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道是细菌在人体定植的重要场所。肠道菌群的数量巨大并且种类复杂多样。胆汁酸是参与食物消化和吸收的重要物质,也是调节糖脂代谢的重要成分。肠道菌群与胆汁酸的合成、代谢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共同参与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稳态。人体正常肠道菌群概述肠道菌群约有30个属,总计超过400种。依据数量可以分为优势菌群和次要菌群。优势菌群的数量和种群密度较大,如真菌属、双歧杆菌属、类杆菌  相似文献   

2.
肠道内存在大量巨噬细胞,其在机体维持肠黏膜表面微生物稳态及持续的肠上皮细胞更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是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参与炎症性肠病(IBD)的病理过程。明确肠道稳态下巨噬细胞的功能,以及其对病原体和在炎性反应中的作用,能够为炎性疾病如IBD的治疗提供重要的思路。该文就巨噬细胞在肠道稳态及炎性反应或感染状态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多与感染相关, 即使无明显的感染灶, 肠道细菌移位、内毒素水平升高也可导致体内炎症状态。因此, 肝性脑病的治疗原则为及时清除诱因、消除体内炎症, 调控肠道菌群、恢复肠道稳态。《抗菌药物防治肝性脑病多学科专家共识》就利福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硝基咪唑类等抗菌药物和肠道微生态制剂在肝性脑病管理中的临床应用给予推荐意见, 为抗菌药物防治肝性脑病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4.
肠道微生物是寄居在人体肠道中、与人体共生的庞大群体,是人类的第二基因库.近年来关于肠道微生物与机体健康和疾病之间关系及相互作用的研究兴起,并得到快速发展.肠道微生物可介导机体健康状况和病理进程的诸多方面,如骨的生长发育和骨疾病.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可通过影响机体的代谢活动、免疫机能、内分泌等途径调节骨稳态,介导骨健康,...  相似文献   

5.
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失衡)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肠道菌群失调直接或间接诱发了一系列改变,从而影响和促进了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草药一直被视为一种天然制剂,应用在医学治疗上已经有了上千年历史,并且当前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一种抗癌辅助治疗的新发展方向。中草药由于是天然产物,具有多种结构和药理作用,在结直肠癌患者和动物模型中被发现具有改善肠道菌群、修复肠道屏障和减轻炎症等作用。本文综述了中草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策略来防治结直肠肿瘤,从一种新的方向提供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肠道稳态(homeostasis)是指宿主(肠黏膜屏障)、肠道内环境(包括肠道菌群)、营养和代谢产物等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动态平衡状态。肠黏膜屏障一直是肠道稳态研究领域中的重点,而作为肠道内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肠道菌群则是近年以来肠道稳态研究中的热点。以下简要综述2013年美国世界胃肠病学术会议周(digestive disease week,DDW)上报道的有关肠黏膜屏障和肠道菌群的一些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7.
摘要:寄生虫、肠道菌群和宿主三者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寄生虫感染宿主后不仅可以通过分泌物或排泄物直接改变宿主的肠道菌群,还可以通过调节宿主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的功能,进一步影响宿主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综述了寄生虫感染对宿主肠道菌群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寄生虫感染对宿主免疫稳态和免疫性疾病的影响,通过探讨寄生虫感染对宿主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调控肠道菌群靶向治疗寄生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固有淋巴细胞(ILC)是近年来被发现的具有适应性免疫功能的固有免疫细胞,其中ILC3主要分布于肠黏膜固有层,并与其他免疫细胞、非造血细胞和肠道菌群作用形成动态网络,在肠道免疫防御和肠道屏障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就ILC3在维持肠道稳态及IBD发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不同肠段发生肠道准备失败的现状,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结肠镜检查的6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采用3 L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分次剂量的标准化肠道准备方案, 以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量表对患者的肠道准备情况进行评估, 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肠段发生肠道准备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肠镜检查人群的肠道准备不合格率为31.5%(213/677), 在肠道准备失败人群中, 仅近端肠道失败占85.4%(182/213), 全肠道失败占14.1%(30/213), 仅远端肠道失败仅占0.5%(1/213)。将仅远端肠道失败与全肠道失败合并为发生远端肠道准备失败,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P=0.001, OR=2.253, 95%CI:1.399~3.629)、门诊患者(P<0.001, OR=4.175, 95%CI:2.410~7.231)、无结直肠癌家族史(P=0.001, OR=2.117, 95%CI:1.365~3.284)以及因诊断行结肠镜检查(P=0.003, OR=1.97...  相似文献   

