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通过对30例股骨下段骨折病人实施健康教育,与功能制护理进行临床观察对比,从股四头肌萎缩状况、膝关节功能锻炼状况及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上分析,以了解健康教育对股骨下段骨折病人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疾病多伴有股四头肌萎缩。膝骨关节炎、膝交叉韧带及半月板损伤等疾病中,股四头肌萎缩及肌力下降广泛存在,而股四头肌对伸直膝关节和维持膝关节稳定有重要作用。股四头肌废用、神经肌肉激活障碍及肌肉代谢异常等均是引起股四头肌萎缩和肌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采取简便易行、患者容易接受的股四头肌锻炼方法有重要意义。等长练习和等张练习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股四头肌锻炼方法,能有效防止股四头肌萎缩及肌力下降。本文就这一领域相关问题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道21例陈旧性髌骨骨折的治疗体会。方法:采用股四头肌粘连松解,骨折复位,改良张力带固定;CPM功能锻炼膝关节。结果:根据胥少汀等对髌骨骨折术后疗效综合评分法,本组21例,优7例,良12例,优良率达90.5%。结果:对于陈旧性髌骨骨折采用股四头肌粘连松解,骨折复位,改良张力带固定;CPM功能锻炼膝关节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指导患者行木前患肢股四头肌静力性舒缩锻炼,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等一系列康复护理.结果 32例中优良率达87.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如术前术后同期进行康复护理,是最大限度恢复患肢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创伤性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患者骨折后若缺乏功能锻炼,可因为组织缺损、肿胀、瘢痕挛缩、肌肉萎缩、肌腱挛缩、关节僵硬等造成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因此骨折后除了正确的治疗外,患肢早期的功能锻炼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患肢功能恢复的效果。然而患者患肢在骨折早期会出现疼痛、肿胀和活动功能障碍等不适,患者会产生紧张、恐惧等而往往不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有学者指出,任何治疗方法都无法取代功能锻炼,它是骨折治疗中十  相似文献   

6.
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的三大基本原则之一,积极正确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和避免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僵硬等多种并发症,促进肢体功能更快恢复。我科将Peplau人际间关系模式理论应用于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指导方面,根据人际间关系的分期、分阶段、有重点地 为病人制定详尽的康复锻炼计划,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四肢骨折患者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促使骨折愈合,最大限度恢复患肢功能,防止和减少骨折后遗症和并发症。现代骨折治疗学认为功能锻炼非常重要,因此加强对骨折患者康复期功能锻炼的指导,是治愈骨折的一个重要环节。我科自2001年设立专人负责对骨折患者实施系统的功能锻炼,10年来在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和促进功能恢复上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四肢骨折患者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促使骨折愈合,最大限度恢复患肢功能,防止和减少骨折后遗症和并发症.现代骨折治疗学认为功能锻炼非常重要,因此加强对骨折患者康复期功能锻炼的指导,是治愈骨折的一个重要环节.我科自2001年设立专人负责对骨折患者实施系统的功能锻炼,10年来在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和促进功能恢复上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伸膝装置粘连的临床价值。方法  35例伸膝装置粘连行股四头肌成形术配合 CPM锻炼治疗。结果 膝屈伸范围术前平均达 2 8.5°,术后达 92 .1°,较术前平均增加 6 4.7°,其中 2例行股直肌延长术而膝屈伸范围仅达 40°。 2 6例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平均 16 .5个月。结论 股骨干骨折术后的伸膝粘连病变以股中间肌纤维化、粘连挛缩为主 ;术前髌骨移动度检查及术中疤痕组织辨认至关重要 ;术中股直肌完整与否 ,是否有收缩力及能否从股内外侧肌和中间肌中分离出来是手术的关键 ,若术中发现股直股已疤痕化 ,则放弃手术 ;术后必然有伸展松弛和股四头肌肌力下降的后遗症 ;术后 CPM锻炼和精心所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132例髌骨骨折的治疗,对髌骨骨折术后遗留问题:膝关节疼痛、屈膝受限、股四头肌肌力减弱、膝关节不稳等原因进行探讨。认为手术时髌骨未达解剖复位,关节面遗留台阶,髌骨部分切除后使髌股关节接触面完全错格,致关节载荷传导紊乱,形成骨性关节炎,是产生疼痛的主要原因。而术后伸膝位固定时间过长,医生来指导患者进行屈膝功能锻炼是产生屈膝受限的根源。在骨折康复过程中未行股四头肌主动收缩训练,可导致股四头肌废用性萎缩。当髌骨骨折并发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在切开复位时未给予修复是产生膝关节不稳的关键因素。文中就术…  相似文献   

11.
<正>髌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65%,暴力直接作用于髌骨,如跌倒时跪地,髌骨直接撞击地面,发生骨折。而由于肌肉的强力牵拉,股四头肌猛烈收缩,如跌倒时,为了防止倒地,股四头肌猛烈收缩以维持身体稳定,使髌骨撕裂骨折。  相似文献   

