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周忠瑜  蒲婷婷  张蕾  王婧  徐志超  刘颖琳  段宝忠 《中草药》2022,53(18):5934-5944
石斛属Dendrobium Sw.隶属于兰科,该属多数植物的新鲜或干燥茎均作为中药石斛使用,民间用于“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等证,临床广泛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随着研究的深入,石斛属植物抗糖尿病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不断被揭示。在梳理古代本草和现代文献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国内外石斛属植物抗糖尿病的本草学、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显示,石斛属植物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活性,在抗糖尿病药物及功能食品研发方面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尽管已有学者对石斛属植物抗糖尿病药效和物质基础开展了相关研究,但所关注的物种较为分散,且缺乏临床证据支撑,今后应进一步基于古代本草、民间经验和临床应用,选择抗糖尿病药效显著的物种,从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等多角度深入展开研究,尤其是新作用靶点、新机制的关注,对抗糖尿病药物的研发和石斛属植物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顾云龙  李兆健 《中医药导报》2021,27(11):137-141
查阅泽泻相关的历代本草文献,总结泽泻功用的本草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随着认识的深入,加之大量的临床实践,泽泻的"补益"功效逐渐退出主流学说.现用泽泻与古代泽泻在植物来源上基本相同,其古今功用的物质基础具有一致性.泽泻具有抗结石、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抗肿瘤、调节免疫、降血脂、降血压、护肝、抗凝、抗肥胖引起的代谢紊乱及抗骨质疏松等作用.  相似文献   

3.
金银花抗流感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金银花抗流感病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文献,对金银花抗流感病毒资料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结果现代研究多集中于金银花化学成分、药效作用及有效单体成分的抗流感病毒作用,药效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基于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清晰的背景下,才能更加合理应用金银花并发挥其最大疗效。  相似文献   

4.
我国玉簪属植物有4种,为汉族、蒙古族、傣族、纳西族等多个民族使用的传统草药,药用历史悠久,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利咽喉之功效,被载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国民族药志要》,《中华本草·蒙药卷》,《内蒙古药材标准》等书籍中。以玉簪花为主的上市蒙药复方有"玉簪清咽十五味丸","玉簪清咽十五味散"和"清咽六味散"3个品种,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气喘、音哑和胸肋刺痛。系统查阅中国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Sci Finder,Pubmed等国内外多个数据库,结果表明甾体类化合物是该属植物的主要和特征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和抗菌的作用。但是,这些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中草药来源的甾体皂苷具有类似于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其作用依赖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因此,研究玉簪属中甾体类化合物及其抗炎活性,对于阐述该属抗炎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分布的玉簪属4个种植物相关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较少。本文对国内外玉簪属中甾体类进行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文献整理、分析及总结,以期为该属植物资源的质量控制、临床应用及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紫丹参为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民间常用药物,应用广泛,但其药用历史及本草考证资料有限。该文通过系统查阅历代本草文献,结合我国几种鼠尾草属植物的形态描述和野外实地调查,对民族药紫丹参的基原、名称、药用历史、功能主治、民间应用、药理作用等进行了系统考证和整理,以期为紫丹参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认为古代本草记载的紫丹参与今用紫丹参物种一致,为云南鼠尾草Salvia yunnanensis的根,其药用历史约600年,具有广泛的民间临床应用基础。主要用于经闭、痛经、月经不调、跌打肿痛、肢体麻木及多种血瘀证。紫丹参的相关临床应用与与现代药理学证据是相互支撑的,表明基于临床经验总结的传统医学具有较高的挖掘价值。基于本草文献考证的证据表明,紫丹参在妇科、血瘀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开发价值,应充分挖掘紫丹参的民间临床应用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其物质基础、药效、作用机制等相关研究,促进紫丹参的资源利用和产品开发,使其更好服务于人类。  相似文献   

