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评价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全身静脉联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08-01/2012-07收治的320例接受新辅助治疗后行经腹手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术前全身静脉联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者148例(A组),术前放疗+化疗者组172例(B组),休息3-4wk后手术.比较分析两组术后组织病理学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术后标本组织病理学评估均有效,A组的疗效满意率高于B组(60.81%vs45.35%,P<0.05);不良反应(除外恶心反应)和术后吻合口瘘、肠梗阻及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均P<0.05),而恶心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χ2=31.16,P<0.001);两组均无新辅助治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全身静脉联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的疗效确切,可降低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姜晓梅  赵滢 《山东医药》2010,50(44):106-107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手术前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术中温热灌注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4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行单纯胃癌根治术,观察组在术前5 d进行动脉灌注化疗,术后进行温热灌注化疗,并作术后随访2 a的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1、2 a生存率分别为91.66%、79.17%,高于对照组的87.50%、58.30%(P均〈0.05);观察组1、2 a复发、转移率分别为16.67%、20.83%,对照组为20.83%、41.67%(P均〈0.05);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手术术前动脉灌注联合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可以提高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不少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或因有手术禁忌不宜手术治疗,为进一步探讨该类患者的合理治疗方法,探讨晚期进展期胃癌动脉化疗栓塞并腹腔化疗双途径给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对1990/1996住院的98例胃癌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方法98例胃癌患者依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随机分为三组,A组行胃动脉化疗栓塞合并腹腔化疗;B组行腹腔化疗;C组行静脉化疗其中胃动脉栓塞组行内镜随访胃粘膜变化.结果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71.88%,38.7%,14.3%.中位生存期分别为回6,10,8mo.A组与B,C组有明显差异(P<0.01).不良反应以胃肠道毒性、骨髓抑制为主内镜检查发现A组术后2wk内胃粘膜有损伤,2wk后开始修复,4wk后可恢复正常.结论胃动脉化疗栓塞并腹腔化疗双途径给药是治疗晚期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术前短程冲击化疗联合术中即时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进展期胃癌随机分术前短程冲击化疗联合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组(治疗1组)、术前短程冲击化疗组(治疗2组)和单纯手术组(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长期生存率。结果治疗1组的3a生存率为88.1%,明显高于治疗2组(68.1%)和对照组(42.6%)(P〈0.05),治疗1组2a内无复发,治疗2组、对照组复发率为17.0%、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前短程冲击化疗联合术中即时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延缓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术前选择性动脉介入化疗,第2个疗程后8~15 d进行胃癌根治手术,对照组仅采用胃癌根治手术治疗,术后两组均实施5个疗程的常规全身静脉化疗治疗。统计比较观察组动脉介入化疗后临床体征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理治疗效果,并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生存率。结果观察组38例动脉介入化疗后临床症状减轻,且未见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8例动脉介入化疗后轻度有效23例、中度有效12例、重度有效2例、无效1例;术后随访无病例脱落,两组术后12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术后24、36个月生存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应用于进展期胃癌患者,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替吉奥(S-1)联合奥沙利铂(SOX)方案对进展期胃癌围术期化疗临床疗效的评估及其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按纳入排除标准收集进展期胃癌患者92例,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术前和术后均按要求行SOX方案进行化疗,对照组只在术后按此方案进行化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结果两组各种临床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的临床获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白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并且术后化疗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术前化疗(均P0.05)。结论 SOX方案对进展期胃癌围术期化疗的临床疗效尚可,对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能够耐受,且术前化疗的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化疗组与静脉化疗组,每组41例。联合化疗组采用区域动脉灌注栓塞联合全身静脉化疗,静脉化疗组给予单纯全身静脉化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含量、毒性反应以及生存率。结果联合化疗组的总缓解率、3年生存率分别为70.7%、68.3%,显著高于静脉化疗组的48.8%、46.3%(P0.05);联合化疗组治疗后的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72-4(CA72-4)、Ⅲ~Ⅴ度恶心呕吐、Ⅲ~Ⅴ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5.22±4.18)μg/L、(28.46±9.17)U/mL、12.2%、4.9%显著低于静脉化疗组的(21.36±6.13)μg/L、(45.83±14.65)U/mL、31.7%、24.4%(P均0.05)。