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了解我市居民死因的构成 ,对我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简称慢病 )监测区内的 5万人群 1999年全死因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人口资料由江北公安分局办证中心提供。全死因资料来自各级医院、市公安局、市卫生防疫站的死亡医学证明书 ,并经各居委会调查核实。死因分类按ICD - 9编码。结  果1 监测区 1999年按城市和农村统计 ,居民死亡情况见表 1。  表 1 监测区 1999年城乡死亡率比较区域调查人数死亡人数死亡率 (‰ )期望寿命 (岁 )城市 3 0 0 5 112 2 4 0 673 1农村 1968112 5 6 3 5 70 62 监测区 1999年城乡各病种死亡…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特点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口构成的变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转变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成人早残和早死的主要原因。进入 90年代以后 ,位居湖北省人口死因顺位前 4位的一直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意外损伤及中毒、呼吸系统疾病。而湖北省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尚未真正起步 ,本文利用全省疾病监测系统的 1 0年监测资料 ,对人群主要死因进行分析 ,同时对今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一些建议。1 湖北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死因及流行特点  在全省疾病监测系统覆盖的 60万人群中 ,每年平均死亡 3786人 ,其中 1 666…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辉县市居民的死亡原因,为进一步开展疾病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CD-10死因分类法进行死因分类,对2010年"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的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辉县市死亡率为605.39/10万,标化死亡率为683.74/10万,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今后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泰兴市居民主要死因对潜在寿命和工作损失年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泰兴市人群死因变化情况及疾病危害 ,确定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我们对泰兴市死因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 ,旨在为制定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死亡资料来源于泰兴市卫生防疫站 1 998年~ 2 0 0 0年死因监测资料 ,人口资料由泰兴市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临沂市居民死因现况,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临沂市2008年7月~2009年6月死因监测数据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进行死因分类统计。结果2008年7月~2009年6月全市共报告死亡人数10 145人,其中传染性疾病、产科和围产期疾病、营养性疾病占4.4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77.98%,伤害占15.63%。前三位死因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伤害。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市居民主要死因,应重视慢病防治,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降低慢性病的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6.
杭州市区居民50年死因谱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市居民病伤死因统计工作始于1953年,统计人口为45万余人,其中1965~1975年停顿无资料,1976年恢复统计工作,统计范围扩展到120余万人口,至今已增加到370余万人口.40年的资料反映我市死因谱已由解放初期的以传染病等感染性疾病为主的模式逐渐向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及意外死亡并重的模式转变.了解死亡谱的变化,为预防疾病和居民保健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现将50年来死因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1996~2000年河南省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趋向老龄化 ,以恶性肿瘤为主的慢性疾病对人民生命健康威胁也逐年上升。现将 1996~ 2 0 0 0年河南省恶性肿瘤的死亡资料统计分析 ,为有关部门制定肿瘤防治规划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由河南省的 15市县防疫站收集提供。 2 0 0 0年 15市县登报人口数为10 0 36 376人 ,占全省人口数的 10 .84 %。1.2 方法 居民死亡后 ,先由基层监测点填写居民死亡报告卡 ,然后上报到各市县防疫站流病科 ,经审核无误后报到河南省肿瘤防治办公室。本资料用《居民病伤死因统计年报超级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标化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疾病 ,在死因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温岭市是浙江省卫生监测区之一 ,1 992~2 0 0 1年监测点内共报告恶性肿瘤死亡 1 552例。为探索恶性肿瘤死亡规律 ,做好对恶性肿瘤的防治 ,现对我市的恶性肿瘤死因及对寿命的影响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  (1 )资料 :死亡个案卡由温岭市 7个疾病监测点提供。人口资料由温岭市公安局和统计局提供。 (2 )方法 :死亡名单由监测乡镇派出所提供。乡镇防疫医生根据名单采取入户调查的方法 ,填报死亡报告卡。报告卡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 - 9编码 ,根据卫生部统一下发的疾病监测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安福县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安福县2007-2010年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所有死亡病例个案,使用根本死因编码进行死因构成及顺位分析。结果 2007-2010年安福县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共报告死亡病例692例,排在前10位的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25.14%)、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22.83%)、肿瘤(18.06%)、呼吸系统疾病(8.96%)、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5.50%)、消化系统疾病(4.77%)、传染病(3.90%)、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3.03%)、泌尿生殖系统疾病(2.6 0%)、内分泌及营养和代谢的其他疾病(2.31%)。各年龄组的死因构成不同。0岁组的主要死因为围生期疾病(51.35%),1~39岁组的主要死因为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54.78%),≥40岁组的主要死因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73.36%)。结论安福县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的死因主要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及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各年龄组的死因构成有很大差别,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黄萍 《现代预防医学》2003,30(2):178-178,180
为了解我区居民意外伤害死因 ,尤其是老年人口意外伤害死亡水平、原因、分布 ,寻找预防对策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死因资料源于武汉市武昌区 1996年~2 0 0 0年居民病伤死因年报表 ,并对每例死亡者进行核实。1.2 人口资料 源于武昌区公安分局历年人口统计报表。1.3 方法 死因分类和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次修订本 (ICD-9)进行。2 结果2 .1 基本情况  1996~ 2 0 0 0年本区人口累计为 412 710 0人年 ,全死因死亡 2 3 0 17例 ,其中意外死亡 12 78例 ,死亡率3 0 .97/10万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仪征市居民死因状况及规律,为制定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ICD10死因分类法,使用死因统计分析软件Deathreg2002和EpiInfo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仪征市2007-2009年粗死亡率为580.97/10万,男性高于女性;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意外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占死亡总数的90.85%;各年龄组的死因变化较大。结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仪征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意外死亡对寿命损失影响较大,应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力度,重视意外死亡的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2.
