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股沟嵌顿疝患者急诊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术后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万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嵌顿疝患者84例,均采用急诊无张力疝修补术,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从患者心理、疼痛、下床活动、饮食、并发症、出院指导方面进行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组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比较2组手术临床指标,入院及出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统计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与入院时比,出院时2组SAS、SDS、VA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股沟嵌顿疝患者急诊无张力修补术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其术后焦虑及抑郁情绪、疼痛感、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腹腔镜疝修补术全程护理干预后的恢复情况。 方法选取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2020年1至12月收治的60例腹股沟斜疝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全程干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术后的临床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情况以及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的术后临床指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个阶段的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阶段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全程干预护理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进程,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对患者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 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在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择期进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罗伊适应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指标、心理状态、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 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患者均无切口感染发生,2组患者尿潴留、急性疼痛、认知功能障碍、发热、血肿等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 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罗伊适应模式用于患者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围手术期,能有效改善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不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促进术后患者的恢复及提高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联合循证护理对改善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应激状态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每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进行术前访视联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恢复情况、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 结果2组患者在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术后12、24、48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下床活动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干预后所有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干预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总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术前访视联合循证护理可有效减轻腹股沟患者疼痛,提高康复质量,加速患者康复,缓解患者心理状况和应激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联合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普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50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2组均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于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手术前后慢性疼痛、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及平均住院时间。 结果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2周、1个月及2个月VRSs评分均下降(P<0.05),且试验组术后VR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试验组尿潴留、切口感染与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腔镜下疝修补围手术期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促进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膜外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市第一医院行腹膜外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84例,同期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84例,对比分析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并发症情况(手术伤口感染、尿潴留、血肿)、术后第1、3天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血肿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总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第1、3天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膜外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联合全程护理干预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2组患者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临床参数、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住院期间护理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疝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自主活动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2 h至7 d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均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2 h至7 d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房维护及管理、病情观察及并发症预防、护理操作及技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6个月,2组疝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舒适护理对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疼痛情况的影响。 方法选择庐江县人民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0例进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舒适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术后各时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并发症及满意度等。 结果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舒适护理能有效减少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疼痛情况,提高康复质量,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综合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干预对颌面外伤整形缝合患者心理变化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行颌面部外伤清创整形缝合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传统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每组50例。传统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实施综合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心理护理组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干预后,心理护理组患者术后恢复优良率(94.00%)高于传统护理组(80.00%),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心理护理组评分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干预后,心理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4.00%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护理满意率80.00%,P<0.05;干预后,心理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传统护理组(16.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20年4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B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C组行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出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1周及1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复发率以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B组和C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出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各时段的VAS评分、复发率及并发症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相比,C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各时段VAS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三种手术方式比较发现,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恢复迅速,可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术后疼痛,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风险,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就术后疼痛、术后恢复和手术时间而言,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更优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基于针对性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在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至12月山东省立医院收治住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儿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和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儿手术及住院情况,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护理前、麻醉前、术后1、3、7 d的焦虑、抑郁水平以及疼痛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时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前及术后1、3、7 d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对照组患儿术后1、3、7 d的SAS、SDS、VA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前及术后1、3、7 d的SAS、SDS、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术后疼痛发生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针对性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有利于减轻其疼痛程度和不良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FTS)-临床护理路径(CNP)模式干预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FTS-CNP模式干预。分析2组手术情况,术后切口疼痛分级,术前、术后3 d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肠鸣音恢复、首次肛门排气、胃管拔除、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术后麻醉清醒后2组切口疼痛程度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在2组中更低,术后3 d 2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得分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在2组中更高(P<0.05)。术后住院期间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10.00% vs 37.50%,P<0.05)。 结论FTS-CNP模式干预可改善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减轻切口疼痛,改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降低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结肠造口旁疝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腹腔镜结肠造口旁疝修补术的结、直肠癌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FTS理念指导下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临床参数、治疗前后抑郁/焦虑状态、出院时造口相关自我效能,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自主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出院后1个月2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出院时造口相关自我效能2个维度及6个单独条目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FTS理念指导下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明显缓解接受结肠造口旁疝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抑郁、焦虑状态,提高患者术后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系统化整体护理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2组患者均行TEP术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化整体护理。比较2组手术相关临床参数、入院时及出院后2周焦虑、抑郁状态和住院期间护理质量,记录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自主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62、2.086、2.894,P=0.005、0.040、0.005)。与入院时比较,出院后2周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23、26.679,P均<0.001);对照组患者SAS、SDS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27、17.871,P均<0.001)。且观察组SAS、SD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35、10.040,P均<0.001)。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2%比33.3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4,P=0.001)。 结论系统化整体护理可明显降低行TEP术式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极大地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循证为基础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康复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医院护理的方法,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比2组患者对循证护理的满意度,观察患者住院时间等的变化,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 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3.34%,明显高于对照组73.34%(P<0.05)。研究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进食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研究对象的不良表现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P<0.05)。研究组患者心理疏导、用药指导和并发症预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护理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以循证为基础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康复效果较佳,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对老年腹股沟嵌顿疝全麻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6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4例腹股沟嵌顿疝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焦虑、抑郁状态及认知功能及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自主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周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第2天2组患者即刻记忆力、回忆力、定向力、注意力及语言能力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APP配合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可更有效地缓解腹股沟嵌顿疝老年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腹腔内补片置入术(IPOM)与开放腹膜前间隙补片置入术(Sublay)治疗腹壁切口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9-01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疝修补术治疗的76例腹壁切口疝患者,将36例行腹腔镜IPOM术的患者作为腔镜组。将40例行开放Sublay术的患者作为开放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近期疼痛发生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IPOM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