11.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的推进而呈持续升高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心血管疾病的起病及病程进展受多种因素影响,肠道菌群失调作为其中之一吸引了众多目光。肠道菌群是存在于胃肠道内与人体互利共生的微生物群,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心血管疾病相互影响,二者互为因果,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靶向干预心血管疾病可成为新的治疗思路。现代研究发现中药复方、中药单体及针灸可有效纠正肠道菌群紊乱,上调益生菌数量,恢复肠道屏障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基于上述研究,该文总结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对部分中医药调控肠道菌群,恢复肠道菌群动态平衡,从肠治心,干预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进行了归纳,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2.
<正>慢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十分常见。肝硬化患者粪便中的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都明显增加,尤其是小肠细菌的过度增殖十分常见。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增加的肾上腺素和门脉高压所致的的小肠动力的减退[1-3]。有研究表明,动物实验中,胃肠道菌群在小肠运动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表明小肠细菌的过度生长可能影响小肠的运动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细菌过度生长的一系列症状和结果表明,肠道菌群失调是肝硬化的亚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3.
肠道菌群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与肠道病毒和寄生虫等共同栖息在人或动物肠道内。已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定植在宿主体内的寄生虫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肠道菌群及其与机体的相对稳态,而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的改变也会影响寄生虫感染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本文就蠕虫及肠道原虫与肠道菌群相互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肠道平滑肌动力改变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关系得到医学界的重视,并逐渐成为IBD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肠道运动的异常和神经递质的失衡在IBD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肠道运动功能变化.因此,恢复神经递质的失衡并重建肠道动力平衡的策略在IBD治疗过程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磷是体内重要的离子之一,保持磷稳态对维持机体组织细胞的功能,特别是骨组织的矿化极为重要。经典钙调激素如甲状旁腺素(PTH)、1,25(OH)2维生素D3和重要的利磷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通过甲状旁腺-肾脏-骨骼轴参与机体磷稳态的调节。骨骼局部的焦磷酸盐/磷酸盐的比率直接或者间接参与骨矿化的调控。而骨骼局部生成的PHEX、DMP-1、MEPE、OPN、ASARM和FGF-23均共同精密地协调了PPi/Pi水平和骨骼矿化。  相似文献   

17.
肠神经胶质细胞是肠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不仅具有营养和支持肠神经元的作用,还能参与多种肠道功能的调控.异常活化的肠神经胶质细胞还可能是炎症性肠病、感染性肠炎、结肠癌等肠道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目前,肠神经胶质细胞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所发挥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微视频结合团体集中肠道准备宣教在老年结肠镜检查与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老年结肠镜检查与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20例,应用微视频结合团体集中肠道准备宣教;对照组120例应用常规的肠道准备宣教.评价两组肠道清洁效果相关指标.结果 干预组肠道准备依从性、肠道准备耐受度、肠道准备清洁度、肠道准备宣教满意度均...  相似文献   

19.
肠道免疫学     
区分肠道和全身免疫系统的特点及利用这些特点以防治人类疾病的可能性,并使肠道免疫学成为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因此,处于多学科互相促进的研究和所取得的进展已导致研制粘膜疫苗新途径和诊治肠道疾病新方法的出现。 免疫球蛋白A:肠粘膜表面产生的主要免疫球蛋白 Chodirker和Tomasi发现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