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诊治与预后.方法 总结外科治疗的5例胸腺瘤合并PRCA病人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5例胸腺瘤合并PRcA者.占金华市中心医院同期胸腺瘤病例数的3.38%(5/148).随诊时间为1个月至16年,其中l例术后5个月复发,1年后死亡;1例术后1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中3例均无复发,并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外科治疗胸腺瘤合并PRCA是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诊治与预后.方法 总结外科治疗的5例胸腺瘤合并PRCA病人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5例胸腺瘤合并PRcA者.占金华市中心医院同期胸腺瘤病例数的3.38%(5/148).随诊时间为1个月至16年,其中l例术后5个月复发,1年后死亡;1例术后1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中3例均无复发,并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外科治疗胸腺瘤合并PRCA是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诊治与预后.方法 总结外科治疗的5例胸腺瘤合并PRCA病人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5例胸腺瘤合并PRcA者.占金华市中心医院同期胸腺瘤病例数的3.38%(5/148).随诊时间为1个月至16年,其中l例术后5个月复发,1年后死亡;1例术后1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中3例均无复发,并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外科治疗胸腺瘤合并PRCA是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诊治与预后.方法 总结外科治疗的5例胸腺瘤合并PRCA病人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5例胸腺瘤合并PRcA者.占金华市中心医院同期胸腺瘤病例数的3.38%(5/148).随诊时间为1个月至16年,其中l例术后5个月复发,1年后死亡;1例术后1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中3例均无复发,并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外科治疗胸腺瘤合并PRCA是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诊治与预后.方法 总结外科治疗的5例胸腺瘤合并PRCA病人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5例胸腺瘤合并PRcA者.占金华市中心医院同期胸腺瘤病例数的3.38%(5/148).随诊时间为1个月至16年,其中l例术后5个月复发,1年后死亡;1例术后1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中3例均无复发,并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外科治疗胸腺瘤合并PRCA是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诊治与预后.方法 总结外科治疗的5例胸腺瘤合并PRCA病人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5例胸腺瘤合并PRcA者.占金华市中心医院同期胸腺瘤病例数的3.38%(5/148).随诊时间为1个月至16年,其中l例术后5个月复发,1年后死亡;1例术后1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中3例均无复发,并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外科治疗胸腺瘤合并PRCA是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诊治与预后.方法 总结外科治疗的5例胸腺瘤合并PRCA病人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5例胸腺瘤合并PRcA者.占金华市中心医院同期胸腺瘤病例数的3.38%(5/148).随诊时间为1个月至16年,其中l例术后5个月复发,1年后死亡;1例术后1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中3例均无复发,并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外科治疗胸腺瘤合并PRCA是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诊治与预后.方法 总结外科治疗的5例胸腺瘤合并PRCA病人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5例胸腺瘤合并PRcA者.占金华市中心医院同期胸腺瘤病例数的3.38%(5/148).随诊时间为1个月至16年,其中l例术后5个月复发,1年后死亡;1例术后1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中3例均无复发,并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外科治疗胸腺瘤合并PRCA是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诊治与预后.方法 总结外科治疗的5例胸腺瘤合并PRCA病人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5例胸腺瘤合并PRcA者.占金华市中心医院同期胸腺瘤病例数的3.38%(5/148).随诊时间为1个月至16年,其中l例术后5个月复发,1年后死亡;1例术后1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中3例均无复发,并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外科治疗胸腺瘤合并PRCA是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诊治与预后。方法总结外科治疗的5例胸腺瘤合并PRCA病人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组5例胸腺瘤合并PRCA者,占金华市中心医院同期胸腺瘤病例数的3.38%’(5/148)。随诊时间为1个月至16年,其中1例术后5个月复发,1年后死亡;1例术后1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中3例均无复发,并恢复正常生活。结论外科治疗胸腺瘤合并PRCA是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胸腺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胸腺瘤55例,其中单纯胸腺瘤37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18例,均经X线及CT检查诊断.33例行完全性切除,17例行姑息性切除,5例行探查活检.结果 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病理分型:上皮细胞型10例,淋巴细胞型23例,混合细胞型12例,梭形细胞型4例,胸腺癌6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10年,平均随访39个月,失访12例,随访率78.2%.术后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4.5%、53.5%、37.2%.结论 胸腺瘤具有潜在恶性,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彻底切除肿瘤以及受侵的组织和器官,甚至切除受侵血管进行人工血管置换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长期存活率.