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牙与美观、语言及咀嚼功能关系密切。外伤性完全脱位缺失可对其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牙再植术对保持牙列完整 ,保持天然牙冠的色泽、形态、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我们采用牙再植术对 5 6例患者、72颗外伤性完全脱位牙进行治疗。经 1~ 5年疗效观察 ,疗效满意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5 6例患者 ,男 40例 ,女 16例 ,共计 78颗牙齿。其中年青恒牙 2 3颗 ,年龄 10~ 38岁 ,平均 17.4岁。就诊时间 10分钟~ 2 4小时 ,<2 0分钟完成再植术者 2 6颗牙齿 ,30分钟~ 2小时完成再植术者 37颗 ,>2小时行再植术牙齿 15颗。1…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外伤脱位牙再植术后的临床疗效。为提高再植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 对17例21颗脱位牙复位固定,其中9颗完全脱位牙根充后再植。随访5年。结果 再植成功18颗,失败3颗,成功率815.7%。结论 部分脱位牙再植预后较好,完全脱位牙经牙髓处理,根充后再植。可减少并发症和继发感染,提高再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麦伟持 《海南医学》2006,17(6):53-54
目的研究脱位牙的临床治疗、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病人和方法98例牙脱位患者,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适当处理,然后进行复位、即刻牙再植、牙弓夹板固定等治疗;通过牙髓活力检查、X片检查,随访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牙齿愈合情况.结果部分脱位的73颗牙,复位后全部保存,术后随访无临床症状,X线检查未发现牙根吸收及周围骨质丧失;全脱位的25颗牙,进行牙再植后,除2例外,均获得成功保留.结论部分脱位牙应在局麻下进行复位、固定;完全脱位牙齿应作牙再植术.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前牙再植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前牙脱位112颗再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常规口内清创,嵌入性脱位和部分性脱位牙在麻醉下复位、固定;完全脱位牙用等渗生理盐水清洁牙面,浸泡于加入庆大霉素液的生理盐水内5分钟(其中22例视具体情况在植入前行口外根管充填术)。清理牙槽窝,植入脱位牙,固定。结果随访1—3年,70例99颗治疗成功,10例13颗治疗失败,总有效率为85.71%。结论妥善保存脱位牙、有效的牙髓治疗及松牙固定是外伤性前牙脱位再植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对于脱位牙,无论是移位、半脱位,或嵌入深部,通常均在及早复位的基础上,做辅助性牙周夹板固定。我们在对脱位牙进行治疗时,采用了片段弓结扎固定19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牙脱位患者19例26颗牙齿,年龄7~38(21.0 1.2)岁。男性13例19颗牙齿,女性6例7颗牙齿。其中不完全性牙脱位16例21颗,嵌入性脱位2例3颗,完全性牙脱位1例2颗,均为外伤所致。外伤至接诊时间0.5~2.5h。临床检查:牙龈红肿或伴有撕裂伤,牙齿松动II~III度。X片示13例有牙槽骨骨折,6例根尖部牙周膜腔明显增宽或间隙消失。1.2治疗方法1.2.1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各种外伤所致前牙脱位发病率有所上升 ,我科 1 997年 6月 -1 998年 1 2月间对因外伤所致前牙脱位的病人 2 0例 ( 3 0颗 )进行了脱位牙再植术 ,现将手术近期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2 0例中男 1 5例 ,女 5例。年龄最大 3 8岁 ,最小 1 0岁。1 .2 脱位牙位记录1 1完全脱位 5例 5颗牙 ,不全脱位 1例 1颗牙 ;2 1完全脱位 2例 2颗牙 ,嵌入性脱位 2例2颗牙 ;1 1、2 1完全脱位 3例 6颗牙 ,不全脱位 1例 2颗牙 ;1 1、1 2嵌入性脱位 2例 4颗牙 ,不全脱位 1例 2颗牙 ;2 1、2 2完全脱位 2例 4颗牙 ;41、42完全脱位 1例 2颗牙。1 …  相似文献   

