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少见的心肌疾病,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被误诊。笔者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1969年1月~1997年12月间收入院的22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及诊断标准 22例患者中男15例,女7例;年龄15~60(平均39.9±13)岁。病程4个月~17年。有明确家族史6例。梗阻性和非梗阻性各10例。心尖肥厚型2例。均符合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1],①超声心动图检查(UCG)室间隔厚度(IVS)≥15mm,IVS/PWT(左室后壁厚度)≥1.5,为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如有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前…  相似文献   

2.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 yopa-thy,AHCM)是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 (HCM)的一个亚型 ,占全部肥厚型心肌病的 8.1%~ 8.82 % [1 ] 。因其特殊的心电图特征 ,近年来引起医学界的重视。现将 1994~ 2 0 0 1年我院收治的 2 0例单纯 AHCM的心电图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 ,男 16例 ,女 4例 ,年龄 2 5~ 75岁 ,平均 (48.15± 11.6 5 )岁。均经二维超声心动图确诊。病程 3个月至 10余年。临床表现 :心悸、气急 6例 ,头晕、乏力 4例 ,胸闷 4例 ,无自觉症状 6例。体征 :10例无明显体征 ,8例心尖…  相似文献   

3.
<正> 原发性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IHSS)并非少见,但往往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易造成漏诊或误诊。我院自1978~1989年5月超声心动检出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113例,其中IHSS51例,现就其中38例有较完整临床资料者初步分析如下。临床资料男性19例,女性19例,年龄20~74(平均42.5)岁,病程1月~15年不等。症状:以阵发性心悸、胸闷为最常见。其中心悸26例,胸闷14例,头昏9例、黑矇3例、  相似文献   

4.
肥厚型心肌病 (HCM )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脏病 ,主要表现以左心室或右心室肥厚为特征 ,通常表现为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最大危险是严重心律失常致猝死 ,因此预测其早期危险性非常重要。我们对 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 4 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QT离散度 (QTd)进行分析 ,并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QTd进行比较 ,从而分析预测肥厚型心肌病危险度。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 0例患者 ,男 2 4例 ,女 16例 ,年龄 35~ 6 5岁 ,平均 5 0岁 ,其中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2 2例 (梗阻组 ) ,非梗阻…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 对48例HCM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症状以劳力性呼吸困难、心悸、头晕或(及)晕厥为主要表现.②绝大多数患者(89.6 %)ECG表现为非特异性ST2T改变,肥厚累及心尖部者胸前导联见巨大倒置T波,仅5例(10.4 %)患者ECG无异常;超声心动图示,梗阻性HCM者16例(33.3 %),非梗阻性HCM者10例(20.8%),心尖HCM17例(35.4% ),肥厚累及右心室5例(10.4%).结论 肥厚型心肌病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结合临床表现与心电图改变可确诊.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3年5月至2004年10月累计收治9例老年人肥厚型心肌病误诊病例,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9例肥厚型心肌病误诊中,男3例,女6例,年龄60~80岁(平均69岁),9例均为住院患者.初诊到确诊时间为1~6个月.其中误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冠心病5例(心力衰竭2例,心绞痛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例),9例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按<实用内科学>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标准确诊.  相似文献   

7.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AHCM)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 ,临床发病率低 ,常易误诊。本文总结我们遇到的 15例及近几年公开发表的部分AHCM的临床资料 ,以期对AHCM的诊断及误诊原因予以探讨。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本组 15例为作者在省立医院进修期间收集该院1995— 2 0 0 1年及本院住院的患者 ,其中男 12例 ,女 3例 ,年龄 35~ 6 7岁 ,平均 (44 .2± 7.8)岁。1.2. 诊断方法  15例患者均经体检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X线胸片检查 ,其中 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3例核磁共振检查 ,10例做蹬车试验。2 结果2 .1 临床表现 …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后1周内的心电图变化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接受经皮经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的75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与术后1周内的QT间期、QRS时间、RV5+SV1值变化及主要心律失常类型,观察患者超声心动图的变化。结果术后1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高电压、左前分支阻滞比例低于术前[36.0%(27/75)比53.3%(40/70),2.7%(2/75)比12.0%(9/75)],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异常Q波比例高于术前[41.3%(31/75)比6.7%(5/75),42.7%(32/75)比26.7%(2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大于术前[(77±21)m L比(70±20)m L,(32±8)m L比(29±10)m L],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低于术前[(1.5±0.3)级比(3.4±0.4)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化学消融术后心电图发生明显改变,但并不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舒张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治疗(PTSMA)是一项国际上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较新的方法,2001年4月我院为1例HOCM患者行PTSMA治疗,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50岁,农民。因活动后心慌、憋喘10年,……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临床少见的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心室血液充盈受阻和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特征的一组心肌病变;HCM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有胸闷、憋气症状等,且病情轻重差别较大,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本文对2011年7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33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HCM的诊断水平。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1年7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22~54岁、平均(45.3±4.7)岁,病程4周至18年、平均(6.7±0.6)年。临床表现有胸闷或心悸33例,占100.0%、胸痛17例,占51.5%、  相似文献   