6.
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为豆科水黄皮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国家的河堤与沿海地区。从中分离得到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三萜类、生物碱类、氨基酸等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水黄皮具有抗菌、抗炎镇痛、抗溃疡和抗痢疾等作用。综述了近10年来水黄皮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其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何军伟  杨丽  钟国跃 《中草药》2016,47(23):4295-4300
民族药玉簪Hosta plantaginea药用历史悠久,其全草、根、茎及花均可入药。玉簪花为蒙医药学传统常用药材,其单方及复方制剂均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等疾病,但其抗炎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质量控制研究尚属于起步阶段。现代研究表明,玉簪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等药理活性,甾体类、生物碱类和黄酮类是其主要的化学成分。通过对玉簪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进行系统的文献总结和分析,为该药材的合理用药及综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国内外荨麻属植物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活性研究进行综述,为该属植物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活性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国内外文献调研,对近5年来荨麻属植物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活性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结果荨麻属植物中多种植物具有较好的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活性。结论对具有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作用的荨麻属植物进行深入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楠  高晓霞  代子彦  郝晋琪  秦雪梅 《中草药》2017,48(22):4784-4790
鹿茸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使用广泛且临床应用历史悠久。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典籍及近现代文献,对鹿茸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质量控制方面进行综述,提出实际药效-活性成分-药材质量相联系的研究思路,寻找鹿茸药材的质量标志物,以期对中药复方龟龄集中鹿茸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粟米草属植物资源、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综述了近年来粟米草属植物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该属资源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加以综述.结果 粟米草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类型丰富,包括黄酮类、甾醇类、皂苷类等;药理研究表明粟米草具有抗氧化、杀精、扩冠及抗心律失常、抗癌等作用.结论 粟米草属植物成分及药理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黄精作为我国传统常用的补肾固精中药,主要含有多糖、皂苷和黄酮等成分,具有抗骨质疏松、抗类风湿、抗糖尿病、抗衰老、抗老年痴呆、抗脑血管性疾病、抗精神病、调血脂、免疫调节和治疗不孕不育等作用。通过系统地整理和分析该属植物治疗肾精亏虚相关疾病的本草学、药理作用和物质基础,以期为其功能性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深入挖掘药食同源药材黄精、玉竹的营养价值,推动其食品产业化进程,对滇黄精、黄精、多花黄精、玉竹4个基原物种的营养和生物活性成分进行测定。方法 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测定样品中碳水化合物、淀粉、可溶性膳食纤维、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等多个营养指标含量,分别通过苯酚-硫酸法、香草醛比色法、NaNO2-Al(NO3)3-NaOH比色法和Folin-Ciocalteu比色法对多糖、甾体皂苷、黄酮和酚酸总含量进行测定;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分析依据,对黄精、玉竹的营养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黄精、玉竹中碳水化合物营养价值高(淀粉质量分数为8.33%~10.89%、可溶性膳食纤维质量分数为3.41%~9.53%),氨基酸种类丰富(黄精、多花黄精、玉竹含18种,滇黄精含17种),具高谷氨酸、高维生素B6、高铁、高锰和高钼等特点,且含有多糖、甾体皂苷、酚酸、黄酮等生物活性成分。结论 药食同源药材黄精、玉竹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饮食需求,可作为优质膳食原料推广使用,测定结果将为其食品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精属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目前已从黄精属8种植物中共分离出6种不同结构亚型的化合物54个,具有降血糖、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活性。针对该属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为该属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黄精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赵文莉  赵晔  Yiider Tseng 《中草药》2018,49(18):4439-4445
黄精为我国常用传统中药,在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广泛分布,具有补益肝肾、延年益寿等作用,是自古以来的道家养生圣药。因其含有多糖、皂苷、黄酮、木脂素、氨基酸、醌类化合物、维生素、生物碱及多种微量元素等成分,从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国内各研究机构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国外对其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目前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黄精多糖、黄精醇、黄精皂苷提取物或黄精水提物上,以动物实验或单方和复方制剂的临床研究为主。其多种黄精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如黄精口服液、黄精茶、苁蓉精颗粒、黄精赞育胶囊、黄精精油眼罩等,发挥着不同的效用。查阅有关黄精的研究文献,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多角度总结其效用价值,为黄精的深入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槐不同药用部位本草学、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笑  王雨  张冰  林志健 《中草药》2018,49(18):4461-4467
槐不同药用部位药理活性多样,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槐各部位均含有黄酮类成分,槐花、槐米及槐角中还含有皂苷、脂肪酸、多糖类等成分;槐花、槐米、槐枝中还含有挥发油等其他成分。槐药用部位槐花、槐米、槐角均能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具有一定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同时表现出增强免疫力、改善认知障碍等作用。同时槐还具有食品、保健品的开发潜力。通过梳理古代本草及现代文献,对槐不同药用部位的本草学、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为槐不同药用部位功效特点、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赵祺  任仙樱  姜程曦 《中草药》2018,49(17):4184-4188
查阅古今文献,对九华黄精的基原植物及药材使用进行本草考证。九华黄精基原植物为多花黄精,叶序类型为互叶型;九华黄精作为药用,其炮制方法主要为九蒸九晒法,近现代九华黄精从药用转为食用,可以进行九华黄精的食品开发,为九华黄精的现代化生产打下基础;但是目前仅能确定湖南、贵州、广西、安徽九华山所产多花黄精为佳,因此需进一步研究从而确定现代九华黄精是否可以成为道地药材。  相似文献   

17.
黄芪是我国常用的大宗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及食用价值。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皂苷类、黄酮类、多糖类及氨基酸类等。其中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作为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因其非专属性和可控性不强等问题,未能作为质控指标评价黄芪种质资源。多糖受体理论的提出和应用为解决多糖类药品质控的国际性难题提供了新思路。综述了近年来黄芪多糖质量控制与多糖受体理论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黄芪寡糖活性中心的质控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黄精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精是中国传统的中药材,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和北亚热带,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广大地区。随着对黄精药理、药物化学及临床研究的逐步深入,黄精属植物的活性部位及有效成分的研究也为新药研发所重视。着重对黄精资源、化学成分、主要药理活性进行总结。黄精的多种化学成分,包括多糖、甾体皂苷、三萜、生物碱、木脂素、黄酮、植物甾醇等,其中多糖和甾体皂苷类成分在黄精中量较大,为其主要药效成分。在此基础上,比较黄精、滇黄精和多花黄精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性,为确定黄精质量标志物提供依据;并研究黄精多糖、甾体皂苷和异黄酮类化合物对主要药效的贡献。建议开展黄精质量标准和质量标志物研究,选择质优的黄精进行黄精多糖、甾体皂苷和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为定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9.
程铭恩  王德群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3):2068-2072
目的: 研究5种黄精属植物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多花黄精P. cytonema、长梗黄精P. filipes、湖北黄精 P. zanlanscianense和玉竹P. odoratum的显微结构及组织化学定位。 方法: 运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维管束的类型,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晶体的形态,运用组织化学开展多糖、皂苷与挥发性成分的定位研究。 结果: 黄精属植物的维管束结构类型主要有外韧型、不完全周木型和周木型3类,种间导管分子排列疏密有区别。扫描电镜下,黏液细胞内的针晶束形似柱晶束。黄精属植物根状茎中,多糖类物质多分布于黏液细胞中,皂苷类和挥发油类物质多分布在黏液细胞以外的基本组织中。 结论: 黄精属植物根状茎中维管束类型和导管的排列状态特征可以作为种间鉴别的重要依据;多糖与皂苷类化合物的分布于不同的细胞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