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王巧云 《中原医刊》2004,31(23):43-44
目的:探讨安全教育干预与护理质量的关系.方法:分析2000-2001年内科病人口头或书面投诉6宗的原因,制定安全教育措施组织实施后进行评价。结果:2002年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病人满意度从95.3%上升至96.7%,无1例与护理工作有关的投诉,无1例差错事故;各项护理指标全年达标,医院护理质量评估内科获奖次数较2001年增加2次;全年住院病人与2001比较增加98人。结论:加强安全教育干预,能减少病人的投诉,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右江医学》2017,(3):355-357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急诊科2013年5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11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以2014年5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1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急救不到位、护理缺陷、护理投诉比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调查问卷对两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急救不到位、护理缺陷、护理投诉比例分别为0.88%、2.63%、3.51%,护理满意情况评分为(96.17±2.74)分,护理质量评分为(94.47±2.20)分;对照组急救不到位、护理缺陷、护理投诉比例分别为17.70%、19.47%、22.12%,护理满意情况评分为(74.52±2.25)分,护理质量评分为(73.26±2.13)分,两组护理管理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急诊科护理管理的质量,降低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4R危机管理理论的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78例,依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接受4R危机管理理论的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护理投诉发生情况以及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68%(3/39)、护理投诉发生率为2.56%(1/39),均低于对照组的35.90%(14/39)、23.08%(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书写规范性、操作熟练性及服务态度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R危机管理理论的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中,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投诉发生率,且护理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提高儿科急诊护理工作质量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风险管理实施前(2014年6至2014年12月)和风险管理实施后(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两个时段儿科急诊患者各180例,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实验组。对实验组护理风险进行管理。待一段时间后,统计、分析两组手术室护理相关结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4例投诉事件,1例纠纷事件,对照组中38例投诉事件,35例纠纷,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引入儿科急诊风险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医务人员可识别、评估、处理及控制风险,大大降低了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5.
1996年~ 1 999年 ,我院共收到 390封关于医疗、护理方面的投诉信 ,其中医疗方面投诉信约占 6 5 % ,护理服务质量方面的投诉信约占 35 %。为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减少病人与护理人员之间的纠纷 ,我们有必要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投诉原因进行分析 ,从而找到对应的防范措施。1 材料来源  收集自 1 996年~ 1 999年 4a内病人及病人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方面的书面投诉信共 1 36封 ,其中门诊部收到 45封 ,住院部收到 91封。1 .1 投诉定义 :投诉是指病人及病人家属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质量等不满向医院管理部门提出的意见。1 .2 投诉分类 :以…  相似文献   

6.
目的 降低护理风险,保障化疗病人的安全.方法 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按照风险管理程序,实施护理风险鉴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督.结果 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投诉事件降低.结论 对肿瘤科病人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夜间所存在的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方法对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病人夜间护理风险进行总结,并结合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对2014年下半年收治的55例神经内科病人实施风险管理。结果神经内科科室进行风险管理工作后,2014年下半年收治的病人夜间护理效果与2014年上半年相比有明显差异,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从80.00%上升至96.3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明显提高了神经内科住院部的护理质量,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是提高神经内科病房护理质量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护理风险管理的程序.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2月(试验组)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程序化管理.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制定新生儿护理风险项目清单及其各种类型护理风险干预措施,入院首次护理风险评估由专业组长执行,各班风险评估及其管理责任由带班组长负责,登记此期间护理差错事故、护理缺陷及投诉情况,并与2010年3月-2011年2月做历史对照.结果 实验组发生护理缺陷12例,其中皮肤损伤3起,输液外渗8起,其他1起,护理投诉8起;对照组发生护理缺陷41例,其中皮肤损伤12起,输液外渗25起,其他4起,护理投诉25起.两组护理缺陷及投诉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实施程序化护理风险管理,可增加护理风险管理的预见性,避免风险评估的差异性,进一步明确风险责任,保证患者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在肿瘤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择取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到我院肿瘤内科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划分为参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其基础上接受护理风险管理,统计对护理工作开展的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投诉以及护理安全质量合格情况,并进行评价与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方式干预,参照组对护理工作开展的满意度为85.00%,研究组为95.00%,经对比研究组对护理工作开展的满意度更高(P0.05)。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投诉以及护理安全质量合格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肿瘤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理想,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增加安全系数,并提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可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者对护、患进行安全教育与护理质量的关系。方法分析我病区(呼吸、消化、血液病区)1999年-2001年病人口头或书面投诉23宗的原因,评析采取相应安全教育措施,组织实施后的效果。结果2002年-2003年5月护理质量大幅度提高,主要表现在:①病人满意度持续在99%以上,没有与护理工作有关的投诉。无护理纠纷发生,亦无差错事故发生。②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③各项护理指标均达标,每季护理质量评比结果获得优秀。④院病人高于以往同期水平。⑤经济效益高于以往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11.
