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时,凡没有相应的特异性血型抗原抗体存在,本不应发生凝集,却出现了非特异性凝集或类凝集现象,给交叉配血造成困难,现归纳起来,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时假阳性反应,是指凡没有相对应的特异性血型抗原抗体存在,本不应发生凝集,却出现了非特异性凝集或类凝集现象。造成假阳性反应的原因很多,现将我们的粗浅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CLSI EP12-A2文件评价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的性能,并比较2个不同厂家试剂盒之间的性能差异。方法按照CLSI发布的EP12-A2文件,对实验室使用的2个不同厂家的 HBsAg ELISA试剂盒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2个厂家的试剂盒对分析物浓度为120%临界值的标本的检测阳性率均大于或等于95%,对分析物浓度为80%临界值浓度的标本的检测阴性率大于或等于95%,批内变异系数小于或等于15%,批间变异系数小于或等于20%。2个厂家试剂盒的灵敏度分别为94.2%(95%CI:84.3%∽98.0%)和92.3%(95%CI:81.8%∽97.0%);特异性分别为98.0%(95%CI:89.5%∽99.6%)和100.0%(95%CI:92.8%∽100.0%)。2个厂家试剂盒灵敏度差值95%区间为-5.46%∽10.19%,特异性差值95%区间为-2.00%∽5.32%。结论2个厂家试剂盒检测 HBsAg 临界值±20%的浓度范围之外标本,能够得到稳定、可靠的检测结果,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两者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相近。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2株疑似O139群霍乱弧菌进一步鉴定,以排除或确诊霍乱。方法以试管凝集和交叉吸收实验复核玻片凝集结果,用生化实验和BIOFOSUN 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生化鉴定,PCR技术检测O139霍乱弧菌特异性脂多糖基因(LPS)。结果玻片凝集阳性,试管凝集1株菌可达原诊断血清效价的1/4,1株菌达1/2,交叉吸收后均证实为非特异性凝集;未检出LPS基因;系统生化鉴定判定为麦氏弧菌。结论2株菌不是O139霍乱弧菌,而是麦氏弧菌。  相似文献   

5.
乳胶凝集法检测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IgM类抗体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采用乳胶凝集法检测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IgM类抗体,以提高伤寒、副伤寒早期血清学诊断水平。方法 用乳胶凝集法检测76例经血培养确诊为伤寒或副伤寒的病人,20例正常人和其他44例发热病人血清中的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IgM类抗体。结果 本组方法敏感性为90.8%,特异性为90.6%。结论 乳胶凝集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和早期检出等优点,对于伤寒、副伤寒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阴道毛滴虫的粘附蛋白制备单克隆抗体,并研制成乳胶凝集试剂,在临床上初步应用。方法从阴道中收集分泌物,分别用乳胶凝集法和常规培养方法对197份妇科门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检测。结果与常规培养方法比较,乳胶凝集法的敏感性为89.9%,特异性为95.5%,阳性预测值为68.0%,阴性预测值为98.8%。结论该单克隆抗体研制成的乳胶凝集法快速、简便,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较好的敏感性,能提高临床滴虫性阴道炎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武永红  曹励民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8):1487-1487,F0003
目的将血清特异性IgG的分离纯化与纯度鉴定实验用于医学院本科实验教学。方法设计家兔特异性免疫血清经硫酸铵盐析,再通过Sephedex G-25凝胶过滤层析,将分离前后的样品分别配制成相同蛋白浓度,分别进行玻片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结果玻片凝集法分离后的样品凝集现象强于分离前;试管凝集法分离后的样品凝集效价大于分离前。结论成功得到初步分离纯化的特异性IgG。实验操作较为简便,结果稳定,再现性好。通过本实验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免疫球蛋白的制备、分离纯化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比较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全量法与半量法的结果,为安全输血、节约成本提供有力的保障.方法 对300例住院患者采用凝聚胺法交叉配血全量法与半量法进行检测.结果 全量法与半量法检出最佳非特异性凝集符合率分别为84.0%、77.7%;而全量法与半量法检出欠佳非特异性凝集分别符合率分别为16.0%、22.3%.全量法与半量法之间最佳非特异性凝集率无显著性差异(χ2=3.25,P>0.05).结论 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半量法结果与全量法无显著性差异,即凝聚胺试验半量法对抗原抗体的系列反应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假凝集是没有特异性血型抗原、抗体存在,而出现的非特异性凝集现象。最近,笔者遇到一例假凝集按常规交叉配血不能进行。后采用抗人球蛋白配血法得以解决。现报告于下: 患者王某,男,46岁。于1992年12月结合血液学检查临床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_2型”。12月底在输血前血型鉴定,为B型、输同型血400ml、半  相似文献   

