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朱凤华 《当代医学》2013,(20):75-75
目的比较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及光固化流动树脂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186颗)楔缺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和光固化流动树脂进行修复,于修复后1年进行对比观察。比较3组间修复体的质量和具体失败原因。结果 1年疗效,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组的成功率为87.10%,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组的成功率为82.26%,光固化流动树脂修复组的成功率为9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修复1年后,光固化流动树脂修复楔状缺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光同化复合树脂。  相似文献   

2.
三种材料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斌  刘根娣 《现代医学》2003,31(4):237-238
目的比较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和Dyract复合体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82例412颗患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和Dyract复合体修复缺损,修复1年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玻璃离子水门汀组修复成功率为81.88%,光固化复合树脂组为88.32%,Dyract复合体组为95.62%.Dyract复合体组修复成功率显著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组和光固化树脂组(均P<0.05).结论 Dyract复合体是修复楔状缺损的较好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光固化复合树脂、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方法 将300个楔状缺损患牙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用聚羧酸锌水门汀垫底,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B组用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一年后随访.结果 A组成功率为81.6%,B组成功率为95.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  相似文献   

4.
修复牙体楔状缺损。方法 :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光与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修复的方法 ,先用玻璃离子水门汀覆盖窝洞基底面再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恢复牙体外形。结果 :经 1a~ 2a疗效观察 ,成功率达 95 %。结论 :牙体楔状缺损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光固化复合树联合修复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三种充填楔状缺损材料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187颗楔状缺损的患牙,分别用富士玻璃离子黏固剂、光固化复合树脂、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随访观察1年.结果 三组修复的成功率分别为75.00%、81.25%、94.37%.富士玻璃离子黏固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成功率高于前两者,同时具有前两者的优点.结论 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是修复楔状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流动树脂修复牙体浅型楔状缺损的疗效。方法 将128例352颗浅型楔状缺损的患牙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流动树脂充填,1.5年后随访评价其疗效。结果 玻璃离子的成功率为80.87%,复合树脂组的成功率为83.33%,流动树脂修复浅型楔状缺损的成功率为94.17%,高于另外两组(P〈0.01)。流动树脂修复牙体浅型楔状缺损的成功率高于玻璃离子组和复合树脂组。结论 流动树脂是修复牙体浅型楔状缺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三种材料(方法)修复楔状缺损牙的疗效。方法56例288颗楔状缺损牙随机分成A、B、C3组,A组用玻璃离子水门汀,B组用光固化复合树脂,C组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充填修复;并在1年后随访。结果A组96颗牙中有85颗成功,成功率88.5%;B组96颗牙中有77颗牙成功,成功率80.2%;C组86颗牙中有81颗成功,成功率94.8%。结论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充填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其他两种用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玻璃离子水门汀填充牙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门诊收治的50例(共186颗)牙楔状缺损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光固化复合树脂与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修复组(观察组),共62颗,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组(对照1组),共58颗,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组(对照2组),共66颗,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2年的修复观察,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玻璃离子水门汀填充牙楔状缺损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光固化复合树脂与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比较。方法72例218颗患牙分两组各占一半,一组进行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另外一组进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结果两组成功率在表面磨损以及对牙髓活力改变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两种材料均有很高的修复成功率,但在临床应用仍需注意适当的病例选择。  相似文献   

10.
苏伟  罗美界  兰秋奎  何灏逾 《广西医学》2014,(4):519-520,529
目的对比分析Z350型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与玻璃离子水门汀两种不同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72例共459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A组(230颗患牙)采用Z350型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修复,B组(229颗患牙)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修复后随访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修复后分别于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进行随访,A组成功率分别为100%、98.26%和94.78%,B组分别为99.13%、92.14%和83.41%。修复12个月、18个月时,A组成功率均高于B组(P均〈0.05)。A组、B组继发龋、牙冠颜色变化、牙髓病变、缺损及边缘不密合发生率均低于B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修复材料脱落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两种材料修复楔状缺损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Z350型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的远期成功率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  相似文献   