12.
下肢骨折与关节内骨折为一种常见的损伤,常引起关节功能障碍。对不稳定性复杂性骨折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积极的治疗。由于股骨中下段骨折与关节内骨折,在股骨前面有广泛的软组织挫伤,手术创伤大,骨折愈合慢,以及受年龄、疼痛耐受力等因素,均易引起股四头肌疤痕形成或纤维变性导致屈膝活动功能障碍,即伸直位膝关节僵硬。近年来,随着CPM关节功能锻炼器的应用,对关节功能恢复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伸膝装置指股四头肌、股四头肌腱、髌骨、髌韧带及其两侧的髌旁支持带。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是指由于创伤造成的纤维僵直,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屈膝功能受限。其病因是股骨干骨折、股骨髁部骨折、胫骨上段骨折、髌骨骨折、膝关节脱位及各种原因行股骨髁上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等,经过较长时间的固定而引起,是临床上膝关  相似文献   

14.
胫骨结节撕脱骨折多发生于14~16岁青少年,为激烈运动后损伤引起。本骨折可分三型:1型:胫骨结节骨骺中心与韧带同时撕脱移位;2型:胫骨结节呈舌状撕脱并穿通骨骺线,保持部分连续性,关节面尚完整;3型:胫骨结节完全撕脱断裂,关节面损伤。作者报导的4例皆为男性,采取中西医结合、加压固定、按摩、功能锻炼等治疗措施收到良好效果。胫骨结节撕脱骨折应及早诊断、早期治疗,以免引起股四头肌萎缩,给  相似文献   

15.
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运动功能康复的连续性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秋珍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2):1812-1813
骨折经过复位、固定或手术后,要达到临床愈合一般需要1个月至数月。在此期间患肢正常运动受到限制会使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肌张力降低,长期制动可引起骨质脱钙、关节僵硬,甚至挛缩,严重时遗留残疾。及时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直接影响患者手术的效果与功能的恢复,功能锻炼不仅有利于肿胀消退,减少肌肉萎缩程度,防止关节粘连僵硬,而且能促进骨折愈合过程的正常发展。因此.我们对36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术后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笔者对52例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僵硬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造成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僵硬的主要原因是:(1)外伤骨折、手术致膝周围软组织损伤;(2)膝关节固定时间过长;(3)膝关节功能锻炼不当;(4)骨折延迟愈合可不愈合。作者认为,在下肢骨折术中应尽可能减少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对于术中切开的软组织应尽可能原位缝合,对于已有的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者应术中尽可能修复。对于下肢骨折术中,应尽可能地使用坚强的内固定,以便术后能不用外固定,可以早期开始行有效的膝关节功能锻炼,也可用简单的器材或支具辅助活动。如 有外固定或牵引治疗,应使固定范围内的肌肉作静态收缩,在保护下及治疗允许的范围内充分活动,以便在去除外固定及牵引后早期恢复膝关节功能。有膝关节锻炼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行不同的锻炼方法,避免不利的活动,使锻炼既有利于骨折愈合,又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下肢骨折伤后应尽可能减少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因素,促进骨折早日愈合,减少膝关节僵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杨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1):162-164
目的对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骨科2010年1月至2010年7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的(其中股骨中上1/3骨折27例;股骨中下段骨折45例;股骨下1/3骨折18例)治疗、护理、康复训练进行总结。方法向患者讲解手术知识,术前密切观察病情,确立护理目标,给予专科评估,加强营养,配合医师作好术前准备工作。术后说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教会患者股四头肌的功能锻炼。同时针对患者体位预防并发症,如术后切口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坠积性肺炎等进行指导,使患者取得良好的配合。结果通过认真的护理观察、科学的健康教育、良好的康复锻炼,90例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能积极地配合治疗护理,降低并发症。通过门诊访视和电话随访,时间为2~8个月,95%以上的患者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治疗股骨干骨折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人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PFNA治疗29例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1d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关节屈伸锻炼。术后4-8周负重。结果疗效优11例,良15例,可3例,优良率89.66%。随访6~14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未发生感染、股骨头坏死、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折断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并发症,其中2例出现轻度股骨头内固定切割,进而髋内翻畸形愈合,2例出现轻度短缩,不影响功能。3例髋关节活动部分受限。结论 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抗旋转、可早期负重和功能锻炼的优点,是治疗此型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股骨干骨折术后的伤员,由于锻炼不当致膝髋关节僵硬或下肢肌肉废用性萎缩时有发生。近年来我科对56例成年人不稳定性股骨干骨折者行切开内固定术,并有步骤地正确指导和督促伤员科学地进行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消除因锻炼而影响骨折和伤口愈合的顾虑 首先对患者说明锻炼的意义,说明恢复肢体的活动能力,主要靠功能锻炼,讲明在进行锻炼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适、疼痛、活动幅度受到限制等。护士要做耐  相似文献   

20.
废用性肌萎缩是指由于长期卧床、静止不动或活动减少等运动不足所致的机体不能活动的状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形态学及功能的变化。临床可表现为关节挛缩、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并由此引发或加重疼痛或运动受限。患者发生下肢骨折后,虽然在手术内固定或特殊支架固定之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但因下肢不能负重或用力,往往出现下肢废用性肌萎缩。骨折后的肌肉萎缩对于肌力、运动、耐力及日常生活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仅给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