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洪文轲 《浙江医学》2002,24(3):135-136
目的 观察男性急性脑卒中时血清垂体促性腺激素、性腺激素和催乳激素 (PRL)水平的变化。 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94例男性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PRL、黄体生成激素 (LH)、卵泡刺激素 (FSH)、睾酮(T)、雌二醇 (E 2)水平。46例男性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 结果 急性脑卒中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清PRL、LH、FSH、T、E 2 水平升高 (P<0.01) ,以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重型患者升高尤为明显。结论 男性急性脑卒中患者存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及催乳素分泌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血清性激素6项以及皮质醇(COR)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48例PCOS患者(PCOS组)和50例正常妇女(对照组)在早晨空腹采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及皮质醇(COR) 7项指标.结果 PCOS组血清T、LH、PRL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血清COR则低于对照组(P<0.05);2组FSH、E2、P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分析PCOS患者血清性激素6项与COR水平的变化有助于PCOS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3.
178例继发性闭经患者性激素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性激素水平与继发性闭经的关系.方法利用放免分析技术,分别测定了178例继发性闭经患者和40名健康女性的血清中泌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的水平,并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继发性闭经患者血清PRL、FSH、LH、T值显著性升高,E2值显著性降低.结论继发性闭经患者与性激素水平变化有着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4.
罗小娟  陈蔚  曹科  徐霞 《重庆医学》2012,41(31):3257-3259
目的探讨性早熟女童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与生殖激素的关系。方法将87例年龄在5~9岁的性早熟女童根据第二性征发育情况、骨龄、子宫、卵巢容积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的结果分为特发性中枢性早熟(ICPP)和单纯乳房早发育(PT)组,34例年龄相当的健康女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空腹血清ghrelin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泌乳素(PRL)、孕酮(PRGE)、睾酮(TSTO)及GnRH激发后的LH30、LH60、LH90、FSH30、FSH60、FSH90。结果 ICPP组血清Log(ghrelin)为(2.728±0.304)ng/L,明显高于对照组[(2.567±0.304)ng/L,P<0.05];PT组血清Log(ghrelin)为(2.613±0.300)ng/L,与ICPP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annerⅡ期的ICPP女童Log(ghrelin)为(2.733±0.356)ng/L与TannerⅢ期(2.722±0.210)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相关分析,性早熟女童血清ghrelin水平与E2、LH、FSH、PRL、PRGE、TSTO和GnRH激发后的LH30、LH60、LH90、FSH30、FSH60、FSH90均无相关(P>0.05)。结论 ICPP女童血清ghrel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性早熟女童血清ghrelin与生殖激素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定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HH)患者血清骨钙素(OC)水平及性激素水平,探讨 OC 与 HH 的相关性。方法:HH 患者98例为病例组,正常健康男性10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外周血清 OC、睾酮(T)、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酮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和泌乳素(PRL)水平,并分析血清 FSH、LH 及 T 与血清 OC 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 FSH、LH、T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而 PRL、P 和 E2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OC 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01);血清 OC 与 T、FSH 呈正性相关(β=0.490,β=0.240;P <0.001,P =0.001),与LH 呈线性关系,但无统计学意义(β=0.093;P =0.175)。结论:血清 OC 水平与 HH 存在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血清泌乳素(PRL)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法检测35例SLE患PRL,雌二醇(E2)睾酮(T)及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结果:SLE患平均PRL水平民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尤以活动更为显,同时,活动期患的E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亦明显升高(P<0.01)。35例患的T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P<0.01);E2/T比值显升高,血清PRL水平与E2水平呈正相关。结论PRL与SLE的发病及病情活动密切相关,这可能与雌激素的分泌异常有关;而雄激素则能维护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催乳素(PRL)在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发病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动态测定110例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血清FSH、LH及PRL的水平。分析其与病程、病情、梗死范围及梗死部位的关系。结果①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FSH、LH值下降,PRL值升高,与恢复期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血清FSH、LH及PRL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急性期中、重型组血清FSH、PRL值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二组间血清L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梗死范围≥2cm×2cm×2cm组血清PRL明显高于梗死范围<2cm×2cm×2cm组(P<0.05);二组间血清FSH、L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急性期皮质组、皮质下组、混合组比较,血清FSH、LH及PR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存在垂体促性腺激素(FSH、LH)及PRL的紊乱,而随着疾病的恢复趋于正常。