结论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可以提高化疗药物效果,杀灭肿瘤细胞,缩小肿瘤体积,且毒副反应较小,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加微球栓塞联合保肢手术治疗早期骨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早期骨肉瘤患者32例,先行动脉灌注化疗加微球栓塞术,在介入治疗后10 ~ 14 d行保肢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术中出血量、手术切除的瘤体坏死情况.结果 患者经动脉灌注化疗及微球栓塞后均有患肢疼痛缓解、瘤体不同程度缩小且边缘清楚,行保肢手术时出血量少,易于手术切除.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75%(30/32)、81.25% (26/32)、59.38%(19/32).结论 动脉灌注化疗加微球栓塞联合保肢手术治疗早期骨肉瘤效果较好,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9.
围手术期腹腔内化疗联合IL-2和IFN-γ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腹腔内化疗联合应用IL-2和IFN-γ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行胃癌根治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A组:术前2 d及术后3 d腹腔内灌注5-FU、cDDP、IL-2和IFN-γ混合液,B组术后3 d腹腔内灌注上述混合液,C组术后3 d腹腔内灌注5-FU、cDDP混合液.检测化疗后外周血Th亚群变化、NK细胞数量及FCC;评价治疗中各组化疗的副反应及化疗后的治疗有效率和生存率.结果 A组患者在细胞免疫、治疗有效率、肿瘤细胞检出率与B、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后IPC联合应用IL-2和IFN-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规范胃癌根治术后的老年胃癌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组(5-FU+奥沙利铂)和全身化疗组(5-FU+奥沙利铂),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生存率、复发率和转移率。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分度及严重毒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生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腹腔持续温热灌注化疗可减少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提高生存率;有利于胃癌术后腹腔内较小的残余癌或游离癌细胞的杀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术前肠内营养、新辅助化疗(NC,替吉奥+奥沙利铂)联合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方法进展期胃癌患者195例,根据患者自己及家属是否愿意行术前肠内营养和术前化疗分为两组,术前给予肠内营养、NC后行腹腔镜手术组为NC组,直接行腹腔镜手术组为对照组,观察组91例,对照组104例。比较术后两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0切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伤口感染、肺部感染、腹腔感染、肠梗阻、吻合口瘘、肠瘘、吻合口梗阻、尿路感染、胃动力障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根治术,术前行肠内营养、NC方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提高R0切除率。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是唯一有希望治愈的方法,但手术切除率仅17.6%。自1984年以来我院在行肝动脉结扎术的基础上作插管,术后局部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不能切除的肝癌38例,收到一定的近期疗效。现重点报道和讨论联合化疗和栓塞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贲门癌肝转移治疗中微球栓塞联合动脉灌注化疗的疗效及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贲门癌肝转移患者的基线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53例,微球栓塞+动脉灌注化疗)和B组(47例,动脉灌注化疗)。比较2组基线资料;比较2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2组术后3年生存情况,并行Log-rank检验。[结果]2组性别、年龄、BMI、肿瘤直径、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类型及肝转移直径等基线资料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吞咽功能Ⅲ~Ⅴ级构成比均降低(P<0.05),A组低于B组(P<0.05);A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A组疼痛、恶心发生率高于B组(P<0.05);A组1、2、3年生存率均高于B组(P<0.05)。生存曲线显示A组中位生存期长于B组(P<0.05)。[结论]贲门癌肝转移治疗中微球栓塞联合动脉灌注化疗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困难,疗效确切,提高了远期生存率,但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02/2016-11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04例,根据患者意愿决定是否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分为观察组(新辅助化疗+腹腔镜手术组)56例,对照组(直接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组)48例,术后均给予6个疗程XELOX化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转移率.结果新辅助化疗后腹腔镜术前观察组临床有效率48.21%,疾病控制率为92.4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例数、手术切除范围、姑息性手术例数及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缘R0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vs 52.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化疗结束后3 mo、6 mo KPS评分(82.8±6.9 vs 91.6±8.1)明显高于对照组(76.2±5.1 vs 85.