜组相对于开腹手术,性生活相关困扰少,性活跃度和愉悦感方面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8个月及1年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各个维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相比,术后并发症少,病人恢复快,而在性生活质量方面,术后4个月内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术后4个月后两组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来说,两组宫颈癌患者术后1年内性生活质量与术前相比仍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首荟通便胶囊治疗腹腔镜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于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腹腔镜术后腹胀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首荟通便胶囊,2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治疗前后不同腹胀程度人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1.4%,显著低于观察组的87.8%(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不同腹胀程度人数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首荟通便胶囊对治疗腹腔镜术后腹胀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首次排气时间,增加治疗后无腹胀人数,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在妇科疾病外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择期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单纯阴式子宫全切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1例出现膀胱损伤,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安全有效,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腹痛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入院的1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文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1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效果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