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吕仁和教授师承名老中医施今墨、祝谌予诸名家,长期从事糖尿病、肾脏病临床工作,在应用"药对"、"药串"治疗多种疑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2.
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擅长中医药治疗肾脏病,并根据多年临证经验,将慢性肾脏病分为早、中、晚三期进行分期论治。猪苓是吕仁和教授临床中最常用中药之一,吕教授应用此药过程中包含了中西合参、治标重本等临床思维,与大多医家常用茯苓或猪苓、茯苓同用的用法有所差异。从吕教授对慢性肾脏病的不同分期出发,体会吕教授应用猪苓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吕仁和教授长期从事慢性肾脏病的诊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总结的"六对论治"方法在临床上诊治慢性肾脏病取得了较好疗效。从吕仁和教授"六对论治"中对病论治、对症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症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4个方向来介绍吕仁和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吕仁和教授对糖尿病(消渴病)的内涵、表现、演变规律及治疗方法的学术思想的疏理,结合吕老师临证医话,初步探索和分析了吕仁和教授分期辨证治疗糖尿病学术思想、方法和经验,特别是吕仁和教授提出的脾瘅期、消渴期、消瘅期分期思想、"微型癥瘕"病机理论和治则治法,既是对《黄帝内经》理论的发掘和弘扬,又切合现代糖尿病诊断和治疗理念,对拓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诊治思路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吕仁和教授在临床治疗糖尿病中,运用独特的"三件宝",使许多难治病人的病情得到缓解,尤其是使病人学会给自己调治的方法,受到广大病人的欢迎.现将吕教授运用"三件宝"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经验,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吕仁和教授从中西医结合论治的角度出发,认为肝脏作为重要的代谢器官,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治疗中占据主导地位.吕教授根据《黄帝内经》中"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理论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的思想,从肝论治贯穿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期及糖尿病并发症期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吕教授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主要侧重于清除人体代谢废物、改善代谢、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微循环等方面,效果颇佳.本文从清泻肝火、清利湿热、消积除滞、疏肝调中、滋肝补肾、活血化瘀诸法总结吕仁和教授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用药特点,为临床防治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吕仁和教授长期致力于糖尿病及肾脏病的中医药防治工作,效验俱丰。补血二丹汤为吕仁和教授近年新总结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方,有益气扶正、通活血脉、化瘀散结、清热凉血之功。文章从组方来源、方意及临床应用等角度入手,总结吕仁和教授运用补血二丹汤的经验。吕仁和教授在六对论治思辨体系的指导下,常运用本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根据疾病分期、证候、症状,合理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糖尿病肾脏病及肾病综合征均为肾病内分泌科常见病,且糖尿病与糖尿病肾脏病、糖尿病肾脏病与肾病综合征在病机、治法和临床表现等方面具有一定联系。文章从3者的用药频次出发探讨吕仁和教授的处方用药特点,体现了吕教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观念和"对病论治"的治疗特色,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吕仁和教授在肾脏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该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之证,常见证型为气血阴阳俱虚,浊毒内停;具体治疗应注重调整阴阳气血平衡,补虚与排浊兼顾,治疗手段可内外治结合。通过分析吕仁和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证思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谌洁 《北京中医》2004,23(4):207-209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的分期,根据WHO标准,1、2、3期为早期,4期为中期,5期为晚期。吕仁和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的治疗糖尿病肾病分期辨证用膳经验,临床应用方便,有助提高疗效。兹就吕仁和教授综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中分期辨证用膳的部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总结吕仁和教授辨治糖尿病的学术观点,旨在明析其关于消渴病脾瘅期、消渴期、消瘅期分期辨治的学术思想和抓主症、审病机、辨病位综合论治的诊治经验.临证重视将《黄帝内经》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对糖尿病进行分期辨证论治,认为脾瘅期核心症状为肥胖,消渴期应注重"除陈气",微型癥瘕形成是导致消渴期向消瘅期发展的关键,以及消瘅期的主要...  相似文献   

12.
吕仁和教授对慢性肾脏病研究多年,有着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他根据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特点,提出"八郁证",即因气、血、痰、火、食、湿、水、饮等邪气阻滞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本文是对吕教授"八郁证"治疗用药经验的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的分期,根据WHO标准[1],1、2、3期为早期,4期为中期,5期为晚期.吕仁和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的治疗糖尿病肾病分期辨证用膳经验,临床应用方便,有助提高疗效.兹就吕仁和教授综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中分期辨证用膳的部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李家庚是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其父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李培生教授。从事中医《伤寒论》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30余年,善用经方治疗各科疾病,屡起沉疴。1病因病机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黄帝内经》最先提出了糖尿病的发病原因,《素问·腹中论》中有"夫热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不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还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致死病因之一。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会出现蛋白尿,肾功能持续性减退,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至今尚无有效的措施阻止其进展。因此,全社会应大力提倡对此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主要采取控制蛋白尿、降血压、控制血糖等方法,但患者病情容易反复,病程进展较快。中医运用辨证论治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衰竭,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张建伟教授认为,治疗本病应谨守病机,分清标本,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结合专方专药。文章通过案例介绍张建伟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治疗少阴枢机不利,阳气不得宣达的四肢逆冷证。该方选药寓意深奥,吕仁和教授善用四逆散,广泛运用于人体各系统疾病,临床辨证化裁疗效颇彰,本文总结了吕仁和教授应用四逆散治疗内科杂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安莉 《北京中医》2004,23(2):82-84
吕仁和教授在临床治疗糖尿病中,运用独特的“三件宝”,使许多难治病人的病情得到缓解,尤其是使病人学会给自己调治的方法,受到广大病人的欢迎。现将吕教授运用“三件宝”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经验,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脏病病因病机错综复杂,虽其病位在肾,但涉及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其病理基础为各种原因造成的肾络微型癥瘕形成,影响肾脏各种功能。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从肾出发,又不囿于肾脏,有其独特的临床经验。文章则总结了吕仁和教授从肝论治慢性肾脏病的经验。吕仁和教授认为其理论基础在于"肝肾同源",其主要治疗思路有三:疏肝理气调肝气郁结、清利湿热祛肝经之邪、滋水涵木养肝阴不足。文章总结了吕仁和教授从肝论治慢性肾脏病的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9.
张仲景继承《黄帝内经》的治未病思想,在《伤寒杂病论》中进一步提出治未病的理论,不仅用于养生,而且将其贯穿于临床的全过程,其要点是未病重防、扶助正气、既病防变以及瘥后及早调理康复。运用在肾脏病的治疗上,应在未病时,严防肾虚证出现;病情未显时,要及时控制病情;未见传变时,应及早稳定病情;尚未进入严重阶段,必须延缓和阻止病情进展。这对指导现在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4):46-48
张胜容教授认为"肾衰一病,脾胃先伤",在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脾肾两脏相互影响,逐渐走向衰败,并伴有湿、浊、瘀、毒等邪实混杂,贯穿全程。张胜容教授根据自身临证经验,将慢性肾脏病分为4种证型,分别为脾肾气虚湿浊内蕴证、湿热内蕴瘀血内阻证、肝肾阴虚浊毒内蕴证及气阴两虚浊瘀互阻证。治疗上主张早期就应顾护脾胃,并根据慢性肾脏病不同时期不同的证型特点,辨证选方用药,并根据标本缓急,急当治其标,以祛邪为主,当病情稳定时,则按其正虚邪实之轻重标本兼治。文章总结张胜容教授临床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多年经验,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