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绞股蓝总苷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晓  朱亮  祁丽丽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7):1207-1207
绞股蓝总苷片是天然中草药葫芦科植物绞股蓝的有效成分,具有调整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形成等功效。而颈动脉及其分支是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好发部位。因此,我们应用绞股蓝总苷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S)患者进行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正>绞股蓝是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绞股蓝的全草。明朱棣《救荒本草》、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均描述其"性苦寒,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其提取物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s,GPS)中的GPSⅢ、Ⅳ、Ⅷ、Ⅻ分别与人参皂苷Rb1、Rb2、Rd、F2结构完全相同。绞股蓝是人参属植物外唯一含有人参  相似文献   

3.
绞股蓝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绞股蓝为葫芦科多年生草本植物Gynostemma pentaphylla(Thunb.)Makino的根茎或全草,味甘、苦,性寒,有益气健脾、化痰止咳、清热解毒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绞股蓝中含有皂苷、氨基酸、黄酮、糖和多种无机元素等,其中皂苷有80多种,6种与人参皂苷相似,绞股蓝的提取物具有抗疲劳、抗缺氧、免疫调节、降血脂、降血糖、保肝、抗溃疡等作用。本文对其药理作用作一综述,为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广西6种绞股蓝中总皂苷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广西6种绞股蓝的总皂苷含量。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绞股蓝中总皂苷的含量。结果;广西绞股蓝中总皂苷的含量范围为4.24%-6.94%。结论:广西6种绞股蓝总皂苷含量均较高,尤以广西绞股蓝为最高,且均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中药制剂绞股蓝总苷片的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其中人参皂苷Rb1和绞股蓝皂苷XLIX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t Universil XB C18色谱柱(150 mm×2.1mm,3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2mL·min-1,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30℃;建立绞股蓝总苷片指纹图谱,运用中国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对10批制剂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其中2个色谱峰进行指认及含量测定。结果 10批绞股蓝总苷片指纹图谱中标定了17个共有色谱峰,相似度值为0.983~0.995。人参皂苷Rb1和绞股蓝皂苷XLIX质量浓度分别在4.2~42.0mg·L-1和9.4~94.0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和99.4%。结论用该方法所建立的皂苷类指纹图谱方法,结合有关成分的含量测定能更好地控制其质量,对提高绞股蓝总苷片的整体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绞股蓝皂苷为绞股蓝的主要活性成分,属于达玛烷型四环三萜,其在药材中含量高、容易获得,主要生物活性体现在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心脑血管保护等方面。绞股蓝皂苷易受酸、碱、酶的影响而降解,水解后不仅脱去糖生成次级苷,而且苷元的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综述绞股蓝皂苷水解产物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寻找结构新颖、活性更强的先导化合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周颖  王世轩  谢明 《中国药师》2020,(12):2461-2466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清肺散结丸中阿克苷、苦玄参苷ⅠB、苦玄参苷ⅠA、三七皂苷R1、绞股蓝皂苷ⅩLⅨ、绞股蓝皂苷A和绞股蓝皂苷ⅩⅦ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一测多评法,以Welch Material C18(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柱温:25℃;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9 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264 nm(检测阿克苷、苦玄参苷ⅠB和苦玄参苷ⅠA)和203 nm(检测三七皂苷R1、绞股蓝皂苷XLⅨ、绞股蓝皂苷A和绞股蓝皂苷ⅩⅦ)。以苦玄参苷ⅠA为内参物,建立其与阿克苷、苦玄参苷ⅠB、三七皂苷R1、绞股蓝皂苷XLⅨ、绞股蓝皂苷A和绞股蓝皂苷ⅩⅦ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各成分含量。结果:阿克苷、苦玄参苷ⅠB、苦玄参苷ⅠA、三七皂苷R1、绞股蓝皂苷XLⅨ、绞股蓝皂苷A和绞股蓝皂苷ⅩⅦ分别在1.87~46.75μg·ml-1(r=0.999 1)、2.03~50.75μg·ml-1(r=0.999 7)、1.06~26.50μg·ml-1(r=0.999 3)、0.97~24.25μg·ml-1(r=0.999 6)、0.81~20.25μg·ml-1(r=0.999 1)、1.39~34.75μg·ml-1(r=0.999 7)、2.26~56.50μg·ml-1(r=0.999 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8.83%(0.97%),100.11%(0.62%),97.92%(1.38%),96.96%(1.40%),97.74%(1.18%),99.15%(0.89%)和99.36%(1.01%)(n=9);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ESM)测定值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所建立的HPLC-QAMS法结果准确,可用于清肺散结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对5省绞股蓝Se、总蛋白及总皂苷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三者相关性。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绞股蓝Se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定绞股蓝总蛋白含量,超声波法提取绞股蓝皂苷和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绞股蓝皂苷的含量。5省中湖北咸丰绞股蓝Se含量最高,四川青城绞股蓝总蛋白及总皂苷含量最高。贵州锦屏绞股蓝Se、总蛋白及总皂苷含量均为最低。5省绞股蓝Se含量与总蛋白含量、总皂苷和总蛋白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910、0.919;实验中随着Se含量的上升,总皂苷的含量也呈上升趋势,但两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绞股蓝Se、总蛋白、总皂苷含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值得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绞股蓝总苷胶囊中绞股蓝皂苷B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5%磷酸(38∶6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结果:绞股蓝皂苷B进样量在0.04~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为102.1%,RSD为1.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绞股蓝总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药物分析杂志》2022,(4):714-719
