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群中,血压持续或三次非同日血压测量SBP≥140mmHg或DBP≥mmHg则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  相似文献   

2.
针刺太冲穴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病,由于血压的升高,常引起心、脑、肾等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青年1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临床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54例青年高血压病1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治疗组采用单纯口服加减天麻钩藤饮煎剂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日1次。治疗周期为3周,而后随诊2个月。随诊过程中,要求患者自行在家中监测血压,每日早、中、晚测量3次,每周随机选取三天连续测量。结果对于治疗期间(前3周)两组对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程度相似(P0.05),并且高血压病临床症状控制情况基本相同(P0.05);但治疗组对于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停药后血压的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青年高血压病1级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是一种没有明显自觉症状,仅以血压超过18.6/12 kPa为特征的慢性病[1],是诱发脑卒中、心力衰竭、肾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为49%~57%,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2].在治疗高血压病过程中所耗费的医疗费用极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为了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并发症,护理人员必须给予患者正确的护理指导和护理措施.笔者现将老年人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老年高血压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失眠是高血压病患者的常见主诉,在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老年高血压合并失眠症患者由于焦虑和抑郁,夜间出现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等失眠情况[1].从而激活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引起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头痛头晕又可引起失眠,并且在低质量的睡眠中更易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因此,老年人注意控制血压才能保证高质量的睡眠,而保证高质量的睡眠才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症的有效手段.我科采用中药熏洗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失眠症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病患病率、发病率及血压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在老年人中高血压病尤为常见。自2005年以来,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把高血压病纳入社区慢病管理范畴,通过对社区里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管理(即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健康教育科普化、标准化),提高了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合理用药、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使血压的控制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见于中年人及老年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原发性高血压病正逐渐年轻化。在长期探索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过程中,为减少因血压持久升高出现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减少服药对人体脏器的损害,我院  相似文献   

8.
依拉普利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依拉普利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效果。方法 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12 6例随机分成 2组 ,治疗组口服依拉普利 10mg ,每日 1次 ,根据患者血压情况 ,每周增加 1次剂量 ,最大剂量 4 0mg ;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 30mg,每日 1次。 2组均以 8周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 % ,对照组为 81%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依拉普利是一种安全、有效且适合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血压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对86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检查,计算24小时全天、白天、夜间平均血压及血压负荷值和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情况,同时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LVH)和无左心室肥厚两组,比较两组间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室肥厚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血压均值、血压负荷值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消失及血压负荷值的增高与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血压昼夜变化规律。方法:对101例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昼夜血压监测,将血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结果: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血压变化峰值出现在18时。结论: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化有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中医特色社区管理对高血压病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惠州金宝城市佳园的60位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高血压病社区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予中医特色社区管理,开展中医养生日志管理、辨证施膳、辨证施穴、八段锦养生四项中医特色干预措施,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管理后血压控制率、高血压病知识知晓合格率及健康测量SF-36量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的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率、高血压病知识知晓合格率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采取中医特色社区管理,可有效地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高血压病血压变异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高血压病合并亚临床甲减组及单纯高血压病组各50例,每例均行动态血压监测及抽血行血清TSH、FT3、FT4检测,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单纯高血压病组比较,高血压病合并亚临床甲减组平均舒张压、24h收缩压变异、24h舒张压变异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不但可以影响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而且还会增加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从而可能增加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病眩晕之辨证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晋育  王芳 《光明中医》2010,25(6):1068-1069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由于血压增高而引起的眩晕占整个高血压病的80%以上。近年来众多同道依据中医理论采用辨证分型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对本病辨证分型的认识尚未完善。本文着重针对高血压病眩晕证的辨证分型做一补充,以使之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4.
调节气机升降为主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调节气机方对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对照方法 ,将 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 36例 ,予调节气机升降中药口服 ,对照组 36例 ,予卡托普利口服 ,观察两组的血压 ,中医症状积分、血脂情况。结果 :两组均可以明显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 ;中药组还使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脂紊乱状态明显改善。结论 :以调节气机升降为主的方药能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 ,改善症状 ,调节血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重建认知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重建认知教育,对照组未施加任何干预措施,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包括按时服药,定期测量血压,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低盐饮食,低脂饮食)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在遵医行为方面和血压控制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重建认知可以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已成为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大动脉阻抗增加,这就要求左室更有力地收缩,以保持心排出量,从而导致收缩期血压的增高和左室肥厚。因此,加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对保护靶器官,延缓并发症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动态血压较偶测血压与靶器官之间有更强的相关性,因此,现代治疗观点不仅要求偶测血压降压达标,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是一种危害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临床综合征 ,多由于高级神经中枢调节血压功能紊乱 ,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笔者自 1 983年以来 ,运用民间秘传的中草药治疗高血压病 2 1例 ,在降压及症状改善方面 ,均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 1例中男性 1 5例 ,女性 6例 ;年龄 40~ 81岁 ,平均 5 4 .5岁 ;病程 <4年者 6例 ,4~ 1 0年者 8例 ,1 1~ 2 0年者 4例 ,>2 0年者 3例 ,平均 9.95年 ;属 期者 1 3例 , 期者 6例 , 期者 2例。 2 1例患者的平均血压为 1 72 /1 0 3mm Hg,收缩压最高2 2 5 mm Hg,舒张压最高 1 2 5 mm Hg。…  相似文献   

18.
<正>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简称高血压病。该病是以静息、非药物状态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重复血压测定所得平均值作为诊疗标准(收缩压≥140mm Hg和(或)舒张压≥90mm Hg),并排除相关继发因素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病作为全球死亡风险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有其不容忽视的危害性。近年来,国内对高血压病的中医诊疗进行了诸多探索,兹作综述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9.
杞菊地黄丸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高血压病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也是加重心、脑、肾及血管病变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在我国 ,曾进行过 3次全国性高血压抽样调查 ,结果表明高血压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1] ,目前已有 1亿高血压病患者 [2 ]。由于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的病因、病理尚未完全明了 ,而且绝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即便在血压平稳后仍需长期服药 ,因而不可避免地导致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中医药着眼于整体调治而降压 ,有其独特的优势 [3 ]。近 3年来 ,我们应用杞菊地黄丸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 5 0例高血压病患者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3,(4):787-788
<正>高血压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我国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我国的高血压病以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为特点。血压控制不理想会导致心、脑、肾多个靶器官的损害[1],是诱发脑卒中的高危因素。用药依从性指病人按照处方服药的自愿合作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