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7%,对照组为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止至2017-12,随访9-46 mo,中位随访时间为24 mo,随访期间观察组共出现4例死亡,10例复发、转移,对照组出现11例死亡,19例复发转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10,6.067,P0.05).Log-rank检验分析显示,观察组死亡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手术切缘R0切除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复发转移,提高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手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06/2009-06首都医科大学平谷区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12例行D2根治手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10例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102例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手术治疗(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率及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无瘤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ocoregion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进食流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低于开腹组3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风险模型风险可知,手术时间、术前合并症、是否行腹腔镜手术是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合并症及手术时间是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镜组5年OS、DFS、LRFS、DMFS与开腹手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进展期胃癌可获得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且具有显著的微创优势.术前合并症及手术时间是影响腹腔镜治疗进展期胃癌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联合IL-2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白细胞介素2(IL-2)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术前动脉灌注化疗;IL-2组在此基础上一次性给予IL-2 2400万U。两组均于灌注化疗后2周行手术治疗,切除的标本进行胃癌细胞的凋亡检测,术后常规化疗。发现IL-2组胃癌细胞凋亡率、总有效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方案中联用IL-2可以提高晚期胃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保乳手术联合动脉药盒灌注化疗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6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均接受局部肿瘤扩大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中经旋肩胛动脉置管埋植药盒,术后应用顺铂、5-氟脲嘧啶、阿霉素灌注化疗,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均受三苯氧胺治疗.结果 64例随访时间为24 ~ 30个月,全部存活,无一例局部复发,乳腺外形美观,1例肝转移,1例肺转移,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手术联合动脉药盒灌注化疗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全胃系膜切除与标准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采取全胃系膜切除,B组采取标准D2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排气时间、半流饮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及随访3年的复发率与生存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为(165.76±24.21)min、术中出血量(116.54±9.78)m L,均低于B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排气时间、半流饮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15.00%,随访3年期间A组、B组复发率5.13%、7.5%,死亡率2.56%、5.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系膜切除术与标准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术后恢复与远期预后相当,但全胃系膜切除术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具有较大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采用静脉全身麻醉方式减轻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所致栓塞后综合征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80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选用的麻醉方法不同分为静脉全麻联合喉罩机械通气组(联合喉罩组)、静脉全麻联合气管导管机械通气组(联合导管组)和静脉全麻自主通气组及局部麻醉组.监测手术前、中、后患者的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情况;记录四组手术操作时间及通气管辅助通气并发症的情况;观察术后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术中DSA图像质量.结果 联合喉罩、联合导管、自主通气三组患者术中心率、血压均较局部麻醉组平稳(P<0.05);联合喉罩、联合导管、自主通气三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均少于局部麻醉组(P<0.05);联合喉罩组置入通气管发生并发症的例数较联合导管组少(P<0.05).联合喉罩、联合导管、自主通气三组患者术后疼痛均较局部麻醉组减轻(P<0.01),四组患者术后48 h内均有不同程度恶心,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喉罩、联合导管、自主通气三组患者术后呕吐程度分别较局部麻醉组明显减轻(P<0.03).联合喉罩、联合导管组患者术中运动伪影及DSA图像总体质量优于自主通气、局部麻醉组(P<0.05).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应用静脉全身麻醉能够减少手术操作时间,减轻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所致的综合征,创造了一个舒适、安全的手术环境.其中应用静脉全身麻醉联合喉罩机械通气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较好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在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围术期中实行加强护理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与B组,每组25例。对A组患者进行我科中西医结合围术期护理,对B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再栓塞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再栓塞发生率(4.00%)低于B组患者(32.00%),并发症总发生率(8.00%)低于B组患者(36.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实行我科中西医结合围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再栓塞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