为了对绞股蓝皂苷A结构进行确证,对绞股蓝总甙、绞股蓝总甙片等质量标准、档案及相关文献进行了查阅和研究,结果发现绞股蓝总甙片和绞股蓝总甙(苷)胶囊质量标准中使用的绞股蓝皂苷A对照品的结构存在差异。经过调研,发现使用绞股蓝皂苷A名称的化合物存在4种可能的结构(长梗绞股蓝皂苷A、绞股蓝皂苷ⅩⅥ、绞股蓝皂苷XLⅢ和(23S)-19-羰基-21,23-环氧-3β,20,21-三羟基达玛-24-烯-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α-L-吡喃阿拉伯糖苷)。结合绞股蓝及其制剂的研究现状,认为绞股蓝皂苷A的结构应为(23S)-19-羰基-21,23-环氧-3β,20,21-三羟基达玛-24-烯-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α-L-吡喃阿拉伯糖苷,CAS号为157752-01-7。目前,绞股蓝总甙、绞股蓝总甙片、绞股蓝总甙(苷)胶囊等5个药品标准所涉及的绞股蓝皂苷A对照品实际都不是绞股蓝皂苷A化合物本身,建议对相关的质量标准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法提取绞股蓝皂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法提取绞股蓝皂甙陈艳莉(杭州市药物研究所,杭州310023)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又名七叶胆、七叶参、甘茶蔓。近年来国内外对其化学、药理及临床等领域研究表明,它具有广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复方降糖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滴丸中的栀子、绞股蓝进行定性鉴别,HPLC测定滴丸中栀子苷的含量,采用UV分别测定绞股蓝总皂苷和总多糖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结果斑点圆整,分离度好,易于鉴别;栀子苷的线性范围为3.99~255.20μg.mL-1,r=0.999 8,回收率为99.4%,RSD为2.9%;绞股蓝总皂苷的线性范围为17.00~134.00μg.mL-1,r=0.999 5,回收率为98.4%,RSD为2.9%;绞股蓝总多糖线性范围为12.56~62.80μg.mL-1,r=0.999 3,回收率为98.9%,RSD为2.4%。结论本试验首次建立了复方降糖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复方降糖滴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绞股蓝总甙对小鼠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绞股蓝为多年更生草本,系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该植物分布很广,产量很大。绞股蓝总忒近年的研究很多。已经证实,具有降脂、抗肿瘤、抗衰老、抗心肌缺血缺氧、增强免疫等作用。门,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在;陆床上,我们观察其降脂作用的同时,还发现绞股蓝总式对高粘血症具有较强的改善作用。高粘血症患者的微循环功能发生障碍,故本实验观察了绞股蓝总式对高分子右旋糖着引起小鼠微循环障碍模型的改善作用。1材料与方法绞股蓝总忒(GPS)由西安市神农生化研究所提供,纯度为98%以上,高分子右旋糖奇(简称高右)(分子量为25~30…  相似文献   

14.
绞股蓝总皂苷保肝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绞股蓝总皂苷保肝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及绞股蓝总皂苷对肝细胞再生作用模型,检测降酶率、再生度等指标。结果绞股蓝总皂苷对大白鼠急性肝损伤具有降酶作用,能促进肝细胞再生。结论绞股蓝总皂苷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大白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绞股蓝总苷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雪萍 《中国药业》2006,15(6):46-46
目的 以辛伐他汀为对照,观察绞股蓝总苷对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绞股蓝总苷组(A组)30例和辛伐他汀组(B组)30例,治疗12周后比较调脂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绞股蓝总苷及辛伐他汀均能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P〈0.01),均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P〈0.05),不良反应较小。结论 绞股蓝总苷调脂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绞股蓝皂苷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绞股蓝是五加科外含有人参皂苷的植物之一,具有滋补保健、抗癌防衰、增强体质和改善脂质代谢等多种功能,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综述绞股蓝皂苷成分的研究近况,为绞股蓝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也为临床用药及相关活性成分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及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伪三元相图及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粒径、Zeta电位、自微乳化时间为指标,筛选最佳处方,并对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体外释药进行测定。结果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的最优处方为:吐温-80 52%,甘油30%,油酸乙酯26%;其平均粒径为51.21 nm,Zeta电位为-13.7 m V,乳化时间为31.54 s,在45 min的体外溶出度是原料药的5倍。结论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制备工艺可行,能显著提高绞股蓝总皂苷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18.
绞股蓝又名"七叶胆"、"甘茶蔓"、"七叶参",属葫芦科草本藤质攀援植物。古时民间把它作为"神奇的不老长寿药草",明代称之谓"神仙草"。绞股蓝被誉为"第二人参"绞股蓝起名始于1525年,明嘉定四年朱橚所著《救荒本草》一书。1972年云南省曲靖县中西结合小组报道了绞股蓝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1974年,日本德岛文理大学药学系主任竹本常松教授在从事绞股蓝有效成分研究中,发现在分离出的15个皂苷中,其中4个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店》2002,(7):72
绞股蓝为葫芦科植物,用它强身益寿的历史源远流长,明代即有记载.民间用于消炎解毒、止咳祛痰,治疗慢性气管炎及传染性肝炎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皂苷对家兔离体十二指肠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十二指肠平滑肌标本离体灌流的实验方法,加入不同浓度的绞股蓝总皂苷(0.01%~1.00%),通过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分别记录加药前后十二指肠平滑肌的收缩曲线。结果:不同浓度的绞股蓝总皂苷均可以显著降低十二指肠平滑肌的收缩幅度,与绞股蓝总皂苷的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结论:绞股蓝总皂苷可以抑制家兔离体十二指肠平滑肌的自律性收缩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