11.
三种方法治疗中老年人根面龋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玲  陈平 《医学综述》2009,15(3):478-480
目的比较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中老年人根面龋的疗效。方法106例426个根面龋患牙随机分成A、B、C三组,用不同材料修复,A组用玻璃离子水门汀,B组用光固化复合树脂,C组用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随访2年后的疗效。结果A组142颗牙中有16颗牙失败,成功率88.7%;B组142颗牙中有27颗牙失败,成功率81%;C组142颗牙中有5颗牙失败,成功率96.5%。结论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根面龋的成功率略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根面龋的成功率,但光固化复合树脂比玻璃离子水门汀美观、耐磨。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的成功率高于另外二者,同时具有二者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应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材料、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及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流动树脂材料三种不同的楔状缺损修复方式,比较对照这三种修复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180颗尖牙或是前磨牙牙齿楔状缺损需要修复的患者64例,分为A、B、C三组,每组60颗牙齿,分别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材料、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流动树脂材料三种方法修复楔状缺损,并于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疗效。结果:充填后6个月A、B、C组三种方法修复楔状缺损的成功率分别为81.67%、93.33%和95.00%,其中B、C两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本质暴露的牙齿楔状缺损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流动树脂材料具有较高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方法: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结论:对于前牙较浅的楔状缺损可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对于前牙较深的楔状缺损以及前磨牙及磨牙可用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同时对于磨牙亦可用玻璃水门汀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较流体树脂、光固化复合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普通玻璃离子修复楔状缺损的后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病人198颗楔状缺损,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使用Z350流体树脂(A组)、Z350光固化树脂(B组)、FujiⅡ复合玻璃离子(C组)和FXⅡ玻璃离子(D组)行充填修复,修复后于6个月、12个月门诊随访,采用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署评价系统对治疗后的患牙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 6个月时FXⅡ玻璃离子的成功率低于其他三组(P<0.05),12个月时,Z350流体树脂、FujiⅡ玻璃离子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Z350流体树脂和FujiⅡ加强型玻璃离子是修复楔状缺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牙齿楔状缺损患者90例203颗楔状缺损患牙,随机分为三组:A组患者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填充,B组患者采用FX-Ⅱ型玻璃离子填充,c组患者采用FX-Ⅱ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加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修复方法。结果:C组成功率为95.6%,与A组82.4%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的89.6%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结论:联合使用玻璃离子和复合树脂充填修复楔状缺损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Dyract AP复合体和3M-VitremerTM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两种材料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便利取样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接受楔状缺损修复治疗的89例患者的246颗楔状缺损患牙,随机法分为A、B两组。A组(121颗)采用Dyract AP复合体充填修复,B组(125颗)采用3 M-VitremerTM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修复,随访期为2年,评定两种材料修复成功率.结果 术后1年末,A组患牙修复成功率(91.0%)与B组(9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393,P>0.05);术后2年末,A组成功率(79.4%)显著低于B组(89.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00,P <0.05).结论 3M-VitremerTM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楔状缺损效果优于Dyract AP复合体。  相似文献   

17.
三种充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选择比较理想的修复楔状缺损的材料.方法 160例患者的510颗患牙随机分为3级组,分别用FX-Ⅱ型玻璃离子,Spectum光固化复合树脂和Dyract AP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修复1、3年复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修复后1、3年成功率分别为:FX-Ⅱ玻璃离子组83.77%、73.48%;Spectum光固化复合树脂91.93%、77.30%;Dyract Ap复合体93.13%、91.11%;术后1年Dgyact复合体组、Spectum光固化复合树脂,成功率高于FX-Ⅱ玻璃离子组,3年Dgyact复合体组成功率高于Spectum光固化复合树脂、FX-Ⅱ玻璃离子组(P<0.05).结论 Dgyact Ap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较于Spectum光固化复合树脂、FX-Ⅱ玻璃离子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楔状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疾病 ,中老年多发。由于楔状缺损好发生于牙齿的唇 ,颊侧颈部 ,以往临床上多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 ,由于玻璃离子水门汀的物理机械性能比较差 ,故临床效果不满意。作者使用光固化瓷化树脂修复楔状缺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对2000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院门诊患者537例 ,910颗楔状缺损患牙进行修复治疗 ,其中男性312例 ,女性225例 ,年龄25~71岁。随机分成实验组 (光固化瓷化树脂修复组 )564颗患牙和对照组 (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组 )346颗患牙。1.2材料光固化瓷化树脂 ;…  相似文献   

19.
两种方法修复楔形缺损牙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静 《广西医学》2006,28(4):535-536
目的比较而至富士Ⅸ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卡瑞斯玛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形缺损牙的疗效.方法78例368个楔形缺损牙随机分成两组,用两种材料作修复,Ⅰ组用而至富士Ⅸ型玻璃离子水门汀,Ⅱ组用卡瑞斯玛光固化复合树脂.1年后随访疗效.结果Ⅰ组的184颗牙中有9颗失败,成功率为95.11%,Ⅱ组的184颗牙中24颗失败,成功率为86.96%.结论用而至富士Ⅸ型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楔形缺损高于卡瑞斯玛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形缺损的成功率,而卡瑞斯玛光固化复合树脂比而至富士Ⅸ型玻璃离子水门汀更美观.提示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牙位、缺损度以及患者的要求选择恰当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0.
楔状缺损是一种较常见的牙体非龋性疾病 ,患病率约为5 3% ,无症状的浅缺损不必治疗 ,较深的缺损需做充填治疗。本文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和夹层技术分别修复楔状缺损 ,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 0例 4 98个楔状缺损牙 ,男 87例 ,女33例。年龄 2 4~ 75岁。选择的患牙均为深形楔状缺损 ,深达牙本质 ,未穿髓 ,无龋坏 ,无充填体 ,无牙周病 ,牙髓活力正常。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 3组 :玻璃离子组 4 0例 16 2个 ,光固化组4 0例 16 5个 ,夹层技术组 4 0例 171个。材料 :玻璃离子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