7.
[背景 ]总结 84颗恒前牙脱位治疗的疗效 .[病例报告 ]84颗脱位牙中 ,部分脱位 31颗牙 ,完全脱位 31颗牙 ,嵌入性脱位 2 2颗牙 ,2 5颗牙合并牙槽骨骨折 .所治疗的牙齿中效果优者 5 5颗牙 ,良者 14颗牙 ,效果差者 8颗牙 ,失败者 7颗牙 .[讨论 ]治疗脱位牙时 ,脱位时间越短 ,疗效越好 ;单个牙脱位比多个牙脱位效果好 ;3种脱位方式中 ,部分脱位牙效果最好 ,嵌入性脱位牙的最差 ;年轻恒牙的疗效比成人恒牙好  相似文献   

8.
一、临床资料 从1998年至今开展牙再植技术以来,共收治此类患者38例,再植牙齿44颗,对44颗再植牙观察愈后疗效如下:所再植的牙齿全部是因外伤脱位或半脱位,前牙32例共38颗,后牙6例共6颗,都是青少年.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的25岁,最小的8岁.  相似文献   

9.
牙的稳固对于咬合关系的正常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导致松牙发生的重要原因有外伤因素、牙周炎等 ,其治疗以尽力保存牙齿为原则 ,临床上较常用的松动牙固定法是牙弓夹板法。我们对外伤原因导致的松动牙 ,使用正畸方托槽技术进行固定 ,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治疗病例均为 1994~ 1999年我科收治的因各种外伤原因导致的松动牙病人 ,患者年龄最小 10岁 ,最大40岁。其中 :轻度脱位 2 7例 ,45颗牙 ;中度脱位 5例 ,9颗牙 ;全脱位 3例 ,4颗牙 ;合计 35例 ,共 5 8颗牙。1.2 方法 常规颌面外伤和正畸科临床检查包括创…  相似文献   

10.
外伤脱位牙再植术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牙术是恢复咀嚼功能及牙齿美观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于外伤脱位牙如能及时实行再植术 ,无疑将解除病人因失牙而造成的一系列痛苦。作者自2 0 0 0~ 2 0 0 2年为 32例外伤性牙齿脱位患者进行了即刻再植术 ,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2例 (脱位牙 4 2颗 )男性 18人 ,女性 14人 ,年龄 7~ 4 2岁。受伤牙位 :上颌中切牙 2 4颗 ,侧切牙 10颗 ,下颌中切牙 4颗 ,侧切牙 4颗 ,就诊时间为 10min~ 2h。2 治疗方法2 .1 离体牙的处理 离体牙如未脱离口腔环境不做特殊处理 ,如已脱离口腔环境 ,且有污染 ,用生理盐…  相似文献   

11.
牙外伤临床常见,常发于上颌前部,牙外伤后常导致牙齿松动、嵌顿、脱出等,通过X线片检查,若牙根无折断者,需尽早复位固定,固定的方法有牙弓夹板固定法、金属丝结扎固定法等多种,笔者近2年来收治了14例牙外伤脱位患者,均采用正畸方法固定,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4例31颗牙,男9例、女5例,均外伤脱位,需复位固定。年龄7~55岁,31颗外伤脱位牙全部为恒牙,单个牙6颗,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牙25颗。上前牙29颗,下前牙2颗。二、方法(一)局麻下对脱位牙进行复位:若完全脱出应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脱位牙,冲洗后将牙齿浸泡…  相似文献   

12.
牙齿因外伤导致脱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对于因外伤导致脱落的牙齿,争取在第一时间使其复位,是保留其牙列的完整性,恢复正常咀嚼功能的有效办法。我科对1998年1月 -2003年1月收治的21例25颗脱位牙,进行了即刻再植, 术后随访1-5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21例25颗牙均为外伤性脱位,男17例,女4例,年龄 9-40岁,牙脱位时间最短30分钟,最长2天,交通事故所  相似文献   

13.
患儿年龄1—3岁,平均1.5岁,男70例,共108颗牙,女35例,共55颗牙,上中切牙138颗,侧切牙及其他前牙各25颗。致伤原因:摔倒致颌面部碰伤,伴牙外伤106颗牙,前牙直接碰伤39颗,外力击伤18颗牙。牙齿侧向脱位118颗,挫入27颗,部位脱臼18颗。  相似文献   

14.
自体牙脱位,是由于受到较大力量的外伤,使牙齿在牙槽内的位置发生改变甚止脱落。临床上常分为全脱位、半脱位或嵌入深部,无论何种脱位只要及时就医,实行再植术治疗,认真护理,均可使脱位牙恢复其正常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1 临床资料 1994~1998年我科共治疗自体牙再植21例,  相似文献   