且这种紊乱不受梗死部位的影响,除PRL外也不受梗死范围影响,而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垂体及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伟 《吉林医学》1999,20(2):65-66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8例男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性激素、单酮(T)、雌二醇(E2)、垂体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催乳素(PRL)水平的变化与40例健康人对比,结果:T水平明显降低,而E2、PRL、FSH水平均不同程度高于健康组,LH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表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存在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功能紊乱。动态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清性及垂体激素水平的变化将有助于临床肝功损害程度的判断及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男科病人内分泌激素与无精症及少精症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50例无精子症和35例少精子症患及30例有政党生育史的男性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催乳素(PRL)、雌二醇(E2)进行测定。结果:无精症组与少精症组血清FSH、L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无精症组血清FSH、LH水平又明显高于少精症组(P<0.05);随着血清FSH值的升高,无精症组与少精症组血清LH值亦随之升高,但T/LH比值明显减低(P<0.01)。结论:男科病人内分泌激素中FSH、LH水平及T/LH比值与无精症及少精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育龄不育不孕妇女实验室诊断及实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薇 《吉林医学》2009,30(11):1021-102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育龄不育不孕妇女的血清生殖激素水平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原发性育龄不育不孕患者的生殖激素六项FSH(促卵泡成熟激素)、LH(促黄体生成素)、E2(雌二醇)、P(孕酮)、PRL(催乳激素)、T(睾酮)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同时期生殖激素6项测定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变化较大。在卵泡期,观察组中FSH、PRL、E2、P和T指标均表现异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排卵期,观察组中FSH、LH、E2和T指标均表现异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黄体期,观察组中LH、PRL和P指标均表现异常,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原发性育龄不育不孕患者进行血清生殖激素水平测定。对病因诊断十分必要,并建议成为诊断不育的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11.
邓元明  张龙 《西部医学》2011,23(4):736-738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3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性栓塞并检测术前术后血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及血红蛋白及肌瘤变化情况。结果 UAE后子宫肌瘤明显缩小,血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无明显变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恢复到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2.
孙蕾  徐军 《实用全科医学》2008,6(9):910-911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检塞(UAE)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66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UAE治疗,并检测术前、术后1,3,6,12,24,36个月血中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结果在276例获得完整随访的患者中,检塞前后E2、FSH、LH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行UAE治疗,并不影响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  分析传统抗精神病药物致高泌乳素血症的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SP)康复者体内泌乳素 (ProlactinPRL)水平对血清睾酮 (TestosteroneT)、雌二醇 (EstradioEI)、促黄体生成素 (LuteinizinghormoneLH)、促卵泡激素 (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含量的影响。 方法 :用SEROZYME -I型磁分离酶联免疫测定仪对 77例伴高泌乳素血症的精神分裂症康复者和 40例对照组的血清睾酮、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进行测定。 结果 :组 1的受试者血清睾酮、血清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的均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组 2的受试者血清睾酮、血清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的均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组 3的受试者血清睾酮、血清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的均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长期处于高泌乳素血症可以继发引起SP康复者体睾酮、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分泌紊乱 ,由此引起的并发症防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效治愈率 ,甚至会直接增高女性康复者复发的概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免疫抗体水平。方法用免疫发光法检测130例不孕症患者及7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睾酮(T)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抗子宫内膜抗体IgG、IgM和抗精子抗体IgG、IgM水平。结果不孕症组患者抗子宫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32.3%(42/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0)(P〈0.05);不孕症组E2、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FSH、LH、PRL、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抗体IgM阳性组的LH、FSH、PRL、T水平明显增高,E2、P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不孕症与抗子宫内膜抗体和抗精子抗体及性激素分泌紊乱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前、后性激素变化及闭经原因。