术后进行放、化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获得性肾囊性疾病(Acquired Cystic Kindney Disease,ACKD)合并肾癌诊断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11例终末期肾衰、获得性肾囊肿合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术后随访17~83(55±7.23)个月.1例术后2年发现肺转移,1例死于心血管疾病,9例无瘤生存,1例失访.结论 ACKD患者继发肾癌的发生率较散发型肾癌明显升高.针对于终末期肾衰患者透析时间超过3年者,应排除是否存在ACKD.除关注ACKD恶性变倾向外,对长期肾衰患者的其他并发症也要足够重视、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获得性肾囊性疾病(Acquired Cystic Kindney Disease,ACKD)合并肾癌诊断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11例终末期肾衰、获得性肾囊肿合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术后随访17~83(55±7.23)个月.1例术后2年发现肺转移,1例死于心血管疾病,9例无瘤生存,1例失访.结论 ACKD患者继发肾癌的发生率较散发型肾癌明显升高.针对于终末期肾衰患者透析时间超过3年者,应排除是否存在ACKD.除关注ACKD恶性变倾向外,对长期肾衰患者的其他并发症也要足够重视、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总结诊断及外科治疗的预后.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部不适(18例),消化道出血(6例),体检发现腹部包块(2例).本组患者均顺利出院,随访(24±13)个月,2例死于肿瘤复发,中位生存时间17月.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诊断较困难,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GIST的首选方法 ,术后配合格列卫靶向治疗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胸腺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胸腺瘤55例,其中单纯胸腺瘤37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18例,均经X线及CT检查诊断。33例行完全性切除,17例行姑息性切除,5例行探查活检。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病理分型:上皮细胞型10例,淋巴细胞型23例,混合细胞型12例。梭形细胞型4例,胸腺癌6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10年,平均随访39个月,失访12例,随访率78.2%。术后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4.5%、53.5%、37.2%。结论胸腺瘤具有潜在恶性。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彻底切除肿瘤以及受侵的组织和器官,甚至切除受侵血管进行人工血管置换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长期存活率。术后进行放、化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和体会,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及周围脂肪组织完全切除92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18例;术后症状明显缓解74例,改善12例,无效10例;术后死亡1例.结论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首选手术治疗.术中完全而彻底的肿瘤及周围脂肪组织清除,术后有效应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及合理药物调整是防止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谷野  汪河  孙莉莉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5):5835-5836
目的:探讨小儿骶尾部内胚窦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骶尾部内胚窦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1例患儿未行手术及化疗4个月内死亡,1例术后拒绝化疗6个月内死亡,1例行手术治疗完整切除并行术后化疗6个月后复发;2例术前化疗,行手术完整切除,术后继续化疗,疗程结束至今已达1~2年复查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小儿骶尾部内胚窦瘤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及相应的辅助检查特征,其最佳治疗方法是早期确诊并采用手术切除辅以化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175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本组术前误诊72例(41.1%),术后复发性腹膜后肿瘤21例,其中脂肪肉瘤复发12例(57.1%),肉瘤、平滑肌肉瘤、副神经节瘤复发各2例(9.5%),神经鞘瘤、节细胞性神经瘤、纤维瘤复发各1例(4.8%).复发时间3个月至17年,均行再次手术治疗.死亡3例(1.7%),其中2例为肝脏、肺转移,病理为圆细胞肉瘤及黏液性梭形细胞肿瘤;1例为术后腹膜后感染,全身衰竭死亡.结论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发病率低,恶性肿瘤所占比例高,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是提高腹膜后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合并腹水时腹水的控制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腹股沟疝合并腹水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无张力修补术.结果 本组33例均顺利进行,手术时间30~80 min,平均40 min.3例患者分别在术后4个月、6个月和13个月未手术侧腹股沟发生腹股沟疝,1例为Child-Pugh C级患者2例为Child-Pugh B级患者.出现并发症11例,其中早期肝性脑病1例,腹水感染4例,腹股沟伤口渗腹水1例,阴囊血肿5例,经治疗痊愈.无复发.结论 对腹股沟疝合并腹水的患者,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合并腹水的患者具有安全、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及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硅油充填术治疗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安阳市眼科医院经玻璃体切割硅油充填手术治疗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5例5眼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3例,年龄16~28岁,病程1~8个月.术后6~12个月硅油取出.结果 硅油取出后随访6~18个月.5只眼全部视网膜解剖复位,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硅油充填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