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 X线和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通过对12例经临床证实的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作回顾性分析,归纳其影像学特征。结果X线片示椎间孔内骨性结节影,CT示椎体后缘骨质缺损,其内充填椎间盘密度影,椎管内弧形骨块致椎管、侧隐窝狭窄,硬膜囊、神经根受压。结论CT检查能明确诊断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并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钱兰林 《吉林医学》2010,(24):4137-4138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CT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回顾分析42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临床表现和CT特征。结果:典型的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影像主要表现为以下4点:一是腰椎椎体后下缘或者后上缘类圆形骨质缺损,而且边缘致密硬化;二是圆形骨质缺损后方骨块突入椎管,呈现出完全游离或者部分与椎体相连的状态;三是大多数伴有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并且造成椎管狭窄;四是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结论:通过CT检查能够确诊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  相似文献   

3.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系指发生于椎体后缘的软骨结节,其x射线特征改变为椎体后缘局部骨质缺损,其骨块向后突人椎管。CT能清楚显示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笔收集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病例16例,旨在了解腰椎后缘软骨结节与椎间盘突出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相关的发病因素,CT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36例经CT确诊的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CT特征性表现为腰椎椎体后缘类圆形骨质缺损,其边缘可见硬化带,后壁骨块及相邻的组织突向椎管,压迫硬膜囊及脊神经根。结论 CT扫描对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表现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观察2512例腰椎间查突出和其中49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分析其临床和CT表现特点。结果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好发年龄为20 ̄40岁,以S1和L5后上缘最常见,约占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的2%。软骨结节的形态以类圆形最多见,多有硬化边缘。裂隙形或边缘无硬化者可能为本病早期改变。软骨结节下多形成骨性突起,造成椎管矢状径变小;软骨结节常使椎体终板变形后膨  相似文献   

6.
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umber posterior in traosseous cartilaginous node,LMPN),系指发生于椎体后缘的软骨结节,其X线特征改变为椎体后缘局部骨质缺损,其后有一骨块突入椎管,并对椎管内硬膜囊产生压迫,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证候[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椎椎缘骨及软骨结节的X线表现,以加深在平片上的认识,提高X线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39例腰椎椎缘骨及软骨结节X线平片表现并与CT结果加以对照分析。结果 39例腰椎椎缘骨及软骨结节的病例中,27例椎缘骨表现为椎体前上或下缘三角游离骨块与椎体间有条状透亮间隙,25例发生在椎体前上角,1例在椎体上角,1例同时在椎体上下角;12例软骨结节表现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后翘或游离骨块突入椎间孔。结论平片上显示椎体前上缘三角形游离骨块是诊断椎缘骨的主要依据,椎体后缘游离骨块是诊断软骨结节的重要表现,椎体后下角后翘时应高度怀疑软骨结节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林益良 《右江医学》2010,38(3):315-316
目的探讨腰椎后缘软骨结节(LPMN)的发病机理,提高对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临床表现和CT特征。结果腰椎后缘软骨结节典型CT表现为:①椎体后上缘或后下缘局部骨质缺损,边缘硬化;②骨皮质撕裂向椎管内移位;③硬膜囊、神经根受压,常合并椎间盘突出,侧隐窝变窄。结论 CT扫描检查能明确诊断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是诊断LPMN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临床表现和CT特征. 结果 典型的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影像改变为:①椎体后上缘或后下缘类圆形骨质缺损,边缘致密硬化.②缺损后方骨块突入椎管,完全游离或部分与椎体相连.③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④多伴有椎间盘突出并造成椎管狭窄. 结论 CT检查能明确诊断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认识.方法:对34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的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主要CT表现为腰椎椎体后缘类圆形骨质缺损,边缘致密硬化,缺损后方有~骨块突入椎管,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可伴有椎间盘突出.