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舌诊在男科中的应用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部分,男科病也不例外。望舌包括望舌质、舌态、舌苔。一般来说,舌质主要反映脏腑阴阳气血的盛衰;舌苔反映病邪的浅深,邪正的消长;凡舌的形体与动静发生变化时,都是疾病比较严重之征。舌质淡白为气血两虚,多见于血虚型不育、阳痿、更年期综合征等;舌红多为血热或阴虚火旺,多见于急性前列腺炎、睾丸炎、附睾炎、遗精、附睾结核等;舌红绛,多为热毒内盛,见于梅毒、阴囊坏疽、囊痈、艾滋病等发作期;  相似文献   

2.
中医小知识     
<正>舌诊望诊内容之一。主要察看"舌苔"和"舌质"两方面的形态、色泽、润燥等变化,作为辨别病变的性质、病邪的浅深和病情的虚实等的依据。故有"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的说法。舌质又称"舌体"。舌诊中,一般以舌尖候心肺、舌边缘候肝胆、舌根部候肾,但也不宜拘执于此。舌质的望诊包括形状、色泽、动态和润湿度等。一般来说,脏腑的虚实,重点看舌质。近人认为,舌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3.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客观指标之一,通过舌质、舌苔的变化可以判断人体脏腑气血的盛衰,区别病邪性质分辨病位的浅深,推断疾病转归与预后.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辩证中运用辨舌象有助于明确其致病因素,辨别症状之间的阴阳属性,分清邪正虚实,划清临床证型,识别疾病发展转机,从而指导辨证证治.  相似文献   

4.
刘新  李敏 《职业与健康》1999,15(10):43-43
祖国医学认为:“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侯。”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许多脏腑,脏腑的精气又上荣于舌。所以,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虚实,疾病在卫、气、营、血变化过程中,舌质和舌苔的颜色变化往往是辩证论治的重要依据之一;舌体的大小和舌面的燥、湿、干、润,直接反映了津液存亡。现将近二年内通过观察舌象变化,在指导颅脑损伤术后100例合并高颅压症的患者补液问题中几点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舌象与疾病     
中医大夫看病常在诊脉后,观察患者舌象变化,舌象在临床疾病诊疗中有何意义呢?清代医学家唐容川曾说:“舌为心之苗而居口中,脏腑之气发现于口者,多着于舌,故望舌苔可以诊知脏腑诸病”。一般认为:脏腑的功能征象在舌尖应为上焦心肺,而舌中应为中焦脾胃,舌根应为下焦肾脏,舌边应为肝胆。不同脏腑有病,可在相应的舌面上表现出来。 看舌主要包括舌质与舌苔两部分。舌质是指全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为舌面上所生的一层苔状物质。正常人舌象是舌体不胖不瘦、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而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通常称为“淡红舌、  相似文献   

6.
晨起对镜把舌伸出口外,观察自己的舌质、舌苔,能起到早日防病治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辨舌质可辨脏腑的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辨舌指南》舌头和五脏关系密切,仅靠看舌头,就能知道你的脏腑是否健康。【小编推荐】书名:《零基础学舌诊》ISBN:9787-5537-6369-9【购书渠道】可去各地新华书店实体购买,或登录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天猫旗舰店等电商平台购买。  相似文献   

8.
中医看病,很重要的珍断便是细观舌象。这项医术是历代医家研究、总结积累而成的。通过望舌,可以观察舌质的色泽变化,舌苔的干湿厚薄等,再结合问珍、闻珍、等珍断方法,就可以确定疾病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舌象包括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舌质即舌体,舌苔是附着于舌体面上的一层苔状物。正常舌象是“淡红舌”、“薄白苔”。中医  相似文献   