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熊丽  唐海兰  蒋明珉 《西部医学》2009,21(5):881-882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风险管理前与执行风险管理后的护理质量比较,评估护理工作加强风险管理的价值。结果护理综合评分由95.2%上升至97.8%,病人满意度由91.0%上升至97.0%,一般差错由5起降至2起。无护理投诉发生。结论在产科实施风险管理,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妇科病房中的运用。方法对我科2009年4月~2011年5月妇科病房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指导护士避免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结果风险管理前后综合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护理投诉纠纷和护理缺陷发生率下降明显。结论妇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降低护理缺陷,投诉,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高病房满意度,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有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有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种护理管理方法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纠纷率以及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投诉纠纷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95%,对照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7.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可显著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预防或减少护理风险不良事件及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保证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及对策措施.方法通过分析2011年1~12月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2012年采取风险管理措施进行管理. 结果 2011年1~12月我院手术室护理差错和投诉分别为279例和312例,其中人员因素是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的主要原因,设备及环境因素、术中操作因素分别为护理差错和投诉的次要原因.2012年护理差错率、投诉率均低于2011年,护理质量得分、患者护理满意率和手术室医生满意率均高于2011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 结论人员因素、设备及环境因素、术中操作因素是手术室护理的主要风险因素,采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护理差错率、投诉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实施绩效考核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制定本科室的绩效考核方案及具体的绩效考核标准,考核成绩与当月奖金挂钩,把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未实施绩效考核前与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实施绩效考核后的护理质量、病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投诉例数、病人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绩效考核与未实施绩效考核前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健康教育掌握程度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投诉例数明显减少,病人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实施绩效考核可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细节化管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一种提高护理质量的管理方法。方法:分析2007~2008年影响神经外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原因,制订细节化管理措施并进行实施评价。结果:2009年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从91%上升至95%,无一例与护理有关的投诉,无一例差错事故发生。护理质量分上升3.5%~5.6%,护理并发症下降了70%,护理缺点下降了51%。全年住院患者与2008年比较增加208例。结论:加强细节管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8):154-156
目的探讨对呼吸内科患者行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54例。研究组行护理风险管理,常规组行基础护理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2.59%显著高于常规组75.93%,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93.44±5.25)分显著高于常规组(80.30±4.60)分,研究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3.70%、护理缺陷率9.26%、护理投诉率3.70%均低于常规组22.22%、24.07%、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护理缺陷、护理风险以及护理投诉事件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骨科中护理风险管理实施效果.方法 对实施风险管理前与实施后儿骨科医疗综合质量及投诉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医疗和护理质量都有明显提高,投诉和护理缺陷明显减少,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士风险意识,保证了患儿的生命安全,也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实施伤口风险管理对策对急诊科就诊病人护理过程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12-01~2013-02间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慢性伤口病人按入选标准筛选895例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实施伤口风险管理对策,统计平均治疗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病人满意率,与实施风险管理对策前的伤口护理效果进行对照。结果:本组研究对象中,急性伤口和慢性伤口的治愈率分别为99.4%和92.7%,无1例发生感染,平均治疗时间(12.98±3.15)d,低于实施前的(15.29±3.72)d,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零投诉,满意率为99.8%,高于实施前的9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对策实施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7%,显著低于实施前的4.86%,不良事件等级严重度也较实施前有明显减轻,差异均有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诊科伤口处理存在较多风险,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过程控制为目标的伤口风险管理对策能有效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伤口治愈率及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肝胆外科护理投诉的具体原因,并针对性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肝胆外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68例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投诉的资料,分析患者投诉的主要原因,总结分析科室针对护理投诉制定的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结果:68例护理投诉主要原因为:执行岗位职责不到位20例(28.41%)、护理技术23例(33.82%)、服务态度9例(13.24%)、法律意识浅薄8例(11.76%)、其他8例(11.76%)。结论:肝胆外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以及护理服务质量,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正确对待并积极解决患者护理投诉,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