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穴位埋线配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药物治疗。观察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综述近五年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文献,发现针刺治疗包括单纯针刺法;局部取穴、局部+远端取穴、透刺;针刺配合药物;针刺蝶腭神经节。通过临床研究发现针刺治疗过敏鼻炎可以提高过敏性鼻炎患者近期及远期生活质量。对于针刺治疗过敏鼻炎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针刺蝶腭神经节配合内舒拿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8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内舒拿鼻喷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应用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鼻炎主要症状评分、过敏性鼻炎生活质量测评量表(RQL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分别为95.35%和79.0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蝶腭神经节配合内舒拿鼻喷剂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蝶腭神经节配合局部取穴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针刺蝶腭神经节,有针感后出针,针刺双侧迎香和印堂穴,留针20min,隔2~3d治疗1次,每周治疗2次,蝶腭神经节交替单侧取穴,共治疗4周。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10mg,每日1次,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鼻炎症状评分及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91%(20/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17%(13/2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鼻炎症状评分及VAS评分均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症状评分和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针刺蝶腭神经节配合局部取穴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鼻炎症状,优于口服氯雷他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针刺蝶腭神经节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我院针灸科187例行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寻与针刺蝶腭神经节相关的副反应发生率。结果:133例患者完成了全程针刺治疗,54例患者完成了部分针刺治疗,共进行了1654次蝶腭神经节针刺。187例中8例(4.3%)出现与针刺蝶腭神经节相关的副反应;1,654次针刺蝶腭神经节共出现9次(0.5%)针刺相关副反应。结论:针刺蝶腭神经节总体上是安全的,但操作者必须受过良好的针刺基本功训练且必须熟练掌握翼腭窝的显微解剖,并选择合适的病例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光明中医》2021,36(17)
目的观察蝶腭神经节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方法将15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试验组(78例)和对照组(78例)。试验组采用蝶腭神经节针刺配合穴位贴敷,针刺一周1次,穴位敷贴10 d一次。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胶囊每日10 mg。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鼻塞,流鼻涕及鼻部不适情况。结果 2组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试验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蝶腭神经节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能有效缓解症状,优于抗组胺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8例AR患者随机分为揿针组、针刺蝶腭神经节组(针刺组)、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组(联合组),每组36例。揿针组取穴迎香、印堂和肺俞穴,留针2 d,间隔1 d;针刺组取蝶腭神经节针刺,每7 d治疗1次;联合组采用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进行治疗。治疗30 d后,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IgE水平、RQLQ评分和鼻炎症状评分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与揿针组和针刺组比较,联合组患者血清总IgE水平、RQLQ评分和鼻炎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揿针组、针刺组和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8%(28/36)、75.0%(27/36)和94.4%(34/36),揿针组和针刺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联合组(P 0.05)。结论: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可显著降低AR患者血清中总IgE水平、改善AR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鼻炎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4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配合雷火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护理。结果:痊愈30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有效率91.1%。结论: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过敏性鼻炎可提高其效率。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中医学称之为“鼻鼽”、“鼻嚏”,是临床常见的顽症之一。针灸疗法作为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报道日渐增多,不论在处方选穴上,还是在手段方法上,时有创新,现综述如下:1 治疗方法1.1 体针疗法  张氏[1]采用针刺蝶腭神经治疗本病185例。方法:针刺同侧颧弓下正中位咬肌前缘,刺到蝶腭神经节,留针15分钟,每5分钟行强刺激1次,双侧可同时进行,每周1次,4次为1疗程。结果:治愈82例,占44.3%;显效为75例占40.5%;有效为26例占14.1%;总有效率为98.9%,无效2例占1.19%。…  相似文献   

10.
回顾进十年来国内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相关文献。总结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优势、选穴特点及规律。从单纯针刺疗法、蝶腭神经节针刺、针刺结合艾灸、针刺结合中药疗法及过敏性鼻炎的针刺治疗选穴特点进行综述。归纳过敏性鼻炎的针刺临床选择最多的穴位,说明针刺治疗的特点:独特、简便、经济、灵活,且疗效显著,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氯雷他定片联合糠酸莫米松喷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治疗4星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Ig E水平和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Ig E水平及RQLQ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Ig E水平及RQLQ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蝶腭神经节是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针刺蝶腭神经节结合脐贴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3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急性发作期加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刺蝶腭神经节结合脐贴治疗.治疗前后评价测定患者鼻炎症状量表(TNSS)分数和鼻炎伴随症状量表(TNNSS)评分、血清免...  相似文献   

13.
“过敏性哮喘”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但在治疗上却颇为棘手。李氏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鼻炎的方法,笔者用于治疗过敏性哮喘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观察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8例AR患者随机分为揿针组、针刺蝶腭神经节组(针刺组)、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组(联合组),每组 36例。揿针组穴取迎香、印堂、肺俞穴,留针2 d,间隔1 d;针刺组取蝶腭神经节针刺,每7d治疗1次;联合组采用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进行治疗。治疗30天后,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IgE水平、RQLQ评分、鼻炎症状评分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与揿针组和针刺组比较,联合组患者血清总IgE水平、RQLQ评分和鼻炎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 (P<0.05);揿针组、针刺组、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8%、75.0%、94.4%,揿针组和针刺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联合组(P<0.05)。结论: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可显著降低AR患者血清中总IgE水平、改善AR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鼻炎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天灸配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行天灸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和体征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灸法联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此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督灸联合走罐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先于患者背部行走罐治疗,然后行督灸治疗,治疗6次后对患者症状、体征变化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2.86%。结论:督灸联合走罐疗法可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刺翼(蝶)腭神经节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相关症状改善的程度、时间、持续性,探讨该针刺法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存在鼓室积液)随机分为针刺+药物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配合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之针刺翼(蝶)腭神经节,连续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针刺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的差别。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0%,优于对照组67.50%,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效率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药配合射频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5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口服盐酸西替利嗪及曲池注射7 d,第8天应用射频对蝶腭神经、筛前神经分布的区域行黏膜消融,术后口服盐酸左旋咪唑及玉屏风散,并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鼻剂。结果全部患者均随访1 a以上。显效42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结论中西药配合射频治疗常年变态反应性鼻炎,既可以选择性阻断鼻腔副交感神经支配,降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破坏喷嚏反射弧传入通路,使鼻腔黏膜血管扩张减轻、腺体分泌减少以及对外界刺激敏感性下降,又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改善过敏性体质,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蝶腭穴联合依巴斯丁及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方法: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抗组胺药依巴斯丁及鼻喷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组加用针刺蝶腭穴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主要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均改善(P<0.05)。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蝶腭穴联合依巴斯丁及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