10.
观舌辨病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都分。中医理论认为,舌是心之窍、脾之外候,也是五脏六腑之外候。舌与其它脏腑的经络联系和功能联系甚为密切。故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虚实,疾病的轻重变化,都能客观地反映于舌象。观舌辨病主要在查看舌质、舌苔以及舌下脉络的变化。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组织,正常人的舌体应是淡红色、质软、活动自如。如舌质淡白表示有虚寒,多为阳气衰弱、气血不足。舌质红表示患有热性病,色泽越红,热越重。舌质深绛而无苔,是胃阴已亏,病情深重。若舌体厚而大是热盛、湿重。舌体薄而瘦小,多为津亏、气血亏损之表现。舌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失眠病人舌象、血液流变学的病理生理特征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对照试验方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病人与健康人各70例,采集舌象及血液流变参数,并探讨各组相关因素的联系.结果 舌苔、舌色、舌形、舌质的R、G、B值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失眠组病人舌象改变,以黄苔、舌苔厚、舌红、舌紫、点刺、舌尖红、瘀斑、舌胖大、齿痕为常见.失眠组舌红、舌紫患者的血液黏度增高;舌有瘀斑、点刺的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舌象有齿痕的患者血液的有形成分减少.  相似文献   

12.
舌苔辨病,在中医中被称为“舌诊”。为什么病体的虚实、病邪的深浅,都能从舌苔上反映出来:在《医镜》一书中说:“凡病俱见于舌,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由此可见,各脏腑在舌上都有一定的部位。而舌头又是通过经络和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内脏发生病变,舌头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呈现出五颜六色的舌苔,这就是舌苔为什么能反映疾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止敬 《家庭医学》2007,(24):49-49
一面镜子 舌头是需要经常加以注意的,它是人体健康的一面镜子。正常的舌上布满丝状和晕状的舌乳头,其表面还有一层角化细胞,表现为薄白苔。医生常把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作为反映人体健康情况的一个小平台。舌苔是消化食物、说话的辅助器官,一个人如果常年舌苔很厚而且有口气,一般说明胃有点小问题。如果目前没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觉,可先从饮食起居调养入手。  相似文献   

14.
舌头与健康     
凡是看过病的人都知道,在就诊时医生总要认真观察患者的舌头。察舌又称舌诊,望舌可以诊察内脏病变。 舌尖部可反映心肺的病变;舌中部反映脾胃的病变;舌根部反映肾的病变;舌边部反映肝胆的病变。望舌主要是观察舌质与舌苔的变化。正常的舌质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如果出现异常则是病态。如:淡白舌表明气血不足,  相似文献   

15.
祖国医学认为,人的舌体与整体的健康有着密切关系。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变化,均可从舌体上反映出来。中医常通过舌诊,以候脏腑之虚实,气血之盛衰。医学家、养生家认为,健运舌体,可使邪火不生,五脏平安,气血顺畅,有利于祛病健身。  相似文献   

16.
地图舌是指因舌面的黏膜上舌苔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没有舌苔,能直接看到发红的舌黏膜,而其周围的舌黏膜不规则隆起呈白色,使舌面看起来像一张地图,故称为“地图舌”。地图舌常见于4~5岁的孩子。孩子出现地图舌后。一般常伴有进食不好、面黄肌瘦、盗汗夜惊、便溏或便秘等症状。  相似文献   

17.
祖国医学所说的舌苔,实际上包括舌和苔两方面:舌是指舌的本质;苔是指舌上的一层苔垢。苔是脾胃之气蒸化而成的,人体内部的寒、热、虚、实,都会影响舌苔的变化。大体说,反映在舌质的以气血变化为重点,反映在  相似文献   

18.
凡是看过中医的人都知道,在就诊时医生总要认真按脉、观舌。观察舌象主要包括舌质、舌体、舌苔等。人的正常舌质的颜色淡红润泽,上面有一层薄薄的白苔,象一层透明的青纱,盖在淡红的舌质上,使舌质若隐若现,生气盎然。古人形容说,舌头上有一层薄苔,就象大地上铺盖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中医舌象分析仪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介绍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化中医舌象分析仪,对舌象采集环境和方法的标准化、舌象特征的定量分析和舌象数据的管理等关键技术作了简述。舌象分析仪突破了传统舌诊方法的主观局限性,为中医提供了一种无创、定量和客观的舌象分析工具,对中医的教学、临床诊断、科研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制一种舌象分析仪,该分析仪主要用于解决目前传统中医舌象诊断过程中存在的主客观误差等问题。方法: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架构,以专门设计的舌图像采集装置与通用计算机为主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字图像分析技术的运用,完成舌图像的采集控制、舌图像校正预处理、舌图像分割以及舌图像特征分析识别等功能。结果:通过一定量样本的学习训练,舌型特征的识别准确率接近90%。结论:舌象分析仪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舌诊的客观性分析,该设备可应用于中医舌诊的临床与教学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