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微流控技术是一种精确控制和操控微尺度流体,以在微纳米尺度空间中对流体进行操控为主要特征的生物技术[1,2],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可以构建各种微环境,实现多种细胞间共同培养,为细胞生长提供一种与人体高度近似的环境[3,4],如肺芯片[5,6]、血管芯片[7]、肠芯片[8]、肝芯片[9]、肌肉芯片[10]等。芯片上的器官(organs-on-a-chip,OOC)是指使用3D培养技术对干细胞进行分化诱导进而形成类似于目标器官或组织的技术[11],相比于广泛使用的Transwell方法[12],它不需要使用专门设计的流动腔来模拟流体剪切力等生理特征,可以取代动物实验模型,降低药物开发成本,为药物递送和毒性筛选提供更好的平台[13]。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精神药品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2009年精神药品的用药频度(DDDs)、药物限定日费用(DDDc)、销售金额等进行统计并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9年精神药品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呈上升趋势,销售金额排序前两位的精神药品为咪达唑仑注射液和盐酸曲马多注射液;DDDs排序前两位的为阿普唑仑片和地西泮片。[结论]我院精神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使用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3.
[组成药物] 杏仁去皮、滑石、轻粉各等分。 [调制方法]为细末,蒸过,入龙脑、麝香各少许,以鸡子清调匀。 [使用方法]早起洗面后敷之。 [应用效果] 令面红润悦泽,旬日后色如红玉。 [方药解说] 杨贵妃名玉环,《旧唐书》上说她“姿色冠代”,并且通晓音律,能歌善舞。  相似文献   

4.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成因,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查阅药学期刊中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整理分析。[结果]总结出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CDR的特点及成因。[结论]引起中药针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主要表现为: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临床使用环节及个体差异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取穴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取穴规律。[方法]建立Excel数据库,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近20年来发表的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文献共158篇,统计得出使用频次最多的腧穴为三阴交、足三里、天枢、丰隆、中脘等,在所选用经脉中以胃经、脾经、任脉、膀胱经为主;选用腧穴多集中在胸腹部,募穴、合穴、下合穴为使用频次最多的特定穴。[结论]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安全、有效,以胃经、脾经、任脉、膀胱经腧穴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和评价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南宁市中医院骨科2007年7月~2008年6月手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骨科132例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使用最多的药物类别是β-内酰胺类,使用最多的药物是克林霉素,平均用药时间为7.16±3.23d,每名患者平均用药1.91±0.67种,联合用药占71.21%。[结论]骨科围手术期部分抗菌药物的使用比较合理,但仍存在部分患者用药时间过长、经验(或习惯)用药和选用药物不规范等问题,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7.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m 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被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习称北五味子)。北五味子主产地为辽宁、黑龙扛、吉林等。本草中均列为上品,认为有益气、明目、补不足、养五脏、壮筋骨等作用。中医作为收敛、滋补强壮药使用^[1]。现代研究证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对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进行排序。[结果]共有中药注射剂26个品种或厂家,2009年销售额上升37.57%,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上占主导地位。[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托宁在儿童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为临床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将有机磷农药中毒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长托宁、阿托品同时配伍使用胆碱酶复能剂氯解磷定,观察M样、N样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持续时间,胆碱酯酶活力变化,以及使用长托宁、阿托品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不同程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儿使用长托宁后其M样症状、N样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持续时间较阿托品短,用药后胆碱酯酶(CHE)活力上升快,且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托宁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有起效快、用量小、用药次数减少、病情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而且明显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减轻了家长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的护理特点。[方法]1990年1月-1999年11月间在本院住院接受后巩膜加固术者295例,按入院先后分为2组。1990-1994年入院者为甲组,1995-1999年入院者为乙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加固材料的使用和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乙组受术者的年龄明显低于甲组;与甲组全部使用自体阔筋膜作加固材料相比,乙组更多地使用了异体巩膜;乙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在后巩膜加固术的护理中,应注意小儿护理、全麻护理以及疼痛、自理能力下降和加固材料排斥等护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精液优化选择是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将液化精液中的精子和精浆分离,减少或去除精浆内前列腺素、免疫活性细胞、抗精子抗体、死亡或畸形精子等,从而防止子宫痉挛而抑制受精[1-3]。除去精浆还可以减少传染某些疾病的风险,减少精液的黏稠性[4]。目前,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中主要使用的精子制备方法为密度梯度离心法和直接上游法[5-6]。使用这两种精子优化技术均可以提高精子标本的活力[7-9]。但是这  相似文献   