结论:CT对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具有肯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对腰椎后缘软骨结节影像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对48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中,单发44例,多发4例,腰椎后下缘43例,L4后下缘32例,其他椎体11例,腰椎后上缘5例。结论认真分析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可以确诊腰椎后缘软骨结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对腰椎后缘软骨结节影像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对48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中,单发44例,多发4例,腰椎后下缘43例,L4后下缘32例,其他椎体11例,腰椎后上缘5例。结论认真分析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可以确诊腰椎后缘软骨结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PMN)的CT诊断价值,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做好鉴别诊断。方法对本院5年来收治的35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典型的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CT表现为:①椎体后上缘或后下缘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骨质缺损,边缘致密硬化;②缺损后方有一小骨块突入椎管,完全游离或部分与椎体相连;③对应层面的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④多伴有椎间盘突出并继发椎管狭窄。结论CT检查能够明确地诊断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诊断、分型和鉴别诊断,加深对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认识。方法对53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临床和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表现为椎体后缘松质骨内类圆形、不规则形骨质缺损区,大小不一,与椎间盘密度一致,周围有不同程度的硬化,缺损区后方骨块突人椎管内,全部或部分与椎体分离或不分离。根据软骨结节后壁是否完整可分为后缘软骨板完整型(28个,占44.44%)和后缘软骨板破裂型(35个,占55.56%)。结论CT检查能明确诊断腰椎后缘软骨结节,并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um ber posterior in鄄traosseous cartilaginous node熏LM PN),系指发生于椎体后缘的软骨结节,其X线特征改变为椎体后缘局部骨质缺损,其后有一骨块突入椎管,并对椎管内硬膜囊产生压迫,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证候眼1演。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搜集病例CT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腰椎软骨结节的认识,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对本病的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16层螺旋CT机容积扫描的腰椎软骨结节患者,并进行多平面重组,最后由2名有经验的CT诊断医师进行评价。结果85例腰椎软骨结节分为椎体中央型、椎体前缘型和椎体后缘型(LMPN)三种类型。CT表现为椎体局部骨质缺损,其内有椎间盘密度充填,周边骨质硬化。椎体中央型46例70个结节;椎体前缘型15例15个结节;椎体后缘型(LPMN)24例24个结节,均伴发椎体后缘离断,硬膜囊及神经根容易受压,18例继发椎管狭窄。结论MSCT能明确腰椎软骨结节的分型与诊断,椎体中央型与椎体前缘型软骨结节多无临床意义,而椎体后缘型(LPMN)常继发椎体后缘离断与椎管狭窄,临床症状明显,MSCT对制订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椎体后缘软骨结节(vertebral posterior marginal intraosseous cartilaginous,VPMN)多发生于腰骶椎[1,2],近十年来我们在CT检查中发现2例胸椎椎体有一种与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影像学表现极其相似的改变,并引起椎管狭窄和硬膜囊受压,我们将其称为胸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加深对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认识。方法:对31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临床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为腰椎椎体后缘类圆形、多囊状或不规则形的骨质缺损区,大小不一,位于椎体后缘正中或偏侧,其CT值等同于同层面的椎间盘,边界清楚,常有薄厚不一的硬化带,缺损区后方骨块突入椎管内,椎管狭窄(10例,占32.2%),硬膜囊受压(5例,占16.1%),可伴椎间盘突出(16例,占51.6%)。结论:CT扫描对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能清楚显示软骨结节的大小.后突的程度及与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三者之间的关系。结论CT对腰椎后缘软骨结节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治疗进行准确定位,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椎缘骨及腰椎软骨结节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深对椎缘骨、腰椎软骨结节的认识。方法:对49例椎缘骨、腰椎软骨结节的临床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椎缘骨、腰椎软骨结节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即腰椎椎体前、后缘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骨质缺损,密度与椎间盘相似,周围多有不规则硬化,骨质缺损后可见条形或弧形骨块突出椎体边缘。结论:CT扫描对椎缘骨、腰椎软骨结节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