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为了探讨儿童体格形态和体能测量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201名5-6岁儿童进行了体格形态和体能测试,指标包括、体重、身高、胸围、立定跳远、20米跑时间和单腿站立时间。结果 仅一对典型变量有统计学意义。其特征值为0.386,贡献率达93.66%,典型相关系系数为0.528,表明学龄前儿童的体格形态与体能发育之间有相关性。典型变量中,身高和立定跳无的载荷最大。结论评价学龄前儿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身体形态指标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6 405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身体形态指标(身高、坐高、体重、胸围及皮褶厚度)测量与身体素质(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10 m往返跑、走平衡木及双脚连续跳)的测试,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选取第一对典型变量进行分析,典型相关系数为0.760(P<0.001)。代表身体形态指标的典型变量为身高、胸围、腹部皮褶厚度及体重,其中身高的作用最大。代表身体素质指标的典型变量为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及10 m往返跑时间,其中立定跳远的作用最大。身高及胸围指标对身体素质起到积极作用,腹部皮褶厚度及体重对身体素质起到负面影响。 【结论】 学龄前儿童身体形态指标与身体素质指标存在相关性,身高和立定跳远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3.
探讨中小学生体格成分与身体功能的关系,为制定学生体质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宁波市3 087名6 ~18岁中小学生2010年全国体质健康调研的部分数据,对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胸围和臀围等体格成分与立定跳远、50 m跑、握力、坐位体前屈、肺活量等身体功能指标进行典则相关分析.结果 共得到5对典则变量.反映男、女两组典则相关关系主要是第1对典则变量,典则相关系数的贡献率分别达到0.977和0.957(P值均<0.01).对不同性别的典则变量作进一步分析表明,年龄、身高、体重与男生50 m短跑、立定跳远和肺活量关系密切,而与女生肺活量、立定跳远和坐位体前屈关系密切.结论 学生的体格指标与身体功能素质有着密切联系,利用典则相关分析能找出体格变量与功能变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992年测试的939名3~7岁儿童的身体形态指标及运动素质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用典型相关分析,得出了典型变量,通过进一步对典型指标的分析,得到结论:第一对典型变量起主要作用的是身高、体重、胸围、纵跳摸高、20米跑、立定跳远、肩投沙包,即身体形态指标与运动素质指标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201名5~6岁学龄前儿童形态和素质指标发育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体重、身高、胸围等形态指标发育水平与爆发力(立定跳远)、速度(20m跑)等素质指标发育水平存在显著性相关,且在女童中的相关性较男童强。多元回归分析指出:身高能较好地反映素质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体能素质,探讨利用线性回归制定其体能四项运动指标正常值的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武汉市江岩区、江汉区6所幼儿园对307名4-6.5岁儿童进行体能调查。结果 20米跑、立定跳远和投掷沙包,性别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纵跳摸高未发现性别差异;四项运动指标在频数分布中呈正偏态;另外,四项运动指标与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相关。结论 在采用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的方法,制定学龄前儿童体能四项运动指标正常值范围时,必须将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进行量比,以全面、准确地评价儿童的体质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学龄前肥胖儿童体能现状,为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法和标准化测试,了解儿童日常体力活动情况及体能水平。结果获得学龄前肥胖儿童平均每天睡眠、静坐、活动时间及活动强度和体能相关各项指标的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学龄前肥胖儿童平均每天静坐时间长、活动时间短,活动强度低。男童体能综合评价均不合格,女童仅16%合格。体能单项指标,肥胖男童坐地前伸、网球掷远、连续双脚跳、折返跑、立定跳远、走平衡木的合格率分别为28.6%、4.8%、4.8%、11.9%、7.1%、0%,肥胖女童坐地前伸、网球掷远、连续双脚跳、折返跑、立定跳远、走平衡木的合格率分别为24%、28%、16%、8%、16%、8%。结论肥胖儿童日常体力活动水平低,体能差,需进行个性化、针对性强的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西城区3—6岁儿童体质现状,评价儿童健康状况,为幼儿园体质测试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二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西城区抽取349名儿童,测试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和体能素质指标(10m往返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双脚连续跳、网球掷远、走平衡木)。