11.
我科门诊自 1996年至 2 0 0 1年五年间随访儿童消化道溃疡病 2 0例 ,对其诊断进行了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2 0例 ,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2 6岁 1例 ,3岁 1例 ,6岁 3例 ,7~ 9岁 6例 ,10~ 12岁 9例。学龄儿童 15例 ( 75 %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3例 ,胃溃疡 6例 ,复合性溃疡 1例。有溃疡家族史者 6例 ( 30 % )。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 :①隐匿型 :平常无任何症状 ,以并发症就医者 3例 ;②不规则疼痛型 :临床表现不典型 ,疼痛无规律 ,无定位 ,无嗳气及泛酸 ,多伴食欲不振 ,本型 10例 ( 5 0 % ) ;③典型疼痛型 :临床表现和…  相似文献   

12.
仇鑫  高敏 《中华全科医学》2020,18(2):181-184
目的 探讨心尖肥厚型及间隔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指导意义。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符合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标准的患者55例,根据肥厚部位不同分为心尖肥厚型组(17例,30.91%)和间隔肥厚型组(38例,69.09%)。对比分析2组临床资料、心脏彩超参数及心电图Ⅲ导联的R/S、Q波、S波、V4-6、-AVR导联T波等参数。 结果 间隔肥厚型[(15.71±4.88) mm]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1.18±2.70) mm]相比室间隔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01,P<0.05)。心尖肥厚型心肌病V4-6(15例,88.24%)、-AVR导联倒置T波(16例,94.12%)所占比例与间隔肥厚型心肌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5、10.162,均P<0.05)。间隔肥厚型心肌病Ⅲ导联R/S<1、主波向下所占的比例(21例,55.26%)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4例,23.5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1,P<0.05),其余心电参数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心尖肥厚型与间隔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表现不同,V4-6、-AVR导联T波,Ⅲ导联主波方向,结合心脏彩超、临床资料对不同类型肥厚型心肌病的早期诊断及肥厚部位的定位具有很好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和典型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典型肥厚型心肌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为三组进行对比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组患者25例。然后再根据典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是否存在流出道梗阻将剩下的患者分成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25例)以及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40例)两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心脏超声以及临床特点。结果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组患者的家族成员没有发现猝死史,有5例典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存在有家族成员猝死史;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组患者的左室心尖部厚度为(20.1±4.0)mm,没有患者出现梗阻现象,室壁运动出现异常。结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和典型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为阳性以及心图联导上典型的深尖倒置可以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确诊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梅林 《四川医学》2000,21(3):256-257
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类似冠心病 ,易于混淆。本文对 1992年 5月至 1998年 7月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的 37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 ,以探讨其特点。1 临床和心电图资料本组患者 37例 ,男 2 9例 ,女 8例 ,年龄 2 2~ 6 1(平均 4 2 3)岁 ,皆无高血压病史。有心悸、胸闷者 11例 ,其余患者皆无临床症状 ,均在健康体检时发现心电图异常 ,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而确诊。其中 2 6例为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11例为肥厚非梗阻型心肌病。室间隔平均厚度为 2 3 4± 2 7(16~ 31)mm ,左室后壁平均厚度为 18 2± 2 1(…  相似文献   