方法对183例子宫肌瘤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测定栓塞前后的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观察术后闭经情况。结果177例未闭经患者,促卵泡素术前8.72±3.23IU/L、术后6月9.81±1.92IU/L,促黄体生成素术前11.72±6.21IU/L、术后6月13.58±2.31IU/L,雌二醇术前162±56pg/ml、术后6月185±76pg/ml。栓塞前后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及雌二醇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t检验);6例术后出现闭经患者性激素变化较明显。结论在双侧卵巢支未被完全异位栓塞时,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对性激素没有明显影响,但对双侧卵巢供血动脉的栓塞可导致闭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子宫切除与子宫动脉栓塞对卵巢功能影响。方法对40例子宫肌瘤患者术前、20例子宫切除术后1年、20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1年患者、20例正常人群这4组人群的妇女,检测血中E2、PRL、LH和FSH。结果子宫切除组中患者的E2较正常对照组低,两者的差异有显著性;子宫动脉栓塞后患者的E 2与正常人群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子宫肌瘤术前患者的PRL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子宫切除后或子宫动脉栓塞后,血中泌乳素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子宫切除术后对卵巢功能有影响,子宫动脉栓塞后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PRL可能是子宫肌瘤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32例男性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32例男性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血清泌乳素(PRL),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孕酮(P)及雌二醇(E2)六项性激素水平,发现CRF患者PRL,FSH,LH,P,E2均高于正常人,除LH升高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P〈0.05,但T低于正常人(P〈0.01)。  相似文献   

18.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B超和妇科检查确诊的50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行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治疗。栓塞剂选用聚乙烯醇(PVA)颗粒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或碘油平阳霉素乳剂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测量患者术前肌瘤体积大小、子宫体积大小、卵巢相关激素水平、月经量及血红蛋白的含量,对比术前、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随访术后3、6、12个月肌瘤体积大小、子宫体积大小、卵巢相关激素水平变化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50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平均年龄(43±4)岁。手术插管、造影成功率100%,47例子宫肌瘤为双侧子宫动脉供血,3例为单侧子宫动脉供血,栓塞治疗后子宫肌瘤血供被完全阻断,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月经量减少、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贫血改善(P〈0.05),痛经、腰背部坠痛、尿频、便秘症状消失。术前子宫肌瘤平均体积为(61±17)cm3、子宫平均体积为(340±32)cm3,术后3、6、12个月随访显示,子宫体积缩小率为38.2%、46.7%、49.7%、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率为32.1%、65.9%、74.8%,均呈进行性减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总有效率为94%。术后1周患者均出现栓塞后综合征,包括疼痛(40/50)、发热(38/50)、胃肠道反应(24/50)、阴道不规则出血(43/50),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或消失,除1例发生闭经外,其他无子宫内膜炎、子宫化脓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关于卵巢内分泌功能相关激素水平的随访情况,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术前与术后3、6、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高效、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性激素睾酮(T)、雌二醇(E2)、孕激素(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泌乳素(PRL)的水平及其与PCa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各45例,另选取体检健康男性45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性激素六项(T、E2、P、FSH、LH及PRL)的水平。对PCa患者进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分析组间差异。评估各检测指标与PCa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与BPH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PCa组患者血清T降低、FSH和LH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2、P、PR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 >0.05);而BPH组患者T、E2、P、FSH、LH及PRL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Ca患者血清T、E2、P、FSH、LH及PRL水平与PCa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P >0.05)。结论  血清T、FSH、LH水平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有指导意义。PCa患者血清各项性激素水平与PCa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血清激素水平和子宫ER、PR含量与子宫肌瘤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瘤旁组织及肌层组织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表达和子宫肌瘤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 3 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标本肌瘤、瘤旁组织及肌层组织ER、PR的表达 ,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外周血中血清雌激素 (E2 )、孕激素 (P)、促卵泡生成素 (FSH )、黄体生成素 (LH)、垂体生乳素 (PRL)及雄激素 (T)水平 ,健康育龄妇女 3 0名作为对照。结果 肌瘤组织ER、PR表达显著高于瘤旁组织及肌层组织 (P <0 .0 1,P <0 .0 5) ,瘤旁组织PR表达显著高于肌层组织 (P <0 .0 5) ;研究组与对照组外周血性激素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外周血E、P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子宫组织ER、PR强表达有关 ,行子宫肌瘤挖除时应同时切除瘤体周围的肌层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