结果10m往返跑、立定跳远、双脚连续跳、网球掷远、走平衡木这5项体能素质随着儿童年龄增长稳定提高,其中反映柔韧性的坐位体前屈指标女童大于男童,反映速度力量的网球掷远指标男童大于女童。结论儿童体质状况有年龄和性别差异,应根据年龄和性别特点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促进体质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3~6岁儿童体质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为开展科学的体格锻炼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北京市3~6岁儿童5 813例。测试指标包括:身高、坐高、体重、胸围、皮褶厚度、安静心率、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10 m折返跑、走平衡木和双脚持续跳跃。结果各项形态指标存在性别差异,身高、坐高、体重、胸围男童均大于女童,皮褶厚度除6岁组之外女童大于男童。5年间,身高、坐高、体重、胸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体重平均增加0.49 kg,身高、胸围、坐高分别平均增长1.00 cm、1.16 cm和0.31 cm。儿童安静心率男童为88.36~94.31次/min,女童为90.44~95.86次/min,均低于全国水平。男童立定跳远、网球掷远、10 m折返跑、走平衡木和双脚连续跳优于女童,女童坐位体前屈优于男童,存在性别差异。立定跳远、走平衡木、双脚连续跳成绩大都有提高;男童坐位体前屈成绩下降;6岁组10米折返跑、网球掷远成绩下降;3岁组网球掷远成绩有提高,但仍低于全国水平。结论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增长符合3~6岁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心脏功能发育良好;素质指标总体上优于全国水平,部分指标尚有待提高;应结合体质监测的结果开展科学的体格锻炼,加强对大班儿童监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与运动能力之间的关系。 方法 按 3∶1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测量儿童身高、体重和立定跳远、沙包掷远、单脚站立、2 0m快跑四项运动能力 ,以WHO标准为参照值 ,按WHO推荐评价法评价营养不良、肥胖及正常儿童 ,比较这 3种营养状况儿童的 4种运动能力。 结果 不同营养状况儿童的立定跳远、沙包掷远、2 0m快跑三项运动能力有差异 ,营养不良儿童各项运动能力均比正常儿童和肥胖儿童差。正常儿童与肥胖儿童除沙包掷远有差异外 ,其余运动能力差异不明显。 结论 儿童的营养状况对运动能力有影响 ,各种营养不良儿童的运动能力较差 ,在体育活动中 ,要加强对营养不良儿童的医务监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描述2~3岁幼儿身体形态和运动能力,及其与喂养因素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149名2~3岁幼儿的身高、坐高、体重等身体形态,走平衡木、网球掷远、立定跳、坐位体前屈、劈叉、折返跑、单杠悬垂等运动指标进行测量;对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月龄及幼儿目前食欲等喂养因素进行调查。 【结果】 男童在身体形态指标的数值上高于女童,运动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工喂养与混合喂养幼儿的身体形态指标高于母乳喂养的幼儿;典则相关分析表明,身体形态指标中身高、体重与身高别体重的作用都比较大,运动能力指标中走平衡木、网球掷远、立定跳远、劈叉指数和20 s反复横跨的作用较大。 【结论】 婴幼儿期的喂养因素对身体形态有重要影响;2~3岁幼儿身体形态指标与运动能力指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19年宁夏6~18岁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和身体素质情况,为提高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宁夏地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6 076名6~18岁儿童青少年,测量体重、身高、身体素质指标(50 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分析营养状况和身体素质情况,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距,用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状况与身体素质的关系。  结果  2019年宁夏地区6~18岁儿童青少年消瘦率为6.9%、超重率为12.6%、肥胖率为8.7%;坐位体前屈、50 m跑、立定跳远的不及格率分别为10.0%,8.6%,26.7%,及格率分别为63.5%,63.7%,55.5%,良好率分别为14.7%,11.7%,12.3%,优秀率分别为11.8%,16.0%,5.5%;消瘦组坐位体前屈、50 m跑、立定跳远及格及以上率低于体重正常组;超重组50 m跑、立定跳远及格及以上率低于体重正常组;肥胖组坐位体前屈、50 m跑、立定跳远及格及以上率低于体重正常组(OR值分别为0.75,0.72,0.77;0.79,0.52;0.73,0.52,0.32,P值均 < 0.05)。  结论  2019年宁夏儿童青少年存在消瘦和超重肥胖的双重负担,身体素质与营养状况存在相关性,可以通过控制消瘦和超重肥胖来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体重指数(BMI)与体质健康指标的相关性,为提高学龄前儿童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9—10月对丽水市城区幼儿园进行分类,随机抽取25所幼儿园中3 484名3~6岁在园儿童进行体格测量,以及体质健康指标10 m往返跑、网球掷远、走平衡木、双脚连续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6个项目监测,按照我国“2~6岁儿童BMI标准”进行BMI评价,按“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进行体质监测综合评定,用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BMI与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3 484名儿童中,男童1 860名(53.39%),女童1 624名(46.61%),根据BMI评价,消瘦77人(2.21%),正常体重2 765人(79.36%),超重424人(12.17%),肥胖218人(6.26%),男女童BMI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356,P<0.001)。