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国际上具有一定权威性并经国内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被公认为有相当效度、信度的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问卷(16PF),对肾虚肝郁不孕妇女进行个性心理测验,分析其在不孕症生殖功能障碍发病学上的意义。研究表明,肾虚肝郁不孕症患者多有神经质的个性倾向及忧郁焦虑的负性情绪反应,且焦虑和忧郁症状呈高度相关,与正常生育期妇女比较有显著差异,揭示这些个性特征和情绪反应具有一定的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2.
静脉采血是一项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但由于各种原因容易产生心理恐惧。心理恐惧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心理反应,恐惧同其它心理过程一样,是由过强的刺激作用于大脑皮层,使原有大脑皮层的动力定型受到破坏,引起人的超限抑制,降低有机体的工作能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其表现为:神经高度紧张,内心充满害怕,注意力无法集中,脑子里一片空白,不能正确判断或控制自己的举止,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认为,人只要处于清醒状态,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都是有选择地指向一定的对象.这种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就是注意.注意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各种心理过程所共有的特性.对于婴幼儿来说,注意力这种心理活动有其特有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陈张朱 《气功》2009,(6):556-558
心理学认为,人只要处于清醒状态,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都是有选择地指向一定的对象。这种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就是注意。注意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各种心理过程所共有的特性。对于婴幼儿来说,注意力这种心理活动有其特有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焦虑和抑郁状态,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干预管理措施。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41名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和41名普通病房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焦虑平均分为(42.61±10.23)分,抑郁平均分为(42.45±9.29)分;且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抑郁和焦虑得分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护理人员(P0.01);抑郁和焦虑得分与护龄相关,且不同个性特征与焦虑抑郁相关。结论: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不良心理状态,与护龄、个性特征有关,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改善工作环境和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前者指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后者则包括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知、情、意和人格的协调一致以及相对稳定性是保证人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因素失调都会造成心理紊乱.  相似文献   

7.
昭和 《家庭中医药》2002,9(9):31-31
静坐法是我国气功功法中的一种。静坐主要是通过闭目存想、敛神内聚等心理过程,来培养一些特殊的心理品质,如专注、松弛、镇定等,以达到最佳意识和心理状态。 静坐法尽管在定程度上有助于心身健康,但它也极易使一些有精神疾病及心理缺陷的人出现严  相似文献   

8.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与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心理强化训练在产前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产妇生理、心理因素。产前模拟分娩强化训练,可引导产妇的心理过程、个性表现、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向有利于分娩的方向转化,调动产妇积极因素,促进正常分娩和维护母婴健康。现将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产痛是伴随分娩而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但是这种疼痛又使得孕妇对分娩产生巨大的恐惧,而恐惧紧张的心理又可以使其对疼痛的感受加重。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是人体的主观感受,完全建立在情绪感受上,缺乏客观衡量指标。因此改善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并提供合适的镇痛措施使痛感减轻,  相似文献   

12.
体质(人体特质、体质特性、禀赋)是人类生命现象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指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表现为结构、  相似文献   

13.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癌症发病率不断提高 ,临床证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归与社会心理因素明显相关。负性情绪的存在给癌症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也削弱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加强了机体对癌的易感性。因此有效地进行心理护理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发展。1 心理状态分析1 1 患者1 1 1 恐惧、忧虑、急躁心理[1]  患者的心理反应类型、轻重与患者基本健康状况、个性特征、病情严重程度、对预后的判断及对癌症的认识了解因素有关 ,轻者抑郁寡欢、沉默少语 ,一般患者对癌症具有片面性的认识 ,将“癌症”的概念与“逐渐走向死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列腺摘除术患者心理健康、个性特征及心理需求的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20例作为对照组,2组进行一般情况、个性特征、生存质量、焦虑与抑郁调查。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家庭人均月收入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失眠、疲乏、恶心与呕吐、疼痛等特征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与环境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腺摘除术患者多存在心理不健康状态,存在焦虑抑郁情况,导致自身生理症状多,为此在干预中要积极给与心理需求干预。  相似文献   

15.
正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心理状态等方面,其形成过程与先天和后天密切相关,是人体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这种人体的固有特质是人类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由于不同的体质类型对不同疾病的易感性有所不同,因此体质类型有其特有的发病倾向性。对疾病易感性和发病倾向性的体质特征存在于疾病状态,对疾病状态的治疗有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在"未病"状态更应重视体  相似文献   

16.
中医体质的思想在中医学发展史中源远流长,其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于1978年王琦正式提出。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影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体质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候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为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94例冠心病患者,采集中医四诊信息后进行中医证候虚实判断,并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量化患者的心理反应状态,分析证候虚实与心理状态的相关性。结果跟一般人群比较,冠心病患者具有明显的心理问题(P 0.05),实证组与虚证组患者在强迫症状、焦虑、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6个心理因子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且与中医证候虚实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医护人员可根据中医理论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浅谈心理护理对孕产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护理如今已成为各种护理工作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理过程的转变,认为人类各种社会活动无不与心理过程有关,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痊愈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心理护理是建立在一定的护理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非规范化、有创造性地给人以美感和安全感的的护理技能,特别是在我们产科,孕产妇的心理问题更多,是我们产科护士实际工作中一个非常值得探索学习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治疗中的作用及康复的意义。方法: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对186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给予心理干预及健康指导。结果:药物用量不变,给予心理干预后,182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血压稳定性明显改善。结论:加强社区老年高血压痛患者的心理干预对其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徐湘 《陕西中医》2008,29(1):126-127
钱学森先生将人的功能状态分为三种,即觉醒状态,睡眠状态、气功状态.本文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对气功态的本质及心理过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