15.
张天怀 《中外医疗》2013,32(1):31-32
目的探讨外伤性完全脱位前牙再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2008-2011年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外伤性完全脱位前牙再植42例进行再植治疗。将脱位牙用抗生素溶液进行浸泡和清洁处理,同时对患者进行拔髓和根管填充,对牙槽窝作预备后立即实施,牙再植后再行夹板固定。结果治疗成功38颗,治愈率为85%,治疗失败2颗,失败率为4%,治疗后与患者失去联系的5颗,失访率为11%。45颗再植牙中64.9%存留了3年以上,28.6%存留了1~2年,6.5%存留了1年以内。离体时间超过24h的脱位前牙再植全部失败,离体时间超过12h的脱位前牙再植大多数成功。结论离体时问长短、保存是否良好、固定是否可靠、口腔卫生的保持程度及咬合创伤能否避免等是外伤性完全脱位前牙再植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完全脱位牙是由于骤然的外力而使牙根全部与牙槽骨脱离。牙再植术是修复失牙、恢复咀嚼功能的有效方法之一。现将我科即刻再植的 6 5颗牙经 5年以上临床追踪观察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1 985年 1月至 1 996年 3月我科就诊牙外伤的脱位牙 6 5颗 ,其中上中切牙3 9颗 ,侧切牙 1 4颗 ,尖牙 1颗 ,下颌中切牙 6颗 ,侧切牙 5颗。患者年龄 7~ 2 8岁 ,平均年龄 1 8.4岁 ,其中男 3 0例 (42颗 ) ,女 1 6例 (2 3颗 )。单个牙脱位者 2 9例 ,两个牙脱位者 1 5例 ,三个牙脱位者2例。根尖孔尚未发育完成的有 2 2例 3 4颗牙 ,术前未做牙髓治…  相似文献   

17.
完全脱位牙再植能在外伤后短时间内重建病人的咬合功能,恢复美观,不失为治疗完全脱位牙的一种好方法。本文对康平县人民医院近10年来收治的62例85颗完全脱位的恒前牙进行再植,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再植成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司熙  文少敏  张天夫 《吉林医学》2010,31(28):5003-5004
目的:探讨外伤性前牙脱位再植术的有效方法。方法:对30例完全脱位的牙齿以及牙槽窝进行常规清洁处理,原位植入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牙弓夹板固定、钢丝结扎固定以及托槽固定,并随访观察。结果:经2~3年随访,30例48颗牙有2颗失败,46颗成活,成功率95.83%。结论:妥善保存和处理脱位牙,及时复位固定以及有效的预防感染是再植牙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牙受外伤脱位在成人或儿童均较常见。尤其上前牙 ,因位置突出 ,受伤机会较多 ,如不及时、正确治疗 ,可导致牙列缺损。笔者应用方丝弓矫治器固定外伤脱位牙 11例 ,均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中 ,男 8例 ,女 3例。年龄 11~2 4岁 ,平均 15 .7岁。全部为因碰撞导致上颌 1~ 2颗切牙部分脱位 ,X线片显示均无根折。1.2 治疗方法 :常规清洗、消毒 ,将外伤脱位牙初步复位。酸蚀 4 4唇面后清洗、吹干。将外伤脱位牙完全复位 ,在 4 4上粘结 0 .5 6 mm× 0 .71mm方丝弓托槽。粘托槽时不可按常规标准粘 ,而是将各托槽槽沟…  相似文献   

20.
利用固定矫治器固定外伤牙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牙外伤是口腔科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传统的固定方法存在许多不足。作者应用固定矫治器进行外伤牙的复位、固定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我科自1998年10月~2000年1月对25例66颗患牙进行复位固定治疗。男15例,女10例。年龄2~52岁。其中乳牙3例,替牙7例,恒牙15例。外伤性牙松动度25颗,度20颗,嵌入2颗,半脱位及移位14颗,完全脱位6颗。2) 治疗方法:常规处理颌面口腔软组织外伤后,手法初步复位脱位牙,在患牙及近远中1~3颗邻牙颊面粘接方丝弓托槽,嵌入、移位等局部关系改变明显选用0.014~0.016的Ni-T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