消瘦、正常体重、超重、肥胖这四组儿童的体质监测不合格率分别为38.96%、7.63%、13.44%、31.65%。不同BMI的四组儿童间比较,在体质监测的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网球掷远3个项目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瘦组和肥胖组儿童的坐位体前屈得分均小于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儿童,超重组儿童的立定跳远得分均大于正常体重组和肥胖组儿童,正常体重组儿童的网球掷远得分均小于超重组和肥胖组儿童。 结论 丽水市城区不同BMI的男女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状况差异较大,肥胖、消瘦的学龄前儿童体质监测不合格率较高,建议学龄前儿童体重应控制在正常范围,以提高身体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丽水市3~6岁城乡学龄前儿童体质现状,分析影响儿童体质的因素。方法 抽取丽水市城乡6所幼儿园共80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和体质调查。结果 除6岁男童外,其他城镇儿童体质总得分均高于同龄乡村儿童(P0.05),城乡差异主要体现在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立定跳远、10m折返跑、双脚连续跳;体质总得分与室内身体静态活动平均每天时间、父亲身高、父母亲教育程度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 社会、学校和家庭各个层面应该共同努力从营养、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等多方面全面促进城乡儿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3~6岁汉族、维族儿童体质状况,分析测试结果,查找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指导儿童保健工作,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发展。方法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法,抽取乌鲁木齐市7个区的1560名学龄前儿童。测试指标包括身高、体重、10m往返跑、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坐位体前屈和走平衡木。结果乌鲁木齐市3~6岁儿童体重、身高及素质指标均符合生长发育规律,维族儿童体质优于汉族儿童。结论乌鲁木齐市儿童体质发育状况良好,汉族儿童应加强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肥胖程度对体能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高校学生肥胖程度对体能素质的影响,为预防学生肥胖和提高高校学生体能素质提供依据。方法测量潍坊医学院696名2003级本科生的身体素质,分析体重与台阶试验、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闭眼单脚站立测试成绩的关系。结果肥胖人群和超重人群台阶试验,握力成绩不及格率高于正常人群(P值均<0.05)。立定跳远不及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肥胖人群>超重人群>正常人群(P值均<0.05)。肥胖人群闭眼单脚站立不及格率高于正常人群和超重人群(P值均<0.05)。结论大学生肥胖者体能素质较差,应通过加强锻炼、合理饮食、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改进体能素质。  相似文献   

17.
张玉贞  黄锐赞  林贞 《现代保健》2014,(20):115-117
目的:探讨使用体质分析与指导系统对促进学龄前儿童体质与运动能力的作用。方法:对本地区23所城区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连续3年进行体质分析与指导,共5686人次,测量身高、体重、10 m折返跑、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坐位体前屈、走平衡木8个项目,按照结果给予个体化运动指导方案。结果:总体优秀率逐年上升,不合格率逐年下降;选取一年龄组连续3年纵向分析,男女子组优秀率均逐年上升,不合格率逐年下降。结论:体质分析与指导系统能够促进学龄前儿童体质与运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郁超然 《中国校医》2019,33(12):881
目的 对体育活动与苏北地区5~7岁农村留守儿童生存教育的价值关系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法、实验法、逻辑分析法对25所农村幼儿园5~7岁农村幼儿的身体素质、社会适应能力进行测试,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体育活动与苏北地区5~7岁农村留守儿童生存教育的价值关系。结果 5~7岁非留守儿童的身高、体重、立定跳远、双脚连续起跳、10米折返跑成绩均高于同年龄段留守儿童(P值均<0.05);6岁男孩中,非留守儿童比留守儿童身高的平均值高3.3 cm ,5~7岁非留守儿童的网球掷远和平衡木成绩均高于同年龄段留守儿童(P值均<0.05);在体育活动干预下,实验组在生活自立、运动、作业、交往、社会化、自我管理六个指标上均有提升(P值均>0.05),尤其作业、社会化、自我管理三个项目的平均分提升超过2分。对照组各指标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通过体育活动可以有效促进苏北地区5~7岁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