15.
由于老年与非老年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有明显不同的临床表现和预后,为此,我们对我院近6年来15例老年与26例非老年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全面观察和对照,并对其预后进行了近6年的随访,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l一般资料:41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老年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61-82岁,平均685岁;病程4-20年,平均104年,非老年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20-56岁,平均413岁;病程05-9年,平均31年。41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经检查均存在:①心脏增大;②心律失常;③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④扇超示室间隔厚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合并与不合并高血压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隆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62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观察组(合并高血压)与对照组(无高血压),其中观察组34例,对照组28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访,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年龄、糖尿病比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大于对照组[(66±4)岁比(48±5)岁,35.3%(12/34)比7.1%(2/28),(153±20)mm Hg(1 mm Hg=0.133 k Pa)比(123±18)mm Hg,(76±12)mm Hg比(69±12)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48±6)mm比(43±6)mm,(31±5)mm比(27±5)mm],室间隔厚度明显降低[(17±3)mm比(21±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51.7%(15/29)比44.0%(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高血压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多合并糖尿病,患者年龄较高,左心室具有肥厚的趋势等,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和长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月-2011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29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获得随访的191例患者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29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男性150例,女性79例,女性发病年龄大于男性(P<0.05)。全部患者中,心功能NYHAⅠ级和Ⅱ级者占90.8%(n=208),NYHAⅢ级和Ⅳ级者占9.2%(n=21),有HCM家族史者13例(5.7%),有猝死家族史者3例(1.3%)。90.4%的患者有临床症状,心悸(44.5%)、前兆晕厥或晕厥(37.6%)、呼吸困难(31.0%)、胸痛(29.7%)为常见症状。最常见的并存疾病有高血压(n=67,29.3%)、冠心病(n=23,10.0%)和心律失常(n=40,17.5%);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为房颤(8.7%),女性房颤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87.8%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ECG表现异常,最常见的异常表现为左心室肥厚或ST-T改变(37.1%)。超声心动图显示34.5%(n=79)的患者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左室后壁、室间隔、左房内径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病年龄、肥厚型心肌病家族史和并存疾病无明显差异。接受β-受体阻滞剂和(或)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治疗者占90.4%(n=207),接受ICD置入治疗者4例,接受DDD起搏器置入治疗者9例,接受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者22例。院内死亡1例,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获得随访的24例(88.9%)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均存活,心功能NYHA分级较前无明显变化。全部随访患者中,57例心功能NYHA分级有改善,86例心功能NYHA分级较前无明显变化,48例心功能NYHA分级较前恶化;随访期间12例死亡,7例为心源性死亡,包括心源性猝死3例、急性心肌梗死死亡1例、心力衰竭死亡1例、脑梗塞死亡2例,另有死于肿瘤相关的原因4例,不明死因1例。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药物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住院转归及长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我院自 1988年以来 15例甲亢性心脏病误诊情况 ,并分析其原因。本组男 7例 ,女 8例 ,年龄在 4 9~ 71岁 ,平均年龄 59岁。临床表现 :本组 15例皆有心悸、胸闷表现。伴胸痛 6 / 15(4 0 % ) ,伴高血压 3/ 15例 (2 0 % ) ,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 9/ 15例 (6 0 % ) ,心脏彩超提示心肌病及心瓣膜病各 1/ 15例 (各占 6 .7% ) ,胸片提示肺心病 1/ 15例 (6 .7% )。误诊情况 :本组误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9/ 15例 (6 0 % ) ,高血压性心脏病 3/ 15例(2 0 % ) ,心肌病、肺原性心脏病及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各 1/ 15例 (各占 6 .7% )。误诊分…  相似文献   

19.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 ,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改变的心肌病。近年发现 ,有些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随年龄增长 ,逐渐呈扩张型心肌病的症状与体征 ,称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扩张型心肌病相[1] 。本文对我院 2 0 0 2年 2月— 2 0 0 4年 1月应用卡维地洛治疗 12例晚期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进行分析 ,以探讨其在肥厚型心肌病治疗中的价值。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2例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39~ 5 7岁 ,平均 4 3.6岁。按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力衰竭诊断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 :心功能Ⅲ级 7例 ,心功…  相似文献   

20.
张丽敦  刘一萍 《广西医学》2002,24(10):1673-1674
围产期心肌病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PPCM)临床上表现为扩张性贫血性心肌疾病 ,多发生在妊娠最后 3个月或产后 6个月内。我院 1 991年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 1 0年间收治围产期心肌病病人 3 1例 ,占同期 1 86 6 4例产妇的 1 .6 6‰。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1例诊断均符合下列标准 :1既往无心脏病史及其临床表现 ;2在妊娠最后 3个月或产后 6个月内出现心脏病的症状和体征 ;3除外其他心血管疾病。年龄 :1 9~ 44岁 ,平均年龄 2 6 .6岁。职业 :农民 2 6例 ,占 83 .8%;工人 1例 ,个体户 2例 ,家庭主妇 2例。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