12.
枇杷叶系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的干燥叶,是一味常用中药,收载于历版《中国药典》供临床使用。枇杷叶归肺、胃经,具清肺止咳、降逆止呕作用,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气逆喘气、胃热呕逆、烦热口渴[1]。目前已经从枇杷叶中分离出三萜酸[2~5]、黄酮类[6,7]、多酚[8]、倍半萜及其苷类[5,9,10]等成分,其药效主要集中在三萜酸的抗炎[2]、降血糖[4]和抗病毒[5]活性方面。日前日本科学家发现其新三萜皂苷具有抗癌活性。为进一步寻找与其药理活性相吻合的有效成分,探求有意义的活性成分,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药材资源,笔…  相似文献   

13.
甘晓琴  李寿兰  谢桂珍 《重庆医学》2013,(25):3065-3066
医用高值耗材一般是指对医疗安全至关重要,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限于某些科室使用且价格相对较高的消耗性医疗器材[1]。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具有种类规格多、价值高、使用风险大、流通使用环节特殊等特点[2]。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创新,医用高值耗材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伤性尿崩症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外伤性尿崩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经控制尿量、补液等处理后治愈9例,1例需长期口服弥凝治疗,死亡1例。[结论]积极处理脑损伤、早期及时使用垂体后叶素控制尿量是治疗外伤性尿崩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可能导致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方法]对145例行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年龄、性别、自身营养状况、病灶范围、化疗、手术、内固定使用情况及HIV感染情况等13个可能的因素与脊柱结核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和风险度。[结果]全组共有21例复发,总的累计复发率为14.48%。病灶累及范围广、不规范化疗、术中病灶清楚不彻底、术后是否使用内固定以及自身营养不良等5个因素与术后脊柱结核复发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病变部位清除彻底、严格制动、加强营养、规范化疗是预防和减少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旨在阐明并非所有证型的头痛均应使用川芎。[方法]通过列举古代、现代医家关于川芎治疗头痛的说法、用法,并以临床案例加以佐证。[结果]川芎在治疗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型头痛时可引动气血上行,导致头痛加重。[结论]临床上使用川芎当需辨清证型,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阐述并概括近几年来众多医家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认识及研究,分析该病的病名、证型及内外治法,以期为临床提供多样、有效、系统的治疗方案。[方法] 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结合统计学方法,概括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后遗症的相关文献,对中医证型分类、中医内治法中经方使用情况、内外治法用药规律及综合治法分类进行频率统计。[结果]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病机多以湿热、寒凝、血瘀等相互结合,常见的证候类型为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虚血瘀等,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灌肠等多种治疗手法。中药内服治疗重在使用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补虚药为主,经方常用桂枝茯苓丸、少腹逐瘀汤等,中药种类常用赤芍、延胡索、丹参等。外敷方中以赤芍、当归、没药使用最为频繁,灌肠方中以败酱草、红藤、丹参最为常用。[结论]现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为中西医统一病名,中医治疗采用辨证论治,治疗形式多样,具有明确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但缺少统一、规范的疗效标准。  相似文献   

18.
王春艳  马燕飞  李叶萍  胡蓉  尹杨   《四川医学》2023,44(10):1108-1111
<正>疼痛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是各类伤口常见的伴随症状。更换伤口敷料疼痛被定义为与组织损伤和更换伤口敷料过程相关的不愉快情绪体验[1]。Gardner等[2]研究显示,在更换伤口敷料过程中约74%的患者存在中度至重度疼痛,约36%的患者存在重度疼痛。药物是干预伤口疼痛的主要方法,而大剂量的药物使用常伴随部分不良反应[3],如大剂量使用含有吗啡的药物会使患者增加呼吸衰竭、恶心、便秘等风险[4]。研究显示,  相似文献   

19.
腹部切口裂开23例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裂开的病因。[方法] 从年龄、切口类型、缝合技术、材料、切口感染、腹内压增高、血红蛋白、发病时间方面对23例切口裂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壁纵切口、缝合技术欠佳、切口感染、腹内压增高、贫血等因素的存在易诱发切口裂开。[结论] 术前营养支持,正确使用抗生素。术中在不影响手术操作前提下采用横切口,冲洗切口,使用PGA线。术后降低腹内压,正确使用止痛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临床使用的药物引起肝功能损害的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17例肝功能损害的药物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结果]引起肝功能损害的药物中以抗结核药为主,其次为抗茵药物;有101例(86.32%)是在用药后1个月之内发生;较严重的有关肝功能损害的药物不良反应有11例,表现为转氨酶、胆红素升高,全身黄疸等,经治疗后10例病情好转,1例并发胰腺炎死亡。[结论]在使用对肝功能有损害的药物时,特别是在用药的头1个月内。应注意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