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进行腹部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选择常规护理,包括术前访视、病历查问、术前准备、护理配合、病情观察、术后指导等;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护理指导以及术后睡眠干预、疼痛干预、并发症干预与按摩干预。观察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以及护理前后MMSE简易智能量表评分,同时调查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排气、排便以及进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干预后MMSE评分和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并提高认知功能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模式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8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2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饮食、肛门排气、排便和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导尿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对腹部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可建立亲密护患关系,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改善预后,且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干预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手术及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2组术后胃肠道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排便时间及摄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2组MMSE评分均较干预前增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及认知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腹部手术患者185例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耳穴贴压护理干预组(耳压组)93例和对照组92例。2组患者均在术前、术后给予心理干预及常规护理。耳压组患者采用耳穴贴压以缓解疼痛。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定疼痛程度。观察2组患者术后72小时内伤口疼痛程度、止痛药使用情况、首次肛门排气平均时间等,并比较2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耳穴贴压护理法在减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程度及缩短疼痛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方法。结论:耳穴贴压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时间、减少止痛药使用,并能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尽早肛门排气,能使患者提早进食,加快术后恢复,进而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足底按摩联合腹部按摩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腹部热敷、早期康复锻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足底按摩联合腹部按摩,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流质饮食恢复时间、术后正常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3天的腹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底按摩联合腹部按摩可有效改善腹部手术患者胃肠道蠕动,增强胃肠道动力,改善胃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耳穴护理干预,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方法将150例腹部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耳穴组80例,采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耳穴护理,对照组70例给予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腹胀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护理可缩短腹部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时间,降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腹胀评分,能有效促进恢复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炎症性肠梗阻治疗中行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与早期整体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排气与排便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仅对照组2例患者由于术后排便与排气较差行手术治疗。2组患者均治愈出院,在出院时均能够恢复正常饮食。结论有效的整体护理干预能够加速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疾病康复,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医集束化护理在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增加中医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痛、轻微痛疼痛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对照组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88.3%(53/6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42/60),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应用医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离子导入在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腹部手术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2组患者均按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中药离子导入及腹部按摩。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早,肛门排气、腹胀缓解时间缩短,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加腹部按摩在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干预,对预防吻合口瘘、肠粘连、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玲  孔红武 《辽宁中医杂志》2014,(12):2687-268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行腹部手术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对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恶心呕吐、腹胀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干预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7.9%),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1%)明显高于对照组(85.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4 h及48 h的恶心呕吐发生率、腹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胃肠功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护理对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88例行肠道手术患者为该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快速康复护理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4例患者给予快速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初次排便时间、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拔管时间等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5%vs 13.6%),两组患者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行肠道手术的患者给予快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刘晓峰  李美丽 《光明中医》2016,(13):1930-1932
目的分析探讨穴位贴敷与按摩对于腹部非肠道手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2月之间收治的88例腹部非肠道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穴位贴敷与按摩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腹胀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部非肠道手术患者术后给予穴位贴敷和按摩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术后腹胀症状,疗效可靠、无其他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三峡中心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78例肠道手术患者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和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18.4%),护理总满意率(92.5%)高于对照组(78.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道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理气通调类中药敷贴联合电针在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理气通调类中药敷贴联合电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腹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气通调类中药敷贴联合电针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行腹腔镜切除术的相关治疗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正常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 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正常组有2例因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而转为开腹手术。实验组患者在肛门排气、术后肠道功能恢复、腹腔残余感染、肠粘连以及平均手术、住院、卧床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正常组;正常组发生并发症6例(12%),实验组无并发症发生;实验组痊愈率、满意度显著优于正常组(P均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治疗与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护理主动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胃肠功能恢复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确诊腹部肿瘤需要手术的患者20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护理主动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前口渴、饥饿发生率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24 h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口渴、饥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10/100)、8%(8/100)比53%(53/100)、39%(39/100),P均<0.05],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4 h疼痛评分、住院费用及术后咽喉炎、尿路感染、低体温发生率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护理主动干预能明显改善腹部手术患者术前口渴、饥饿感,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董海英 《光明中医》2023,(3):558-560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对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85例乐安县中医院妇科就诊并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其中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补液、抗感染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艾灸联合穴位按摩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天和第3天胃肠动力恢复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灸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可促进妇科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部推拿按摩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剖宫产手术产妇10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产妇实施腹部推拿按摩。观察两组产妇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的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腹部推拿按摩,不仅可以使产妇胃肠功能及早恢复正常,还能够有效降低术后便秘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并研究选择采用针灸治疗方法联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腹部手术以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以便为临床干预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选择来自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腹部手术以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对照组80例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观察组80例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并且为患者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排气时间进行评价并作出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性,而且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方法配合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指导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情况,促进患者的肠鸣音恢复,并且缩短排气恢复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胃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