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仪对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患者预后效果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5~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78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只做单纯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在去骨瓣减压术基础上联合亚低温,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术后1周,ESS、GO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PC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51.3%,高于对照组的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给予亚低温治疗仪辅助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7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颅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接受相同去骨瓣减压术,给予对照组术后常规体温管理,给予观察组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星型胶质源性蛋白(S100β)及角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SE、S100β、GFA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NSE、S100β、GF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采取去骨瓣减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许飞羽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6):1023-102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汝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两组均接受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予以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予以观察组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Vmean、Qmean水平、颅内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D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可改善患者脑血流指标,降低颅内压。  相似文献   

4.
高翔  李明  龚海姣  肖倩  李瑶 《广西医学》2023,(5):506-510
目的 探讨3D Slicer软件辅助定位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3D Slicer软件辅助定位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颅内压、动脉血乳酸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的预后良好率及术后3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动脉血乳酸水平及NIHSS评分均有随时间而降低的趋势(均P<0.05),其中,观察组术后24 h、术后72 h的颅内压,术后72 h的动脉血乳酸水平,以及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与传统去骨瓣减压术相比,3D Slicer软件辅助定位去骨瓣减压术能更有效地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及动脉血乳酸水平,更好地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减轻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配合亚低温冬眠疗法在急性外伤性脑肿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外伤性脑肿胀患者112例,试验组68例应取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配合亚低温冬眠疗法,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及常规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3.839,P=0.001)。试验组治疗有效率(67.6%)明显高于对照组效率(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配合亚低温冬眠疗法治疗急性外伤性脑肿胀效果显著,预后较常规治疗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亚低温联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对颅脑损伤后急性脑肿胀(TACS)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TACS患者100例,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亚低温治疗.结果 两组死亡率比较中,研究组36.0%低于对照组56.0%(P<0.05);两组恢复良好比较中,研究组30.0%高于12.0%(P<0.05).结论 亚低温联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TACS疗效可靠,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不同时间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创伤出血的效果。方法 从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2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脑创伤出血患者中选择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在去骨瓣减压术后3~6个月接受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在去骨瓣减压术后2个月内接受颅骨修补术治疗。对比2组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颅内压及脑灌注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3个月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颅内压异常指数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脑灌注异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创伤出血患者在去骨瓣减压术后2个月内行颅骨修补术的疗效更佳,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修复,促进颅内压和脑灌注复常,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形颅脑损伤患者及早去骨瓣减压对颅内压、并发症、近期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208例颅脑外伤需进行去骨瓣减压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于伤后8~12小时进行去骨瓣减压手术;观察组于伤后4小时内进行去骨瓣减压手术。术后在重症监护室观察2周,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颅内压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2周后颅内压对比:观察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2)行去骨瓣减压手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及早进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能有效加强近期神经功能恢复速率,降低患者颅内压,降低并发症,提高恢复良好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ISLTC)联合头部局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临床效果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STBI患者58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采用ISLTC联合头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仅采用ISLTC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颅内压及预后。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植物状态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颅内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SLTC治疗STBI具有手术视野开阔、骨窗范围大、减压充分、预后良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给予头部局部亚低温治疗,能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改善GCS评分,降低植物病死率,是一个治疗STBI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O例,观察组给予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依达拉奉联合去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去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7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每天2次,同时予以去骨瓣减压。两组疗程均为14d。用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14d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28d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活性显著提高,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去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显著,与其自由基清除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兰考县人民医院确诊的92例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接受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手术;观察组46例实施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颅内压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颅内压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手术相比,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可明显提高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颅内压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临床中对重症脑外伤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效果观察。方法研究筛选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实施双侧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去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颅内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促使患者快速恢复,且手术安全性高,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袁鹏  钟准鸣 《当代医学》2021,27(16):74-76
目的 探讨超低位去大骨瓣术联合亚低温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脉搏指数(PI)与血乳酸(Jlac)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对照组采用超低位去大骨瓣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PI指数及Jlac水平.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术后5、10 d,观察组PI指数、Jla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超低位去大骨瓣术联合亚低温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PI指数与Jlac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9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组接受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统计两组术前及术后1、3、5 d患者颅内压、并发症、术前及术后2周生存质量[生存质量量表(QOL)评分]。结果术后1、3、5 d,两组颅内压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同时间点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QOL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取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外伤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外伤性脑出血患者88例,根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比较两组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清炎性因子和NSE水平。结果:观察组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NSE为(19.18±2.44)mg/L、IL-2为(21.06±2.64)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1±2.84)mg/L和(28.47±2.88)mg/L(P<0.05),IL-4为(16.03±2.40)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26±3.54)mg/L(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2/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8/44)(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ADL评分(66.24±8.87)明显高于对照组(60.21±7.21)(P<0.05),NIHSS评分(13.3±2.98)明显低于对照组(18.41±3.23)(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减轻外伤性脑出血患者机体炎症反应,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日常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有利于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辅助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纯随机抽样法将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清炎性因子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均较治疗前低(均P<0.05);且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疗法辅助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有较好的效果,且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间入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的70例进行分组治疗,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改良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各35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比较2组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为(87.5±1.4)分、GCS评分为(8.8±1.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对照组为37.1%,组间对比显示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天、5天、7天的ICP水平分别为(208.5±4.2)mmH2O、(187.8±3.4)mmH2O、(161.3±4.2)mmH2O,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可得到良好治疗效果,该疗法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康复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更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去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度颅脑损伤(STBI)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60例STB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的昏迷程度、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评分均增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GCS、LOT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表达均下降,前白蛋白(PA)表达增高(P0.05)且观察组hs-CRP、TNF-α、IL-1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STBI患者疗效较好,能明显降低昏迷程度,促进认知和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颅内压(ICP)监测联合浮动骨瓣减压术在治疗颅脑损伤中对颅内压及脑血流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拟行骨瓣减压术的颅脑损伤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53)、观察组(n=53)。对照组采用传统去骨瓣减压术(DC)治疗,观察组采用ICP监测联合浮动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2组ICP、脑血流指标[平均流速(Vm)、收缩期血流速度(Vs)、血管搏动指数(P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3、7 d观察组ICP、PI低于对照组,Vm、Vs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9.43%低于对照组37.74%(P<0.05)。结论 采用ICP监测联合浮动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能降低患者ICP,改善脑血流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避免二次手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