10.
1972年王氏用 Cetavlon 及乙醇提制纯Vi 抗原。Nolan 等用此抗原作 Vi 血凝试验以检测伤寒带菌者,结果极佳。我们曾用同法制抗原及作 Vi 血凝,虽然可大大降低非特异性凝集,但仍不能完全消除非特异性。由于非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两种实验室检测方法-被动颗粒凝集法(凝集法)和ELISA法检测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91份MP感染疑似患者血清,采用凝集法检测各样本中MP抗体的水平,同时采用ELISA法对各样本中的MP IgM、IgA、IgG特异性抗体进行分型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88.4%,阴性符合率为75.8%,总符合率为84.3%.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Kappa=0.642(P=0.001),且检测结果存在相关性(r=0.642,P=0.025).随着凝集法中抗体滴度由低到高,IgM、IgA亚型阳性的样本比例增加,且各滴度组间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凝集法阳性样本中既往感染比例为26.4%,现症感染率为58.1%.特异性IgM抗体在幼儿组(43.3%)及青少年组(36.1%)患者中检出率最高,而IgG(100.0%)及IgA(66.7%)在老年组患者中检出率最高.结论 凝集法与ELISA法检测结果的符合性较好;较之凝集法,ELISA法检测IgM、IgA、IgG亚型可提示病程,区分现症感染和既往感染,对不同年龄段MP感染都具有诊断价值.建议同时参考抗体各亚型的检测结果来确定现症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胎儿腹围预测巨大儿的可行性。方法 对1077名孕龄在36周以上、单胎、且产前7天内进行过超声检查的资料回顾性研究。以胎儿腹围的超声测值评价预测巨大儿的价值。结果 有394例胎儿腹围大于等于35厘米,其中68例出生体重大于等于4000克。在鉴别巨大儿方面,其敏感性为93、15%,特异性为67.53%;有23例胎儿腹围大于等于38厘米,其中21例出生体重大于等于4000克,如以38厘米腹围为标准,则敏感性为28.77%,特异性为99.80%。结论 超声测量胎儿腹围可鉴别巨大儿.了解胎儿腹围测量的两个界值(35CM,38CM)有助于临床医生避免或处理如肩难产等与巨大儿相关的产科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勇  李岩 《中国输血杂志》1994,7(4):174-176
血型单克隆抗体含较高的浓度(20%)的牛血清,牛血清中凝集人红细胞的异种抗体可能会影响血型单抗的特异性。通过检测胎牛和新生牛血清各4批,发现异种抗体具冷抗体性质,属于IgM,且各有1批的血凝效价较高,但无明确特异性。木瓜酶、胰酶、神经氢酸酶及无花果酶均能增强血凝反应,且对A型红细胞作用强于B型和O型红细胞。  相似文献   

14.
4例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主要是不规则抗体或自身抗体,即抗IgG类抗体的干扰;另外,某些物质过高引起或破坏了红细胞(RBC)表面的电位差,使RBC的相对平衡状态被破坏而产生非特异性凝集时也可导致血型鉴定困难、交叉配血不合等现象。本文报告对4例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三种肺炎支原体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微量颗粒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及冷凝集试验(CAT)对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MP)的检测,评估三种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16例呼吸道患儿同时作冷凝集试验及颗粒凝集法、ELISA法检测其肺炎支原体的抗体IgM。结果 在172例临床诊断为MP感染的患儿中,颗粒凝集法阳性160例,敏感性93.O%,ELISA法阳性164例,敏感性95.3%,CAT阳性116例,敏感性67.4%。结论 颗粒凝集法与ELISA法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强,而CAT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与类风湿因子(RF)等指标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9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活动组60例,非活动组32例)、78例非类风湿关节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和56例健康对照者中GPI浓度,免疫比浊法检测RF浓度,同时检测上述人群C反应蛋白(CRP)与红细胞沉降率(ES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RA组中血清GPI的浓度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GPI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9.3%和90.3%,RF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2.6%和69.4%;(3)CRP敏感性(65.2%)、特异性(63.4%)与ESR敏感性(55.4%)特异性(52.2%)两者均低于上述两种检测方法。(4)GPI与RF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特异性(97.0%)。结论 GPI与RF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RA诊断的特异性,为临床提供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肥达反应对儿童伤寒诊断价值的再评价——附87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玫  朱启镕  王晓红 《新医学》2002,33(2):73-75
目的:评价肥达反应在儿童伤寒的诊断价值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251例伤寒患儿中伤寒杆菌培养阳性的87例患儿(伤寒组)及922例非伤寒发热患儿(非伤寒组)的肥达反应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伤寒组肥达反应的肥达反应阳性率为97%(84/87),非伤寒组为4%(40/922),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肥达反应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81%,准确性为82%。伤寒患儿发病后第一、二、三、四周的阳性率分别为79%、86%、94%、89%。66例伤寒患儿重复1次以上肥达反应,并非O、H抗体凝集效价都呈上升趋势。虽然非伤寒患儿肥达反应可呈假阳性反应,但O、H抗体凝集效价极少达到1:800。结论:肥达反应仍是当今诊断儿童伤寒尤其是细菌培养阴性的伤寒患儿的可靠、有意义的辅助性诊断指标,其诊断价值应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18.
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可靠性和临床实用性进行评估。方法 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临床分离的12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与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琼脂筛选法、琼脂稀释法和胶乳凝集法、mecA基因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ecA基因阳性的9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和胶乳凝集法的敏感性分别为100%和98.9%,特异性均为100%,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琼脂筛选法和琼脂稀释法的敏感性分别为97.8%、98.9%和97.8%,特异性均为100%。结论 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与mecA基因的检测结果高度一致,是筛选和确认MRSA的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凝聚胺(Polybrene)法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 2 0 0 1- 0 3起用台湾的凝聚胺 (polybrene)试剂 ,进行输血前抗体检查及交叉配血 ,效果较好 ,本文就 4 5 0例交叉配血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台湾东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试验原理 :该试验是利用低离子介质可以促进红细胞和相应抗体的反应 ,在加入凝聚胺后 ,带正电荷的凝聚胺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 ,促进红细胞之间互相接近 ,引起红细胞产生非特异性的凝集反应。如果是由特异性抗原体反应引起的凝集 ,则在加入再悬液时 ,红细胞凝集不会散开 ;而非特异性凝集 ,则会在加入再悬液时散开。1.2 方法  1取试管 2…  相似文献   

20.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其感染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现将我院1990年6~8月经血清冷凝集抗体测定确诊的3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报告如下。本院采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为非特异性冷凝集试验法,即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标准为单份血清凝集抗体>1:32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