开展高血压健康促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萍 《中国健康教育》2004,20(4):334-33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疾病谱发生了重大变化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取代传染病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资料表明 :同一人群中 ,慢性病在人口总死亡原因中所占的比例从 1 990年的 76%上升到 1 996年的 81 % [1 ] 。目前 ,中国每天约有 1 3万人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死亡 ,占全国总死亡的 70 %以上 ,城市地区高达 85 %以上 ,其中 1 5岁以上慢性病死亡人口是传染病的 4 5倍。 1 997年全国死因顺位统计 :城镇居民的前 3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等慢性病 ,占总死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郑州市居民的死亡原因及水平,为积极有效的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1年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数据和公安局提供的人口资料,对郑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郑州市居民粗死亡率为456.06/10万,标化死亡率为429.30/10万。前5位主要死因分别为心脏病(116.50/10万)、脑血管疾病(100.09/10万)、恶性肿瘤(92.59/10万)、呼吸系统疾病(41.65/10万)、伤害(33.91/10万)。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我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另外,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是伤害和中毒的第一位死因,因此,道路安全防控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凉山州德昌县常住居民的慢性传染性及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负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慢性疾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6至7月在凉山州德昌县10个乡镇与2个街道的居民开展问卷调查,结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2022年德昌县报告的人群死因信息,对当地慢性传染性、非传染性疾病造成的死亡及寿命损失、受访人群4大类慢性病患病及相关因素、行为认知等进行调查。采用Excel 2007、SPSS 27.0软件,以过早死亡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自述患病情况、最近1年医疗费用等指标对疾病负担进行描述,对计数资料以率、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或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等形式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2022年德昌县共计监测到全人群死亡率为537.41/10万,其中根本死因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人群死亡率为404.32/10万,慢性传染性疾病的人群死亡率为2.29/10万。根本死因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人口占全死因人口数的72.49%,且其造成的死亡率为404.32/10万,造成的累计YLL为12 119.52人年。其中心血管系统疾病产生的...  相似文献   

15.
海宁市1999~2001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我市居民各类疾病死亡水平、原因、分布特征及其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程度 ,为卫生行政部门合理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与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对 1999~ 2 0 0 1年海宁市居民病伤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 :死亡资料来自于海宁市全死因登记报告 ,人口资料由市公安局提供 ;2 疾病分类 :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 - 9进行分类 ;3 统计方法 :由辽宁省卫生防疫站提供的“病伤死因及恶性肿瘤信息管理系统”统计软件 ,简称“DCMS系统”。标化率采用 1982年全国人口构成标准计算。结果与分析1 全死因…  相似文献   

16.
笔者分析 2 0 0 1年吉林省疾病监测的出生、死亡资料 ,阐述监测人口的疾病模式。由于人口老龄化和传染性疾病死亡率降低 ,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 )死亡率上升 ,慢病和意外伤害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卫生问题。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自长春市南关区、龙井市、集安市、德惠市出生及死亡监测资料。1 2 死因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 - 9的分类方法。1 3 数据统计采用统一的疾病监测统计软件。2 结果2 1 人口学监测 :2 0 0 1年监测人口为 19135 4人 ,男性 96 193人 ,女性 95 16 1人 ,性比值为 1 0 0。其中 ,成年人 (15~ 6 0岁 ) 12 2 85 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4-2016年成都市青白江区常住居民的死因资料,了解其死因特点,为该地区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卫生防控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相关资料统一编码归类,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等指标描述成都市青白江区常住居民的死因特点.结果 成都市青白江区2014-2016年常住居民死亡率为653.99/10万,标化死亡率为559.82/10万,其中男性全死因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因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及消化系统疾病.30~69岁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过早死亡率为362.26/10万,标化死亡率为185.63/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人群死因顺位前5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结论 2014-2016年成都市青白江区常住居民的主要死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应根据该地区常住居民的死因特点制定相应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为综合考察和长期系统地监测我市区主要疾病死因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并科学地提供制定其防治对策的依据,现将我市1998年死因监测资料整理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市辖各城区人口和死亡资料由市、区卫生局提供;诊断不明由街道卫生院逐个调查、核对;传染病资料由市、区防疫站根据疫情报告资料和防疫人员现场及时个案调查统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奈曼旗2014年居民死亡水平和死亡原因,为综合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提供建议.方法 对奈曼旗2014年居民死亡资料,按照ICD-10进行死因归类,用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奈曼旗网络报告粗死亡率5.72‰,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x2=74.916,P<0.05),2014年奈曼旗居民死因前五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占全人群死因的93.96%.男女死亡比1.47:1,婴儿死亡率和>15岁年龄组死亡率较高,>45岁上升趋势明显加剧.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是奈曼旗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大力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疾病监测点1995~1998年全死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疾病控制与预防、合理最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对我省六个疾病监测点 1995~ 1998年连续四年的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全死因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经分层随机抽样确定的凤凰县、黔阳县、浏阳市、郴仙区四个点农村人口监测点和长沙市芙蓉区、岳阳楼区两个点城市人口监测点的 1995~ 1998的人口、死亡、死因等资料。1.2 资料统计 死因统计采用国际疾病分类 (ICD— 9)归类统计资料分析统计。居民死亡是一种发生率极低的非传染性疾病 ,其发生规律符合 POSSION分布 ,适用 u检验 ;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